摘要:本文结合某厂二期2*660MW汽轮机组实际运行情况,在分析了该厂汽轮机组运行现状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控制汽轮机组启机期间的蒸汽温度,提出了相应的蒸汽温度控制改进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汽轮机组;蒸汽;温度控制;改进方法
某厂二期2*660MW汽轮机组是由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和德国SIEMENS公司联合设计制造的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四缸四排汽、双背压、反动凝汽式汽轮机。其DEH和ETS系统采用一体化控制,为EMERSON公司的OVATION控制系统,它以OCR400控制器为基础,可对汽轮机的启动升速、并网、负荷增减、停机等进行控制,基本实现“一键启停”功能。DEH中设有专有的应力裕度计算器,应力裕度值主要用于汽机升降转速和升降负荷时,主要对汽机各主要部件进行监视,用于计算及监视这些部位的热应力,它通过温差来计算相应部件的热应力、裕度,并且将应力裕度送到机组的转速控制回路和负荷控制回路中去。 若启机过程中蒸汽温度过低,可能会导致汽机进水,危急机组的安全,蒸汽温度控制过高,则会使汽机各重要组件的应力裕度下降,延长了暖机时间,对机组经济性造成了一定的负影响。因此,在启机过程中保证合适的蒸汽参数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状
二期机组在启机期间多次出现主再热汽温超过DEH中推荐的冷态启机温度即最佳蒸汽温度(400℃左右),造成暖机时间延长,增加了启机期间的燃油、以及燃煤的损耗。影响暖机时间的主要准则是X7A、X7B,分别对应高压转子、及高压缸的暖机效果检验:
X7A准则=(左、右侧主汽温取大)-(高压转子表面计算温度+高压转子表面温度的f(x)+1.4*(高压转子升负荷时的裕度+(高压转子计算温度-高压转子表面温度)))其中,f(x)函数为:
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出,主、再热蒸汽温度偏离最佳蒸汽温度较大,极大延长了暖机时间,对机组的经济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下文将对汽机过程汽温的控制方法进行简单分析,然后结合机组运行的实际情况,把暖机期间的汽温控制在最佳温度附近(400℃左右),以减少暖机时间,提高经济性。
二、改进方法
机组冲转暖机时,锅炉为湿态运行,此时锅炉的动态特性为汽包锅炉,在此过程中通过改变燃料量与给水量来满足蒸汽参数的要求。锅炉点火前给水启动流量大约30%额定给水流量(二期机组通常设定为500-600t/h左右)。锅炉点火后随着主蒸汽压力的建立,高低旁逐渐开启,逐渐加煤、升温、升压。要求锅炉的升温速率≤1.5℃/min,锅炉汽压在0-1MPa时的升压速率≤0.06MPa/min。当升温升压速率过快时,应暂停增加或者适当减少燃料量,检查确认高低旁调节正常。361阀的开度随着负荷的增大逐渐关小,若要提高主蒸汽温度,则需要增大给水流量并适当增加燃料量, 361阀开度相应增大,此时汽温上升较快而压力上升缓慢甚至下降(根据高低旁调节快慢而定)。如需降低主汽温度,则与上述调节方式相反即可。
其次,通过高旁来控制主蒸汽压力也是调节汽温的一个方法,当蒸汽压力升高时,则饱和温度也高,产生相应的蒸汽流量就减少,在燃料量不变的情况下,汽温升高,反之,当蒸汽压力下降时,则饱和温度降低,产生蒸汽流量增加,燃料量不变时,汽温下降。
另外,当蒸汽温度又足够的过热度时,可以适当用减温水来控制主再热温。减温水控制汽温时,应密切监视减温器后温度的变化,以此作为过热汽温调节控制的超前量。尤其注意机组升温升压过程中蒸汽流量较小,防止减温水量过大导致蒸汽带水。
综上,为将暖机期间蒸汽参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采取的方法有:
1、增、减燃料量。
2、在保证最小流量的前提下增减水量。
3、通过高、低压旁路控制蒸汽流量。
4、在保证稳定燃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大油枪用油量。
5、通过投入辅汽至除氧器加热、提前投入2号高加、提高给水温度,降低机组煤耗。
三、运用现状
通过调阅曲线冷态启机时各相关参数的曲线、启机升温升压过程中到现场学习、请教部门专业工程师等方法,深入探讨分析启机期间汽温稳定控制的方法、策略,不断总结经验并积极得与其他班组分享成果,最后汇总成主要操作要点如下:
机组点火后按照正常的升温升压速率控制即可,但应保证除氧器温度100℃以上,提高给水温度,保证点火初期主汽温度的升速率。
热态冲洗时,维持A磨煤量23t/h左右, AB层两支油枪投入运行即可。
热态冲洗结束后,进行升温升压,A磨煤量加至27t/h。
及时投入2号高加,降低再热蒸汽的流量,同时可以把炉二次风高、低位燃尽风开度由20%开至35%,既可消除汽温偏差并加速再热汽温上升。
炉侧主、再热汽温分别接近380℃和360℃后,将A磨煤量加至30t/h,维持一定的升压速率;同时把低旁压力由0.5MPa调至0.3MPa,以降低2号高加抽汽量,增加机侧再热蒸汽的流通量,同时降低给水温度,尽量控制主汽温稳定不上升。
当炉侧主、再热汽温上升至390℃时,把A磨煤量减至27t/h左右,防止主、再汽温继续上升,尽量控制主、再热汽温在400℃以下。
由于机组使用燃煤煤质随时会发生变化,因此上述煤量仅为参考煤量。
经过推广落实,该方案中的技术措施在2017年6月份以后的启机
时得到了具体应用实施。通过对后续启机阶段汽温的跟踪分析,发现采用了上述方法后,汽温基本可以维持在400℃,并保持稳定。见表1-2:
表1-2
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经过汽温控制优化以后,暖机时间由原来的4小时缩短到2小时左右,节约了该段时间的燃油消耗量以及厂用电的消耗,实现了节能降耗。
参考文献
[1]陈华桂, 秦惠敏, 戴兴干. 660 MW汽轮机组轴瓦温度异常的分析与处理[J]. 电力工程技术, 2014, 33(2):75-78.
[2]张法科. 660MW超临界汽轮机组高压调节阀故障分析与处理[J].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2, 30(2):119-122.
[3]黄卫军, 潘瑞强, 於晓博,等. 机组微油点火启动初期蒸汽温度的控制[J]. 热力发电, 2013, 42(11).
论文作者:吴龙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蒸汽论文; 机组论文; 温度论文; 机时论文; 汽轮论文; 转子论文; 汽机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