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存在明显的缺点,所以相关的施工单位和人员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具体的工作中融入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其中BIM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以此有效的推动工程建设沿着科学化和精准化的方向发展。对此,本文就简单阐述了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并讨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为提高我国建筑水平提高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这种背景下,先进的设计技术和设计理念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其中应用效果最为明显的当属BIM技术,近些年来,BIM技术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和应用,尤其对于一些复杂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来说,BIM技术在其造价管理、施工管理、安全管理以及运维管理等方方面面都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因此,对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优势明显,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1)打破了原有管理模式中条块分割的传统,BIM技术具有精准分析、动态呈现等特点,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纵向信息与横向信息实时共享,从而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提供有效的依据,极大地提高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透明度;(2)提升了工程量计算的准确度,工程量计算是造价管理的关键内容,是工程招标、合同签订和造价预测等工作开展的基础,传统工程量计算方式存在诸多弊端,而在引入BIM技术后,工作人员应用BIM专业算量软件,在工程量计算中实施3D布尔运算,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运算的准确度,同时在该技术支持下,计算结果会自动生成电子文档,以此为数据交换、共享、永久保存和远程传递提供便利条件;(3)提升了资源管理水平,在BIM技术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将BIM三维模型、成本维度和时间维度组成5D模型,以此实现动态实时监控,在任意时间获取项目的工作量信息,并与该阶段的造价进行比对,以此实现精准管理。
2、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1BIM技术在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设计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性、合理性和造价管理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在施工后期的造价控制。BIM技术整合传统的土建、水电、给排水图纸,减少了各方设计人员图纸审查麻烦,使得工程设计更加合理,加快了设计方的出图速度,同时有效的避免了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变更。三维建筑模型选择性的将工程建设中的分项工程、单位工程等造价信息输出,以便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就可以清晰的认识工程造价信息,满足限额设计的要求。工程造价管理上很难保证造价信息的精准、完整,而BIM技术刚好补足了这些缺陷。设计人员也能够结合BIM技术,及时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或者不利于施工的地方并加以改进,综合提高工程的设计质量,为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因此,在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管理上合理应用BIM技术,其优势相当明显。
2.2BIM技术在招标阶段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在本次研究施工项目中,工作人员充分意识到招标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在具体工作中引入了BIM技术,工作人员先确定了招标标底,其由招标方编制,主要标注工程的预期价格,在BIM技术作用下,招标方可参考设计单位提供的BIM模型,获取其中的项目工程量信息,并从软件中提供的实时市场信息中获取价格变动情况,以此作为标底价格制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投标方在投标文件发送过程中可附带项目的BIM模型,招标方可在报价过程中利用该模型合理判断工程量清单是否正确,同时BIM技术与网络技术相连接,招标管理部门可对招投标活动进行有效监督,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
2.3BIM技术在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造成施工周期的延长,这就增加了工程造价的管理难度。工程施工进度对各类建筑材料在不同时间段的使用数量有所影响,也会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尽管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仍然采用限额领料方法进行材料造价的管理,但是没有设定具体的材料消耗标准。在工期紧、数据信息不完善、领料信息不明晰的情况下,审核人员不能对材料的消耗进行评估计算。所以,限额领料的可操作性较低。采用BIM技术,审核人员可以从建筑模型数字信息提供的材料消耗量为基础,对材料消耗进行计算,从而使得限额领料制度可以顺利实施。需注意的是,要对BIM技术进行合理利用,发挥出其可视性、模拟性以及协调性,从而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物资浪费,也可避免工程项目的返工重建,可加快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资源的利用率。
2.4BIM技术在工程竣工阶段造价的管理
因为建筑工期长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的施工单位的施工建设总是做的虎头蛇尾,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到了工程的竣工收尾阶段总会出现一些资料丢失、图纸不全等等问题,导致工程只能草草收尾,而BIM技术的应用就可以把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及信息进行收集和贮存,有效的保证了资料的完整性及规范性,这样不论在哪个阶段,只要需要就可以利用BIM的可视性功能进行三维图形的查看与对比,还可以调出所有的信息进行查阅,不仅提高了工程最后结算的效率,也避免了一些因结算阶段描述不准确所产生的推诿扯皮等等矛盾。
3、新形势下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发展趋势
3.1造价软件的整合
从上面的论述大家已经可以看出,BIM技术在整个造价管理中的优势和作用,它不仅提高了造价编制工作的准确性,也为造价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相互协作的平台,明显的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随着BIM技术的进一步深入,传统的二维图纸造价计算以及一些造价计算软件将越来越不能适应建筑业发展的需要,而被淘汰出局,但作为新崛起的BIM软件也需要进行整合,达到多专业计算特性集成的方式与模型平台的有机结合,既要保证模型能完整的集成,又要能使计算特性有效分离,这样就达到了让模型的显示更加直观,建模计算更加快捷,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更强,为实时的查询创造条件,也为整期的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数据指标的支撑。
3.2造价管理的统一
目前,BIM的应用虽然已经得到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肯定,但各个阶段所要建立的BIM模型数据不能进行数据间的转换与互联,使很多的计算项目得不到很好的重复利用,比如说,设计阶段所建立的BIM模型,到了施工阶段就不能再利用,施工方还要根据图纸重新去建立算量的模型,这在工作上是一种重复,在资源上也是一种浪费,当然,也有许多的算量软件可以实现CAD技术或三维模型的导入,但这个导入工作量依然很大,需要进行多次的整合才能完成,所以BIM软件相互转换和交流的统一标准就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使它的各项信息达到了标准化、统一化,才能为不同软件、不同专业、不同语系的模型进行不受阻拦的救转换和随心所欲的应用,这也是BIM技术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趋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优势明显,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能够提高造价管理水平和效率,推动造价管理沿着精准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但是该项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工作人员应结合工程各个阶段实际情况,切实保证技术应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韩丽.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环球市场,201(30):215.
[2]姚鑫.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05):37.
[3]曲银芳,奚兵兵.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41):49.
[4]李文娟.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经济,2016,26(07):9-11.
论文作者:焦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造价论文; 模型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阶段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