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校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_陆杨

立足学校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_陆杨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上马中心小学 266112

摘 要: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良好的习惯培养的过程。学生们在小学阶段,不管是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是一个快速成长和变化的重要时期。所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个非常重要且不能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形成健全的人格、被社会接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小学阶段,则是一个人接受教育、性格形成的初始阶段,在此阶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制定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目标

学校需要根据小学各个年级的实际情况,创建分阶段的行为习惯培养目标,细分出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需要在对小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调研后,制定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内容。一般来讲,小学生对道德的认知还处在感性阶段,呈现出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对一些行为并不能完全理解,只是知道父母或者教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做么做,只是听从长辈的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逐渐提升,理解事物的能力会大大提升,渐渐走向独立。所以,在创建行为规范时,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年级特点来逐渐提出要求,让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呈现出串行化特点。

二、营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氛围,鼓励学生自我反省

首先,营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氛围。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氛围,因此,要全面发挥好校园内宣传工具的重要作用,比如:利用好宣传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开展道德品质、校风校纪以及校园礼仪等方面的教育,营造校园行为习惯养成的良好氛围,逐渐在校园内打造良好的行为风气。其次,鼓励学生开展自我反省。对于小学生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家长之间展开通力合作,通过开展训练,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采取反复训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是最基本的方式,在家长、教师的全面监督下,让学生做到有耐心、有决心。

三、加强监督,强化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通过日常生活中小事体现出来的。在日常学习与交往中,教师要讲清良好思想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并对不符合规范的行为予以批评和纠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不断强化《小学生守则》及其它规章制度,使学生有章可循。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而且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守纪意识。小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有“反复”的特点,可以采用“反复抓”、“抓反复”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学生能逐渐了解、熟悉校纪班规,继而才能够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而经过继续的深化实践,最终变成自觉遵守。

四、开展活动,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在实践中去培养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手段。因为小学生在抽象的道理接受方面远远不如其他阶段的学习者,但是其好奇心更强,所以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可以考虑采用活动的方式来提高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和具体化。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可以是游戏节目、表演课本剧、公益实践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其形成好的行为习惯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

五、良好的情感体验,促使行为习惯的养成

情感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效互动,小学生情感体验具有直接性和情境性。当引起学生产生某种情感体验的事物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就会产生某种情感体验。如: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时,学生们站在国旗下宣誓,那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让每一个孩子都得以感染,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良好契机。国旗下,学生代表们进行相关主题的演讲,老师们强调的种种规范,都把各种道理和规范要求蕴含其中。这些行为习惯在不知不觉的体验中形成了,又促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团结协助、刻苦拼搏的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时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充分发挥学校的力量,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家校互动齐力推动学生习惯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也不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下能养成的,是通过很多的因素共同影响而造就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养成教育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各个学段甚至时段的教育训练和自我教育机会。在空间上,养成教育要在学校、家庭、社会在内的诸多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家庭教育中着重强调环境的熏陶,同时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孩子。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校与家庭的综合教育力量,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法国学者培根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我们只有用爱心、耐心、细心、真心去培养学生的习惯,才会为他们的美好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让他们快乐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冀红 小学阶段养成教育之我见[J].青海教育,2012,(1)。

[2]姜广运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J].教育教学,2010,(07)。

[3]叶春华 谈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2016,(14)。

论文作者:陆杨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  ;  ;  ;  ;  ;  ;  ;  

立足学校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_陆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