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大型钢结构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钰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居住需求,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也就较为乐观,同时它能够带动其上下游产业的高速发展。当前,我国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将BIM相关技术和设计方法运用于钢结构建筑,可以有效地提高钢结构建筑的设计、生产以及施工的效率,从而促进钢结构这种建筑形式的发展。BIM在如今的社会之中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建筑模型。在未来,BIM将越加成熟。那么这一项技术将会应用于更多的领域。而如今BIM在普通建筑方面已经应用成熟,它现在所需要的是在更多方面应用起来。

关键词:BIM技术;大型钢结构施工;应用

1 BIM技术的优缺点

为了更好的介绍BIM技术,以及为了更好的像同行业展示BIM技术在钢结构项目管理中的优势,本文首先系统的梳理一下BIM技术的优缺点。

1.1?BIM的优点

第一,可视化,能够通过计算机建模将钢结构的3D模型展示出来,该模型精确度,可视化强,能够清晰的看到结构与构件,构件与构件的连接。而且钢结构的3D模型构件的平面、立面、剖面之间是关联的,如果你改了平面图上的尺寸或者节点,那么立面和剖面也会跟着发生变化。同时,BIM模型也能够展现钢结构的节点细节以及隐蔽部分,方面的设计以及施工阶段工程师的修改。第二,具备项目管理的3D/4D/5D模型的模拟性。BIM可以建立3D模型对结构的构件以及连接进行检查,能够发现在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BIM也可以建立4D模型,模拟钢结构施工过程中构件吊装以及合理施工方案,可以方便的确定项目的施工方案。BIM也可以建立5D模型,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加以控制,这样可以合理的确定工程造价,并且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第三,可以优化项目以及具有良好的协调性,能够使工程中所有的数据进行交互,可以方便的完成项目的优化,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进行各专业的配合。能够缩短工期,同时也可以发现工程中的安全隐患,为工程的安全进行提供帮助。第四,可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合理的安排施工进度,以及合理的配置人工和材料以及投资,能够实现对该项目的成本控制。

1.2?BIM的缺点

第一,BIM技术对电脑性能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对一个项目完全使用BIM来进行设计、施工和管理,那么需要配置性能良好的工作站,这样需要项目在初期投入较大资金进行工作站以及服务器的购置。第二,BIM技术在我国,相对而言还是较为不成熟的,行业内部懂BIM技术的人才也较为匮乏,急需培养大量的BIM工程师。第三,目前国内关于BIM技术应用的规范编制相对滞后,这也是制约BIM技术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因此需要有成体系的规范来指导设计、施工和管理。

2钢结构节点设计原则

在开展钢框架抗震设计工作时,需要遵守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等的原则进行设计,适当的提升支撑杆和框架构件节点的承载性能,防止其遭受到破坏,切实的保障构件自身的完整性,满足其所特有的必要条件需求。框架和节点的要求不可过强,要在地震发生的一定程度内,其板件可以产生适当的屈服变形,最大限度的提升其框架的延性。对构件进行总屈服的设计,其在遭遇地震灾害时,构件会自然的坍塌,这主要是因为其构件在地震的影响下会受到损坏,减小了承载重荷的性能。一般情况下,框架梁只能承受该楼层的荷载,其框架柱所承受的荷载重力是各个楼层之和,因此,强柱的安装会有效的提升框架防坍塌的性能。构件焊接的延性会极大程度的减小连接件钢材的延性特征。焊缝的承载力应当超过被连接件钢材板件自身的承载性能,进一步的完成构件屈服截面的设计,避免其在焊缝处于钢板之中,不断的提升构件的延性。此外,在设计钢结构平面时,要合理的划分空间结构,保持其外观的简洁明朗特性,便于其更好的开展结构的布置工作。结构抗侧力在处于同一水平作用力下的合力要尽可能的重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减小结构受扭的效用。沿着其平面进行横纵的布置,其要保证平面横纵布置的均匀性以及对称性,调整好柱距,不可过大,应用柱网调整在6~9m的数值范围。防止其产生竖向或者平面不规则的问题,在计算结构数值时,还应当以实际的计算模型为主,综合考量扭转的效用,若其产生了不规则的结构,那么就可以进行补充式的计算。

3 BIM技术在大型钢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3.1搭建钢结构施工管理信息化模型

本文以某市某大型钢结构建筑为研究对象,其主体架构为钢混结构,其中主塔为钢柱,屋顶为大型钢结构屋架,如图1所示.其中,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由设计方、业主方和施工方等参与,搭建该工程的施工管理信息化模型,从而在各方协调工作的前提下完成钢结构施工管理工作.通过BIM技术,搭建信息化管理模型,将每一个过程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并通过这一模型将信息进行互相沟通,避免由于信息沟通和信息更新不到位而导致的施工问题.除此之外,这一信息模型会贯穿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在项目进行的每一阶段,都可以对钢结构的工程信息集中管理,业主和施工方可以就施工进度进行沟通,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的控制.

图1钢结构工程概况

3.2解决钢结构安装过程中的碰撞问题

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首先通过AutodeskNavisworks软件将完整的模型和通过TeklaStructure创建的三维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施工方还可以通过其他的软件对模型进行冲突检测.首先,钢结构的BIM三维模型原本就是通过电脑进行预拼装,实现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真实模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将钢杆件、装饰材料、螺栓焊缝等安装嵌入整体模型中,之后利用计算机实现在计算机模型中的自动拼装;其次,通过计算机搭建的实体模型,在任意角度查看材料属性和查看剖面,并进行结构自身和结构与其他专业的碰撞问题,如图2所示.

(a)钢结构与混凝土梁的局部BIM模型 (b)钢结构与混凝土梁连接处的结构模型

图2钢结构与混凝土梁的碰撞检测

3.3监测钢结构安装过程中的安装精度

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可以将BIM技术和GPS相结合,利用GPS对施工过程中的变形进行测量,之后将数据导入BIM软件中进行对比,这种方法可以保证测量成果的精确性,同时还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而使用传统的三角支撑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例如在未浇筑混凝土的楼层面进行钢结构的安装定位测量时,由于模板面的不稳定以及人的走动和机械的运转导致三脚架抖动,造成测量误差大,测量数据不准确.如图3所示为柱固定螺栓标高控制监测示意图.

图3柱固定螺栓标高控制监测示意图

结束语: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促进绿色环保,还是优化住房问题的方面而言,钢结构建筑不仅是现阶段工程设计者最为青睐的结构设计之一,还必然是未来改善我国住房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我国现阶段建筑行业饱和以及产能过剩的现况下,钢结构建筑的研发俨然成为打破这一现状的突破口,而基于BIM技术下的建筑结构设计,也为钢结构建筑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促使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与建设更为简单与便捷,进而推动装配式建筑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玉华,王勇,李乃元.BIM技术在大型钢结构施工危险源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51):141-142.

[2]王昆.基于BIM的钢结构施工技术及风险管理研究[J].居舍,2018(26):185+247.

[3]陆伟.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技术及BIM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9):12-13.

[4]彭媛,韦国梁,凤妮,黄祺合.BIM技术在辅助大型复杂钢结构现场安装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7,46(S1):540-542.

[5]胡洋,付效铎,李锋.BIM技术在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中的应用[J].天津建设科技,2015,25(06):42-43.

论文作者:李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大型钢结构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