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开东
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60
摘要:电气自动化集合了网络信息、自动化技术、智能机电子技术等的功能,是众多现代化技术发展而来的一项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推出之后解决了众多机械生产中的难题,可以说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产生为机械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机械生产行业的发展进程。电气自动化调试技术将多种现代化技术进行有机融合,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在各个机械设备中得以应用。为了进一步研究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的应用,文章对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
引言
现代化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为机械制造行业的自动化进程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支持并对电气领域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根据电气设备的自动化系统运行控制要点与设计原则,对自动化设备的调试技术与相应的配套措施进行分析。电气设备之于电力系统是关键设备所在,电气设备作为电力系统工作的基础,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居民生活用电安全。因而相关部门各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电气设备用电安全。电气设备在安装结束后还必须进行基础测试工作,确保电气设备可以正常工作。
1 设备自动化调试的主要控制模式与设计原则
1.1 自动化控制模式
电气设备自动化模式的控制要点在于电气工程的创建质量,只有保证自动化模式维持健康运行状态,才能避免设备在实际安装,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问题。为此,需要监理单位与电气工程建设单位保证在采购环节的设备质量,对电气自动化工程的建设进行阶段性质量审核验收,确保设备的建设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自动化电气运行标准。将满足质量要求的自动化设备投入到实际的现场建设中,才能在全面控制施工工程状态的基础上,保证电气工程的施工安全,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为电气自动化的调试环节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相关的生产部门组建专门的应急小组并与消防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采取补救措施,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程度。为了及时发现、排除电气设备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问题,自动化程序的运行状态一般由计算机进行全面控制,对运行的各个环节设置监控,并将监控画面投放到可视化显示界面,便于管理人员对电气自动化运行程序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系统异常情况,对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处理,控制系统主要由PLC、端子板等计算机设备与控制技术组成,按照控制项目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主控制环节与调速控制环节两部分,电气自动化控制的主控制系统主要指的是PLC控制单元,该系统通过对电气自动化运行系统的数据全面收集、处理,将信息处理的结果通过各环节的驱动电路反馈到各执行单元,通过主控制系统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1.2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
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主要遵循的要求包括以下两点:首先,设备运行的功能性要求,根据电气自动化的实际使用要求设计运行功能。其次,运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通过计算机程序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全面管理,加强自动化系统的适用范围。系统的功能强大,能够保障电气工程的建设效率,提升自动化程序的实用性,满足日益发展的电气领域对自动化设备的使用需求,为此,添加现代化的技术要素,从电气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符合自动化机械生产领域发展需要的设施,是当前阶段电气行业生产设计的重点。具体来讲,自动化电气的应用功能主要是对电气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通过特定功能的程序加以运算,从而系统掌握设备的使用状况,及时检测、处理设备的运行异常问题,保证电气设施的运行效率,提升整体生产环节的安全系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电气自动化调试技术的控制要点
2.1 规范机电设备调试和移交
设备的调试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对设备的各项资质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调试。调试之前还要签订相应的调试合同,调试的过程要按照合同中所规定的进行。此外,调试单位还要向煤矿企业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在进行静态调试没有问题之后再进行动态调试。在调试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要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
2.2 建立运行维护阶段的质量管理规范
一旦电气系统发生故障,调试人员要尽快确定故障位置,在对故障进行分析时要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对整个机械系统进行全面分析,不能单从故障表面查找原因,采用排除法确定故障位置。调试人员需根据日常的诊断经验对设备常见的故障进行诊断,此外还要结合电路进行分析,进行故障检修时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提高故障检修效率,尽快恢复生产,降低企业损失。检修人员还要在不断的检修实践中进行经验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以便在后期的检修中能够快速确定故障并完成检修工作。
3 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控制模式的设计与应用
3.1 监测控制系统
监测控制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监测机械设备经常出现故障的部分,监测控制系统在工作时密切关注机器的运作情况,能够依据机器的运作情况和旧时的数据,对机器故障进行有效的预测,设备维修和养护人员就能够依据这些数据在设备故障之前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监测控制系统可以分为四个组成部分:一是数据获取模块,主要作用就是收集机器各个部位的正常情况和故障时的数据;二是数据的通信模块,它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传输和保存;三是视频控制,它是能够进行视频的传输和观看;四是智能预测模块,它能够依据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机器故障的部位和时间。
3.2 员工管理系统
员工管理系统中包括员工的档案和员工的日常表现,员工管理系统能够就某个特定员工在特定时期内的表现进行分析,有利于员工及时提升自身素质。同时,员工管理系统依据员工的特点为员工打造专属的培养方案,便于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进,员工管理系统还具有提醒、警示的功能,对于表现不好的员工管理系统会给一定的警示,帮助员工改变工作方式,促进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3.3 确保生产的实效性
由于生产流程较为复杂,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整个生产进程受到不利影响。对此,就需要相关企业在生产中注重各个环节及相关生产设备的控制,而对各个环节和生产设备的控制还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因此,部分企业通过引用自动化调试技术来代替人工控制,这不仅减少大部门人力资源的投入,还可以更加科学可靠地对机械电气设备实行控制。通过自动化调试技术实现生产的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以此,保证生产的实效性。
结束语
通过对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控制要点、调试技术与配套措施的探究,可以发现,要确保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相关单位应保证电气设备的质量,为系统的运行提供基础;遵循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保证设备的运行功能强大,满足现阶段电气工程的发展需要;完善配套措施的建设,加强调试环节与质量管理的规范化控制,为电气行业的飞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甄珍.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重要性分析[J].化工管理,2017,(28):153.
[2] 孙林燕,宗志.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过程中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四川水泥,2015,(02):36.
[3] 周洪喜.论述电气设备安装和调试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5):13.
[4] 周靖宇.变电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4,(04):40.
[5] 袁有敏.基于变电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14(15).
论文作者:秦开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电气设备论文; 电气论文; 技术论文; 设备论文; 员工论文; 环节论文; 故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