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循经取穴按摩预防近视的初步观察论文_刘新府1刘欣2孙嘉伟2 洪林3付玉珍4

(1 济南锦苑学校校医室;2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3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 济南;4 天桥教育诊所;山东济南250031)

摘要:近视,本病以视近清楚,远视模糊为特征的眼病,故名近视,又称能近怯远症。其中由先天生成近视程度高,古代医籍对本病多有论述,如王海藏谓“不能远视,责其无火,法当补心”《审视瑶函》。除继承前人之说外,关于病因还有,“膀胱不足肾经病,禀受生成,久视伤睛”等记载,病因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

1 病因

1.1 青少年学习工作环境,光线昏暗,书写阅读,体位不正,目标距离不适中,读书写字时间过久,使用目力,竭视劳瞻,引起近视。

1.2 先天遗传,秉赋不足,形成近视。病机主要为;心阴息弱,阳虚阴盛,目中视光不能发越于远处,故近视尚清,远视模糊。

1.3 肝肾两亏,目失濡养,神气虚弱,以致光华衰微,不能及远而反能近视。

2 病因病机

目前中医针对病因病机提出,心阳不足用补益心气,安神定志,方用定志丸加减;肝肾两虚用滋补肝肾、益精生血,方用杞菊地黄丸,或加减驻景丸等。有学者提出,外治法,包括点眼药水,如(真视明滴视液)、薰洗法、敷法、戴隐形眼镜等,治法种类繁多,但收效甚微,对近视眼的治疗没有一个疗效较为满意的方法。近代中医通过反复的验证,发现针刺、按摩疗法确实对近视眼防治有立杆见影的疗效,长期坚持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亲眼见台湾一个医生来济南军区讲学,当场给三个青少年穴位按摩后10分钟,当场摘掉眼镜,视力较前恢复很多,在短期内能达到这样神奇的效果,是当今专科医学界,任何一种方法不能达到也不能代替的。

为什么穴位按压后有这么神通的奇效呢?这个问题还得用中医经络与眼的联系来讲。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在人体起着沟通内外上下,联系脏腑器官的作用。《灵枢·口问》篇云:“目者宗筋之所聚也”。《灵枢·邪气》篇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阳气上走于目为其睛”。这都说明了眼与脏腑之间,靠经络的连接贯通,保持着有机的联系,是经络不断地输送气血,才维持了眼的视觉功能。

3 眼与十二经脉的联系

十二经脉,三阴三阳表里相结合,正经首尾相贯,旁支别络纵横交错。营血在经脉中运行全身,始于手太阴,终于足厥阴,周而复始,如环无端。故从经络循行的路径来看,可以说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眼发生着联系。我们具体看一下几条经脉与眼的联系。

3.1 足阳明胃经:

本经受阳明之交,起于眼下鼻翼两旁之迎香穴,上行而左右相交于鼻根部,过内眦部睛明穴,与旁侧之足太阳经交会后,循鼻外侧下行,经承泣、四白、巨髎,上入齿中,此外,足阳明经别出而行的正经,即上行至鼻根及目眶下方,并联系于目系。

3.2 手少阴心经其支脉:

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别出之大络明通里,亦属于目系。此外,尚有本经别出而行的正经,上出于面,与手太阳经的支脉会合于目内眦之睛明穴。

3.3 手太阳小肠经:

有一支脉循项上颊,抵颧骨上至目锐眦,过瞳子髎转入耳中。另一支脉从颊部别出,上走眼眶之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的睛明穴,与足太阴经相接。

3.4 足太阳膀胱经:

本经受太阴之交,起于目内眦的睛明穴,上额循攒竹,眉冲、曲差、承光、通天,斜行交督脉于巅顶百会穴。其直行者,从颧入脑,连属目系。

3.5 手少阳三焦经:

有一支脉从胸上项,沿耳后经翳风上行,出耳角至角孙穴,过阳白、睛明,再屈曲下行至面颊,直达眼眶之下。另一支脉,从耳后翳风穴入耳中,经耳门出走耳前,与前脉相交于颊部,至目锐眦与足少阳经交会于瞳子髎,再到丝竹空。

3.6 足少阳胆经:

本经起于目锐眦之瞳子髎,由听会过上关,上抵额角,下行耳后,经风池至颈。其一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耳前,再行至目锐眦瞳子髎之后。另一支脉,又从瞳子髎下走大迎,会合手少阳经,到达眼眶之下。

3.7 足厥阴肝经之脉:

沿喉咙之后,上行大迎、地仓、四白、阳白之外,直接与目系相联。

归纳上述,足三阳经均起于眼或眼附近,而手三阳皆有1~2条支脉终止于眼或眼附近。此外,以本经或支脉或别出之正经系连于目系者,有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以及足之三阳经,由于经脉分布在眼的周围,源源不断地输送气血,从而保证了眼与脏腑在物质和功能上的密切联系。另外眼与五脏通过经络的联系也构成密切的关系,因此脏腑功能的好坏与眼有密切联系。但五脏之中,心和肝与眼的关系最为密切 ,下面着重论述一下心和肝对眼的影响。

4 眼与脏腑的联系

4.1 眼与心的联系

心主血脉,诸脉属目《素问·五脏生成篇》及《脉要精微论》说:“诸血者皆属于心,心之合脉也,脉者血之府,诸脉者皆属于目”。由此可知,心主全身血脉,脉中血液受心气推动,循环全身,上输于目,目受血养,才能维持视觉。如果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经络供给眼部的气血不足,可致视物昏花,若血脉受阻,甚至气血供应中断,就会发生视力障碍,甚至猝然失明。由此可推知,取背部的俞穴、心俞、膈俞,与足太阳膀胱经的睛明穴相配伍可治疗眼疾。另外心主藏神,目为心使。《灵枢大惑论》指出,“心为神之舍,精神虽统于心,而外用在于目,故目视物受心主使”。而且《审视瑶函》认为::“心神在目,发为神光,神光,深居瞳神之中,眼才能视万物”。此外从《素问解精微论》说“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由于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五脏精气皆任心所主,而眼目既赖心主精气所养,视物又受心神支配,因此人体脏腑精气的盛衰,以及精神活动的状态,均能反映于目,所以,目又为心之外窍。这一理论,也为中医望诊中望目察神提供了重要依据。以此类推,心里负担重,学习压力大,也是适应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许多人由于思想压力大,突然失明者临床十分常见。国民期间有一位中年人,因儿子突然病故,中年人痛苦之后便双目失明了。由此推知,治眼疾取手厥阴心包经,及手少阴心经配合,会收到较好的疗效,如神门、内关、阴郄、天池等。

4.2 眼与肝的联系

目为肝之窍。《素问·金匮真言论》在论述五脏应四时、周气相求、各有所归时说:“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指出了目为肝与外界相通之窍。一个急性黄疸肝炎的病人,在没有任何病痛的情况下,黄疸首先被不是医生的人所发现的,说:“你眼睛怎么那么黄,叫他去医院看病,化验结果才知是肝炎”。目既为肝之窍,肝中受藏的精微物质,能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眼,使眼受到滋养,从而维持其视觉功能。另外肝受血而能视,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虽然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但目为肝之窍,尤以肝血的濡养为重要。所以,从《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审视瑶函》则进一步阐述说:“肝中升运于目,轻清之血乃滋目经络之血也”。并指出血化为真水,升运于目则为膏汁,水养膏,膏护瞳神,才能维持眼的视觉功能。因此取背部的背俞穴,肝俞、胆俞、十四经中,足厥阴肝经诸穴,定能收到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因肝脉上走于目系从《灵枢·经脉篇》说,“足厥阴肝脉连目系”,通观十二经脉,唯有肝脉是本经直接上连目系的。肝脉在眼与肝之间起着沟通表里,联系眼与肝脏,为之运行气血的作用,从而保证了眼与肝的密切联系。当然眼与脾气、肾气等脏腑均有联系,因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综上文所述,治疗眼病近视,应循经取穴。

5 循经取穴

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三经交接穴:睛明。足阳明胃经:四白。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两经交接穴:迎香。足太阳膀胱经:攒竹。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经两经相交穴:百会。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瞳子髎、、阳白。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两经相交穴:四白、阳白。还有前面论述的其它穴位是医生给学生预防和治疗眼疾辩证使用。具体学生预防近视请按以下操作。

6 操作方法

6.1 闭眼用双手拇指按压双侧睛明穴,顺时针旋转10秒,按压10秒,向上推10秒。

6.2 闭眼用双手食指揉按双侧四白穴,顺时针旋转10秒,按压10秒,向下压拉10秒。

6.3 闭眼用双手食指揉按双侧迎香穴,顺时针旋转15秒,按压15秒。

6.4 闭眼用双手中指按压双侧攒竹穴,顺时针旋转10秒,按压10秒,向外压拉10秒。

6.5 闭眼用右手中指揉按百会穴,顺时针旋转15秒,按压15秒。

6.6 闭眼用双手食指按压双侧瞳子髎穴,顺时针旋转10秒,按压10秒,向上推10秒。

6.7 闭眼用双手中指揉按双侧阳白穴,顺时针旋转10秒,按压10秒,向上推10秒。

以上穴位每穴操作30秒,每天操作一次,每次约10分钟。

7 结果

笔者在学校进行了两个班的学生自行按摩前后对比,利用课间,每天坚持以上穴位交替按摩10分钟,按摩一个月后的班级学生,近视率下降了11%,如下表:

论文作者:刘新府1刘欣2孙嘉伟2 洪林3付玉珍4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  ;  ;  ;  ;  ;  ;  ;  

中医循经取穴按摩预防近视的初步观察论文_刘新府1刘欣2孙嘉伟2 洪林3付玉珍4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