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学校论文,中等职业论文,对策论文,现状论文,职业道德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坚持面向市场、服务经济的办学宗旨,改革办学体制、调整结构布局、优化专业设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队伍建设、重视基础教育、强化专业技能,已成为本市中等教育的重要部分,为各行各业输送了60多万名初中级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目前全市有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29所,在校生23万多人,占高中阶段招生数的63%,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已成为新生劳动力通向就业的主要途径。
职业道德教育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伴随中等职业学校的建立,1984年9月黄浦区率先将职业道德教育进入商业经营职业班课堂。1985年10月由原市教育局职教处、政教处主持,组织了部分职校的政治教师编写了《职业道德常识》教材。1986年9月起,各职校普遍开设了职业道德课,归属于政治学科。1991年9月,原市教育局职教办颁布了《上海市职业学校德育纲要》,《纲要》明确规定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德育目标之一,并将此列为德育内容的重点。为使职业道德教育,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1992年12月,原市教育局职教处又颁布了《上海市职业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隶属于《准则》的《上海市职业学校各专业类学生行为规范》。《准则》根据职教的特点,提出了学生行为规范训练的共性要求,《规范》根据各专业类的职业特点,从学生在校期间行为规范训练与将来上岗后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结合点出发,提出了商业、旅游、财经、工业、交通、农副等各专业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生行为规范。1992年起,国家教委职教司组织编写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道德》统编教材,1992年10月9日国家教委颁发教职[1993]17号文件《关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程设置的意见》,明确规定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自1994—1995学年度开始,均必须开设《职业道德》课,使用国家教委的统编教材,不久国家教委职教司又组织编写了《职业道德》教学大纲及教学参考书,为职业道德教育进入学校课堂,真正收到实效奠定了基础。几年来,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努力探索以《职业道德》课为主渠道,实施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的全过程职业道德教育,使职业道德不仅作为一门课程,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作为未来从业者的职业规范,并以此来努力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教育的规律。
1.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始终坚持“四性”,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教育的去向明确、面向市场、择优录用、即时上岗的特点,决定了学校必须坚持职业道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先导性。而职校学生较之其它同龄学生则更崇尚时新,追求个性发展,具有自立自强的意识。他们较早地踏上社会、接触生活,但又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缺乏正确的评判鉴别能力,因而容易看到社会和企业的不足之处,容易产生对学校正面教育的逆反心理,容易在多次“碰壁”后出现既不想先进又不愿落后的随大流现象。这又决定了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始终坚持教育内容的可信性,与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和学生思想认识的可接受性。即降低教育的理论要求,侧重于思想认识的提高,充分运用实例及个案,并通过训练和实践,把职业道德规范深刻地印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其自觉行为,并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在向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视认同和满意的态度,其中45%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效果良好的主要原因是“与养成教育相结合,措施有力”。
2.根据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努力实施“四化”,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
职业道德教育,除了要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上好《职业道德》课,对学生进行有序(职业道德概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行业(专业)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职业道德修养)的教育外,还必须实施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的全过程教育。诸如进行日常教育,举办主题校(班)会、举行专题报告,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开展社会调查及考察,参加业务实习等等。为此,我们要求各校努力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系列化,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各类教育内容,特别要切实抓好学生的业务实习,从而形成按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业始终的系列教育。在学生问卷调查中,对“您认为对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一题,回答“参加业务实习”的占55%,其它如“实例教育”、“社会调查及考察”、“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每日‘三省吾身’”的分别占15%。对“您认为对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理想的时间是什么”一题,回答“贯穿职业教育始终”的占60%,认为在“实习前”、“实习中”的各占15%,认为可以在“实习后”的占10%。这个调查结果与我们进行系列化教育的实践情况完全相吻合。
职业道德教育必须紧密联系社会、行业(专业)和学生思想与行为实际,为此,我们要求各校努力实施职业道德教育方式的现代化。采用快节奏、高密度、大容量的方式,学生能看懂的就不必再讲,凡报刊杂志上报导的劳动模范、先进人物、行业标兵的事迹可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撰写体会或答辩提纲。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设备,迅速及时准确地向学生传递各种信息、实例和个案,有的放矢地开展针对性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要进行“灌输”教育,做到使学生入耳入脑,还要进行诱发与驱使学生真正转化为内在领悟进而落实于职业行为的自我教育,做到使学生入眼入心。为此,我们要求各校努力实施职业道德教育手段的立体化。听课、听报告、看录像固然需要,但同时必须走出校门辅之以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实习、实训、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座谈、研讨等活动。尽管各校都开设了《职业道德》课,并也化了一定的力气来提高该学科的质量,但学生则对以课堂形式出现的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没有深刻的印象。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中,我们有三处有意识地将《职业道德》学科作为一个选择的答题,如“您认为对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您认为如今有些学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尽理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均有《职业道德》学科教育的答题。但发人深省的是竟无一人选择,而对以实践与应用为主的答题却纷纷予以选择,这固然反映了《职业道德》课亟待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迫切性,但更反映了职业道德教育必须走出课堂,实施教育手段立体化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确立职业生活中的是非、真假、美丑、善恶的标准,强化自律的约束,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行为训练,努力规范其职业行为,强化职业道德他律的制约。为此,我们要求各校努力实施职业道德教育要求的规范化。要把各行各业必须共同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与具体行业的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结合起来,要把具体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与其岗位守则、职工守则、行政惩罚条例等的学习结合起来,要把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与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结合起来。
3.根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倡导抓好“四个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与要求有其自身的特点,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使职业道德教育能贯穿于学生自入学到上岗的始终,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始终,贯穿于学校教学工作的始终,持之以恒、形成制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严明的职业纪律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多年来,我们积极倡导“四个结合”。这“四个结合”是:
职业道德教育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
职业道德教育与“乐业、勤业、敬业”教育相结合;
职业道德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相结合;
职业道德教育与家政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相结合。
目前,我们在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以家政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为基础,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为抓手,以‘乐业、勤业、敬业’教育为主线,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中心,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的”德育工作模式,许多职校由于富有成效地开展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为抓手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仅造就了良好的校风、校纪和校貌,被评为市或区(县)的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赢得了教育界同行与社会的赞誉,而且为学生就业上岗履行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多年来我们还结合每年三月五日的学雷锋活动,组织各职校学生走上街头、深入里弄,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一技之长,开展全市性的便民服务。广大学生在便民服务的职业实践中,看到了市场及人民群众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的需求,看到了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一技之长一经发挥所产生的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社会效果,从而进一步促使他们更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乐业、勤业和敬业。如今,职业道德已成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入学后的基础课程,学会做人的基本条件,上岗就业的基本准备,规范操作的基本准则。
职业道德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
上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高度的重视。
1.在教育氛围上社会大环境仍还不尽理想
在问卷调查中,对“您认为如今有些学校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尽理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题,有45%的学生选择“学生认为教师所讲内容与自己现实生活中所耳闻目睹的反应太大,说服力不强”,而选择其它的,诸如“与养成教育相脱离”、“学校所在地的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氛围不尽理想”、“学生生源差,可接受性差”与“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的德育工作效果不大”的则分别占25%、15%、10%与5%。学生在座谈会上还纷纷列举事实,强烈反映教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耳闻目睹的反差太大,并表现出强烈不满。“不给好处不办事,拿了好处乱办事”,歌星、影星的偷漏税款,职业球员的目无法纪,部分领导干部的以权谋私,并由此使社会上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旧道德观念的随之泛起。这种由文化的多元性,传媒的多样化,经济原则对社会生活的侵蚀性,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性,出现了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大环境的不协调性。
2.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对长远目标的教育较为忽视
职业道德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规范,使他们成为遵纪守规的社会人,更主要的要使学生认识到,自觉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对未来的从业者来说,又是人格的自我完善、素质的自我发展的结果与表现。职业道德教育从长远目标来说要引导和教育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然而,对此目标却往往比较容易忽视。于是,我们的学生,尽管在学生阶段,对行业不正之风深恶痛绝,对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尤感迫切。如在这次问卷调查中,学生对“要让您上岗后能自觉履行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主要靠什么”一题的选择最多的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然而,一旦他们自己上岗后,对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不正之风,能不受其惑,严于律己的已属不错,能敢于抵制,勇于批评的则是寥寥,有些学生甚至因怕被“炒鱿鱼”而昧着职业良心陷入其中。如在座谈会上,商业类学生说,对顾客负责,就必须如实地介绍商品,作为商品既有它的特点、优点与使用价值,又难免有它的不足之处。而向顾客介绍商品的不足,却往往会导致商品滞销、引起企业领导不满。偶然一、两次还不要紧,若始终恪守对顾客负责的职业道德,就会有随时被“炒鱿鱼”的可能,而不如实介绍又深感自己职业良心的不安。在这次问卷设计中,我们有意识地将职业道德从学生人生价值观上的认识来反馈效果,我们以徐虎同志的职业道德观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在市场经济功利性原则下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确立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但是大多数学生却认为“徐虎同志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良心的职业道德”是“可学、难以做”。这说明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确实希望广大从业者应象徐虎同志那样忠于职守、规范服务,使各行各业的服务正气抬头。但是,他们却又不愿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更有20%的学生认为在社会大环境不尽理想,行业不正之风还难以制止之时,“徐虎同志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不值得,太憨、太苦”。学生所反映出来的困惑和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上所存在的不足。
3.在教育手段上要实施实践性教育步履艰难
学校要实施职业道德教育手段的立体化,势必要走出校门,辅之以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尽管不少学校在这方面均有较好的设想、计划与安排,但却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原因是每到一地,均要支付费用。“不给好处不办事,少给好处不高兴”,也相当程度地反映在理应带头倡导精神文明的“窗口”部门与单位。由于日常教育经费的有限,加上有些学校领导在德育上的投资观念没确立,故这些实践活动每学期只能点缀式地进行,难以形成系列,持之以恒。
4.在教育着眼点上,对学生进行职业责任教育软弱无力
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经济,这种效率又受利益的支配,于是追求利益成为从业者的行业动机的决定性因素。从业者注重利益的同时,应自觉履行职业的责任。名目繁多的服务项目,本身就是企业的责任。学生在座谈会中提出,向旅客提供优质服务是一切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从业者的责任,但不给“小费”换不到火车上的“卧铺票”,没有“小费”导游一言不发,宾馆服务没有“微笑”。利益与责任的颠倒,充分表明从业者职业道德的“滑坡”。然而,在我们的工作中,如何教育学生在可以追求利益而且并不违法的时候,能甘愿放弃可获的利益,乐于履行职业的责任,则处于软弱无力的状态。当市场意识在学生头脑中已牢牢扎根的情况下,他们普遍追求“实惠”,主张“以酬付劳”,从中表现出他们对利益追求的渴望。尽管作为社会应对从业者力求从“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上予以考虑与分配,但是其结果,则往往是付出的劳动与获取的报酬不可能等值。徐虎同志的“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深刻内涵是毫不计较其付出的劳动所应获取的等值的报酬,而是甘愿自觉“奉献”,不求“索取”。然而,在这次问卷调查中,学生对“在‘奉献’与‘索取’问题上,您从业后准备所持的态度及做法”一题的选择,60%学生选择的是“按酬付劳,付出多少,要求回报多少”,20%学生选择“该索取的就索取,不该索取的就不索取;能不奉献,尽量不奉献”,选择“象徐虎那样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只有10%学生,还有10%的学生竟选择“能索取尽量索取,趁着年纪轻多赚些钱,只要不违法就可以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教育内部来分析,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
(1)体制尚未完全理顺。从市教委来看,德育处不领导和管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德育,从区(县)教育局来看,德育教研室又不研究、指导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德育。
(2)机制运转力度不足。学校的政教处、教务处、学生处虽然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均履行职责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但全局安排少统筹,教育内容少协调、交接过程少沟通,以致往往处于“单打一”的局面,难以形成合力。
(3)师资质量不尽理想。从调查反馈情况来看,专职职业道德教师少,兼职教师多。学校把职业道德学科视为任何教师都能上的课。学校领导由于工作繁忙兼上职业道德课更属普遍,其中少数同志自认为此课好上,就不认真备课,拿了书本“脚踏西瓜皮”地上课,更是引起学生的反感。
(4)投资意识不强。对开展德育工作,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需要投资这个问题,不少学校不仅无此意识,还认为,从事德育工作的人,本身不能有“金钱观念”,于是形成职业道德教育讲讲容易,做做艰难的境地。
对策思考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关键是职业道德建设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重在建设,形成职业道德教育的新体系。在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七项建设:
1.目标建设。首先,市教委应将职业道德教育列入工作目标,分管领导要亲自关心、过问此项工作。其次,应尽早形成普教与职教在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上的科学衔接。目前,可先由教委德育处指派专人参与顾问与咨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德育(含职业道德教育下同)工作,今后条件成熟,可视内容与需要吸收职教办有关同志参加德育处的工作研究,以期互通情况,共同分析、共商对策、协同工作、形成德育一体化教育的网络。各区(县)教育局德育研究室也应扩大职能,将对中等职教的德育的研究与指导列入工作目标。对学校则应进一步明确德育工作必须校长到位、全面负责,以利于全局的规范与统筹。
2.队伍建设。应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师资培训,培训对象主要是职业道德学科教师、班主任及行政管理人员。逐步形成一支道德好、业务精、作风正、形象优的师资队伍。同时,还应与企业联姻,组建职业道德教育讲师团。
3.载体建设。改革开放,使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以电子为中心的现代化大众传媒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为此,职业道德建设应强化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录音、录像等教育媒体的一体化组合,使这些教育媒体成为宣传职业文明、陶冶情操、传播信息、树立职业道德楷模的重要阵地,各级领导均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职业道德教学资金的投入问题,强化硬件投资,使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在现代化的载体基础之上。
4.制度建设。要使职业道德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解决职业规范无章可循的问题。要努力探索在现代高新技术下,职业道德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的问题;要使从业者从进入企业的第一步,到走出企业的最后一步,都有制度可循,形成职工操作行为的规范化、现代化。
5.校园文化建设。这是从隐性教育入手,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教育。为此,不仅可以用文艺形式宣传职业道德楷模,更可以运用张贴人物照片、事迹,以及设计敬语、忌语、体态语,设计标识、服饰等方法,为职业道德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6.基地建设。职业道德教育也应建立基地。基地应在“十面红旗”、“十大标兵”的所在地选择,这些基地应能体现“上海水平、上海风格、上海效益、上海精神”的“文明礼貌、勤奋高效、胸怀大志、开拓创新”的形象。
7.信息库建设。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也是一项信息传播的活动。面对当前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的形势,必须尽快进行信息库建设,广泛地收集国内外各行各业的有关资料,实例及个案,收集上海与全国各地乃至国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卓有成效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经验与做法。收集本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上岗从业后的表现与情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