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蓝山县人民医院 湖南蓝山 425800
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功能评分情况和两组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情况,对比护理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功能评分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护理满意程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护理总有效率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方式应用于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相关评价
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中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最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对于骨性关节炎、急性、日常生活障碍、创伤性关节炎等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老年患者由于机体的耐受能力较差,经常会出现肌肉群萎缩的情况,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配合一定的护理方式,这样才能让治疗的效果更加明显,为了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护理方式,我院特进行了一次研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在60~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41±1.64)岁,体质量为57~82kg,平均体质量(65.48±3.45)kg;观察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范围在62~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14±3.16)岁,体质量为57~80kg,平均体质量(64.57±3.34)kg。患者均符合关于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相关标准。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方式进行护理,综合护理方式主要包括:1、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在手术之前需要尽量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提高患者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排除患者的心理压力;2、在手术前需要告诉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相关事宜,例如注意事项、手术方式、主治医生等,这样能够帮助患者客服心理障碍,建立积极的治疗情绪;3、在手术进行8个小时之后需要让患者保持平卧的卧位方式,并且让其保持呼吸处于平稳的状态。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定时更换引流袋;4、手术治疗后需要保持手术切口的清洁和干燥,病房内需要定时通风并且还需要使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消毒,并且鼓励患者多喝水。5、手术之后的1个月需要让患者进行锻炼,例如患肢负重、上下楼梯训练等,这样能够降低并发症情况发生的几率;6、患者手术后需要进行回访,并且在出院之前进行出院康复指导,做好相关记录;7、疼痛护理。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会出现疼痛的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会加长患者康复需要的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预防性的药物进行镇痛护理,但是需要注意药物使用的剂量情况。另外还需要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吸收情况和代谢情况。不良反应情况主要有抑制呼吸、呕吐等。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血药浓度低,止痛效果较差等情况,因此需要对使用药物进行疼痛护理的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如果患者不能使用镇痛药物可以使用安慰剂来替代。笔者认为在疼痛护理的过程中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麻醉药物未失效的情况下使用镇痛药物这样缓解疼痛的效果更好。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功能评分情况和两组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情况,对比护理的总有效率。
1.4评价指标
显效:经过护理之后,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朝着更加严重的趋势发展,发生不良反应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25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5例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1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朝着更加严重的趋势发展,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27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3例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无无效情况发生,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患者的相关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后发现,X2=8.27,P=0.004,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1。从上述情况上来看,观察组患者没有发生不良情况,也就是说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护理方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极强的应用效果。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多发的人群为老年患者。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再加上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此种疾病发病的几率越来越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老年患者发生股骨颈骨折情况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骨质疏松骨强度下降,加之股骨颈上区滋养血管孔密布,均可使股骨颈生物力学结构削弱,使股骨颈更加脆弱。二是因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反应迟钝,不能有效地抵消髋部有害应力,加之髋部受到应力较大,因此不需要多大的暴力就会发生股骨颈骨折的情况【2】。
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的方式是髋关节置换术,虽然此种治疗方式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在临床中还必须实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进行同步的观察,这样才能够达到让患者彻底康复的最终目标。从本次研究上来看,观察组患者使用的综合护理方式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并且恢复的情况较好,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方式。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方式应用于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中不仅能够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功能评分情况和护理的有效几率,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改善护患关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俊红.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康复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11:6-7.
[2]魏艳霞,王芳梅,李海永.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28:504-505.
[3]顾俊芳.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临床护理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22:3468-3469.
论文作者:成媛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患者论文; 股骨颈论文; 情况论文; 关节论文; 方式论文; 置换术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