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实验中学)
摘要:新课改环境中,高中阶段数学课堂教学形式也出现了极大变化。素质教育对教职工赋予了更多使用,合理增加了数学学科功能。数学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对学生传递数学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文化,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其数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有效渗透;措施路径
1.概念讲解中有效渗透数学文化
结合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概念理解方面通常会使得学生产生枯燥、难以全面掌握等问题。所以,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到这一教学现状,课堂教学环节合理设置情境,引入相关的文学典故、历史诗句等知识,实现数学文化与课堂教学活动有机融合,最大程度上提高数学概念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使得数学课堂氛围更加轻松与活泼。比如:《对数和对数运算》新课导入环节,课件展示庄子名句“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提出探究问题:取4次,还有多长?取多少次,还有0.125尺?;假设200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是a亿元,如果每年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是2003年的2倍?抽象出:
X分别是多少?学生通过讨论与作图得出最终结果,教师给予适当点拨或提示。针对问题解析方面而言,学生通过分析函数图像,紧抓关键点。由于图像和照片类似,借助于照片可以观察到人的特征,从函数图像也能够看到函数的特定一个或多个点的坐标;针对问题结果讨论方面而言,在所绘图像中取点P,测量P点坐标。移动点P,使点P纵坐标分别接近20、30,观察这时横坐标,大约是42.39、83.74。也就是说,若保持年增长率是1个百分点,
2.问题解答中有效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发展进程中出现较多代表性、包含数学思想的数学问题,对于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具体授课内容,全面收集和整理发展史例关于课堂内容的题目,以涉及数学文化的题目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知名数学家对于此问题的探索历程以及思维方式,无形之中将数学文化和课堂教学相融合,进一步展示数学魅力。比如:《算法案例》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应该认真讲解更相减损术,作为国内早期处理最大公约数问题的算法,其具体计算步骤为:可半者半者,不可半者,副置分子、母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翻译为当代语言则是:第一,任意给定正整数两个,判断其是否均是偶数,如果是,用2约简。如果不是,执行下列步骤;第二,以较大数减去较小数,然后将所得差和较小数对比,并且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至所得数相等则等数或者这个数同简约的数的乘积就是最大公约数。教师鼓励学生按照这种方式尝试计算,“求8251和6105最大公约数”,用两数中较大数除以较小数,求得商与余数,8251=6105X1+2146。由此得出,6105和2146公约数是8251、6105公约数。通过例题讲解,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更相减损术所蕴含的数学原理,并且可以按照其原理进行算法分析。基本了解算法语句和程序框图的知识,并且能够够设计出完整的程序框图。采取数学文化渗透课堂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学习数据排列原理,使用冒泡排序法和直接排序法给特定某组数据排序,进而设计出冒泡排序法程序框图,总结计算机算法与数学算法的差异以及计算机对于数学的辅助作用,并且在实际数学活动环节可以有效运用十进制和各类进位制间的联系和规律进行问题计算。
3.数学活动中有效渗透数学文化
课堂教学需要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教材中基本数学理论的同时,指导学生正确应用数学知识来进行数学建模等实际数学活动,充分体现数学知识应用价值。随着教育工作不断改革,数学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加减法运算,更加广泛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社会发展创造出不可取代的作用。这也表明,将数学文化应用到数学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深入分析和思考课堂所学的知识,深切体会数学文化现实价值,培养学生实践应用、数学逻辑等能力。比如:《圆的一般方程》课题引入,求过三点A(0,0),B(1,1),C(4,2)的圆的方程,运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这个问题相对复杂,对于这种情况则需要应用圆的一般方程进行问题解答。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文化教育是整体数学教改工作的主方向,更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处于这种形势下,数学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观,把文化、数学、教育有机融合,借助于数学思想和方法来影响学生行为、思想,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静.优化教学形式,渗透数学文化——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学的点滴[J]. 数学大世界(中旬), 2018(4):151-151.
[2]尹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方式及价值略述[J].数学大世界(下旬), 2018(2):76-76.
[3]康美飞,侯代忠.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与数学史渗透的思考—以高中双曲线定义的引入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7(29):4-5.
论文作者:马炫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数学论文; 文化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算法论文; 课堂论文; 最大公约数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