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管理教育增速惊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印论文,惊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天,中国与印度工商管理课程教育都已位列全球顶级名单。实际上,印度已经领先于世界,印度共有4000所商学院,每年培养35万名毕业生,超越了美国这个商学院教育的发源地。在中国,237所商学院每年培养了3.5777万名商学院毕业生,这些数字令人印象深刻——我们预计数字还将上升,尤其是在中国,趋势更加明显。
中国自1991年发起商学院教育以来,已经见证了中国的快速发展趋势。印度则开始得更早,准确说是在30年前,印度的国家管理学院、大学和私人机构在商学院建设和学生注册人数方面都取得惊人的增长,如今看起来印度MBA似乎有点过量了。
事实上,这两个国家的管理教育基本上复制了美国的MBA模式,根据中国分析师马绍壮博士的观点,MBA教育首次引入中国时,由于缺乏经验,基本上是参照西方尤其是美国模式移植而来。马博士把中国MBA课程分为三类:完全由中国机构运作的本土项目,由中国和国外机构联合运作的项目以及完全从国外机构进口来的项目。
印度情况则有许多不同,国外机构发挥的作用有限,两家在印度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商学院是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和哈佛商学院。在数十年的增长和转型过程中,印度管理教育领域已经形成了不同的“选手”:印度政府建立的印度管理学院、大学的管理学系、由国家监管机构批准建立的政府或私立的技术教育成为AICTE、私立大学或者与国外大学合作的提供MBA教育和学位的机构。提供MBA课程的印度机构的多样化是印度MBA学生年输出量巨大的重要原因。尽管印度管理学院是政府机构,但它具自主性,不受政府控制,其排名最高。
多年来,中印两国管理教育的增长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大量人口和不断增加的录取人数,经济飞速增长,由于经济和金融部门的扩张而使市场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些都是管理教育发展的原因。一方面,大量学生涌入中印两国本土的商学院,极大地普及了商学院教育;另一方面,大量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学生在美国、加拿大、欧盟和澳洲的商学院中占据相当大份额。考虑到所有因素,你会观察到如今中印两国工商管理教育已成为两国经济发展和行业深刻变革中的人力资源。
中印两国工商管理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和期望。教材和案例研究需适应要求,即特定课程与当前商业环境、发展和趋势相关联。这种概括或许司空见惯,但事实上商学院可以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来克服这种适应差距。
例如在班加罗尔我所在的商学院,有一个名为《当代商业环境》的课程,学生和教师需通过检查当前业务发展情况作为实例研究来学习,课程背后的理念是“现实”,这一课程要求更加广泛地研究国家的商业环境——无论是政府在市场中的角色,还是国企在某些经济重要领域中的统治地位,或者商业中常规的与不同的做法。
今天我们站在不同的水域,这两个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它们是西方国家的商品与服务市场,并且从西方跨国公司寻求技术和投资。西方市场已趋于饱和,全球业务的重点正在从西方转移到东方,印度和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作为供应商、投资者、全球金融市场的领导者,在全球商业和工业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管理学大师Frederick Taylor和Peter Drucker关于管理的基本概念都来自西方经验,但中印两国的传统管理规范和实践也将促进两国在现代管理领域的概念性基准。而且像营销学这样的科目,两个国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为本国学生及全世界学生的学习提供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