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实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同时,严格控制施工成本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和审计过程中,必须把握关键环节,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严谨性,加大工程造价控制力度,才能真正降低工程造价,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了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审计的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相关施工单位中,也采用各种不良手段来增加工程造价,如增加工程量或提出相应的施工变更等。这种现象不仅增加了建设单位的投资,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工程质量的隐患。因此,工程造价与施工单位在整个施工阶段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对工程造价进行预结算审计具有重要意义。工程造价预结算审计是对工程造价文件进行监督和审核的最后一步。因此其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及偏差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影响重大,不包庇任何一方参加单位,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对造价预结算文件进行审核。
1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基本内容
1. 1 预结算审核的概念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审计的概念是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具体项目的要求,对工程量和成本定额的具体运用。审核部门应当审核建设工程图纸、变更文件和招标文件。
1. 2 预结算审核的基本内容工程造价预结算审计的基本内容包括项目范围、工程量的具体使用审计和成本定额。项目的范围是对总单位和分包单位的施工限额进行审计,以避免成本计算中的重复计算或过度申报。工程量审计是通过相关设计图纸和变更材料对成本文件进行审计,确保成本计算中所用工程量和设计数据中的工程量在允许误差范围内,避免相关单位参与建设相应的经济损失。为了保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对定额转换的验证和成本文件中相应的转换方法的验证,验证了成本定额的具体使用。
2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流程
1)准备工作。在对项目成本文件进行结算前审计前,审核员应研究相关的设计资料,以确保设计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为下一步审计铺平道路。
2)审查方法。不同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不同,编制成本文件的人员也不同,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法也不同。审核员应根据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审核方法。通常的审查方法主要有预算审核法、对比审核法、分组计算审核法和重点审核法等。
3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
1)造价虚增现象。建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的大宗产品,也是工程造价的主要内容。检验人员应当对市场价格和预算定额进行比较,以确保建筑材料单价的差异符合误差范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某一建筑材料的价格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或无法及时得到相关的价格信息,从而导致工程造价的虚假增长,从而影响到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同时,也影响着工程造价预结算审计的质量.
2)报价不全面。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土方开挖等零散工程。这些小规模的工程通常是通过谈判进行的,没有相应的配额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虚假价格,施工单位在计算成本时,应结合定额和工程实际进行计算,避免成本文件的问题,同时避免预结算审计的偏差。
3)设计资料混乱设计单位在施工前、施工期间和竣工后,设计单位会出具相应的报建图纸、施工图纸及竣工图纸。在这三个阶段,设计内容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施工单位编制的造价文件是根据施工图编制的,施工单位编制的造价文件是通过施工图编制的。在预结算审核阶段,审核单位根据图纸的完成情况进行审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编制的成本文件不按照竣工图进行修改,将导致施工单位提供的成本文件与施工单位提供的成本文件之间的差异。因此,为了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检验单位应允许施工单位根据竣工图纸对造价文件进行修改或补充。
4)管理混乱。施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利用自己的地位,经常使用低价、低质的建筑材料代替优质的建筑材料,以取得不利的效益。然而,但报价时使用优质建筑材料的价格进行上报,赚取其中的差价,这就影响了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严重影响了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这种问题主要体现在施工单位管理不严,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强这类方面的管理,避免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结算前的审计质量,保证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
5)参建单位的变更。在建设阶段,参建单位的变动现象时有发生。参与单位变更后,项目成本预结算审计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当对变更事项进行登记,并统计施工阶段的费用。确保项目成本的准确性。
4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
4. 1 审核工程量清单工作中的要点审核工程量清单时,审核员应当认真审查建筑工程的设计材料,了解有关估价文件的计算方法和要求,此外,审核员还要熟悉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在审核计算过程中,审核员应根据招标文件等原始数据与工程量清单进行比较,同时要结合施工市场的实际情况,在良性竞争的前提下,保证工程的质量。此外,审计师应进行市场相关信息研究,实时了解建筑材料等产品的正常价格,更准确地进行库存审计。
4. 2 中期付款审核工作中的要点审定中期付款时,审核员应按照合同要求审核付款条件、支付率和付款节点。审核期间,审核员还应审查相关的签证和变更,并在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控制。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控制施工合同的管理,进行必要的合同起草和谈判,确保合同的全面性,以利于最终竣工结算审核的顺利进行。
4. 3 结算审核工作中的要点为确保成本文件的准确性,核数师应检查施工单位提供的有关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对工程量相关费用的计算方法和程序进行审计。同时,还要检查建筑材料的采购数量和实际使用情况,特别是工程变更的内容,与变更文件、实际施工效果和相应的预算文件相比较,应作为重点内容加以审查。
4. 4 应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审核工程造价预结算审计是一项复杂而又庞大的工程。为了提高审计效率和计算精度,应使用计算机相关软件进行审核和计算。在工程造价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建筑工程的工程量和单一的建筑材料。过去,在使用人工计算时,程序繁琐,工作量大,误差大。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在工程造价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计算机计算成本文件,可以将人为因素的偏差降到最低,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同时,计算机可以提高计算精度。在内部相关成本软件中,可以记录成本定额的最新标准、建筑材料的最新价格或过去一段时间的价格,避免了计算误差,减少了计算误差。
4. 5 提高审核人员的职业素养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计中,审计师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准确性、质量和效率。因此,有关审计部门的负责人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审计师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如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审计师的技术能力。评审人员应该对变更文件中的定价方法有很好的了解,以便更准确地确定变更部分的类型。审计部门的有关负责人除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外,还应定期招聘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增加审计队伍内的“新鲜血液”,弥补工作中的不足。新老员工相互沟通,共同进步。
5 结语
本文在分析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审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计工作中存在的成本虚假增长、报价不完整、设计数据混乱、参建单位的变更,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如审核工程量清单工作中的要点、中期付款审核工作中的要点、结算审核工作中的要点、应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审核、提高审核人员的职业素养等。
参考文献
[1]关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J].尉仁凤. 四川水泥.2017(12)
[2]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J].赵秀琴,杨晓东,考志勇. 中国住宅设施.2017(05)
[3]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探讨[J].韩丽萍. 建材与装饰.2017(51)
[4]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J].张涛. 居舍.2017(19)
[5]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探究[J].陈涵. 住宅与房地产.2018(03)
论文作者:彭国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成本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文件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量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