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策略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经济论文,继续教育论文,成人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3-0050-03
一、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应性人才
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资本成为竞争的核心。现代经济发展已经不能单纯依靠自然资源和人的体力劳动,生产中必须提高体力劳动与智力水平,增加脑力劳动的成分,以此来替代原有的生产要素。因此,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会更多地代替其他生产要素。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就是对在职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技能补充、增新、拓宽和提高的一种追加教育。使专业技术人员随着科学进步、技术更新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造就一支技术水平高、知识结构合理,适应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随着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深入,其教育职能、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就要更加贴近社会,特别是区域社会经济,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应性人才。
(二)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指导。首先,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承担企业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或者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或者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其次,可以将自身的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向企业转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的科技创新需要调整自己的学科专业结构和科研方向,以增强继续教育服务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后,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可以为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和重大建设工程和重大科技改革项目提供决策咨询、管理咨询和可行性论证服务,提高它们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不仅仅包括能促进经济的增长,而且更应该重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继续教育,使劳动者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关系形成一种全面的理性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抛弃技术万能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人类中心主义、物质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构建一种尊重他人、关心后人、公平对待自然的全新的文明观和价值观。具体来说,继续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上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优化;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基本的非技术性素质,即一种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相契合的人文素质。随着继续教育工作的广泛、深入的开展,将会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二、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机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意识不强
随着继续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我国高等院校都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成立了继续教育部门,为继续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从继续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很多高等院校将成人高等继续教育视为一个创收的窗口,过于重视经济效益,没有从服务的角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于对继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没有有效开发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发展缺少长期规划,使得继续教育在适应社会、走向市场方面走得不够开放,对区域经济的服务功能也未充分显现。继续教育市场化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继续教育的基本发展趋势之一。通过市场激活继续教育的需求,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继续教育资源和办学实效。但是,目前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继续教育市场意识淡薄,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及时的变更继续教育的教学任务,使得继续教育服务市场经济的重大作用并未很好的体现。
(二)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扶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经费不足
在我国,继续教育经费不足是长期存在的一个棘手问题。2006年,我国政府对成人教育的经费投入仅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2.75%,主要用于各级各类的成人学历教育,远远不能满足成人学习与教育的发展需要[1]。目前,许多高校没有把继续教育经费纳入到学校的统筹规划之中,没有专项资金,对继续教育投入很少,甚至有的学校把继续教育作为学校的“提款机”,把继续教育学院作为一个营利机构。从社会方面来讲,尽管人们对“继续教育投资给企业带来效益”的认识正逐步加深,其观念正由“继续教育消费”转变成“继续教育投资”。但是,目前仍有许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只重视物质资源管理,很少考虑对人力资源进行追加投资和更新改造。我国政策规定职工继续教育经费为工资总额的1.5%,但实际上有相当多的用人单位不能实现。据2008年的一项统计报告表明,培训投入占公司销售收入3%-5%以上的企业仅为8.7%,而占销售收入0.5%以下的企业却有48.2%。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继续教育投入无论是从量上,还是渠道上都相差甚远。在美国,公司一般拿出其销售收入的1%-5%或工资总额的8%-10%用于培训工作,如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每年用于员工培训和领导发展的费用高达10亿美元[2]。
(三)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专业结构及内容调整滞后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发展趋势要求继续教育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和内容。但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盲目性高,市场化程度低,缺乏专业的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研发机构,没有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学科的设置和专业的调整,专业设置陈旧、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符。继续教育大多简单套用本科甚至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或略加改动,大多数教育机构的继续教育依旧是沿用近5年,甚至是近10年以来的专业设置,专业结构的调整速度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继续教育的专业内容也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大多数高校存在挪用、套用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的现象,很少有继续教育学院根据企业的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开发教材。这就加剧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适应性的不协调发展。结果是学生想学的,由于专业面窄,专业间缺乏交叉渗透,而不能习得;学生所学的单一刻板的知识却不能满足学生知识更新和实际工作的需要。这与继续教育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主要目的显然是相悖的[3]。
三、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策略
(一)准确定位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
1.教育目标的定位。从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继续教育培养目标是使培训对象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来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继续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专业工作能力、开发创造能力和业务素质,从而更好地服务企业和区域经济。因此,成人高等继续教育要顺应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招生计划、招生区域、招生专业、办学层次、办学形式都应该以市场需求和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一支高层次、高素质,既懂经营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2.教育形式的定位。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形式由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转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主要由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成人高等非学历教育构成。成人继续教育以学历教育为主有其历史渊源,但是,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走向“大众化教育”,继续教育向非学历教育转型是大势所趋。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继续教育要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可见,国家把继续教育提高到人力资源建设的高度,并将工作重点从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转移。许多高校继续教育开始从以学历教育为主向以职业技术培训为主转变。清华大学2001年,首先将继续教育从学历教育全部转变为非学历教育,根据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在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为全民素质提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据统计,2008年,我国采用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已达到438.94万人次。
3.教育模式的定位。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学习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它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4]。为此,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必须积极参与到“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去,主动瞄准企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科学问题,承担企业的重大项目。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为企业提供特色化的有针对性的高质量服务,与企业形成规模化的长期合作,深化企校在科技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实现高校和企业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二)整合区域内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资源
1.继续教育财力资源整合。高校继续教育经费不足,使继续教育在扩大规模、提高内涵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制约了继续教育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此要健全成本分担、多渠道筹措经费的继续教育投入方式,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市场机制促进为继续教育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促进继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首先,政府应该宏观调控继续教育经费。政府要因地制宜建立继续教育的经费分摊机制,明确政府、单位和个人承担的费用项目或比例,运用制度化的手段确保继续教育所需的经费投入。并且制定继续教育经费使用办法,确保高校发展继续教育有稳定可靠的培训经费来源[5]。其次,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市场机制在继续教育资源配置上的积极作用。例如,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以高端培训为主打,为企业个人提供高品质特色教学,其高昂的学费(例如总裁金融高级研究班,共27天,学习费用高达49800元),为继续教育学院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继续教育的物力资源整合。首先,进行校内继续教育物力整合。继续教育要充分利用各高校所拥有的物质资源,使每一种物质资源在培养人才、科研、社会服务中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地使用,实现其收益最大化。运用科学的方法,构建高校继续教育物质资源配置系统,对高校继续教育物质资源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然后按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在形成比较科学的资源配置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资源的配置。其次,整合校外物力资源。高校应充分利用市场,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进行合作办学。高校应大力开发用人单位资源,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高校要充分挖掘企业资源,与合作企业实现深层次、捆绑式合作,使合作企业的物力资源有效地转化为继续教育资源,切实为高校继续教育的教学实验、实习和专业技能培训等提供设备和场地等方面的支持。
3.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源整合。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教师是继续教育的第一要素,高素质的教师是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关键。我国从事继续教育的教师大多是普通全日制学生的任课教师,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缺乏。随着我国继续教育的大规模发展,教育需求增加与“双师型”师资队伍不足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所以,要对区域内的师资力量进行整合,建立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师资数据库,由高校教师(专职教师)和行业及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师)组成。另外,加强校内“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一方面,高校应该积极鼓励教师在职进修,采用国外深造、入重点高校培训等方式,提高继续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高校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安排部分专职教师、实训指导教师轮流到基地和对口企业进行专业训练、挂职锻炼、新技术培训、现场考察或技术开发,让他们更多地贴近现场、接触生产实践,在干中学、学中干,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提供给学生更高质量的实践指导。
(三)创新适应区域经济的继续教育学科体系
1.创新专业设置,发掘特色学科。成人高等继续教育要充分考虑人才市场的需求,根据区域产业背景和经济特点,灵活设置专业,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例如美国整个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的结构、专业设置均来自于对地方劳动力市场和培训机构的分析。我国高校也要吸引行业、企业专业人员参与,并同当地的劳务部门、人事部门长期合作,共同开展市场调研,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根据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及变化趋势,合理设置学校的专业和课程。把专业的改革与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中,促进继续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2.创新课程内容,服务区域经济。继续教育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去合理编排课程内容,根据成人特点,追求知识的新颖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就要求课程内容要涵盖从业人员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针对当前继续教育教材一味沿用普通高校教材,课程内容相对滞后的现状,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在积极采用高质量的继续教育规划教材和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的同时,要认真组织“双师型”教师并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教材,使继续教育教材体现出实用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3.创新教学方法,培养适用人才。一方面,继续教育教师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继续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为主体,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认真探索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等学生容易接受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师从传授型转变为引导型、设计型、创造型教师。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应采用新型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计算机辅助教学及远程网络教育等。此外,高校继续教育应大力推行远程教育。远程教育解决了继续教育工学矛盾问题及成年人无法回避的学习与家庭矛盾问题,将大大提高继续教育的受益面和社会效益。例如,美国的远程教育技术就比较成熟,尤其是网络课程发展迅猛,已有2000多所院校(占全美高校总数的50%)开设了远程教育课程[6]。30多所大学或学院通过电视或录像对4.5万名工程师进行在职继续教育。
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受教育与经济两大规律制约,我们必须协调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找到适合教育规律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发展平台,既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能充分发展自身。因此,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机构要从市场经济需求出发,做到学校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相统一,只有这样,继续教育与区域经济才能真正共生共荣,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