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论文_施显胜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论文_施显胜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施工工艺,按照施工操作流程完成各项操作,并从实际施工状况出发,强化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只有把握钻孔灌注桩在不同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做好成孔环节、钢筋笼制作、吊装控制和灌注混凝土等阶段质量控制工作,打造一致专业素质高和技术能力强的技术管理团队,才能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整体施工质量。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前言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获得了突发猛进的发展,研制出了多种成桩工艺,钻孔灌注桩凭借其优势在市政工程、路桥工程及建筑工程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只有保障钻孔灌注桩中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才能保障建筑的整体质量,因此研究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分析

1.1 缩颈现象

缩颈现象是一种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较为常见的质量缺陷,造成这一缺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桩体进行水泥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桩孔周边泥土产生膨胀所造成的。为避免此类缺陷的产生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使用优质的高标号水泥从而使得浇筑的水泥混凝土在凝固时不会产生大量失水,此外,在桩孔成孔的过程中通过加大泥浆的泵送量从而在桩孔的孔壁上形成一层泥皮而阻隔渗水膨胀现象的产生,也可以在导正器上焊接一些刀片对桩孔孔壁进行扫孔。

1.2 导管进水

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如接头部位连接不紧密将会导致灌注其中的水泥混凝土无法均匀的分布于桩孔中从而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造成此类缺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导管的连接处密封不严,使得水泥混凝土灌注时桩孔中的泥浆混入到导管中,做好此类缺陷的处理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对钻孔灌注桩施工时所使用的导管进行检查,对于存在问题的导管需要及时进行更换或是重新进行密封连接,清除混入到导管中的泥浆后再重新进行灌浆作业,而当进入到导管中的泥浆过多时则需要停止灌浆作业并提出导管,而后使用直径较小的钻头深入桩孔足够的深度后在重新进行钻孔灌注桩作业,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1.3 钢筋笼上浮缺陷

在完成桩孔作业并进行混凝土浇注时会存在着混凝土托起钢筋笼架上浮的缺陷,造成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桩孔清理时清理不完全致使大量的泥土残渣等存在桩孔中,在混凝土浇筑时这些泥土残渣漂浮于混凝土上并随着混凝土浆面的上升堵塞在钢筋笼的底部从而造成钢筋笼的上升,为解决这一缺陷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针对钢筋笼与套管配合较为紧密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钢筋笼上浮多是由于其中钢筋笼与套管之间夹杂有杂质,因此可以通过增大套管直径的方式使得水泥混凝土中的粗骨料不致卡在套管内壁与箍筋之间。(2)对于套管内壁变形或是附着杂质所引起的钢筋笼架拔出上浮缺陷在使用套管时首先对套管的内壁做好检查,对于发现粘附有杂物或是套管变形的需要及时进行处理,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3)如桩孔深度过深且需要灌注较多的混凝土时混凝土的上层会因为浇注的时间过长而产生初凝现象,导致凝固后的混凝土表层所性的硬壳会将钢筋笼上顶从而导致钢筋笼提升。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导管的埋深和已经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处在同一高度而后再提升导管进行混凝土的重新浇筑可以有效的解决钢筋笼上升问题。

1.4清孔处理

当成孔的孔斜度检验合格后再进行清孔操作,具体措施如下:使成型器上下运动5分钟,但不进尺,对清孔后泥浆含沙量、泥浆粘度及泥浆比重进行测量,并保证泥浆含沙量在10%以下,泥浆粘度在30s以下,泥浆比重在1.3g/cm3以下。清孔环节的高效进行,是保障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提高灌注桩的承载力,采取较长的清孔工作时间和提高泥浆质量的方法,将孔底的沉碴进行彻底的清除。完成清空后,将水管拆除,提起成型器后将成型器底部刀口处的土样取出,观察土样和设计终孔地层土样是否一样,用测绳法测量孔深,根据造孔深度减去实测孔深为孔底淤积厚度的公式,算出孔底淤积厚度,并保证其数值应小于等于10c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断桩缺陷

在建筑工程的桩基施工过程中,断桩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一种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造成钻孔灌注桩施工中产生断桩问题的主要原因有:(1)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混凝土灌注时导管的提升速度过快过高从而使得混凝土导管脱离混凝土层。(2)混凝土导管因堵塞而使得混凝土无法连续的浇筑进桩孔中从而造成断桩。(3)混凝土灌注时所使用的混凝土质量不达标或是混凝土灌注的时间过长从而使得下层混凝土的表面快速凝固从而导致断层。(4)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混凝土灌注时,当表层的混凝土流量较小时继续注入混凝土将会导致表层下的混凝土顺着导管壁冲破表层混凝土的顶面而上升,表层所含有的浮浆和杂质等被下层涌入的混凝土所包裹并最终导致断桩问题的产生。钻孔灌注桩施工中产生断桩问题会对建筑工程的桩基施工质量造成巨大的危害,为避免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中产生断桩问题应当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对于因机械问题所导致的混凝土导管堵塞问题需要及时的采取措施予以处理,如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初期遭遇断桩问题可以通过迅速采用气举法来将桩孔内并未完成凝固的混凝土吸取并清理干净,在处理干净后重新进行混凝土的灌注。当向桩孔内灌注的混凝土高度超过20m时,桩孔内的混凝土将会开始进行初步的凝结,在这一时期处理断桩问题可以通过切除部分钢筋笼并使用冲击钻来将混凝土全部碎块后重新进行水泥混凝土的灌注。当水泥混凝土灌注的高度在3-20m 的区间范围内时,针对断桩缺陷可以通过采用内套钢护筒使用清水进行接桩的方法来进行处理,在处理时首先通过使用牙轮钻将桩孔内表层深度约1.5米深度内的混凝土打碎清楚掉而后再使用直径较小的钢护筒来穿过钢筋笼重新构筑护筒结构,而后将新的钢护筒插入到钢护筒与钢筋笼之间的小孔处从而与下层混凝土的表层进行直接的连接构建起新的护筒结构。

2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分析

2.1 做好钻孔灌注桩施工前的调查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的桩基施工中会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地质情况,此种情况对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为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需要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之前首先对建筑工程项目地基的地质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查清建筑工程的桩基支持力层的深度和强度等的地勘资料,查看项目地基下是否含有卵石层或是砾石层等如含有则查明其具体信息。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地基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为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的编制提供详实的数字依据,同时详实的地质数据还能够对复杂地层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2.2 做好对于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偏差的控制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允许有偏差但是需要将偏差控制在一定量的范围内,为控制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偏差需要注意:(1)条形桩和单桩的基要沿着垂直轴线的方向。(2)如进行区域范围内的多桩施工时,需要注意的是区域范围内的边桩位置的控制,其与轴线的位置偏差要控制在d/6≤100mm 的区间范围内,对于位置偏差较大的桩孔需要重新进行施工。(3)对于区域范围内的中间桩,此桩位的位置偏差要严格控制在d/4<150mm 的区间范围内,这是由于一旦桩孔的位置偏差过大且钻孔完成后将无法予以纠正,从而造成重大的施工质量事故,因此,需要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引起足够的重视,确保各桩位的准确性。(4)当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开挖后发现桩位存在偏差时需要及时的采取措施予以处理,对于偏差较小的可以通过重新设计加大地梁或是承台等的措施予以补救,而对于偏差较大的则会对后续补救带来极大的困难。为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需要在施工前对于各桩位的位置及各项数据进行多次测量核查,为避免钢筋笼安放偏移所导致的位置偏差需要以钢筋笼的中心作为桩的中心进行测定,确保桩位的准确性。

3 结束语

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因此需要加强对于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管控,本文在分析影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提出了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1]张忠苗,吴世明,包风.钻孔灌注桩桩底后注浆机理与应用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99,21(6):681-686.

[2]洪毓康,陈强华.钻孔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性能[J].岩土工程学报,1985,7(5):22-35.

[3]楼晓明,陈强华,俞有炜,等.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异常现象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1,23(5):547-551.

论文作者:施显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0

标签:;  ;  ;  ;  ;  ;  ;  ;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论文_施显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