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峰1 张子旸2
(1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2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妇产科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 目的:分析急症重症哮喘呼吸内科规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8.89%,观察组总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χ?=16.3947,P<0.05)。结论: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急性重症哮喘患者,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 急性重症哮喘;呼吸内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5-0036-02
重症哮喘是指哮喘急性发作,重症哮喘包括重度和危重型哮喘,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常伴随焦虑、烦躁、呼吸急促等[1] 。哮喘发生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遗传因素,二是过敏源引起,三是激素使用不当,对患者日常生活有很大影响。本文将对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的对象是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重症哮喘患者90例,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重症哮喘临床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患者45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41.5±4.1)岁,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35.6±3.5)岁,采用综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等),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医护人员需加强患者的气道护理,确保患者护理顺畅,应用面罩吸氧的治疗方式,将氧气流速控制到2L/min。采用糖皮质激素,给予患者氧化可的松,其3天的剂量为100~200mg/d,而3d之后要将剂量不断减少,使用一周后停药。不仅如此,还需应用氨茶碱来进行静脉滴注,其剂量依照5mg/kg来进行计算,必须于15min之内要完成滴注。其后要将剂量保持在0.5~1.0mg/kg慢慢滴注,确保血药的浓度能为5~15mg/L[2] 。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将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加入进去,应用生理盐水4ml、异丙托溴铵500mg以及布地奈德2mg进行雾化吸入,每天2次。不仅如此,如患者有呼吸疲劳及神志不清等情况出现,必须要及时应用呼吸机来通气,而相关参数需依照患者身体的情况来进行相应调整[3]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评定标准
效果判定:按照我院相关标准,效果评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重症哮喘患者呼吸困难、焦虑、烦躁、呼吸急促等不良症状消失,生活能力大为提高;有效:重症哮喘患者呼吸困难、焦虑、烦躁、呼吸急促等不良症状有所改善,生活能力有所改善;无效:重症哮喘患者呼吸困难、焦虑、烦躁、呼吸急促等不良症状无好转或发生恶化,体征无恢复正常趋势。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两组数据的组间差距用χ?检验。P>0.05表示对比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对比两组重症哮喘患者临床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16.3947,P<0.05)。详情见下表1。
表1 两组重症哮喘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组别(n)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29(64.44.%)15(33.34%)1(2.22%) 44(97.78%)
对照组26(57.78%)14(31.11%) 5(11.11%) 40(88.89%)
3.讨论
哮喘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并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4] 。常见空气污染、吸烟、呼吸道病毒感染、妊娠以及剧烈运动、气候转变;多种非特异性刺激如:吸入冷空气、蒸馏水雾滴等都可诱发哮喘发作。急性重症哮喘是指患者有胸闷、咳嗽与呼吸急促症状出现,且伴有呼气量下降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其患者病情持续恶化。此病治疗的关键就是要及时诊断病情,避免哮喘出现持续发作的情况。患者进行支气管治疗时,患者必须要了解自身哮喘病史,并对身体进行检查,评价患者病变程度,以此寻找到正确治疗方式。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的90例重症哮喘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观察组显效29(64.44%)例,对照组显效26(57.78%)例,观察组显效例数比对照组多3(6.67%)例;观察组有效15(33.34%)例,对照组有效14(31.11%)例,观察组有效例数比对照组多1例;观察组无效1(2.22%)例,对照组无效5(11.11%)例,观察组无效例数比对照组少4(8.89%)例。2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为97.78%,对照组为88.8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16.3947,P<0.05)。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来治疗急性重症哮喘患者,疗效显著,患者临床病症改善明显,值得进行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陈海英,郜立娜,张延华.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5,11(05):31+33.
[2]张红,张琼,青措,刘茂鸿.重症哮喘患者呼吸内科联合治疗效果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07):66-67.
[3]哈日特别克,道勒特汉.探讨老年重症哮喘呼吸内科规范治疗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9(03):66-67.
[4]谢忠学.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2(12):6-8.
论文作者:王启峰1,张子旸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哮喘论文; 患者论文; 重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呼吸论文; 例数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