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电力生产安全风险与应急体系建设论文_刘星志,唐仁杰

新形势下电力生产安全风险与应急体系建设论文_刘星志,唐仁杰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凯里市镇远供电局 贵州凯里市 557700)

摘要:提升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效益,保障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运营,不仅能够促使它们源源不断的进行电力输送,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无小事,一旦出现安全隐患或者安全事故,轻则造成电力传输的中断,重则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电力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运用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方法,精准全面地筛查可能存在的风险,加强风险的预判以及处置,整体保障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效益。

关键词:电力生产;安全风险;应急体系

一、电力生产安全风险

1、自然环境风险:包括风、雪、雨、雾等不宜气候和洪水、冰灾、地震等自然灾害,通常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强风能够导致输电线路闪络跳闸等,严重时会造成输电线路杆塔倒塔。冰雪灾害也是引发电网事故的又一大因素,比较普遍的事故现象是开关设备冻结卡死,输电设备敷冰裹雪导致闪络,导线舞动以及线路、杆塔断裂、损毁等。雾霾对电网运行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雾的影响,即湿度的影响,体现在导致电力系统设备外绝缘表面受潮,外绝缘水平下降,从而造成污闪现象;二是霾的影响,即大气中污秽物的影响,体现在使电力系统设备外绝缘表面污秽度增加,与高湿度环境叠加后,也可能造成污闪。

2、外力破坏风险。外力破坏风险在输配电及变电中均大量存在,违章野蛮施工、大型机械施工、超高林木、电力设施偷盗、漂浮物以及道路开发、鱼塘开挖等破坏基础电缆,威胁电网安全。

3、人为事故风险。一是由于人为误操作、误整定、误触误碰以及作业人员违章引起的电网安全事故。二是电网运行分析考虑不足,电网三道防线配置欠合理以及调控不当等引发电网连锁反应,造成事故扩大,导致电网大面积停电。三是设备运维检修不到位,如线路、设备巡视不认真,定检、试验超期以及新投产设备验收把关不严等引发电网事故。

二、电力安全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也分为两个阶段系统:分别是应急预案评审及备案介和应急预案推演系统。

1、应急预案评审及备案:对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解决应急预案要素不全、操作性不强、体系不完善、与相关应急预案不衔接等问题,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对提高企业应急能力,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应急预案评审业务为电力企业应急预案外部评审,分别进行应急预案评审工作,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

3、应急预案推演系统:是为了全面规范和加强电力企业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及处置工作,切实防范和有效处置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事件的发生,减少事故灾害和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与损失,加强电力企业员工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三、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要点

在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科学的风险管理,能够实现对生产风险的辨识与评估,同时,也能够实现对风险的控制与监测,从源头上来管理风险、遏制风险,甚至是规避风险。因此,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践中,应该全面加强风险管控。基于科学的风险管控来重点研判与监督风险的发生以及动态发展。

1、加强风险识别,做好风险量化。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过程中,风险是必然存在的。保障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效益,确保电力企业平稳高效运行,应该加强风险的辨识、识别以及量化。一方面,电力企业应该做好风险的识别与分类。安全生产风险或大或小、或轻或重,为加强风险管理,明确风险发生的原因以及风险发生区域,电力企业有必要进行风险的辨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于科学的风险辨识,便于安全生产人员按照风险的不同种类、不同性质、不同危害等进行分类管控,有效降低风险的等级,整体控制风险的发生概率。因此,在风险管理中,风险辨识是首要环节。另一方面,电力企业要加强风险的评估以及量化。在电力企业的生产实践中,风险辨识是首当其冲的环节,在对风险进行分类以及识别后,管理人员有必要结合工作实践来对风险进行评估,明确风险的等级以及危害,将相对抽象的风险进行量化,便于管理人员决策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

2、加强风险控制,做好定期回顾。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践中,风险控制是非常核心的环节。结合风险的可控与不可控的不同分类以及风险发生的原因等,通过技术措施的改良、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人员素质的整改提升、人工作业的标准与规范等来选择运用最恰当的风险控制方式,将风险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甚至达到风险消弭的目的。当然对于部分不可控的风险,要落实风险监管体系,重点监测风险的动态演变过程,及时进行介入管控。此外,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应该做好风险定期回顾,对风险管控过程及效果应及时回顾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特别是一些屡次出现的风险因素,电力企业应该明确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技术措施或者奖惩体系等来进行风险控制。

四、电力生产安全风险应急策略

1、加强制度保障。完善电力应急管理责任制度,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全覆盖,建立电力企业应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电力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地方各级政府和大中型电力企业电力应急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完善电力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统一、规范的电力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构建电力应急能力评估长效机制,电力企业应急能力持续提高。

2、提升应急准备能力。加强应急预案编制管理,提高预案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实现重点岗位、重点部位现场处置方案全覆盖,开展智慧预案应用。加强应急演练管理,强化应急宣教培训,建设一批国家级电力应急培训演练基地,实现大中型电力企业应急管理和救援处置人员培训全覆盖。

3、提高预防预警能力。加强重要城市和灾害多发地区关键电力基础设施防灾建设,提高电网防灾抗灾能力。强化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建成电力系统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强化电力企业人身伤亡事故风险预控能力建设,大中型电力企业实现安全事故风险全评估。加强水电站大坝安全应急管理,建成水电站安全与应急管理平台。

4、增强救援处置能力。完善电力企业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应急协调机制。建成多支能够承担重大电力突发事件抢险救援任务的电力应急专业队伍,加强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储备,实施电力应急专家领航计划。初步建立电力应急物资和装备储备体系,启动西南水电工程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建成源网荷友好互动大面积停电先期处置综合应用项目。

5、实施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评价系统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依托平台对电厂文件及控制点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消除,预防和降低危害后果的措施,加强电厂安全管理。此系统分为自评和确认两个子系统,通过系统性的自我或外部审核,完善安全生产的自我改进和约束机制,保持持续有效,并能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实现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目的。

结束语

在电力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不仅关系着用电安全,同时也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应该重视风险管理。在风险管控的基础上,通过建构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提升人员专业素养等来整体优化风险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文晖.关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要点分析[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7(14):95-97.

[2]黄海平.加强电力应急管理,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第5讲电网公司应急体系建设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2019(17):366-368.

[3]张一华.加强安全应急管理保障电力安全生产[J].农村电工,2018(23):173-175.

论文作者:刘星志,唐仁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电力生产安全风险与应急体系建设论文_刘星志,唐仁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