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试题评价报告_政治论文

政治试题评价报告_政治论文

政治试题评价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评价论文,报告论文,政治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普通高考政治试题,严格遵循国家教委考试中心颁发的《政治科考试说明》的要求,坚持并发扬1990年以来高考政治命题改革的正确方向和成功经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坚持贯彻知识、能力、思想觉悟相统一的原则,较好地实现和体现了政治学科的学科特点和本质要求。考试结束后,对全国政治试卷抽样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5年考生分数分布直方图、试卷的信度、标准差以及试卷总体难度都较为理想。其中分半信度为0.7748,aH信度为0.7924,标准差为17.60,平均分为86.26,难度为0.580。考试结果与1995年高考政治命题的预期指标相一致。

从考试结果和各方面的反映来看,1995年的政治试卷是近些年来评价最好,也较为理想的试卷。这份试卷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优秀学生,同时也将对中学政治课教学产生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如果说前几年政治科高考在考核内容和试卷形式上在不断进行改革探索的话,那么,1995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可以说是政治科高考改革的深化和完善。

具体分析,1995年的政治试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联系中学政治课教学的重点内容和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全卷共36题,有16道题直接涉及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健全民主集中制、抑制通货膨胀、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平与发展等重大课题。整张试卷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思想性。

1995年的政治试卷,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思想实际,面对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不是采取回避的办法,这不仅是中学思想政治课这一学科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考政治命题所遵循的基本原则。1995年的政治试卷,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不仅坚持和继承前几年高考试题改革的方向和成功经验,而且在结合的角度和要求的深度等方面都把握得比较好。这将对中学政治课教学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注重能力考查,突出选拔功能

全国统一高考是规模较大的选拔性考试,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从数百万考生中挑选部分优秀考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深造。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试题鉴别考生的能力水平。政治科高考的考核内容与形式,要注重考查考生的能力,特别是重点考查考生的政治学科方面的学科能力,以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可以肯定地说,1995年政治试卷36道题都体现了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要求,全面考查了《政治科考试说明》规定的识记、理解、比较、分析、综合、评价和运用政治术语进行文字表达的7种能力。据初步统计,全卷150分,其中有39分是考查说明能力的,有44分是考查理解能力的,有67分是考查比较、分析、综合和评价等能力的。

培养并要求考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许多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是政治科高考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目的。这一点在1995年的试题中,特别是主观性试题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考生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辩证思维的能力等,不仅是高等学校选拔人才十分关心和着重考查的重要指标,而且也是直接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能否培养出一大批跨世纪人才的大问题。哲学、经济、政治等学科所涉及的内容,直接蕴含着这方面的要求。为此,政治科高考近几年作了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基础上,1995年高考政治试题又有了新的发展。例如,第32题、34题、36题等,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不少教师反映,1995年高考政治试卷中的主观性试题,看似容易实则难。“看似容易”是指题目没有回避重点内容和热点问题,绝大部分试题所涉及的内容都是考前复习过程中师生均给以充分重视的问题。“实则难”则是指题目设计巧妙、灵活,对考生学科能力的考查要求较高。

三、注重基础知识,贴近教学内容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应该偏重能力考查。但是,这决不意味着高考可以完全脱离中学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中学生的实际能力来命题,相反,它必须以中学教学内容为基础。在这方面,1995年的试题做得比较成功。全卷36道题,除时事题外,其它题目都没有离开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考查的内容都是中学教学内容中最基本的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的试题甚至直接取材于中学教学内容中的基本事实。这都有利于引导中学师生认真钻研教学内容,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

应指出的是,注重基础知识,贴近教学内容,并没有淡化和削弱高考改革所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克服死记硬背、猜题押题等弊端的正确方向。就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来看,1995年高考政治试题考核的侧重点依然是能力方面,即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难易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

1995年高考政治试题,有效地调整和控制了试卷的总体难度。根据近几年的实际情况,1995年高考政治试卷的预期难度为0.58,考试结束后,根据抽样统计分析,试卷的统计难度恰好为0.58,与命题预期的完全吻合。总题量由1994年的40题减至36题,阅读量也减少了近1500个字。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的分值比例趋于合理,引用材料典型精当,文字表述简明易懂,从而使整张试卷保持了适宜的难度规模,试题难、中、易的比例为2:6:2,符合《政治科考试说明》的规定。

抽样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5年政治试题的区分度,同前几年相比有了明显的改观。不仅全国的情况比较好,而且各个地区的情况也较为理想。例如,某直辖市对该市某区高考政治试卷(共1700份)的调查表明,1995年考生政治分数分布比较均匀。110分以上110人,100-109分258人,90-99分355人,80-89分380人,70-79分260人,60分以下170多人。各个题型的分数分布也是如此。再如,某省对第Ⅰ卷(满分为70分)抽样(样本试卷9259份)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3分以上33人,56-62分950人,49-55分3466人,42-48分3040人,41分以下1770人。对第Ⅱ卷(满分为80分)抽样(样本试卷500份)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4分以上6人,56-64分53人,48-56分122人,48分以下319人。

五、命题从中学教学的实际出发,考试要求的复杂程度与学生的成熟程度相一致

1995年高考政治试题在总体难度和能力要求上更贴近中学思想政治课目前的教学现状和师生的承受能力;在具体题目及答案的设计上注意参照中学的教学内容;在相关内容角度不同、实质一样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师生所熟悉的教学内容;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材料的选择和问题的设计等,力求符合高中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在联系实际的层次和能力要求上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水平。这一切,对中学政治课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六、试题灵活巧妙、规范科学

1995年高考政治试题,不仅坚持了以往改革的方向和成功的经验,而且在构思巧妙、设计灵活、表述规范、设问科学等方面,又作了较大的努力,使试题的灵活性、规范性、科学性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全卷有28道题采用典型材料,创设新颖情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积极思维,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提出的问题。例如,第35题所涉及的内容是中学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和核心观点,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一年来首要的重大时事政治,但问题的提出却很新颖和巧妙,它从一个中学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的一次关于党的知识的学习活动入手,展开讨论,使人感到新颖、亲切。这不仅考查了知识和能力,而且富于思想性、教育性,有较好的政治导向。

命题参照教学内容但不囿于教学内容,更不拘泥于教材的文字表述。主观性试题,特别是论述题,设问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紧扣。从而增强了试题的灵活性和综合性,能够考查考生的真实水平,有利于克服死记硬背、猜题押题、采点给分、高分低能等弊端。

1995年试题的总体设计精当,选择题的题干和题肢的设计精练,非选择题的答案要点也较深刻,而且层次分明,并非深奥难及。试题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提高。设问指向性明确,选择题题干和题肢之间基本达到了“不容争议”的标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试卷的信度和效度。

七、主观性试题的答案设计和要求更趋科学

考虑到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观性试题不同于自然科学主观性试题的特点,以及目前高考政治试卷的评阅状况,1995年高考政治试题在主观性试题的答案设计和要求上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减少综合评价分的分值,二是针对复杂问题围绕一个中心答案多样化。这样,既有利于优秀考生发挥水平,真正落实凡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均可得分的原则和要求,又能有效地控制评分误差。

当然,1995年试题也存在一些问题,既有试题方面的不足,也有答案方面的缺陷。例如,个别试题、个别答案仍有推敲的余地;个别试题的答案较多地来自教材,显得过于现成,容易使人对高考改革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产生猜疑等等。但瑕不掩瑜,从总体上看,这是一份坚持了正确方向,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人才,又有利于中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成功试卷。

标签:;  ;  

政治试题评价报告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