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环北部湾少数民族新农渔村几种成功的发展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部湾论文,渔村论文,广西论文,几种论文,少数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广西环北部湾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及下属各县居住有壮、瑶、京三个少数民族,是我国沿海地区少数民族数量最多、人口最集中的地区。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这些主要聚居于农村的少数民族,其经济社会的发展较为滞后。但是,另一方面,他们所在的地区却具有丰富的海洋、山林资源,沿海、沿边、沿江等地缘优势,形成了独特的“靠海吃海”、“靠边吃边”、“靠山吃山”等经济文化类型。近年来,环北部湾的一些民族地区依靠海洋捕捞、边境贸易、特色种植、现代农业及旅游开发,已经走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广西环北部湾少数民族新农渔村几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及其道路
(一)“工业强村,穷村变成工业园”的大皇后壮族村模式
广西南宁市的武鸣县,位于广西中南部,距南宁市区仅37公里。它是壮族聚居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广西经济社会较发达的县城。大皇后村地处该县西南4公里处。该村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8年),当时称为“城西村”,后传说村里出现一名明末皇后并葬于此,因而改名为“大皇后村”。该村属于丘陵地带,总面积达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00亩,水田350亩,旱地1650亩,水果350亩,鱼塘2500亩。2006年,全村分为4个自然屯,6个村民小组,370户农户,总共约1490人,全部为壮族覃氏族裔。①
几百年来,大皇后村民很多是靠喝粥填肚子,因而外界曾戏称大皇后村是个“大落后”村,所以多年来该村一直默默无闻,可谓“春风不过大皇后”。但是近年来大皇后村声名鹊起,富裕之风吹遍全村,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2年该村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村,2006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35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省部共建示范村之一,该村的村委主任覃贵宗同志还被光荣地推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
1.工业强村,穷村变成工业园。
1996年,大皇后村党支部受到江苏省华西村以工业致富的启发,以“工业强村”为目标,兴建大皇后村工业园区。以租赁、承包、出让的方式盘活土地资源,通过多元化投资兴建企业,吸引外来企业进驻园地。十年来,大皇后村开发工业园地总面积约2000亩,占全村土地利用面积的三分之一,是武鸣县三大工业集中区之一。到2002年,已有皇后淀粉化工厂、圣康制药厂、八桂纸业等6家工厂落户园区。
2.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信息化。
大皇后村具备水产养殖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村民很早就有养鱼的传统。1993年村党支部提出了“科技养鱼富村”的思路,如今已建成一个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种植业在村里仍占一定比例。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种植有木薯1500亩,稻谷760亩,玉米310亩,花生686亩。2006年,“广西首府信息第一村暨百乡千村万户上宽带”工程启动仪式在大皇后村举行,在南宁市政府和电信局的帮助下,村里已有82户安装了宽带网,使农民上网查阅、交流各类农业信息成为可能。该村被评为“广西首府信息第一村”。
3.收入增加,农民生活质量迅速提高。
早在1992年,大皇后村全村的人均纯收入还不足800元,到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1996年的3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65万元。现在全村年收入百万以上的农户有1户,年收入10万以上的有100多户,占全村三分之一。
收入增加后,大皇后村的村民生活质量也得到很大提高,改变了过去“房子乱建,垃圾乱堆,猪牛乱跑,蚊蝇乱飞”的“四乱”现象。到2006年,全村建有楼房298栋,拥有汽车、拖拉机、摩托车420多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程控电话、手机。自来水入户率、农户生活用电率、有线电视入户率、村民新型合作医疗参加率均为100%。
4.村风和谐,党旗高扬。
为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和丰富村民的娱乐生活,村里还利用集体经济积累,先后投资100万元,进行了村道硬化、沼气入户、改厨改厕;还投资120多万元装修村办公楼、卫生室,建成了戏台、灯光球场、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和科技咨询室,配备了电视机、DVD、电脑等设备,购置了图书、订阅了报刊。
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一是组织学理论、听报告,增强班子的改革意识和改革的紧迫性。二是组织党员外出参观考察,增强班子的改革欲望。三是以实际行动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全村72名党员除病残党员外,每人都掌握1至2门致富技术,全村100%的党员户收入都高于全村平均水平。为把村民都引上致富路,村党总支组织党员开展“双带”活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党员的“双带”活动不仅收到良好的致富效果,也使党员得到村民们的尊重与爱戴。
(二)“特色农业富村,能人带动香蕉种植产业化”的那桑壮族村模式
那桑村位于钦州市钦北区大寺镇西北部,全村共辖13个自然村、34个自然小组,2006年全村有1508户、6266人,其中壮族5906人,是一个壮族聚居的村落。那桑村距离大寺镇4公里,南防(南宁至防城港)三级公路(省道S218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那桑村耕地面积4045亩、水田3303亩。历史上,那桑村以水稻种植为主,种桑养蚕为辅。1998年那桑村开始利用有利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种植香蕉,10余年间,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香蕉种植经验和技术,成为有名的香蕉生产基地。②
那桑村2006年人均总收入达3850元,为全国文明村、农村电教科技示范村、自治区青年生态文明示范村和经济示范村。该村现着重发展香蕉产业,2006年全村香蕉种植面积达3150亩,年产香蕉8200吨,人均0.5亩,占耕地面积70%,仅香蕉一项人均年收入1800元。
1.经济能人带动了优质香蕉种植的产业化。
那桑村种植香蕉有几十年的历史,但起初只是散户散株种植,香蕉品质偏低,种植技术较差,产量较少,经济效益低。高产优质的香蕉产业能在那桑村形成,得益于上级政府的引导和经济能人的试验精神和榜样作用。李仕有是那桑村最出名的香蕉种植经济能人,现年32岁,壮族,中共党员,1996-2005年任那桑村委会文书和村主任等职务。他1998年开始种植香蕉,既出于为自己家庭增加收入的目的,更是以村领导的责任感探索一条能为村民树立榜样的致富之路。10余年间,他积累了丰富的香蕉种植经验和技术,成为全村香蕉种植的领头人。在他的带领下,一批经济能人成长了起来。
2.优质香蕉种植方式生态化。
那桑村现大力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的“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发展沼气建设。截至2006年,全村共建沼气池875座,其中按“三位一体”配套完善(即猪栏、厕所、厨房配套建设)的有400座,实现全村“煮饭烧菜不用柴,猪屎牛粪作燃料”。以沼气作为“发动机”,促进了那桑村的生态环境建设,配套建设促进了村里的家畜饲养,也带动了香蕉的大量种植。可以说,养殖——沼气——种植“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带动了那桑村的养殖、种植生产链,带动了全村经济的发展。
3.现代农业经营联营化。
那桑村香蕉贩运公司于2001年7月成立,这是由杜光清(男,57岁,壮族)联合4名村民通过入股方式建立的一个股份责任有限公司,是一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公司现拥有一个香蕉种苗培育基地、一个香蕉种植基地、一支香蕉销售流通服务队、一个运输车队和一间汽车修理厂。该公司为蕉农提供生产一条龙服务,从资金、技术、种苗等多方面进行帮扶。同时鼓励和推动群众以资金、土地、技术、劳力、服务等形式入股,参与香蕉产业开发,实行风险共担、责任共联、利益共享、红利共分的现代企业机制。至2006年上半年,全村共有32户农户通过出让土地,再以劳动力到香蕉种植基地打工,赚取土地和劳力的红利,从而带动了香蕉种植业发展。③
此外,公司还在广西南宁市和海南三亚市分别设立了香蕉收购点,每年由公司组织本村和附近镇、村香蕉销售往重庆、武汉、上海、西安等大城市。
4.建立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提高农业效益。
那桑村党群共同致富的香蕉种植联合体,即全村推行“基金+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香蕉产业,成立党员“帮扶共带奔小康基金”,培育高效香蕉示范基地,以基地为龙头,为困难农户提供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和信息咨询等服务,从而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种植高产优质的香蕉,实现规模化香蕉种植。
5.科技兴农,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民生活的现代化。
村委会大楼设有村民科技活动室、科技夜校,提供《规模养猪手册》、《香蕉高产栽培新技术》、《果树病虫害防治知识》等现代农业科技书刊给村民借阅。村民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使用,如在香蕉品种选择威廉斯B6等新品种,这种蕉的蕉形好看、产量和售价较高。
生活实现现代化。很多家庭摩托车、VCD、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等都样样齐全,大部分都装上了电话,中青年人用上了手机。村里兴建了村民活动室、灯光篮球场、乒乓球台等娱乐设施,在节假日村民自发组织篮球、乒乓球等比赛。
(三)“发挥边境优势,以贸易流通致富”的里火民族村模式
里火村位于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西北面,2005年乡镇合并后归那良镇管辖。里火村隔北仑河与越南分界,边界线全长6.3公里。全村辖13个生产组,至2006年底总户数为330户1380人,其中壮族610人,瑶族330人,其余为汉族,劳动力共768人。全村面积14.56平方公里,其中玉桂面积达19000亩,八角9000亩,是那良镇主要的玉桂、八角基地之一。而耕地面积只有1347亩,单单凭借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耕作是难以维持温饱的,长久以来里火村民主要依靠玉桂八角换取食物。在口岸开通以前人均年收入只有820余元,处于极度贫穷落后的状态中。
近年来,当地村民利用里火村地处中越边境线上的独特地理位置优势,开展边境互市贸易、赚取中间利润。
1.政府政策支持与边境村基础设施的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好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交通、通信、区域发展落后必然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2000年以来,国家、自治区实施“兴边富民”的广西边境建设大会战,沿边公路逐渐修通。现今穿越里火村中央的二级公路是广西边境建设大会战的成果。这段路修建于2000年11月,2001年初完工。路修好后,以前不愿来的商贩纷至沓来收购农产品,村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农产品拉到市场上出售了。
里火行政村村民的经济生活与里火口岸的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199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越南广宁省政府双方会谈,确定里火为中越双方边民互市贸易点。1996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里火互市点。目前,里火已经建有货场、仓库、饭店等设施,边贸、海关、边检、商检等均在此设立机构。里火互市口岸月均人员流量达8000人次,年均边境贸易成交额达7000多万元,最高达1.3亿元,年创税利100多万元,为边民增收80多万元,人均增收约200元。
广西边境建设大会战后,政府先后派工作队进村指导工作,并向有关部门、单位筹集资金进行各项基础建设。以2004年为例,投入3万元修建自来水工程解决了5个生产组近600人的卫生饮水问题;投入1.05万元修建边贸互市点公共厕所;投入2000元维修村道;落实水利项目一个等等,总计投入12万元。在文化环境建设上,2004年完善了村图书室、电子信息室、球场等文化设施,并多次举办科技培训班,使群众不同程度掌握了种养技术。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产品的商品化。
由于受到地理条件以及传统技术的影响,种植玉桂、八角、杉木等经济林木是里火的传统种植业。2005年,在防城区“沿边公路经济长廊建设”的推动下,里火村农民新种植了木薯800亩,亩产达4500斤,总产达360万斤,按历年收购价每市斤约0.12元计算,单此一项就可增收43万元。此外,2004年还种植了海南木菠萝100亩,新种柑橘50亩。目前海南木菠萝种植已达到250亩,柑橘150亩。山上,玉桂、八角、杉木成林,间或发展林间养牛;庭院周围种植蔬菜、果树,山泉养鱼、养鸭、养鹅。这些措施改善了农业生产结构,稳定了农民的收入。
3.边境贸易的发展与人均收入的快速增加。
在与越南仅隔一条北仑河的里火口岸,一座40来米长的漫水桥把中国里火与越南连接在一起,正是通过这座桥,实现了每天30多吨货物的成交。在里火互市点,几百名里火村民主要是从事边贸货物的装卸、搬运。外地商人来这里收购越南货物,里火村民就用手推车帮他们从北仑河对面把货物拉过来;越南商人来这里收购中国国内百货,他们就负责把货物拉过去。由于这里是互市点,不允许有卡车进出,一个边民所从事的货物交易不能超过规定数额(大货物2000元以下,小货物1000元以下),而且里火互市开放时间每天上午9—12点,下午2点半—5点半,所以,边民拉货也最多只能拉上四五次。村支书沈世华说,为了能让每个村民都能拉上四五车,村里把村民们分成10个组,每个组拉完后,换上其他组去拉。④
2004年里火村委组织全村500多人组成边贸服务队,其中有5人直接从事边境贸易,月收入达2500——3000元,有10人从事理货服务,月收入每人2000元左右;485人从事搬运服务,每人一个月大致可以劳作20天左右,人均月收入300元左右。
(四)“立足海洋,新兴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尾京族渔村模式
京族是我国唯一属于海洋文化类型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环北部湾沿岸东兴市江平镇的尾、巫头、山心三村(俗称京族三岛)。北部湾是我国的著名渔场,这样的生存环境决定了渔业在京族社会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很早就形成了一套“靠海吃海”的生产方式。
尾岛面积约13.6平方公里,⑤行政上隶属于东兴市江平镇。尾行政村,下辖东、尾、西三个自然村,居住有京、壮、汉、瑶各个民族成员,以京族为多。截止2007年7月,尾行政村共23个村民小组,1763户,总人口4236人,京族3200人,京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4强。⑥现在,尾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浅海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加工、海产运输营销、旅游服务、边境贸易、竹排修造等几个行业。根据2007年的调查数据,尾村全村人均纯收入5800元,其中捕捞及养殖收入占60%,商贸收入占40%。居住方面,全村有89%以上农户都住上钢筋混凝土楼房,人均住房超过40平方米以上,告别了过去那低矮的普通住房。文化生活方面,全村电视机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76%。交通方面,全村有新置小轿车17辆,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通讯方面,全村有程控电话1220台,移动电话达2000多部,安装自来水7000米,全村通电、通水、通路、通通讯。⑦
1.适时调整传统产业,更新渔村的经济基础。
尾村村民收入主要依靠海产品捕捞和海产品养殖业,农业在尾村的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极小。京族的传统海洋作业就是浅海捕捞,也称为“做海”。“做海”的内容包括拉大网、杂海作业等。收网后,一般可当场将海产品卖给附近的餐馆和游客。
在全面发展渔业生产的过程中,京族地区积极贯彻了“捕养并举”的方针。现在尾村的水产养殖业十分发达,其中对虾养殖为2500亩,海螺养殖面积1000亩。海水养殖的海水产品占水产品总量的60%左右。由于近年来海洋捕捞总量的急剧下降,海水养殖业已经成为尾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水产养殖中,政府通过分级办学的方法长期开展科技培训,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致富。1997-1999年江平镇共举办了6期海水养殖培训班,邀请了台湾养虾专家、广西水产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部门的专家前来指导。⑧此后基本每年都安排此类的科技培训活动,尾京族人的致富和创新能力因此得到很大提高。2006年,在尾的“863”水产苗种场和鸿生虾苗场进行了鲍鱼育苗试验,上半年培育鲍鱼苗780万粒,占整个广西鲍鱼育苗量的80%,产值312万元,利润250万元,并计划扩大车间进行鲍鱼育苗。⑨
2.新兴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京族村民从渔、农等传统产业转移到制造、加工、修理和店铺经营、边境贸易、旅游服务(含餐饮与旅馆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上来,民族内部分工逐步细化。
(1)服务业的兴起。目前全村有个体经营户345户,其中日杂小商店71家,经营饮食业的有42户,旅馆服务13户,理发店12间,机械修理店8间,文具店3间,医药诊所9间,太阳伞44户,旅游产品商店7户,水果摊5个,服装店6间,装潢工艺店6间,农机配件2间,五金电器店3间,网吧2间,酒吧6间,VCD商店3间,渔网具店4间,儿童用品店2间,液化气商店1间,对虾饲料店8间。越来越多的尾村民开始从事第三产业服务业。
(2)渔船的制造与维修。尾京族人在进行渔业作业时,少不了要使用竹排。它是以结实的松木为排身,再用尼龙线将粗大的楠竹绑在松木上形成排底排帮,排底再附着30-40厘米厚的发泡塑料层增加浮力,尾部加装2部发动机(一部备用)。由于此类竹排一般可用一年左右,因此制造修理此类竹排,也成了尾京族人的一大收入来源。
(3)海蜇的加工。现代化的渔业作业工具和冷冻技术等,大大延伸了海洋捕捞和海产销售的半径,随之而来的是海产加工业的诞生和兴起。海蜇是一种群居性动物,生长周期短,近海地区一般7-9月为海蜇捕捞期。由于其表层有毒素,因此要用刨刀进行加工,海蜇每只加工费约为0.8元。全村全年捕捞海蜇约200万只,村内现有海蜇加工场66间,有200余人从事海蜇加工,他们的人均收入约8000元。
(4)发展具有海洋和民族特色的旅游业。尾岛有15公里长的黄金海岸线,由于集沙细、浪平、坡缓、水暖、海清的诸多优点于一身,遂有“金滩”之称,可同时容纳5万人进行海浴和沙滩运动。京族的独弦琴、喃字以及尾村京族人每年农历六月初九的唱哈节等,被认为是当地传统文化的“标志”,富有民族气息,成为当地的重要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⑩
(5)利用跨境民族的自身优势,促进边贸的蓬勃发展。尾京族和越南越族是跨境民族,基于天然的地缘、世代血缘和姻亲关系,长期以来他们就有自发的民间物物交换。在中越边境战争时期,边境贸易一度受到弱化。1989年正月初一,数以千计的越南边民肩挑背扛农副产品涌进东兴镇,为东兴地区的中越边贸拉开了新序幕。当时尾村中几乎每一个成年人,都成为中越商人竞相争聘的翻译,继而发展成为经纪人,并逐渐办起了自己的贸易公司。随着中越2000年南宁-东兴-芒街-鸿基(下龙)-海防-河内干线的开通,边民往来更加便捷。尾的京族凭着语言和族别的优势,往往是日出去芒街,日落而回,有人还长期在越南定居,通过兑换货币,收购越南边民的海产品,并进口煤炭等。
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是尾村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大表现。截止2006年3月底,尾村外来人口为4560人,超过了常住人口,极大地丰富了村内的劳动力。他们一部分为季节性打工者。据村支书苏明芳介绍,在海蜇捕捞期,一位从事海蜇加工的务工人员工作2-3个月,可挣得7000-8000元。(11)此外也有较多常年打工者,主要从事海洋捕捞和服务业等工作。
(五)“保护生态,农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汪乐瑶族村模式
南屏瑶族乡位于防城港市上思县城西南部。全乡总面积526平方公里,现辖9个村委会68个自然屯,2006年底共有3003户,总人口12531人,其中瑶族5881人,占全乡人口的47%。(12)汪乐村距南屏瑶族乡乡政府38公里,东面与十万大山森林公园相接,南面与防城区扶隆乡相邻,西面与华兰乡接壤,交通便捷,素有“南屏的窗口,上思的南大门”之称。辖6个自然屯,共有267户,95%以上是瑶族,总人口为1118人。党员人数为39人。全村耕地面积591,其中水田301亩,旱坡地290亩,种植水稻、玉米,还种有红薯、木薯、芋头、山薯等杂粮。
南屏瑶族乡汪乐村可以说是近年靠松脂走上富裕路的示范村。该村资源丰富,村民收入主要以林业(种植八角、玉桂、马尾松经济林)为主,山林面积24637亩,2006年已开始种植甘蔗。全村有玉桂8500亩,八角6100亩,马尾松43000株。2006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50元,比2004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00元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1.大做“山”字文章,发展特色经济。
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汪乐村位于高山地区,农业经济以经济林为主。村委大做“山”字文章,以规模种植替代传统种植,以高效农业替代低产农业,积极推广八角低产林改造技术,实现经济林“重种植,轻管护”到“管护并重”管理模式的转变。目前汪乐村已有八角6100亩,玉桂8500亩,马尾松43000株。2005年此三项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元。
南屏瑶族乡汪乐村的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八角、玉桂、马尾松、速生桉等,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由于近几年八角、玉桂市场价格低迷,行情下落(八角价格由每斤5-8元,降至每斤1元左右)。汪乐村村民以市场为导向,主动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松脂产业。现在汪乐村平均每户有松树100-300棵不等,一棵松树平均每天能割松脂0.8-3两,一年大约可割五个月,松脂的价格可达到每斤2-2.5元,一年的收入可达到1500元以上。(13)汪乐村的妇女主任蒋春梅一家三口,有松树300多棵,就这一项每年就可增加纯收入2000元左右。
汪乐村位于十万大山腹地,风景秀丽。汪乐村准备在汪门屯兴建民族风情旅游点,大力发展瑶族村寨的民俗旅游资源,积极形成一个与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相呼应的瑶族文化风景区。这样,既可以弥补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人文景点不足的缺点,也可使该地的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形成自己的旅游特色。
2.转变观念,积极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人。
汪乐村瑶族居住于地处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与十万大山紧密相依。过去,他们与世隔绝,生活相当贫困落后。但是,近年来,汪乐村瑶族农民思想越来越活跃,并敢于尝试。2004年,汪乐村全村租种了附近华兰乡无人问津的荒坡500亩,全部用来种植速生桉,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林业产业。这些速生桉2007年开始产生了效益,据村支书蒋伟标保守估计,光这一项就能为全村人均增收100元左右。这在南屏瑶族乡还属首例。汪乐村的瑶族还转变思想,积极推进劳务输出。2006年汪乐村劳务输出63人,为全村人均增加收入120元。由于交通便利了,许多村民还利用农闲季节,到周围村寨收集十万大山的山珍,如蜂蜜、灵芝、板栗、香菇等,贩到上思县的农贸市场销售,获利颇丰。
3.政府引导发展,建设农业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农村。
2003年前,汪乐村很少有外村人进来。因为该村周围都是高山深谷,也没有通车,邻近的亲朋要来,只能爬山越岭。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汪乐村的六个屯均已通路,汪乐屯、岩良屯、汪规屯已通柏油路,是上思至东兴的重要通道。其他通往三个屯的路,虽然还是要爬坡绕山,但是它大大缩短了村民赶路的时间。从前从汪门屯肩挑步行到汪乐屯,7—8公里的山路,得走三、四个小时,现开拖拉机运货不到一个小时,就是步行也比以前翻山越岭快得多。
汪乐村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汪乐村的沼气工程也完成得很好,达到了82.3%。沼气池的建设对村屯环境卫生、能源建设、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汪乐村大力推广新型沼气技术,发展农村新能源建设,积极推行“猪(牛)—沼—蔗”、“猪—沼—林”等庭园立体生态经济模式,使汪乐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卫生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并促进了汪乐村农业增产、农产品质量提高和农民增收。此外,汪乐村从前“吃水越高山,用水愁上眉”的困难已成为历史。83岁的当地瑶族村民盘阿婆逢人便说:“昔日滴水贵如油,如今户户用上自来水,吃水再也不用肩挑背驮了。”饮水工程的建设,使瑶族农民用上了自来水,许多农家安装了热水器、淋浴机,购置了洗衣机,提高了山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又杜绝了水源污染,减少了群众疾病发生,提高了健康水平。
二、广西环北部湾少数民族新农渔村几种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
通过实地调查与分析,从广西环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新农渔村建设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得出以下看法:
1.立足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从广西环北部湾地区的实际出发,念好“山海经”,把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环北部湾的少数民族地区区位比较特殊、地形比较复杂,农渔村主要为丘陵、山区、沿海、沿边等类型,地形复杂的特点决定其自然资源条件各不相同。发展当地的农村经济,必须与当地资源优势相结合,念好“山海经”,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必须是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山区地区发展特色种植经济,丘陵地区走以工业促农业的道路,沿海地区推进海洋产业、边贸、旅游等多元化发展,沿边地区重点发展边境贸易。如上思南屏瑶族乡汪乐村根据当地气候、土地资源条件,发展八角、玉桂、马尾松、速生桉等特色农业经济。钦州那桑村根据该村荒坡多、水利条件好的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养殖——沼气——种果”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武鸣大皇后村利用土地资源优势,以租赁、承包、出让的方式盘活土地资源,全面招商引资,走出一条“工业兴村”的发展道路。居住在十万大山腹地汪乐村的瑶族,种地耕山,安居乐业,和睦相处,村风淳朴。然而,与自然环境极不协调的是,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却相当落后。2006年,防城港市民委经过深入调研,决定把汪乐村作为瑶族的示范村予以重点扶持,计划用三年时间,将该村创建成为自治区一级“民族生态示范村”,再以其为榜样,带动十万山瑶族社区全面发展,使汪乐村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2.政府主导,基层党支部和共产党员充分发挥组织模范的带头作用。
新农渔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渔村,关键是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为新农渔村建设提供方向支持、为新农渔村建设提供动力支撑、为新农渔村建设提供秩序保证等三方面,充分体现在各村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生产方面,得到了政府的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环境等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同时,政府主导作用在农村基层也得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的体现,是政府主导作用的表现之一。
3.能人带动,发挥先导效应的强大拉动力。
环北部湾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各自发展情况的不同,涌现出不同类型的“经济能人”。例如,以带动调整产业结构、率先发展新兴产业为主的生产型“能人”;以技术指导、帮扶生产为主的技术型“能人”;以联系订单、组织销售为主的营销型“能人”。如前所述,那桑村的李仕有带动起了香蕉种植产业化的道路。农村“经济能人”的出现,成为村民们可以学习、效仿的实践典范,在“互教共学,成果共享”的积极氛围中,实现全村共同富裕的渴望又推动了“经济能人”不断摸索、学习、实践,攀登农村致富的高峰,撑起一片欣欣向荣的富裕生活的蓝天。
4.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良好契机,发展新兴产业。
随着近年来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和泛北部湾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的兴起,使位于此区域范畴中的环北部湾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渔村建设迎来新的契机和宝贵的机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泛北部湾经济圈的形成,对于环北部湾经济区域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不仅是一次获得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在机遇与挑战面前,环北部湾的新农渔村建设,能正确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参与竞争,最终获得在东盟的辐射作用下的利益丰收。
三、广西环北部湾少数民族新农渔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以广西环北部湾武鸣大皇后壮族村等为典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他们根据自身条件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但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看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进一步开展环北部湾建设时,这些问题早日提上日程,将加速其发展。首先,少数民族新农渔村建设资金缺口大、人才少、技术缺乏,发展后劲不足。其次,少数民族村民收入不平衡,随着新农渔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经济增速加快,村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村民的贫富分化非常严重。第三,乡风文明有待强化,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形成明显的反差。第四,村容尚未彻底整洁,新农渔村建设任重道远。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改进:
1.广西环北部湾少数民族新农渔村要致富,首先应转变思想观念。人的思想不一样,接受新技术、新观念、新思想的能力就不同,参与市场竞争力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就有差异。调查发现,大皇后村和尾村的富裕之路是成功的,似乎又是轻而易举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大皇后、尾村这两个壮族、京族村来看,他们之所以比其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村庄要富裕,首要的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解放得快,自主能力较强,不“等、靠、要”国家的扶持,坚持自己闯出具有本村特色的致富之路。
2.提高少数民族农渔民的整体素质,依靠科技富农。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中,如果把变迁的内容划分为技术层面和观念层面,可以看到技术层面的变迁较之观念层面的变迁更容易被接受,或者说前者的变迁速度快于后者。这种划分仅是出于分析的原因,在现实的社会文化中,技术与观念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通常是难以将其严格地区分开来,而且,两者中任何一方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另一方的反应,观念的改变可能引发技术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也会导致观念作出相应的调整。
3.深化新农渔村经济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在新农渔村建设中大力发展生产,做大优势产业,就要按照产、运、销一体化经营思路,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增强优势企业的经济带动能力,带动农业化发展,对农产品进行深层次的加工,提高其产品的科技含量,并能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的机会,提高优势企业对农渔民增收的贡献率。因此,要立足资源优势,转变经济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上规模、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4.要进一步改善少数民族新农渔村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既是制约现代化生产力优化配置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构成市场约束力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近几年的基础设施大会战,广西环北部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整改。但是,由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地理自然环境较差,有很多农村基础设施不能一步到位,需要进一步改善。
5.加强文化建设,丰富少数民族农渔民的文化生活。社会主义新农渔村建设中,如何保护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方面都应加以重视的问题。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的根。因此,我们认为广西环北部湾少数民族新农渔村的建设必须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同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这样才能促进该地区少数民族新农渔村的和谐发展。
6.要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北部湾建设的良好机遇,走向世界、奔向小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北部湾的建设,是促进边境贸易频繁开展的通道。其次,这是扩大劳务输出的机遇。武鸣大皇后村甚至有人去泰国种植甘蔗;同时,通过与东盟国家的技术交流,环北部湾少数民族可以运用更多的新技术,同时也可以对其进行劳务输出。
社会主义新农渔村建设的主人是农渔民,对于广大的民族地区来说,新农渔村建设是什么?那就是实现民族的现代化。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是一个由传统的社会形态向现代的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社会的现代化过程。(14)同样地,环北部湾民族地区经济转型的实质正是追求走向民族的现代化。环北部湾建设的主体是农渔民,更主要是少数民族的农渔民。但是,目前环北部湾建设的目标主要集中在港口、城市的建设,这是不足的。从长远来看,只有环北部湾地区的农村发展了、农渔民富裕了,环北部湾建设的战略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时代的发展给环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胡锦涛总书记说过“广西环北部湾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的一极”。对于环北部湾来说,少数民族人口占大部分,因此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至关重要。环北部湾经济发展不仅仅是港口的拓展,不仅仅是城市的兴起,环北部湾的广阔土地上更多的是农村、农渔民,是少数民族。因此,环北部湾地区要实现全面、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使少数民族的经济得到发展。从钦州那桑壮族村、武鸣大皇后壮族村的事例,我们认同“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当代壮族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15)同样,这也是环北部湾地区,乃至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注释:
①本节数据来源:2006年武鸣县大皇后村概况.大皇后村村委提供.
②本节数据来源:2005年钦州市大寺镇概况.钦州市大寺镇政府提供.
③资料来源:韦树全(男,壮族,钦州那桑村书记)口述材料,访谈人:杜树海,访谈时间:2007年9月3日下午,地点:那桑村委会.
④资料来源:沈世华(男,壮族,防城港市里火村支书),口述材料,访谈人:廖翠荣,访谈时间:2006年4月26日上午,地点:防城港市里火村委会.
⑤尾、山心、巫头原是四面环海略呈品字形排开的三个孤岛,20世纪70年代后,通过人工围海造田,先后与大陆相连合为半岛,但人们习惯上仍称之为“京族三岛”.
⑥央吉.中国京族毛南族人口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39.
⑦本节数据来源:江平镇尾村简介.尾村村委提供.
⑧央吉.中国京族毛南族人口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66-67.
⑨东兴市水产畜牧局.东兴市水产畜牧局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计划[R].2007.
⑩资料来源:苏明芳(男,京族,尾村党支部书记),访谈人:李务起,访谈时间:2006年4月45日,地点:东兴市尾村.
(11)周建新,吕俊彪.传统文化与跨国民族的社会转型[J].广西民族研究,2006(4):74.
(12)数据来源:南屏瑶族乡政府办李林蔚(男,瑶族,35岁,政府办主任)提供《南屏瑶族乡基本情况》,访谈人:廖翠荣、唐亚林,访谈时间:2007年8月24日,11∶00—12∶00,地点:南屏瑶族乡政府办公室.
(13)此组数字为汪乐村支书蒋伟标提供,访谈人:廖翠荣唐亚林,访谈时间:2007年8月23日下午3—6点,地点:汪乐村村委办公室.
(14)黄筱娜.文化转型与民族文化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0—14.
(15)廖国一.壮族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新模式探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标签:京族论文; 香蕉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业论文; 广西北部湾论文; 三农论文; 农民论文; 越南民族论文; 八角论文; 农村论文; 种植业论文; 畜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