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妹
(葫芦岛市杨家杖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医院 辽宁葫芦岛 125022)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加强风险控制与护理管理的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4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400例做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选择2013年5月~2013年10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400例做为观察组,进行风险护理管理;比较风险管理前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风险事件明显减少,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人员在实施风险管理后的知识考核评分显著高于风险管理前的评分,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控制和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消化内科;风险控制;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0-0133-0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的不断提升,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如出现任何会影响到患者健康的差错事故,便极易引起医患之间的矛盾和纠纷,这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还会对医院和医护人员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医院正常工作无法顺利进行[1-2]。因此,本院消化内科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加强控制与管理,得到较好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4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400例做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33例,女性167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49.5±6.7岁;选择2013年5月~2013年10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400例做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29例,女性171例;年龄30~74岁,平均年龄48.8±6.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进行风险护理管理:选取医院消化内科部分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参与组成风险管理小组,对科内的现状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讨论与分析,确定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有:①患者治疗依从性问题:由于消化内科中老年患者较多,其对于疾病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又由于消化类疾病容易反复发生,往往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生理痛苦、精神压力以及经济问题,最终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低,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的同时导致医患纠纷问题的高发。②药物差错:由于消化内科的疾病类型较多,用于治疗的药物种类与数目繁多,医护人员稍有疏忽便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不适或药物不良反应;又由于药物存在品种多、剂型繁杂的现状,医护人员需明确每种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用药时间等,易导致医护人员由于工作量巨大而造成精神压力过重,工作效率低下,反应灵敏度下降等问题出现。③护理工作问题:由于患者较多,护理人员较少,护理工作较为繁重,导致护理人员对病人情况的了解程度大大下降,有时可能会由于经验缺乏以及对于病人的病情不能及时掌握导致患者治疗时机的延误,增加了患者的医治困难和疾病带来的痛苦。同时,由于部分消化内科疾病带有一定的传染性,护理人员平时接触病人的唾液、血液以及呕吐物等几率较多,容易导致医护人员发生院内感染,且由于部分护理人员业务能力较差,部分病患由于疾病而消瘦导致血管较为细窄,造成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往往多次重复穿刺静脉,增加了病患的痛苦,降低了工作效率。针对以上风险问题,风险小组人员进行讨论,制定出相应的控制风险因素的对策,具体如下:①在患者入院时,即开始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使患者对其自身疾病的发生原因、影响因素、治疗方法等进行充分了了解,在病房外设立相关知识展板,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以达到令患者对自身病情充分把握的目的,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及时解答患者疑问,促进患者不良情绪的消除,从而达到令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②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科内使用的药品相关知识的培训与宣传,使医护人员熟悉并掌握患者用药的用量、方法、时间以及患者用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同时进行合理的上班制度,令护理人员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恢复和调整,使其能够以最佳的状态面对患者进行工作。伞对医护人员进行病房患者分配管理,护理人员需定时对所分管病房的患者进行巡查,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医生,进行相应解救措施;定时对患者病房消毒,医护人员执行医疗操作前后需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几率;同时,对医护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培训,规范相关操作的流程,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确保医护人员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从而减少消化内科护理风险问题的发生[3-7]。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事件、投诉事件,并进行组间比较;在风险管理前后对护理人员进行药品知识和业务能力基础知识的考核,并进行比较;进行两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调查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均需录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两组数据间P<0.05时认为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风险事件明显减少,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组别 n 风险事件 投诉事件
对照组40047(11.75%)33(8.25%)
观察组4008(0.02%) 5(0.01%)
P<0.01<0.01
2.2 护理人员药品知识和业务能力考核比较
由表2可知,护理人员在实施风险管理后的知识考核评分显著高于风险管理前的评分,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护理人员药品知识和业务能力考核比较(x-±s,分)
组别 平均成绩
风险管理前77.8±4.3
风险管理后95.9±5.2
P<0.01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例%)
组别 n 满意 不满意
对照组400349(87.25%)51(12.75%)
观察组400387(96.75%)13(3.25%)
P<0.01<0.01
3.讨论
风险管理指的是对患者、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家属等可能造成伤害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的过程。本研究对我院消化内科进行风险控制和护理管理,研究结果发现,进行风险控制管理后,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事件明显减少,患者的投诉率大大降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同时,护理人员自身业务能力明显提升,因此,我们认为,在医院护理管理过程中进行风险控制和护理管理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其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控制意识和专业素养及能力,还能够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明显提升,降低医院风险事故的发生几率,有效促进了医护人员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医患纠纷事件的减少[8]。
综上,风险控制和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效霞,伊冬梅,颜淑红.风险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14,18:64-65.
[2]Zhang Xiujuan. Primary hospital nursing disputes and its prevention[J].Contemporary Chinese Medicine. 2010,11(11):148-149.
[3]蔡铜山,钟德富,张海林.推行医疗风险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3(5):139-140.
[4]杨翠琴,穆睿华,李慧.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4):464-465.
[5]沈琼,朱红芹,蒋桂香.消化内科风险控制与护理管理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115-116.
[6]张友谊.对消化内科护士面对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的探讨[J].中外医疗,2011,4(26):189-190.
[7]白焕峰.控制护理风险与缓解护理工作压力源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5):16-19.
[8]黄琼. 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养生,2014,2(4):130.
论文作者:杨雪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风险论文; 统计学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