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对于高层建筑而言至关重要,我们要立足实际,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优化施工技术工艺,加强操作管理和质量控制,以此最大限度的提高施工质量和水平,为高层建筑功能性能的发挥和使用寿命的延长奠定基础。本文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1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分析
根据高层建筑的需求,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可以分为三种:①框剪结构。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结构工程就是框剪结构,在进行框剪结构施工过程中,不仅模板施工技术的工程量多,而且施工技术复杂[3],目前常用的施工技术是现浇法,这样就可以使高层建筑保持一定的整体性,并且针对模板施工技术的工程量多的特点, 同时为了优化框剪结构,常常在工程中采用不同类型的模板技术。②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中采用剪力墙结构具有非常多的优点,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并且技术操作简单,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中。除此之外, 剪力墙结构还具有其他施工优势,能明显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③简体结构。简体结构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有利于对建筑空间进行自由分割,并且在施工中一般采用现浇法。
2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主体结构测量工作
测量工作是在进行施工之前的首要步骤,高标准的主体结构测量工作,可以为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提供准确的信息数据。①标高线测量,在每个楼层设置不少于5个的预留孔,准确定位标高线,并且为了提高标高线测量的精确性,可以利用水准仪重复测量多次。②垂直度测量,要根据现场的情况,准确定位,选择边角柱,便于测量主体结构的垂直度,并且可以在施工测量中使用加重锤和激光仪做好双重检测。③轴线测量,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激光经纬仪做好轴线测量工作。
2.2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墙体、柱体以及梁等结构的强度是由钢筋所决定的,同时,由于混凝土与钢筋有较高的粘结力,故采用钢筋与混凝土搭配来将混凝土的强度提升。为确保钢筋工程,需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对于钢筋要进行严格的挑选。不仅要根据设计中的需求,对钢筋的结构比、种类、尺寸等进行明确区分和控制,且从采购到使用时,都需严格分类,避免施工过程中使用错误。其次,考量钢筋的连接方式。其中涉及到钢筋所受力的方向,以及钢筋的直径,当钢筋直径不足22mm 时,应采用搭接的方式;当钢筋属于水平受力,并且钢筋的直径超出22mm 时,则应采用冷压连接的方式。此外,还应充分明确钢筋所用位置与接头数量和尺寸。最后,钢筋的绑扎。钢筋的绑扎要考虑好间距和排距,且需要依据方向来设定好钢筋的长度,绑扎时应多采用十字扣,并要在模板安装结束前进行钢筋的绑扎。
2.3混凝土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较高,不仅配筋多,而且施工结构也比较复杂,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混凝土浇筑和振捣,除此之外,其他施工细节也要注意,例如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和合理控制施工温度,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防裂缝技术的应用。一方面由于混凝土具有水硬性的特点,并且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混凝土体积较大,为了避免产生裂缝,在保持温度合理的情况下,可以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尽可能的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流失,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②推行新型养护技术的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要控制养护时间,养护时间应该尽量多于15d,另一方面在养护过程中,为了将空气和混凝土表面进行有效的隔离,可以添加一定量的养护剂,从而有效控制水泥的水化热反应,这样可以促使混凝土快速达到强度标准,从而大大提高养护效率。③高层建筑依照主体结构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由于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强度不同,为了减少构件截面,可以在C30~C70 中选择合适的混凝土,该范围内的混凝土不仅满足施工技术要求,还可以减轻自重,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性能。
2.4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模板是对混凝土浇筑进行有效保护和有效支撑作用的部分,其能够有效的保障混凝的浇筑质量。在对混凝土浇筑部分设置模板时,应注意材质的使用,对于柱体,通常采用钢质材料;对于构造柱则采用竹木模板;对于梁体和屋面等应采用竹胶板。模板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模板的支设和拆除上。其中,模板的支设或搭建的过程中,要使低端平齐,防止混凝土出现流失(跑浆)现象,而且,要在模板的搭建时将装修的厚度做固定的参考数据进行预设。在模板的拆除过程中,最为主要的便是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工程施工标准,当混凝土强度超过设计强度的一半,则可进行大部分模板的拆除工作,当混凝土强度完全符合标准,且在确保不会使混凝土的边角和棱等受到损伤后,才能将模板进行完全拆除[4]。此外,模板的拆除工序要与混凝土浇筑工序一致,即先浇筑位置优先拆除,后浇筑位置延后拆除。
3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控制
3.1材料控制
主体结构中用到的材料种类有很多,有混凝土、钢筋等,这时,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主体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高层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对这些施工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查,红现场的使用过程进行规范,确保材料的质量,维护它们的根本性能。在对这些材料控制时,一定要做到全方位,对它们的进场、存储及使用的过程都进行相关质量检验,根本上解决使用低质量材料的行为,注意粗存条件,防止对材料的性能产生影响,当然,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材料达到相关使用标准,增加材料实际的应用。
3.2设计控制
对主体结构的设计方案进行控制,在质量控制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设计方案是施工过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方案很难进行施工,所以控制好方案设计,使施工设计更加的规范。例如:在设计主体结构方案的时候,设计人员需要到施工现场进行观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落实一些详细的工作,对一些要点进行重点说明,是施工方案能够更好地指导现场施工。
3.3技术控制
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具有很明显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因此我们需要安排好相关的技术管理工作,控制技术质量。采取施工过程中不断对照相关案例,完成一项施工后就要进行重复性检查,确保相关技术的准确,降低潜在危险的几率。除了这些,还要注意测量技术的控制,控制好轴线、标高和垂直度,防止产生测量误差。
4 结语
总之,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内,根据技术的要求,采取质量控制的措施,以便规范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消除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免影响建筑主体的性能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钱辉.浅议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方法[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3).
[2]周洪彬.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重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5(49).
[3]黄龙华.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简述[J].江西建材.2016(18).
[4]周华山.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5(45).
论文作者:聂立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结构论文; 混凝土论文; 主体论文; 钢筋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