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1 包永欣2通讯作者
1.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沈阳 110032
【摘 要】用背针疗法理论阐述了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思路。基于背针疗法的理论的基础,提出溃疡性结肠炎的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病从背部腧穴的角度论治了该病,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背针;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思路
The theory of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was described with back needle therapy theor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back-acupuncture therapy,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The disease treats the disea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upoints in the back and provides new treatment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具有高病发率、高复发率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及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逐渐增加,且病发率逐年也在升高,并且年龄范围趋势也在逐渐扩大,而且UC发病率也在增加[1]。每年中,直接或间接用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投入非常大,但在疗效上的获益参差不齐。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久痢、休息痢、肠澼”等范畴[2],其临床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等[3]。从古至今,在 UC的病因病机及治疗上中医学均较多的认识。今亦有关于针灸治疗 UC的大量文献报道。证实针灸对 UC的总有效率较高。背针疗法是针灸背部腧穴治疗人体相关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现从UC的病因病机入手,来初步探讨UC的背针辨证论治思路。
1 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观点中,认为其发病主要与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及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有关,且有病程长,反复发作,治愈难度较大的特点[4],从中医的角度看,内在和外界环境的协同作用是该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在内以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是其根本因素;在外以,脾虚失健为主要发病基础,饮食不调为发病主要诱因,湿、痰、热、瘀持续性的作用为重要的诱发因素[5]。中医认为UC是由于脾气虚弱,气不足,肾虚纳摄无权,或肝失疏泄,继而受寒伤及阳气或内生水湿上犯困于鼻中所致。
1.1脾虚湿蕴证
“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该疾病病程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且极易耗损正气。脾胃气虚即久,进而气损及阳,则形成虚寒之证,脾虚日久生湿,湿邪困脾,脾失健运,运化失司,蕴于脾胃,继而导致该病发生,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缓解期患者。《素问•至真要大论》 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所居属中土,以中焦之位,主运化水液。若脾气受损,则运化失职,清阳之气无法上升,则水液不化,生痰湿。此外,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土虚弱则生化乏源,水谷精微不能输布,故导致脏腑后天失养,继而引发脏腑的其他病变,也可发为本病。
1.2大肠湿热证
《素问玄机原病式》:“诸泻痢皆属于湿,湿热甚于肠胃之内,而肠胃怫郁,以致气液不得宣通而成。”湿热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湿热留于大肠,熏灼肠道,与气血相搏结,血肉腐败化脓而见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UC活动期多为湿热证,湿热内蕴肠腑,血络受损,血肉腐败,大便见有脓血,或纯为血便。
1.3 寒热错杂证
徐景藩[6]教授根据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特点,提出主要病机是脾虚湿盛,病久可及肝肾,常兼有湿热血瘀的观点;认为血瘀也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因素之一,本病病程有新久,湿热血瘀为发病之标,病理性质寒热多夹杂,肝、脾、肾常同时兼病。
1.4 肝郁脾虚证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尤其湿脾胃气机及运化功能。肝气郁结则肝及其他脏腑功能障碍。肝郁气滞,临床上则可见脘腹胀闷疼痛,食少难化,嗳气、腹胀、便秘或便溏,以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为主,临床症状与溃疡性结肠炎相符合。脾失健运,清浊不分,下注于肠,为泄泻。若脾虚生湿,湿蕴热积于肠,日久热盛肉腐,肉溃成疡,络破血溢;久虚伤及脾肾之阳,寒从中生,水湿不化下泄或凝结于肠,可致便泻黏液白冻、脘腹冷痛、身倦乏力等症状。
2 背针疗法
背针疗法就是通过针灸背部相应腧穴治疗人体五脏六腑等相关病变的一种治疗方法。《素问•脉要精微论》言:“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就说明了其位置所处的重要性。《素问·气府论》指出:“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五脏之俞各五,六脏之俞各六。”说明背俞穴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上[7]。人体中,背属阳,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入巅顶,与督脉相交会,其与足少阴肾经的有表里关系,在经脉循行上,与督脉和手太阳,足太阳经的经脉相交会关系,因此背部与五脏六腑的关系相互密切。《灵枢·卫气》云:足少阴……标在背俞与舌下两脉;足厥阴标在背俞;手少阴标在背俞。说明背部为脏腑经脉之气输注之处,因此针刺背俞穴,可以调整脏腑经脉的气机,从而对全身各种疾病进行治疗。且在解剖学中,背腰部有脊柱骨支撑人体肌肉和骨骼,上托颅骨,下连骨盆,且脊柱内有脊髓及丰富的神经。而其疗法的腧穴包括后头、颈项、背腰、骶尾部腧穴,尤以夹脊穴、背俞穴的应用最为广泛。背针治疗范围广泛,涉及胸、腹腔脏器、颅内等全身多系统疾病,背针疗法的穴位在背后正中线旁开1·5寸线上,进针,针刺0.5~0.8寸左右。以背针疗法的经络理论、解剖学、神经生理学为理论基础,来进行UC的治疗。
2.1背针的经络理论
督脉:“挟膂上项,……入贯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足太阳膀胱经:“膀胱足太阳之脉,……其支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中。”手太阳小肠经:“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都说明了背部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经脉循行所过。还有与背脊相联系的有:足太阳经,“挟脊”;足少阴经,“贯脊”;足阳明之筋,“上循胁属脊”;足太阴之筋,“内者着于脊”;足少阴之筋,“循脊内”;手阳明之筋,支者“挟脊”;督脉,“贯脊”。督脉与全身阳经相交,与脑、膀胱经相互联系。都能说明背部经络与五脏六腑的关系生理上相互密切。
2.2解剖学
脊柱里有脊髓,外有神经缠绕。脊髓位于椎管中央、呈扁圆柱状。其外形,上端较大,于枕骨大孔处和延髓相接,下端由第12胸椎以下逐渐变细,呈圆锥状。脊髓分节段,每个脊髓节段发出一对脊神经。脊神经共31对,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出椎管后的脊神经,分为前支和后支。脊神经后支分布于枕、项、背、腰和臀等部位。
2.3神经生理学
研究报道以夹脊穴的神经生理学为主。夹脊穴处均有较多的脊神经支,丰富的神经纤维包绕了该穴区部位。交感神经纤维与脊神经密切联系,围绕脏器,针刺相应的夹脊穴所引起针感反应,可通过体液调节、神经传导等,对病变部位的神经、血管、肌肉组织、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脊髓是神经传导的通路,通过针刺可以抑制中枢刺激的传导[8]。
3 UC的背针治疗
3.1 穴位选择
UC主要临床症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等;其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肾、肝脏腑密切相关,结合UC病机和症状,运用背针疗法,以症状,系统,疾病的顺序进行辨证治疗,以扶正祛邪的根本方法,穴位选择从以下方面考虑。
3.2 取穴机理
3.2.1 针对症状,标本同治
《景岳全书》记载“凡病里急后重者,病在广肠最下之处,而其病本则不在广肠而在脾肾”。指出该病,本在脾肾两虚。《素问·至真要大论》 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因此,溃疡性结肠炎以脾肾为主,以心为辅。取大肠俞为首,病在大肠,取该穴治其标实之腑;次取脾俞、肾俞,治其本虚之脏。
3.2.2 针对病症取穴
于UC而言,其病位明确,症状主要是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如有其它脏腑症状,在加上相应脏腑的背俞穴。
(下转第422页)
3.2.3针对脊髓神经节段分布选穴:如头部疾病选取C1- C4处的夹脊穴进行治疗,腹腔内脏疾病选取C5~ L5的夹脊穴进行治疗,根据症状选取相应脊髓神经的夹脊穴治疗。
3.2.4针对背部穴位压痛取穴:脊柱周围压痛常反映相应脏腑的相关病变,选该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症状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痛症,可以针灸夹脊穴,能有效的缓解[9]。
4 结语
溃疡性结肠炎虽不是危急疾病,但患者生活质量受到该疾病严重影响,且目前临床方法较为局限,疗效有待提高。因此,背针疗法可发挥出有效的治疗作用。背针疗法的辨证思维,为UC的治疗提供了较新的治疗思路。综合UC的病因病机、背针的理法来看,UC的治疗应不能离开脏腑之气,背针治疗能对脏腑之气起到较好的激发和补充的作用,其复发率较低、副作用少。故以背针疗法立法,于UC而言,如轮之轴,轴转则轮行。
参考文献:
[1]欧阳钦,Rakesh Tandon,K L Goh,等.亚太地区炎症性肠病处理共识意见(一).胃肠病学,2006,11(4):233-238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
[3]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胃肠病学,2007,12(8):488-495
[4]姚柳伊,舒 劲. 黄芪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运用 [J]. 中医研究,2013,26(10):51-53.
[5]姚柳伊,舒 劲. 黄芪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运用 [J]. 中医研究,2013,26(10):51-53.
[6]潘国宗.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8,13(2):103-104.
[7]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6):891.
[8]徐景藩.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的防治对策.江苏中医药,2006,27(1):14-15
[9]陈贵珍1,许云祥2,背针疗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4年12月第6卷第4期266-267
[10]娄之聪.电针“夹脊穴”抑制创伤痛诱发的束旁核Fos蛋白的表达.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6,(2):70.
[11]罗培安,严晓春.夹脊穴温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3例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08(14)
论文作者:张旭1,包永欣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溃疡性论文; 结肠炎论文; 脏腑论文; 疗法论文; 神经论文; 脊神经论文; 脊髓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