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古交矿区总医院镇城底分院 山西 太原 030203)
【摘要】 目的:了解高血压临床治疗中充分用药尼群地平、氨氯地平的有效性。方法:研究筛选111例因高血压而于2014年2月-2016年12月间进入我院内科的患者,以用药疗法的不同予以分组:行氨氯地平疗法的57例属甲组,行尼群地平疗法的54例属乙组,用药后统计其效果及预后,并在组间比较。结果:甲组57例有效率96.49%(55/57),同时乙组54例是83.33%(45/54),(P<0.05);甲组3例(5.26%)并发症,而乙组12例(22.22%),(P<0.05)。结论:当高血压现象出现后,通过展开氨氯地平疗法,有助于提升机体用药质量及其安全性,并且促进转归,推荐应用。
【关键词】内科;高血压;氨氯地平疗法;尼群地平疗法;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6-0144-02
高血压专业治疗中,尼群地平以及氨氯地平均属常见药品类型,但两种药品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则表现出差异性。为了解氨氯地平疗法以及尼群地平疗法在本院内科实践情况,在筛选111例因高血压而于2014年2月-2016年12月间进入我院内科的患者的基础上,观察不同疗法实践效果,旨在提升高血压临床救治水平,进而促进病情转归,改善预后。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筛选111例因高血压而于2014年2月-2016年12月间进入我院内科的患者,以用药疗法的不同予以分组。甲组共57例,42岁~77岁,均值(59.8±4.23)岁;33例(男性)/24例(女性);病程:0.7年~20年,均值(5.1±0.87)年。乙组共54例,44岁~75岁,均值(58.2±4.00)岁;33例(男性)/21例(女性);病程:0.8年~19年,均值(5.0±0.90)年,统计甲、乙两组性别信息、年龄信息、病程信息等,在组间予以比较,如若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两组病例用药前7d,禁服其他类型降压专用药,同时,甲组57例统一行氨氯地平疗法,均口服用药,每次5.0mg,每天一次。此外,乙组54例统一行尼群地平疗法,同样口服用药,每次10.0mg,每天两次,且两组均持续用药两个月。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用药效果及其并发症。(1)用药效果。用药后,机体舒张压值成功处于健康状态,而且其降低幅度大于/等于10.0mmHg,同时收缩压的降低幅度也大于/等于40.0mmHg,属显效;机体舒张压值基本处于健康状态,但是其降低幅度不足10.0mmHg,同时收缩压的降低幅度也大于/等于20.0mmHg,属好转;机体舒张压值及其收缩压值均未得到改善,属无效[1]。(2)并发症。观察所选病例是否存在下肢水肿现象、面色潮红现象、失眠现象以及头痛现象等。
1.4 数据统计
选用SPSS20.0对本次研究工作中的各项数据展开专业统计,111例高血压病例用药效果及其安全性指标等统计工作均用“n/%”进行,通过观察甲、乙两组各个统计值,于组间展开比较的基础上,如若差异显著,(P<0.05)。
2.结果
2.1 对两组高血压病例施以不同用药疗法后效果
甲组57例有效率96.49%(55/57),同时乙组54例是83.33%(45/54),(P<0.05),见表1。
2.2 对两组高血压病例施以不同用药疗法后并发症
甲组3例(5.26%)并发症,而乙组12例(22.22%),(P<0.05),见表2。
3.讨论
韩百智[2]等强调,高血压本身属发生于人体心血管系统中的常见病症,不仅临床发病率高,而且还表现出难治性以及顽固性等特征,该疾病的治疗重点在于对机体血压充分控制,选对药物类型与品种十分关键。
尼群地平以及氨氯地平不仅用药类型相同,且在化学结构方面也表现出相似性特征,然而高血压患者用药尼群地平后,药物浓度往往可以在一个半小时后达到峰值,不仅持续时间相对偏短,而且还可能会有下肢水肿现象、面色潮红现象、失眠现象以及头痛现象等出现,因此安全性有待于提升[3]。氨氯地平则是第三代的专用钙阻滞剂,不仅作用时间偏长,而且在规避并发症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患者仅需每日用药一次即可,因此在机体用药配合度方面同样有优势。
不仅如此,当患者合理用药氨氯地平后,药品会对机体血管系统中的平滑肌组织产生作用,通过对冠脉系统流量以及心输出量等充分提高,除了能改善机体心肌系统耗氧情况外,还能对其供氧情况有效改善,避免患者动脉壁表面出现大量脂肪成分,用药效果显著[4]。除此以外,当患者口服用药氨氯地平后,药品吸收相对较慢,通过对机体生物利用性充分提升,在有效延长药品半衰期的基础上,对机体心肌系统产生保护作用,同时规避下肢水肿现象、面色潮红现象、失眠现象以及头痛现象等,进而促进高血压症状充分转归。此次对两组高血压病例施以不同用药疗法后,甲组57例有效率96.49%(55/57),较于乙组54例的83.33%(45/54),甲组明显偏高,(P<0.05)。此外,甲组仅3例(5.26%)并发症,而乙组却有12例(22.22%),(P<0.05),表明甲组用药疗法在效果、安全性等方面都相对优于乙组。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专业治疗的高血压病例而言,通过施以氨氯地平疗法,在对其用药质量充分提高的基础上,规避下肢水肿现象、面色潮红现象、失眠现象以及头痛现象等,安全性高,有助于促进高血压病情转归,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顾平,陈岷,李晋奇,等.替米沙坦对比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4):203-206.
[2]韩百智,王宇彬,周爱华,等.氨氯地平、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合并心绞痛患者中心动脉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54(45):50-51.
[3]李静,查道刚,刘学员.氯沙坦联合尼群地平对非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晨峰的影响[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5,21(5):659-662.
[4]周玲,张德莲,李南方,等.适合农牧区的药物降压模式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血糖、肾功能影响的研究[J].海南医学,2015,26(14):2043-2046.
论文作者:林晋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地平论文; 高血压论文; 尼群地平论文; 疗法论文; 现象论文; 机体论文; 并发症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