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对电力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中,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控,有利于掌控全局,同时还能够发布远程指令,对电力系统进行自动化的维护,以促进安全运行。将配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与电网调度自动化进行具体的分析,在电力自动化中进行应用,使电力系统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将电子信息技术引入电力自动化系统中来,提高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引入人性化的管理,促进其性能的完善,系统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电力系统;信息技术;应用
目前,在电网运行中的配电、变电、输电以及用电等环节均已广泛应用了电力信息技术,自动化供电网络在各种电力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下逐渐形成,不仅使电网的运行效率得到提高,而且便于管理和维护,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当前网络技术应用于电网调度系统的呼声越发强烈。
1 信息管理技术与电力信息化简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企业管理者经验的积累,电力企业开发了多种关于电压管理及有效运行的相关系统,促使生产管理效率的提升,并确保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信息管理技术已在变电运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信息管理技术,能解决组织环境问题,提高信息利用率,以实现信息价值最大化,而这一技术的主要目标就是使信息价值实现最大化。
现代的电力企业需要建设具有科学性的电力系统,因而需要建立信息化系统来达到这一目标。电力信息化的建设目标是不但使电力系统科学性更强,而且实用性、安全性也因此增加。不管是在电能的生产还是传输,这一过程的完成都是瞬间的,由于电能的连续性特点,若在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终端现象,都会影响整个供电系统。为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相关的指令来调动各环节在瞬间作出反应,并对相关环节进行掌控,保证数据信息能够及时得到处理,为实现电力信息化这一过程,需要应用信息管理技术。
2 信息技术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
2.1在智能电网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
要保障电网能快速的进行收集、处理信息,就要有完善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相配套。通常情况下,电网在配电、发电、输电的时候,总会伴随着一些不易察觉的细节,若想要管控好这些细节,真正的实现安全、顺利的输送电力,必须依靠通信技术的协助。因此,为了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作,需要加强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让电力走向智能化时代。
(1)对于智能电网而言,一定要考虑通信技术对以后资源的需求,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最好的让智能电网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伴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新的业务、站点也渐渐的发展了起来,大量的数据不断的聚集,而这对通信技术来说,提供了更严格的要求。所以在建设通信平台的初期时,就需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些因素,从而为智能电力的建设提供好的支持;(2)智能电网的建设是一个多学科,多种类应用的复杂系统,要实现智能电网与通信技术完美融合,就一定要在通信建设的平台中充分的考虑到电网的安全、管理、效率等等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投资的收益。从而全方面的进行研究,让其选择一个合适的建设方向;(3)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运用的可行性。通信技术发展到现今,已经有多种成熟的技术可供电网选择,但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仍需要仔细分析建设的可行性,从各个方面来进行论证,其中有研发的进度、技术的优劣、通信与智能电网的兼容、投资回报等等,需要保障在未来能够持续发展。
2.2在电网调度运行中的应用
电力自动化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给人们带来便利,更加强调他的经济适用性和安全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电网调度中,智能调度是必然发展趋势,它在对数据进行充分分析和整合时,可以通过不同的高级技术以及集成的调度数据来完成,从而实现实时监控电网系统运行状态,使其能够自动检测系统运行,进一步优化调度手段,有效控制电能质量,彻底消除事故隐患。电网调度在电力系统中的在线监测和数据采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电网调度自动化有众多组成部分,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服务器,变电站终端设备等,在电网调度的稳定,安全的运行以及合理的分配电能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另外,系统中的自动预警功能也给快速处理事故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在管理方面,智能调控还能够使调度人员的掌控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提升运行效率和效果。
在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中,计算机控制系统和远程系统的应用,有效的对电力自动化进行维护和监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电力管理水平,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人们生活的安全,促进经济的进步,使人们工作以及生活都拥有一个安全高效的电力运行环境,从而提升供电品质。
2.3在电网安全运行中的应用
(1)安全意识与技能。通过培训相关的安全知识,能够强化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其具备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及处理一些常见的安全问题的技能,再充分利用其他安全技术或产品,将其有效结合,促使信息安全防护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2)安全制度及策略。电力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系列政策方针,且要具有统一性和指导性,以指导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信息的安全需要一个合理的衡量标准,才利于形成一套安全防护体系。
(3)安全组织与岗位。以确保企业信息的安全为根本目的,应设立相关安全部门对企业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安全岗位是负责安全事宜的职位,由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部门根据需要而设定,因此在企业内部就可以形成良好的信息安全管理的专项工作,促进其他技术部门的配合,使各岗位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2.4在电力自动化运行中的应用
电力信息技术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是指优化整合发电站、变电站中的所有设备功能,从而使统一的信息模型逐步形成,使电力信息技术得到有效利用,建立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信息系统。变电站、发电站的设备利用电力信息技术进行自动化管理,不但能够使管理和工作的复杂度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能够使变电站和发电站的整体安全性得到综合提升。在变电站中,电力信息化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分别为分层式、分布式和集中式。配网自动化是指通过运用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等多种技术,加之必要的配电设备,来实现智能化的在线或者离线监控管理,使整个电网在安全的环境下运行。过去的配电网是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来进行的,效率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为电力系统提供更好的保护配置方案,使电网的安全性逐步提高。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包括设备管理自动化,信息分析自动化等自动化技术,有效的改善了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程度。
综上所述,随着电力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其在电网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相关电网部门要对我国的政策以及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进行充分利用,不断强化电网运行中的电力信息技术的运用。正确运用网络技术,将电力信息技术尽早纳入到电网信息系统中,从而确保电网运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倩.电力系统可视化技术及其在电网智能调度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9.
[2]吴洁.有关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运行中的具体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18):179.
[3]胡丹.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运行的应用浅析[J].硅谷,2014,7(23):83+94.
论文作者:陈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0
标签: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通信技术论文; 智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