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新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专家和一线教师的青睐,而如何将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在翻转课堂中深度融合成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较系统地梳理了混合学习和翻转课堂的的概念、发展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型,以期对当下翻转课堂的模式探索提供另一种可能。
关键词:混合学习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一、“混合学习”概述
进入21世纪,科技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传统教学和在线学习的融合。“混合学习”(BlendedLearning)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被提出来的,混合学习取两者之长避两者之短(Graham,2006),简单地说就是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同在线学习结合在一起。
在2015年发布的地平线报告中,混合学习的广泛应用被看作是未来1-2年内可能会出现的大趋势,是许多高等教育机构正在探索的新模式。然而,究竟什么才是“混合学习”,众说纷纭(Driscoll,2002;Grahametal,2003;Jones,2006;Laster,2004;Masie,2006;Oliverand Trigwell,2005),有研究者认为,“混合学习是一种将面授教学与技术中介的教学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学习环境”(Graham,2006),而有的学者定义为“在任何时间段,学生都可以进行学习,其中,一部分是在传统教师监督下的学习,另一部分是学生可以自定学习时间、地点及步调的网络学习,这两者的结合就是混合学习。”(Horn&Staker,2011)。
在此基础上有人更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将混合学习看作是“30%-79%的内容是通过在线传递的,其余的通过面对面或者不借助网络形式的方式传递内容的学习模式”(Allen,Seaman,&Garrett,2007;Watson,2008)。
在这个问题上,YiranZhao(2013)指出,混合学习中课程必须是在线的,尽管可能学生学习的时候是在课堂或者老师辅导下进行,如果只是把课程用PPT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不算是混合。随着对混合学习探索得越来越深入,有学习者提出混合学习即是“整合在线学习同面对面学习产生出任何一种单一媒介更有学习效果的新模式”(Brew,2008),而在国内,李克东(2004)认为“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人们对网络学习(e-Learning)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Face-to-Face)教学和在线(Online)学习两种学习模式的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他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给出了混合学习出现并广泛应用于企业培训及高等教育中的新解释。
然而,何克抗(2004)指出“BlendedLearning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混合学习的研究很多,很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贡献智慧,关于混合学习的特征达成了以下共识:
1.混合学习要认清传统学习和在线学习各自的优势,选择出信息传递的最佳通道。
究竟什么样的传递通道最适合当下知识的传递、最适合学习者的有效学习是每一位研究者和使用者首要回答的问题。
2.混合学习中效果的评价是重中之重。
为什么采用混合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排在首位。目前的问题是,混合学习评估机制仍然是传统思路,强调客观性,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可靠性较低。
由此看出,尽管混合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呼声很高,但是在实践层面并没有统一并值得推广开来的混合学习新模式,而翻转课堂正是在实践层面不断求新求发展的新模式,由此混合学习给翻转课堂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二、“翻转课堂”概述
《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将翻转课堂看作是“通过重组课堂内外的时间来将学习所有权从教师端转换到学生端的一种学习模式。”它将混合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模式充分结合而被认为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典范,并预测在2016年-2017年翻转课堂将成为炙手可热的教学新模式在全球推广开来。
在国内外,翻转课堂正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在不同地域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也有些教训。其中,RobertTalbert从实践中总结出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模型,受到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他把翻转课堂分为课前和课中两个衔接的模块,学生首先在课前观看微课并完成针对性的课前练系,课中以知识内化为重点开展学习任务和活动。但是,这一模式也受到了具体学科的限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三、混合学习理论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根据翻转课堂的内涵以及诸多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探索和实践经验,在“混合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笔者构建了更加完善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在Talbert模式上的进一步完善,同时融合了混合学习的特征和规律。
具体如下:
1.课前设计
(1)观看微课
能否成功实现翻转,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课前环节的设计是否有效,微课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在线教学视频已经在一线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教师把一个个知识点浓缩到微课中也符合当下网络环境中的传播特性。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录制教学视频要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制作的视频要从视觉效果、互动性和时长等几方面统筹考虑,在如何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上下功夫,这些都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2)课前练习
在学生观看完微课后,要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针对性练习,以巩固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在设计课前练习题时,教师要注意题目的数量和难易程度,注重对先前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逐步理解,为学生在课堂上掌握高阶知识提供基础和保障。
(3)师生在线交流
微课并不是当作作业布置下去让学生课前完成就可以了,而是教师要照顾到课前环节学生在观看微课和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所以在线师生交流环节提供了师生线上互动答疑的渠道,通过这个环节的有效进行,才能够在面对面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供帮助,这样才真正体现了在线学习和面对面学习两种形式的有效混合。
2.课中设计
翻转课堂的课中环节是针对学生内化知识而设计的,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取是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设计这部分面对面教学时要重点利用情境、任务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巩固和内化知识。
(1)确定任务
上世纪80年代,基于任务的学习(Task-basedlearning)理念初露端倪,它出现伊始是为了优化语言学习。Prabhu在印度南部Bangalore地区的小学开展了一个“Bangalore Project”交际英语教学实验,首次把“任务”作为课堂活动的主要方式,使学生在参与生活化的交际活动中掌握语言的知识和能力。之后的研究专家和实践者不断完善这种学习方式,到了90年代,逐渐成为语言教学和实践中探索的热点。进入21世纪后,Ellis(2003)等人对基于任务的学习进行了理论的梳理和总结,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并推广开来,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在翻转课堂的课中环节,教师应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包装成一个个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2)创设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所以,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学习氛围非常必要,这也是翻转课堂能够成功翻转的重要条件。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以往满堂灌输知识的方式,将角色从一个课堂主导者转变为一个帮助者和参与者,实时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调整教学策略。
(3)探索实践
在Bloom的学习目标分类学中,分析、评价、创造高阶目标的达成需要学生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难度,保持学生在执行任务时的挑战性,激发学习动机,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更能够保持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探索知识,让学生在探究学习里潜移默化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3.在线交流和面对面交流
学生经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以后,接下来就是展示和解释自己的产品,教师也通过这个环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个环节可以通过课堂汇报、学习经验交流、作品分享、辩论赛等不同形式开展,同时,除了面对面交流的形式以外,学生也可以通过上传录制视频、网上经验交流、讨论区发帖等不同的在线形式开展。另外,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获取定量评价,同时通过学生访谈、作业点评、问卷调查等形式如实呈现和提炼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将翻转课堂看作是“通过重组课堂内外的时间来将学习所有权从教师端转换到学生端的一种学习模式。”它将混合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模式充分结合而被认为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典范,并预测在2016年-2017年翻转课堂将成为炙手可热的教学新模式在全球推广开来。在国内,翻转课堂正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在不同地域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也有些教训,这些都为今后一线教师和研究者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材料,同时,越来越多的优质微课资源经过一轮轮的比赛和学习保留推广开来,这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在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方针引领下,相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将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带来新一轮的挑战,同时这些挑战也必定是国家教学改革的新契机。
参考文献
[1]Graham C.R.(2006).Blended learning systems:definition,currenttrends,and futur edirections.InHand book of BlendedLearning:GlobalPerspectives,LocalDesigns,edited by C.J.Bonk and C.R.Graham,pp.3-21.SanFrancisco,CA:PfeifferPublishing。
[2]Osguthorpe R.T.and Graham C.R.(2003).Blended learning systems:definitions and directions.Q.Rev.DistanceEduc,4,(3),227,234。
[3]Driscoll M.(2002).Blended learning:let’s get beyond the hype[electronicversion].e-Learning,54(http://elearningmag.com/ltimagazine/article/articleDetail.jsp?id=11755)。
[4]Graham C.R.,Allen,S.,and Ure,D.(2003).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s:A Review of theResearch Literature,http://msed.byu.edu/ipt/graham/vita/ble_litrev.pdf。
[5]Jones N.(2006).e-CollegeWales a casestudy of blendedl earning.InHand book of BlendedLearning:GlobalPerspectives,LocalDesigns,edited by C.J.Bonk and C.R.Graham,pp.182 194.SanFrancisco,CA:PfeifferPublishing。
[6]Laster S.(2004).Blended learning:driving fo rward wit houtadefinition.In EngagingCommunities:Wisdom from the SloanConsortium,edited by J.C.Moore.Needham,MA:SloanConsortium。
[7]Masie E.(2006).The blended learning imperative.InHand-book of BlendedLearning:GlobalPerspectives,LocalDesigns,edited by C.J.Bonk and C.R.Graham,pp.22 26.SanFrancisco,CA:PfeifferPublishing。
[8]Oliver M.andTrigwell K.(2005).Can“blendedlearning”beredeemed?E-learning,2,(1),17,26。
[9]Horn M.&Staker H.(2011).The RriseofK-12blend edlearning.Report.Innosigh tInstitute.Retrieved from http://www.innosigh tinstitute.org/innosight/wp-content/uploads/2011/01/The-Rise-of-K-12-Blended-Learning.pdf。
[10]Allen E.Seaman J.&Garrett,R.(2007).Blendingin:The extentan dpromise of blended education in the UnitedStates.Newburyport,MA:The SloanConsortium.Retrieved May10,2013,from http://www.sloan-c.org/publications/survey/blended06。
[11]Watson J.(2008).BlendedLearning:The Convergence of Onlineand Face-to-FaceEducation.Vienna,VA:North American Council for OnlineLearning。
[12]Brew L.(2008).The role of student feedback in evaluating and revising a blended learning course.Internet and HigherEducation,11,98 105.doi:10.1016/j.iheduc,2008,06,002。
[13]李克东 赵建华 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07。
[14]何克抗 从Blended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15]赵兴龙 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2:55-61。
[16]刘锐 王海燕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05:26-32。
[17]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04:46-51。
[18]韩中保 韩扣兰 基于BlendingLearning的微课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1:53-59。
[19]陈卫东 刘欣红 王海燕 混合学习的本质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05:30-33。
论文作者:刘玉松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3月总第1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3
标签:课堂论文; 在线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模式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3月总第19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