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 湖南省益阳市 413002)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8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人性化护理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7(92.55),住院时间为19.54±2.15d,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71(75.53)%,住院时间为31.12±3.21d,人性化护理组护理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论在临床的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可改善心内科的护理质量,满足心内科患者的护理需求,极大地提高心内科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护理满意度
护理质量是医院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赢得患者满意的基础根本。心内科患者超过50%都是老年反复住院人群组成的主要部分,所以患者都有不同程度抑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人性化护理围绕患者本身,以人为本的关系协调,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本研究对近年来心内科收治患者护理工作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研究选我院心内科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心脑血管患者1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3.14±3.15)岁。观察组中男67例,女27例;对照组中男56例,女38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症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在调查研究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调查研究,均能与人正常沟通交流,排除精神病史或家族精神病史的患者。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过CT、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临床病理学诊断,其中冠心病患者86例,高血压患者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心力衰竭患者18例。
1.3.1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对患者进行入院护理,监护心电图,降血压、血脂护理。
1.3.2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其方法为:(1)树立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理念,在日常工作中,明确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做到质量服务,由被动服务主动转为主动服务,使患者感受尊重及关怀照顾;其二,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强化学习知识,不断提升护理人员丰富临床经验、扎实理论基础,重视与患者沟通交流,注意语言态度和缓,掌握好沟通技巧,从中提高沟通能力、解决能力。贯穿于整个服务过程,减少护理纠纷使护患双方在较好的人文环境下工作和治疗。其四,营造良好住院氛围。为患者创造整洁和安静的舒适环境,护理人员在走路和护理操作时,做到动作轻、慢。对于打鼾、危重疾病患者,应安排在单间病房,确保病房温湿度适度适当通风;其五,人文护理。对于心内科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心理疏导,对理干预,对心理问题进行认真评估,按照患者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开展心理护理。其六,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之后,实施细致、耐心、关心指导,对各类疾病知识进行认真梳理,保证基础卫生知识教育,建立常见疾病宣传栏及宣传手册,及时向患者提供康复信息。在开展介入治疗手术之前,提升疾病认识度。学习怎样观察病情变化,以便于获得及时救治。向患者宣教及时就诊、按时服药重要性,加强出院指导;其七,强化安全意识。对于存在心理障碍患者,开展各类防范措施,例如专人护理和保护带约束,如有问题,需及时向医师报告,采取抗焦虑和镇静处理。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等。
1.4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度指标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本组患者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开展人性化护理的患者满意度为91.84%,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内科作为医院的基本治疗科室,在医院的结构上有着不可缺失的地位,其护理服务质量的高低与患者康复及医院权益有着重要关系。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本着以尊重患者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为核心围绕满足患者需求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
人性化护理服务就是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从患者的眼神、表情、言语、体态中读懂患者的需求、痛苦、渴望,并且尽最大努力去满足患者的需要,护理人员要用自己的热情和自信、平静、积极的心态去营造良好的护患人文氛围。
在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时,需坚持以提高患者生心舒适为原则,对患者的统一管理。在对医护人员的管理中,应以调动护理人员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为主,推行人性化护理,首先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管理。不强制性增加其工作内容,及工作时长,避免护理人员对工作产生抵触心理。由于护理工作是一个整体合作的过程,所以要促进护与医之间、护与护之间的交流,建立彼此互为信任的和谐关系才能有效发挥出整体团队的合作力量,将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到工作当中。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为提高治疗效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体现护理人员价值,让其可以有效避免患者临床风险事故的发生几率,降低护患矛盾的发生率,同时也为医院营造了积极的医疗文化。
参考文献
[1] 马莉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0(24):123-124.
[2] 赵双萍.浅议人性化服务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5(3):24-25.
[3] 闰玉花,李淑英.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内科护理中运用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7(8):185-186.
[4] 许志伟.中国当前的医疗危机与医务人员的专业责任和使命[J].医学与哲学,2011,27(19):92.
[5] Julie E.Byles,Ian Robinson,Emily Banks,et al.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COMORBID PHYSICAL CONDITIONS:DISEASE OR DISABILITY?[J].Depression and Anxiety,2012,6(11):1132-1136.
论文作者:张小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患者论文; 满意度论文; 统计学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常规论文; 心内科论文; 满意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