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诗歌鉴赏是一种审美的思维活动,是读者通过阅读诗歌作品,进而把握诗歌的艺术形象,体验诗人在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艺术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及客观事物的意象。我们对诗歌的鉴赏,主要从诗歌作品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等两方面入手,在思想性方面,主要把握住其格调的高低,人品的优劣。在艺术性方面考究其音韵的和谐、文字的凝练,以及形象与意境的统一。鉴赏过程大致经历感受、判断和玩味三个阶段。
关键词:情感态度 音韵格式 行文技巧
任何一首诗歌作品的形成绝不是凭空而造的,一定是作者以自己个人对社会生活的情感体验后创造出来的,它是一种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统一的作品。因此,诗歌或多或少都融入了作者对人生乃至对整个社会的一种情感体验,它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社会条件下个人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他讴歌什么、抨击什么,都能体现出一个社会的道德准则及人文修养。一个诗人的语言修养,往往体现在其和谐的音韵当中,流畅的音符能加深人们对诗歌作品的第一印象,他能给人以“瞻言而见貌,印字而知时”的语言效果。诗人的遣词用句,无不凝结了诗人的心血,其不同的行文特色,往往包含着他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
一、情感态度是诗歌鉴赏的有效途径
常言道“手心相顾,言必由衷”,诗歌作品的思想性往往体现在作者的主观感情及作品的表达之中。例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将他个人的好恶及其情感态度毫不掩饰地表露在他的作品中,感叹人生易老,怀才不遇。从中得知诗人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表现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和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众所周知,诗歌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品德及其诗歌的格调。因此,我们对诗歌作品进行鉴赏时,不仅要全面了解诗人的个人经历、思想状况、个性气质等,而且还要具体了解诗人写作时的生活状况、个人情绪和创作意图等。诗人的诗作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等,往往是一个是人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拟态。我们对某一首诗歌进行鉴赏,首先要看诗歌的思想内容。如:人文精神是否充实,生活态度是否积极,处世方式是否可取,表达内容是否健康,精神境界是否高尚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我们无法在诗歌作品中对思想内容作出有效的鉴别,那么我们将无法完成对诗歌作品的审美判断,就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我们将无法从作品中吸取诗歌的思想和艺术营养,就无法完成我们对作品进行更深一步的道德体验。
二、音韵格式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形式
音韵格式是格律诗歌的建构形式,它是古代韵文体写作的一种重要体裁。诗歌与其他文学形式一样,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相互统一。把内容与形式结合起来对诗歌进行鉴赏,能够全面感受和理解作品的整体或局部的优劣与成败,认识作品整体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诗歌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形式也离不开内容,没有一定的格式,其内容也无从开始。因此,诗歌从其写作的格式来看,主要有绝句和七律两种,绝句虽无对仗,但还是有一定的平仄规律的。从其写作的格式来看,不外分为四种格式:其一是“平起平收”,其二是“仄起平收”,其三是“仄起仄收”,其四是“平起仄收”。这四种格式因人而异,由个人创作时所用的语言习惯来决定。虽然它只是一种写作格式,但在诗文的鉴赏过程中一定要提及,这样放能教会学生真正理解诗歌的用韵规律。如: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等,都明示着这是古体诗写作时必须遵守的规则,谁破了这个规则,他的作品就不伦不类,登不上大雅之堂。古人对此规则是深谙的。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属于“仄起仄收”的写作格式,“独”字古代列入仄音字。其整个平仄结构应该是这样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按照“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第一句的第一个字可仄可平,但第二个字则必须用仄音,第三个字可仄可平,第四个字,则一定用平音。第五个字虽说可仄可平,为了避免出现三平脚或三仄脚的现象,在此宜用平声,第六个字则一定用仄声。第七个字也肯定用仄声。这就是绝句的写作格式。在此,笔者就其中一例作全面阐述,其余三例不再一一而足,仅供同仁窃一斑而知全豹而已。
三、行文技巧是研判诗歌写作优劣的精髓
诗人个性特点及用词造句能力是不一样的,就诗歌的语言推敲上,唐代诗人贾岛堪称模范。为了达到语不惊人誓不休的语言境界,不顾三更夜寒,不畏惊吓官僚与同仁,捻断数根须,为求一字圆。在马上不断比划,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上下足功夫,以致“推敲”二字流芳千古。诗歌的天地是广阔无垠的,各个时代之间的诗歌各有其特点。一首诗歌、一个句子、甚至是诗句中的一个字,当我们对他们进行充分的比较时,一句诗句与另一个诗句,甚至一个字与另一个字在使用的不同效果上,都能彰显一个诗人的语言功力及其个性。例如,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头两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诗人用了“共潮生”而不用“共潮升”,自有其内在的语言奥妙,仔细品来,“升”字有缓缓上升之意,而“生”字,则有“初现”和“初圆”之意,比照海上生明月的真实观感,一静一动,恰到好处,因而,“生”字表达得更真实、更贴切。
参考文献
王钦刚 《怎样欣赏中国古代诗词》.北京燕山出版社。
论文作者:李茂益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月总第2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0
标签:诗歌论文; 作品论文; 诗人论文; 个字论文; 格式论文; 内容论文; 音韵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1月总第2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