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村镇文化的多元化特征_农民论文

论村镇文化的多元化特征_农民论文

论村镇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元性论文,村镇论文,特征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时期村镇文化是现阶段农村社会生活的反映。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以及农民生产经营管理自主权的扩大,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交流的增加,为村镇文化的多方位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在许多地方,文化的传统的内容和形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阶段所形成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新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城市的、村落的、本地的、外来的各种内容和形式,均有不同程度地保留、吸收和发展。这改变了以往那种单一型的文化模式,初步形成了一种以本地文化为主体,杂以各种内容和形式的文化多元性格局。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村镇文化具有多元性。

第一,表现为农村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及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原来单一的具体统一的经营管理和农民按工分分配等制度,实行各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具有了生产经营和分配自主权。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同时,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各项政策,使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合作经济、家庭经济等各种成分经济蓬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农民“富而思乐”,各种文化活动如雨后春笋,迅速崛起,文化娱乐种类和方式更加多样化;各种文化设施得到改善和补充;为发展经济,文化与经济联合,文化为科技助力,文化与教育结合,开发了多种类、多样式的文化活动。同时,一些本地传统文化应运回归与变异,或原封不动,或改头换面,登上新时期的文化大舞台,借以满足一部分农民的文化需求。外来文化、城市文化,也随着农村经济活动的频繁交流,进入农村广阔天地,不断被农民改造,认同与吸收,成为多元性村镇文化中的新景观。

第二,村镇文化的多元性还表现为各民族、各地区、各村镇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文化素养的各种农民,都有不同的利益,不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因而具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意识。例如:村镇中不同民族的地方,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都有很大不同。沿海地区的物质生产发达于内地;汉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快于少数民族地区;瑶族、苗族、壮族等民族好歌,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等民族善舞。同是节日喜庆活动,汉族有社戏、社火、秧歌会、高跷会、龙灯、旱船、太平鼓、小车会、大头娃娃、吵子会、幡会、大鼓会等;壮族有“三月三”歌圩;傣族有泼水节;苗族有斗牛、踩芦笙、游方;瑶族有达努节;蒙古族有那达幕大会;彝族有火把节等。

第三,村镇文化的多元性,还表现在各民族、各地域农民的崇神信仰的多样性。崇神,依照中国传统文化理解,泛指对神道的信仰和崇拜。中华民族是善于造神的民族,历代祖宗为后人所造的天神地祇共 240余尊:上自玉皇、王母,下至灶王、灶王奶奶,地、水、火、风均设神祇各司其职,城隍、土地、判官、山神、财神、仓神、狱神,就连厕所也要设置厕神管制。旧时,中国大地庙宇遍地,崇神意识、崇神活动渗透于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无处不弥漫着崇拜神道之风;建房屋要看风水、卜吉凶,出门要走吉时、占祸福,上山敬山神、下海拜海神、丰收祭谷神、祈雨求龙王。婚娶要拜天地,葬礼要烧化纸钱以贿赂冥府中的大小鬼卒、判官、阎王。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崇神文化活动大部分被取缔,有的转入地下。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农民们在满足了部分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激发起多种精神需要,一时间,传统的、本地的、外地的、甚至外国的崇神文化活动纷至沓来。甚至宗教,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以及一些民间杂教也伴随着遍及农村各地。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特殊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活动方式、思想信仰,以及宗教书籍、宗教画像、雕塑等,由此形成宗教文化的多层次、多元性景象。由于宗教在农村中所具有的特殊的“心理安慰作用、伦理教化作用及维系和组织团体力量的作用等”,使其得以在相当范围的农村中存在与发展。

第四,村镇文化的多元性还表现在广大农民审美需求的多样性。多种经济成分、多层次的经济消费水平、多种文化传统背景、多层次的知识结构以及多样式的文化管理体制,造就了农民多处审美趣味和文化需求,使几乎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拥有自己的欣赏者和知音者、参与者。例如:从最原始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笑话到当代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影视文化,从扭秧歌到交谊舞,从民间的“泼水节”到法定的“元旦”、“五一”节,都有自己的知音和实践者。不同层次农民的精神生活有不同的需求,同一层次农民的消遣、娱乐方式也各不相同。

第五,村镇文化的多元性,还表现在外来各种文化的涌入,引起中外、城乡等各种文化的撞击、渗透,给村镇农民的道德价值标准、思维行为方式和审美情趣等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既带来了活力,使村民们大开眼界,汲取了各国、各地人民优秀的、丰富的文化;同时又有一些负面的东西,这些负面的东西与农村农民性格中的阴暗面相结合,可能产生一些对农民和整个农村社会有害的后果。但我们不能不开放,只有在引进、消化、认同、吸收、甚至撞击、竞争的过程中,才有比较和鉴别,从而繁荣、丰富村镇文化,提倡有益的,抵制有害的,打击犯罪的。

第六,村镇文化的多元性,还体现在农村文化管理体制的多元性,即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兴办文化的格局。过去,农村文化工作一直是官办一统的,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经费、发奖等都由各级文化部门统一安排,文化干部是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工作的“战场”由文化干部自己确定,全社会的文化活动只许文化部门一家经营。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这种单一的文化体制已不适应村镇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今天的村镇居民可以说具备了进行一定文化消费的经济能力,已经改变了过去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开始有了从事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的精力和时间,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已经变“要他干”为“他要干”,各种自娱自乐的、自发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节日文化、民俗文化、乡镇企业文化、村落文化、影视文化等都各成体系地蓬勃开展起来,村民自筹资金兴办的秧歌队、业余剧团、舞厅、卡拉OK歌厅、录像厅、游艺厅等层出不穷,方兴未艾,社会各界“三下乡”(科技下乡、文化下乡、医疗卫生下乡)活动一浪高过一浪,市场文化也在文化市场的引导下进入农村千家万户。

市场经济条件下,村镇社会生活的多侧面、多领域、多样性,导致了村镇文化构成的多种类、多因素、多元性。村镇文化的多元性现象,大致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节日文化。节日文化又称节庆文化,主要指村镇广大劳动群众在节日期间举行的各种喜庆活动。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而每个传统节日又总是伴有动人的传说,尤其是具有源远流长、相因成俗的节庆活动方式。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大多数群众居住在农村,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多相对集中居住在同一村镇,他们世世代代在一个地区生息繁衍,因而保持着各自庆贺节日的方式。这就构成了村镇文化中风格迥异的节日文化。例如:傣历新年,傣族群众要举行“泼水节”。届时,既有唱歌、跳舞、泼水等祝福活动,也有祈求丰收的“堆沙”及男女求爱的“丢包”活动。再如:西藏人民每年初秋要举行为期 7天的洗澡节,届时,藏家男女老少都要带上帐蓬、衣物、食品,奔向河边溪畔,争相下水沐浴、濯衣,然后就地住宿,尽情玩乐豪饮,欢度节日。蒙古族每年七八月份举行的“那达慕”大会,也是传统节日。节日期间,主要活动是摔跤、赛马和射箭,新中国成立后又增加了电影、文艺、体育表演、图片展览等文化活动。除此之外,每当遇到元旦、五一劳动节、国庆节、八一建军节、六一儿童节等新的节日,村镇居民总是采取各种方式欢天喜地地庆祝一番,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在村镇文化中,节日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它是群众千百年来形成的风俗习惯以及与某种风俗习惯相对应的活动形式。流传至今的民俗,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节日类民俗,如春节贴对联、元宵节闹元宵和猜灯谜、清明节放风筝、端午节划龙舟、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等。二是生产民俗类,如以物资交流为主,兼有文化艺术表演的庙会,丰收后的庆贺歌舞等。三是生活类民俗,体现在服饰、饮食、居住等各个方面的不同地方特点。四是礼仪类民俗,如春节拜年、结婚典礼、迎宾仪式、送终丧仪等。民俗活动总是要伴随着歌舞音乐和其它艺术表演,因而,颇能吸引村民参与或观览。所以,村镇居民总是把它作为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而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应该说,与中国农民的生产、生活融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活动是他们吸收传统文化营养的主要文化方式。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中国农民已通过他们大胆的社会实践,突破旧观念和“左”的思想的束缚,把继承传统民俗文化和发展农村经济、普及现代科技、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努力寻找出一条继承、发展传统民俗文化、建设新型村镇文化的正确道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消极的、陈旧过时的东西,正是通过形形色色的民俗活动,严重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村镇居民,使他们久久不能突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因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些村民举步维艰,这是我们需要下力气解决的问题。

乡镇企业文化。乡镇企业是村镇集体经济的主要支柱,它作为一种村镇重要的社会经济实体,集中了一个乡镇、村镇的优秀农民,承担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村镇中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文化也应运而生。由于乡镇企业所处的地理、人文及社会历史传统等方面的特殊环境,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乡镇企业文化。第一是乡镇企业文化表现出明显的乡土性。乡镇企业地处农村,企业文化主体绝大部分是当地农民,受地理环境、基础设施、历史传统、农民文化心理的影响,职工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带有明显的乡土性。第二是乡镇企业文化与村镇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并越来越多地担负着带动、影响和建设村镇新文化的重任。乡镇企业文化内涵的核心是企业文化精神,即企业价值观念、企业的主体观念、发展观念、市场观念、科技观念、人才观念、竞争观念等等,这种企业精神是当今中国乡镇企业文化的时代精神。这也正是中国农民所欠缺的基本素质。乡镇企业文化对村镇文化渗透、影响,能促使村镇居民转变观念,提高素质。第三是乡镇企业文化具有较强的教化功能、娱乐功能、激励功能和辐射功能,所以,乡镇企业开展的文体娱乐活动,既是乡镇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村镇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宗教文化。村镇文化中的宗教文化,主要是指那些带有宗教色彩、教徒和非教徒都可以参与的群体活动。这类活动,一般都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直接关系,有的已演变为民俗。近年来,农村宗教活动呈现出复归与增长势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农民素质不高,对生老病死的恐惧,对自然、社会现象的不解,对家庭、邻里、婆媳、夫妻之间矛盾的回避,以及由于社会大变动,农村社会经济的飞速变迁,新旧、中外文化在农村纷繁杂呈,冲突激荡,引起人们内心精神世界的失落与不宁,从而向宗教寻找出路;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微观政策进一步放宽,宗教传统得以复归,农民信教更加自由,进一步对外开放,使得外国宗教趁势而入,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也给农民创造出更多的精神需要,如对市场风险的焦虑与闲暇时光的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信教提供了物质条件。在这里,我们不更多地追究信教的深层原因,因为毕竟农村宗教与城市宗教有很大不同。村镇居民信教、参加宗教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宗教活动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娱乐活动参与其中的。他们从宗教繁杂的礼仪中,从宗教那严格的教义、神谕、训诫中感受到自我,找寻到尊严,体会到庄重;他们从宗教所解释的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得到精神上的慰藉,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落后的村镇,处于低层次的农村宗教,可能吸附有陈腐的思想观念和愚昧的反科学态度,打着宗教的旗号,宣扬封建迷信甚至反动的内容,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影视文化。村镇影视文化即村镇的电影、电视和录像放映活动。农村经济的振兴,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影视业的迅猛兴起,为农村影视文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出现一批影视放映个体户,他们走村串乡,巡回放映,使农民为看电影看录像而犯难发愁的状况大为缓解,大大丰富了村镇居民的文化生活。一些地方的县、乡有关单位近年来还定期组织科教电影下乡入村,为农民们放映有关农业科技方面的电影、录像,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深受广大农民欢迎。许多地方,看电视已成为农民群众平时主要的文化生活。据调查,截至1996年年底,河南省全省农民家庭平均百户拥有黑白电视机65.38台,彩色电视机18.33台,两项加起来高达83.71台,而且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 农民通过看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不仅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而且了解了党的方针政策,学到了科技文化知识,获悉了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眼界。这对于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具有重要作用。事实说明,村镇影视文化的发展潜力还很大,在农村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它必将进一步活跃起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文化管理方面的缺位,一些内容粗制滥造,甚至黄色淫秽反动的影视作品,在城市禁止播放,在一些农村村镇开始暗地播放,成为村镇影视文化中的一股浊流。对此,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大管理打击力度。

旅游文化。我国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奇风异俗,大多散布在农村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观念的变化使广大农民逐渐认识到,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是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一部电影《少林寺》在全国放映,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游客云集登封市城关镇,促进了本镇经济文化的大发展。目前,旅游文化已成为该镇支柱产业,并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因此,各地农民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整修名胜古迹,发掘奇异民俗,兴办能够吸引中外游客的文化活动,在弘扬民族文化过程中,实现了旅游文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融合,拓宽了村镇文化活动的范围。

村镇文化的构成远不止这些方面,但仅此即可看出,村镇文化的确是一种由多因子组成的多元性复合文化。

村镇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是指其在文化种类、文化样式、文化形态和文化体制等方面的多元性、多层次、多因素。而村镇文化在本质上是一元的,即现阶段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第一,村镇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植根于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土壤里,存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劳动生活中,其本质必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第二,农村文化的主体是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因而决定了村镇文化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第三,村镇文化的指导思想决定了村镇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在我国,村镇文化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都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第四,村镇文化活动的目的决定了村镇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开展村镇文化活动,决非可有可无,也决非单纯地消遣娱乐,其目的是满足农民的精神生活需求,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激发村镇人民大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围绕这种高尚目的而开展的村镇文化活动,其性质必然是社会主义的。

村镇文化作为由多种文化因素构成的复合体,在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并不排斥某些为现阶段法律所许可的宗教文化等非社会主义的文化因素。在文化建设上,邓小平提出总体上是社会主义性质,但又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华民族的特色,允许一些非社会主义的但已成为人类共有的并对社会无害的文化因素存在。这一思想表明,村镇文化在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应是多样化的,而不应是清一色的。按照这一思想去做,不仅不会改变村镇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而且会使村镇文化更加完善、丰富多彩,更加切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

本文节选自国家“九五”社科规划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村镇文化建设》

标签:;  ;  ;  ;  ;  

论村镇文化的多元化特征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