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执政时期的官员裁减浅析论文

张居正执政时期的官员裁减浅析论文

张居正执政时期的官员裁减浅析

袁存亮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系,广东 深圳 518055)

摘 要: 任何一个王朝的中后期,对中央政府而言,官员裁减都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不裁减官员就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照此下去,不仅会造成财力、物力的浪费,还会带来办事效率的低下。裁减官员,若是方法不当,又会带来政府停摆,甚至会引起社会矛盾。作为万历初期的“铁腕首辅”,张居正在这一问题上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裁减了大批官员。从时间跨度、地域跨度、官员类别、官员品级四方面就张居正执政时期的官员裁减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 官员裁减;时间跨度;地域跨度;官员类别;官员品级

张居正,字叔大,别号太岳[1],于嘉靖四年(1525)四月出生于湖北江陵县,因此又被称作张江陵。他16岁中举,22岁中进士。经过数十年在官场沉浮,他于隆庆元年(1567)任吏部左侍郎(正三品)兼东阁大学士(正五品)。隆庆六年(1572)五月,万历继位后,张居正逐渐成为首辅。自此直到万历十年(1582),他一直处于首辅位置。这十年间,他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推行了方方面面的改革,为他被后人称为“改革家”奠定了基础。在众多改革中,机构人事制度的改革应该是最难的部分,因为它牵涉到众多官员的生计和前途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带来相关机构与官员的抵触。据统计,当时天下有文官24000人,武官10万人,廪生35800人,吏员55000人[2]。即便如此,张居正还是“啃”了这块硬骨头,裁减大量职位,文武官员从12万余人下降到9.8万人以下[3]。它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同时也把张居正推到了众多官员的对立面,为他死后被反攻倒算埋下了伏笔。

万历元年,张居正推行“考成法”来考核官员,大大提高了各衙门的办事效率,同时也裁减了大量不合格的官员。然而,“考成法”的初衷是留下优秀的人,辞去不优秀的人。严格来说,它是相对公平的政策。但是,机构与官职的裁减不涉及到个人的表现,是出于政府的需要而执行,没有给涉及到的官员机会。除此之外,它还有以下四个特点。

现代教育理论均推崇家庭、学校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以学校为主、家庭为辅、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根本目标,学校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指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家长掌握心育技巧,创造健康和谐的共育环境。

一、时间跨度广,周期性不定

官员裁减自万历元年开始。这年二月,“裁陕西苑马寺长乐灵武二监录事”,即负责抄写工作的八品以下的官员。万历三年四月、五月、六月分别裁减了部分官职。

这一阶段可以算作裁减官员的初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政策连贯性,只是和往常一样按部就班地开展。此时,张居正将工作重点放在搭配内阁的各部门人选,以便于开展以后的工作。

户部裁浙江、湖广、河南、福建、广东、广西司主事各一,江西、云南、山东、四川、山西、贵州司各二,陕西司三。礼部裁仪制、祠祭、主客司主事各一,铸印局副使。兵部裁武选司郎中,车驾职方司郎中,管存恤主事,武科司管京卫武学主事。刑部,裁各司主事各一。工部,裁营缮司管重城员外郎、屯田司管台基厂主事、虞衡司管遵化铁冶郎中、杂造局大使。户科裁四人,兵科裁五人,刑科裁四人。南京裁吏、礼、兵、刑、工侍郎各一,户部湖广司员外郎一,山西、云南司主事一,工部虞衡司主事一。

第二类是驿站官。驿站本来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但是万历时期驿站制度弊端丛生,大小官员往来于道路时,常常任意勒索夫、马,而且公器私用严重。万历三年,张居正提出整顿驿递的计划,就驿站通行证进行整理[1]。限制官僚出行利用驿站,削减驿站的经费[4]。万历八年,四月“裁浙江驿传道(正四品,掌管本省驿递之事)”,十一月“裁四川驿传佥事”。万历十年,二月“裁湖广澧州顺林驿”,四月“裁福建林 驿”。

第八类是皇宫辅臣。皇宫辅臣是皇家御用人员,包括宗人府、东宫辅臣、太医院、詹事府等。一般而言,作为皇宫辅臣机构的官员,只要不得罪皇帝,地位都比较稳定。一个官员,若想进入内阁或者官居要职,基本都要担任皇宫辅臣的经历。张居正也是如此,在东宫做过侍讲、侍读。他开展的官员裁减,虽然触及到了皇宫辅臣,但仅仅裁掉了詹事府录事(正九品)1名。

随着工业4.0的不断推进,连续接触作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应不断提高,这也要求力控末端执行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一方面,通过智能化技术提高其动静态性、适应性和易用性;另一方面,利用故障智能诊断和预报警技术,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必要时进行预警和及时维护,保障生产作业的顺利进行,并有效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

二、裁减官员涉及地域广

万历元年和三年的裁减涉及到陕西、四川、山东、河南、扬州;万历八年的裁减涉及到苏松、浙江、福建、湖北、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甘肃、广西、四川、广东、江西、贵州、辽东、云南。此时,裁减机构与官员还没有涉及到首都北京与留都南京。到了万历九年,情况有了变化。除了以上提及的区域外,裁减重点放在了两京官员。正月裁两京官员户部侍郎以下156个职位,裁撤顺天巡抚等地方大员职位[2]可以看出,裁减的政策从外围到核心,从沿海到内陆,从南方到北方,可以说是全国范围内的机构与官员裁减。

三、裁减官员的类别广泛

第一类是军职。万历八年,四月“裁福建监军副使”,六月“裁三河 守备(管理劳务、粮饷的正五品军官)、长峪城提调(下级军官)、山西宣府怀隆道兵备副使、睢陈道兵备,庄浪兵备、广西永宁兵备副使、江西饶州兵备副使、广东监军副使、广州兵备佥事”,七月“裁延宁甘固各游击守备八人”,十一月“裁广东阳电海防及潮州陆路参将并总镇下把总各一”。万历九年十月,“裁宁夏镇领班都司二员”(中级官职衔)。

到了万历八年、九年,官员裁减达到最高点。万历八年十月,他令吏部遍查两京衙门,“有冗滥者裁之”。随后,大检查在各省也渐次铺开[2]。万历八年的12个月中,有8个月中都发布了裁减机构与官员的指令;万历九年,有5个月发布了裁减指令,而且人数多于万历八年。这年,裁去各衙皂吏194名,加上因裁官而无形中裁去的皂吏编制,相当于共裁减皂吏622名[2]。裁减官员在此期间达到高潮的原因与边疆稳定和其他方面基础坚实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缘此,张居正可以专门腾出手来处理机构臃肿、冗官众多的问题。

师:每组2名学生,他组组长随机挑出有颜色的卡片,学生说出颜色、有效数字、倍乘、允许误差。这个环节计30分,一个5分,请每组组长根据本组的回答情况填写分数。

从涉及到的官员品级可以看出,张居正此次的官员裁减可以说是全员参与,不分高低。甚至连位于湖北的嘉靖皇帝父母的显陵守卫都没有放过,在万历八年五月裁“显陵百户(正六品)张仁等12人”。此外,还有未入流的官员也受到了裁减,在万历九年正月裁减“留守五卫千户所吏目(未入流品级)一”。

第四类是盐务、屯田、水利、税务官员。万历三年,四月“裁四川 井盐课司(课税人员),六月“裁扬州理盐通判(辅助知府政务,正六品,弥补知府管辖不足之处,对州、府掌官有监察责任)。万历八年,六月“裁山东屯田水利副使、四川水利佥事、湖广屯田水利佥事”。万历九年正月,裁隶属于顺天府都税司的“正阳门分司各副使一”,七月“罢瓜州仪真各闸主事”。

明朝官职自正一品到从九品,共分18等级。废除丞相之前,左右丞相为正一品。废除丞相之后,文官内部的正一品和从一品基本都是虚职封号。武官实权职位保留了正一品如左右都督,从一品如都督同知。除此之外,实权部门如六部的最高长官尚书衔为正二品。张居正此次官员裁减,除了一、二品官员外,其他基本都进入了裁减范围。其中,万历九年四月裁减的抚治郧阳即为正三品官。接下来涉及到的有正四品,如南京裁减的太长少卿,通政司右通政;正五品,如兵部武选司郎中;正六品,如尚宝司丞;正七品,如万历九年正月裁减的南京五城副使;从七品,如中书舍人;正八品,如太常博士;从八品,如国子监助教;正九品,如太常寺的赞礼郎;从九品,如行人司右司副。

自此之后,万历四年至七年的三年间可以说是裁减官员的中期。此时,官员裁减好像处于了静止状态。之所以静止,或许可以通过张居正在此期间所进行的其他改革措施来解释。万历五年张居正遭遇了“夺情”危机;万历六年,张居正下令清量土地,清查大地主隐瞒的庄田,忙于操办万历皇帝的大婚;万历七年,下令关闭天下的众多书院[3]。同时,在这几年时间里,另一个重点是处理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

第六类是五寺官员。在明代,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鸿胪寺、光禄寺、太仆寺。万历九年正月,北京大理寺裁左评事(正七品);太常寺裁太常博士(正八品)二人中的一人,协律(正八品)一人,赞礼郎(正九品)三人,司乐(从九品)十二人;光禄寺裁典簿(从七品)一,大官署丞(从七品)一;南京大理寺裁左右评事(正七品)一,太常寺裁山川坛奉祀(从七品)一,鸿胪寺裁鸣赞(从九品)一,序班(从九品)一,太常寺裁太常寺丞(正六品)一,太常少卿(正四品)一[5]

第七类是督察院官员。都察院御史台发展而来,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不仅可以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还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为最高监察机关。在张居正的官员裁减大潮中,督察院并没有受到很大的波及,仅仅在万历九年正月裁司狱(从九品)一。但是,这从侧面说明司法机构也在他整顿裁减的范围之内。

万历十年可以看作是张居正裁减官员的末期,虽然在正月、二月、四月有裁减官员的指令,但是力度已经大不如前。这与张居正的身体原因不无关系。在此期间,他忙着治病,忙着一次次向万历皇帝辞职,根本无暇再大张旗鼓地继续之前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官员裁减。随着张居正在六月的去世,裁减官员的政策戛然而止。

第九类是其他中央机构官员。一是通政司。通政司是明代始设的一种官职,全称是“通政使司”,掌内外章奏、封驳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万历九年正月,通政司裁右通政(正四品)一,誊黄右通政(正四品)一。二是尚宝司。尚宝司掌宝玺、符牌、印章,初以侍从儒臣、勋卫领卿,勋卫大臣子弟奉旨始得补丞,后常以恩荫寄禄。万历九年正月,尚宝司裁司丞(正六品)一。三是国子监。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或“国学”。万历九年正月,国子监裁助教(从八品)四,学录(从九品)一。四是上林苑监。上林苑监,永乐五年(1407)始置,设良牧、蕃育、嘉蔬、林衡、川衡、冰鉴及典察左右前后十署。洪熙元年(1425),并为蕃育、嘉蔬二署。宣德十年(1435),定为良牧、蕃育、林衡、嘉蔬四署。万历九年正月,上林苑监裁蕃育署、良牧署录事各一。五是行人司。行人司设置于洪武十三年(1380),掌传旨、颁行诏敕、册封宗室、抚谕四方、征聘贤才,及赏赐、慰问、赈济、军务、祭祀。万历九年正月,行人司裁行人右司副(从九品)一,行人(正九品)一。六是中书舍人。中书舍人初设于洪武年间,从七品,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万历九年正月,“裁中书舍人二”。

根据本工程的地质特征和地下壁板桩的成槽要求,选用一台中联ZDG360液压抓斗机作为本工程的成槽设备,最大成槽宽度1.2 m。选用100 t吊机和200 t吊机各一台,其中200 t吊机作为起吊钢筋笼的主机,100 t吊机作为起吊钢筋笼的副机,详见表1。

四、裁减官员的品级多

第五类是南京与北京的六部、六科相关官员。六部与六科在明朝地位及其重要,可以说是政府运作的中枢。

第三类是粮食管理官员。明朝于各省设置督粮道,由布政司参政、参议分任,督运漕粮。当时,全国有十三个督粮道。张居正认为督粮道冗官过多,因此在万历八年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减。二月“裁苏松官粮参政(从三品)”,六月“裁河南总部京粮右参政、督粮左参议、山东和广东督粮左参政、四川和广西督粮右参政,京通二仓经历六员(从七品),福建督粮右参政,云南督粮参政。”

基层政府干部职工年轻化的速度赶不上老龄化的速度,机关内部50-60岁之间的干部职工占据着“半壁江山”,部分站(办)所严重缺乏年轻干部。例如,经济发展办18个干部职工里面绝大多数接近50岁,只有2个年轻干部。因身处体制最底层,县级及以上任意一个政府部门甚至事业单位都可以领导或指示基层乡镇政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4]2,29-34,站(办)所干部职工工作任务紧、事项烦琐和压力大,最终导致年轻干部特别是女性争相逃离基层乡镇政府。

五、结语

张居正所处的时代是明朝在走下坡路的时代。经历过嘉靖和隆庆两位皇帝,他深深意识到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虽然他早就有一腔抱负,但是碍于官场的潜规则与因循守旧,在隆庆二年八月上了《陈六事疏》后,就没再有大的行动。在这个奏章中,他针对国家现存弊病以及纠正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陈述,亦成为了日后“江陵柄政”期间施政方针的蓝本,是张居正政治理念的最重要体现。

“国富民强”是张居正渴望实现的目标。在他执政的十年内,明朝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对外,他对少数民族利用恩威并施的方法和他们达成了和解;对内,他通过“一条鞭法”和清量土地打击兼并,使得明朝政府的税收有了质的增长。“万历初年,所入四百三十五万有奇,六年所入仅三百五十五万有奇,则已少八十余万矣。五年,岁出四百四十九万有奇,则已多四十余万矣。”[6]经过改革,太仆寺和太仓的存银多达700万两,太仓储备的粮食达1300余万石,“京、通储粟,足支八年。”[6]朝廷多年里收入不够支出的状况得到彻底扭转。

(3) 随着城市线网的不断加密,部分车站可能调整为换乘站,建议中心城区车站在满足进、出站客流的前提下,适当加宽站台以及加大站厅公共区面积,这样既可以提高服务水平,也为换乘改造预留了空间条件。

但是,张居正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因为他知道若是吏治得不到治理,所有的一切改革成果都会化为乌有。所以,他执政初期推出“考成法”,晚期大规模裁减机构与官员,加强对“人”的改革。只是,天不假时,他在官员裁减的高峰期死去。否则,这场官员裁减的规模或许会更大,持续时间会更久。

张居正死后,他整顿吏治、裁减官员的措施没有被继续推行下去。相反,因为他的措施威胁到大众人群,众多官员开始驳斥他的政策,加上万历皇帝的批准,他所裁减的机构与官职数目逐渐恢复,明朝继续走上了冗官杂沉的道路,消耗了更多的国库银两。

以史为鉴,任何一个朝代的吏治改革,尤其是机构与官员的裁减,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好的制度保障,没有足够的毅力与魄力,没有始终如一的坚持,吏治改革不仅不能成功,反而会带来毁灭性的影响。长期而言,会危及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危机到统治者的统治。

无论哪个季节,这个城市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绿到溢出来的植物、不分昼夜升腾着烟火气的餐厅、珠江边晨练的人和摩天大楼里鏖战到深夜的人—广州,完美契合了简·雅各布斯(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作者)对于一座好城市的标准:会有自发自由的“芭蕾舞步”。

参考文献:

[1]朱东润.张居正大传[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2]清秋子.明朝出了个张居正[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张居正[EB/OL].MBA智库,www.wiki.mbalib.com.

[4]樊树志.张居正与万历皇帝[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 谈迁.国榷[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谷应泰.明史记事本末(三)[M].北京:中华书局,2016.

A Brief Analysis of Cutting Down Official Numbers During Zhang Juzheng’s Ruling Period

YUAN Cun-liang
(Tourism Department Shenzhen Polytechnic,Shenzhen 518055,China)

Abstract: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periods of a dynasty,cutting down official numbers is a challenging problem for the central government.If official numbers were not cut down,over-staffing would be prevailing.Consequently,not only finance and material resources will be wasted but also efficiency will be lowered.If official numbers were cut down improperly,the government would shut down and even social contradictions would arise.As the poker-faced prime minister in the early era of Emperor Wanli,on this issue,Zhang Ju-zheng carried out bold and resolute reforms.Focusing on time span,space span,and official types and ranks,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analyze Zhang Ju-zheng’s policy on cutting official numbers s and present a corresponding conclusion.

Key words: cutting down official numbers;time span;space span;official types and ranks;official grade

中图分类号: D0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9)30-0115-03

收稿日期: 2019-04-18

作者简介: 袁存亮(1979-),男,山东定陶人,讲师,硕士,从事英语语言与中西历史文化对比研究。

[责任编辑 刘兆峰]

标签:;  ;  ;  ;  ;  ;  

张居正执政时期的官员裁减浅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