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的涵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基础论文,涵义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国以来,我们把经济基础这一范畴理解为生产关系的总和。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曲折发展过程,使这种传统解释的片面性逐渐显露出来,有些学者在70年代末就提出了质疑,认为经济基础把生产力排斥在外是不妥当的。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从而又一次把经济基础的涵义问题提到了理论研究日程上来,甚至可以说,科学地界定这一基本范畴已刻不容缓。它必将推动社会科学和理论研究的进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解释中存在的问题
从理论上看,传统解释把生产力排斥在经济基础之外,是它的片面性之所在。
首先,它割裂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任何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都是二者的统一,我们仅能在思维中而不能在实际中把它们分开。从矛盾论的角度看,它们是同一事物、同一过程中的两个对立面,各自都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各自性质都由对方来规定,如果硬性把二者分开,一一单列出来,它们便都失去了原有的规定性。
其次,它割裂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传统的解释中,是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界定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舍弃了生产力这一内容,仅仅把生产关系这一形式归结为经济基础,这一作法本身就直接违背了自己的界定,因为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的,如果硬性把它们分开,形式便不成为其原来的形式,内容也不再是原来的内容。这样一来,传统解释规定出的经济基础岂不成了徒有经济形式而无经济内容的东西了吗?它还有什么资格充当“基础”呢!从理论实质上来说,生产关系就是生产力要素之间统一起来的结构或方式,离开了生产力要素,也就谈不上什么“生产关系”了。有人或许会说,生产关系是对生产力而言,经济基础是对上层建筑而言,也就是说生产关系一身而二任,它对生产力来说是形式,对上层建筑来说是内容,传统教科书上就是这样讲的。然而,这种说法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既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密不可分,它要担任什么角色,除了与生产力共同承担外,没有其他途径可供选择。
从实践上看,特别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来看,我们经历了一系列曲折和挫折,不能不说和上述的片面理解有关。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立即宣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其理论依据的就是上述对经济基础涵义的理解。仿佛建立起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就是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生产力的状况完全被忽略了。社会主义改造是在国家干预下用行政手段完成的,由于其完成的顺利和迅速超过原来的设想,便进一步在思想上造成了错觉;既然实现社会主义这么容易,那么实现共产主义也就不会太难。于是又用行政手段,在农村生产力状况基本没有变化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一变再变,大搞人民公社化,认为公有制的程度越高,公有制范围越大离共产主义就越近。当遇到严重的挫折后,未能找出决策失误的根本原因,反而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阶级斗争上面,根本没有意识到发展生产力才是真正的重心,从而导致十年“文化大革命”,虽然在这个期间对生产力的重要性有所认识,提出了“抓革命、促生产”的口号,但始终都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阶级斗争的从属位置上,没有看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革命力量。造成失误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就认识根源来讲,必须承认对经济基础的片面理解是束缚我们的一个思想枷锁。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为的用行政手段调整生产关系只能是暂时的,最终毕竟还是生产力自己选择生产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采取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就是在成功和失误的经验基础上得出的新认识,但就其认识根源来讲,乃是对生产力自身要求的正确反映。问题很清楚,当我们仅仅把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时,曾一度认为到了共产主义的门前,当我们从生产力的实际情况出发时,却发现我们站在合格的社会主义的门外。事实充分说明,单有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即公有制,并不等于就有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只有具备了高度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才算真正有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实践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应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即生产方式,我们再没有理由继续固守传统的、片面的、僵化的解释了。
二、对马克思本意的探讨
传统解释是不是马克思的本意呢?重温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我们认为不是。马克思并没有给经济基础明确地下定义,他只是在比喻的意义上使用“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个概念。之所以作这样的比喻,是为了说明经济是本源,是第一性的,而政治不过是经济的派生物,是第二性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正如建筑物的基础部分和上层建筑部分的关系一样。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决定政治,而不是相反。他认为,政治利益不过是经济利益的表现,因此,一定社会的政治状况必须从产生该政治的经济状况中进行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的解释。这充分说明,马克思把唯物主义观点彻底贯彻到了对社会的分析中,从而找到了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因,创立了唯物史观,否定了唯心史观。
经济基础的传统解释来自斯大林的理解,他认为: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苏联理论界一直把它奉为经典定义。斯大林的解释当然是依据马克思的论述作出的,而且引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一段话作为理论根据,以致使人们觉得,经济基础涵义是马克思本意的简明概括,所以流传至今,也很少有人敢于提出质疑。但是,如果仔细分析马克思的理论并加以推敲,我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把生产力排斥在经济基础涵义之外。
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 〕马克思的公式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在马克思的论述中并没有说明“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不包括生产力?也没有说明“社会的经济结构”包括不包括生产力的问题,但是,仔细推敲就会明确。如果说前者不包括“生产力”,从字面上说是能够理解的,但如果说后者不包括“生产力”则是无法解释的。因为单靠“生产关系”是无法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的。马克思虽然没有对“经济结构”作出明确规定,但是从他把物质生产过程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来看,经济结构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物质体系,其中,生产分为若干个部门进行,各个部门之间有一定的结构,而且每个部门内部都有自己的结构;分配不仅有劳资双方之间的分配,还有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金融资本与大土地所有者之间对剩余价值的分配;不仅有初次分配,还有再次分配;交换不仅有部门内部的交换,而且有两大类之间的交换;消费不仅有生活的消费,而且有生产的消费等等,这一切便构成了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无论从生产过程发展的哪个环节看,还是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产品种类、性能、数量、比例上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且生产力始终处在决定的地位上。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因此,马克思把劳动工具作为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准。他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1〕由此可见,生产关系是从属于生产力的, 离开了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就失去了自己的物质基础,它就成了悬在半空中的东西,是无法充当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的。这就说明,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包括构成这些生产关系的物质要素的生产力在内的。斯大林则不同,他认为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把生产关系理解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分配关系三个方面,而又把三个方面归结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一个基本方面。他的“生产关系总和”是上述三个方面之和,实质上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这样他的公式就变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经济基础。1936年他宣布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基于这种理解。我们在1956年宣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基于这种理解。这就把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容——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排斥在经济基础之外了。如果说上述理由还不充分的话,我们再来看下文。马克思似乎事先预料到人们对上述的那段话可能会产生误解,因此接着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真是一语道破天机,这句补充说明太及时、太重要了!他在前面说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的经济结构”原来指的就是生产方式,这样,他的公式就可以简化为:生产方式=经济基础。我们通常把生产方式理解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这是正确的。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曾经明确指出:“社会生产过程既是人类生活的物质生存条件的生产过程,又是在一个历史上、经济上独特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过程,是生产和再生产着这些生产关系本身,因而生产和再生产这个过程的承担者,他们的物质生存条件和他们的相互关系即他们一定的社会经济形式的过程。因为这种生产的承担者对自然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借以进行生产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就是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来看社会。”〔3 〕这就进一步说明了任何社会生产都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就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因此,我们可以断言,马克思的本意是把经济基础理解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即生产方式,从而也就实现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达到了理论的科学性。
为了进一步澄清这个理论问题,恩格斯在晚年写给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又进一步指出:“我们视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用以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说的。因此,这里面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装备。这种技术装备,照我们的观点来看,同时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从属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律等等。”〔4 〕可见恩格斯在这里的论述再明确不过了,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生产方式,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意所在。
列宁在评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时候,曾经一语点破,他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才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5 〕后来针对苏维埃政权面临最困难的任务时又指出:“就是经济建设,就是在破坏了封建制度和半破坏的资本主义基础上,为新的社会主义大厦奠定经济基础。”〔6〕列宁的意思是:经济建设=经济基础。 这就再次说明了列宁也把生产力包括在经济基础范畴之内,因此,我们在理解上也不能把生产力排斥在外,而应从生产方式上来理解经济基础的涵义,这样才能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经济运动规律。
注释: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20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82页。
〔3〕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925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505页。
〔5〕 《列宁选集》第1卷,8页。
〔6〕 《列宁选集》第4卷,57页。
标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资本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