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东省 佛山市 528000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所发挥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9月诊治的分娩后产妇86例进行研究分析,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肌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产后12周盆腔器官脱垂程度。结果:试验组产后盆腔器官脱垂分度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对分娩后产妇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产后盆底康复锻炼能够显著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产后盆底康复锻炼;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电刺激疗法;预防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孕妇分娩后的常见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盆底组织损伤和盆腔器官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会导致患处尿失禁,严重影响产妇的分娩后恢复和生活质量。随着临床护理的发展,女性产后护理质量逐渐被患者所重视。产妇护理是女性盆底器官功能康复的重要阶段,对产妇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有效预防盆底器官脱垂,避免盆底肌肉群的损伤,减少尿失禁等不良症状的出现[1]。电刺激疗法是当前临床上产后康复护理的新方法,具有无痛、安全和经济等特点,本文采用电刺激疗法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患者进行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分析其对女性盆底功能性疾病所发挥的预防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9月收治的分娩后首次复查的产妇86例进行护理分析,患者病例资料完整,具有一般临床代表性。病例研究纳入标准:产妇均为足月、头位分娩,无妊娠合并症,产妇的认知能力正常,接受定期随访。排除标准:产妇有盆腔手术史、既往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引产史、盆腔炎等与本次研究无关的情况。产妇分娩方式如下:自然分娩48例,阴道分娩转剖宫产6例,直接剖宫产32例。按照双色球分组方式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的年龄为(29.6±0.2)岁,对照组的年龄为(30.4±0.5)岁,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等数据可比。
1.2训练方法
所有产妇均进行常规产后体格检查,询问患者的产后症状表现,观察组采用电刺激疗法联合生物反馈康复训练和盆底肌康复锻炼,对照组仅给予盆底肌康复锻炼。电刺激疗法如下:产妇在产后6周开始进行治疗,选择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对产妇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妇将膀胱排空后取膀胱截石位,将治疗仪探头置入阴道中,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提肛、收缩等动作,记录产妇盆底肌肉收缩情况[2]。盆底肌康复训练:康复师要指导产妇进行产后盆底肌锻炼,包含常规教育、产后操等训练内容。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让产妇了解康复的重要性,提高参与的积极性。产后操:产妇保持平卧,将双腿微屈,逐次进行肛门的收紧和放松[3]。调整产妇的呼吸,注意吸气时将肛门收紧,呼气时将肛门放松。收紧肛门时保持腿部、腹部和臀部肌肉的放松,康复师要注意调整康复计划,合理安排盆底肌康复的频率和强度,保持患者肌肉放松和收紧的时间在8s左右,10min/次,2次/d。
1.3康复治疗判定指标
采用POP-Q(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来评价两组产妇盆腔器官脱垂程度,结合产妇分娩后性生活主观评价进行综合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康复锻炼研究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来分析和研究数据,并对两组患者的康复资料进行差异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X2检验差异,若检验结果P<0.05时可判定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对产妇进行产后12周随访检查,试验组产妇的POP-Q分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见表1。
3 讨论
女性盆底肌肉能够子宫、膀胱和直肠等盆腔器官处于正常的解剖位置,同时能够参与控控便等,保持阴道收紧,增加患者的性快感。盆底肌肉由Ⅰ类慢收缩纤维肌纤维和Ⅱ类快收缩纤维肌组成,Ⅰ类慢收缩纤维肌纤维属于盆腔脏器支持系统,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收缩,不会出现疲劳;Ⅱ类快收缩纤维肌参与腹腔运动系统,在腹压增加时将尿道关闭,能够短时间、阶段性收缩,易出现疲劳[4]。产妇在分娩时第二产程过长、婴儿头部过大、会阴侧切等因素会导致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神经损伤、盆底肌肉损伤等情况,出现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等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
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通过在阴道内置入电极,给予电刺激使盆底肌肉被动收缩,唤醒肌肉的本体感受器,改善盆底器官的血液循环,恢复其原有的肌肉收缩功能。通过肌电图的方式将肌肉活动信息转为图像信号反馈给患者,辅助患者形成条件反射,改进盆底肌锻炼[5]。
从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可见,试验组采用电刺激疗法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后,产妇盆腔脱垂程度分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盆底肌功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盆底功能,恢复肌肉收缩强度。对产妇进行沟通随访调查发现,试验组产妇对产后性生活满意度更高。临床康复护理中需加强对女性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治疗的重视,加强女性健康宣传,充分发挥产后盆底康复锻炼所发挥的预防作用,减少分娩对产妇盆底造成的影响。
综上,采用电刺激疗法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妇进行盆底康复训练能够显著预防女性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预防价值好,可显著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林小燕.康复护理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32(03):162-163.
[2]李超,李渊,李芷茹,余娅,刘颖,彭晓梅,李兰.早期盆底肌肉训练及电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影响的研究[J].中国康复,2019,34(01):22-25.
[3]陈艳梅,刘琦石,林丽思.三种不同盆底康复综合疗法在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中的干预效果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01):125-128.
[4]邓芳.系统性膀胱功能锻炼对改良盆底重建术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8,17(06):34-36.
[5]李春香,付兰兰,许秀金.盆底康复训练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作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8,26(04):73-74.
论文作者:黄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盆腔论文; 肌肉论文; 患者论文; 器官论文; 疗法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