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机和挑战:民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的思索
张嘉信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民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进行辩证思索。得出结论:融入全民健身给民俗体育带来了时代发展的契机,为民俗体育的时代变轨指引方向、为民俗体育理论体系的构建搭力,为民俗体育继承和创新提供载体等;但也存在全球化语境下异域体育冲击、民族文化认同下民俗体育的式微、健身视域下群众母体的脱离等现实挑战。建议:顶层设计是关键、内部转型是核心、开放共享是手段。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民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进行辩证思索。主要结论:融入全民健身给民俗体育带来了时代发展的契机,为民俗体育的时代变轨指引方向、为民俗体育理论体系的构建搭力,为民俗体育继承和创新提供载体等;但也存在全球化语境下异域体育冲击、民族文化认同下民俗体育的式微、健身视域下群众母体的脱离等现实挑战。建议:顶层设计是关键、内部转型是核心、开放共享是手段。
关键词: 全民健身 民俗体育 发展策略
2016年国务院颁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简为计划),文件中提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供给,其中包括开展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1]这是全民健身计划中首次纳入民俗运动项目,这为民俗运动的开展和推广提供了政策支撑。基于此,本研究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上,分析探讨民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的契机和挑战,旨在为我国民俗体育的继承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1 民俗体育的概念
“民俗”(Folklore)由汤姆斯提出,寓意为“民众的知慧”,民俗学科产生于19世纪初的欧洲。有的人认为民俗体育归属于民俗学的民间游戏娱乐,盛琦先生[2]则认为“民俗体育应该从体育领域与民俗角度共同研究,体育学与民俗学结合起来”。
追本溯源,从民俗体育历史轴的角度来看,春秋战国以前《周礼·保氏》中的六艺便有了射箭。《吕式春秋》中提到唱歌舞蹈农耕仪式,其中《季秋纪》便提到了重阳登高。《晋书》中提到颛帝作乐鸟兽等民俗娱乐活动,当时的民俗体育是娱乐生活方式。《史记》中提到汉朝宫廷正月十五祭“太初神”汉文帝时便有了元宵观灯晚会,民俗体育融入了浓厚的祭祀习俗。《汉书·西域传》中提到鱼龙曼延,这是最早的民间戏法,带有观赏娱乐意义。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便记载了斗鸡、秋千、赛龙舟等民俗体育活动,吴均的《续齐谐记》对这些也均有记载。唐宋时期民俗体育更是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民俗体育在明清朝代达到发展的顶峰,不仅是民俗风气更是当时的社会潮流。
目前,国内学者对民俗体育概念定义普遍接受的是:民俗体育是由一定的民众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一种普遍模式的生活化、仪式化的传统体育文化体,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3]
2 全民健身给民俗体育带来时代契机
2.1 为民俗体育的时代变轨指引方向
古代中国的民俗体育发展得如火如荼,从唐代张建封《竞渡歌》中赛龙舟的气势磅礴;《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淮南子·本经训》中的后裔射日;孔子《论语》中的“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杜甫《哀江头》里对妇女习射的生动描述、女帝武则天设立武举考核射箭内容等,从带兵打仗到宫廷作乐再到民间杂耍,民俗体育已经走进百姓的生活里。但近代随着国内外文化的交融、竞技体育的兴起,民俗体育渐渐式微、传统文化丢失、民俗性脱落,使得民俗体育的发展举步维艰。[4]
《计划》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是极具新时代意义和特色的。(1)创新:理念思想创其新。探究民俗体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寻求新发展之路,与时代接轨,突出“俗”的特色,开拓民俗文化结合休闲健身的模式。(2)协调:内外发展新合力。内部分配均衡,深度挖掘边缘化项目,拓宽发展模式。协调民俗体育与全民健身的供给关系,共同构建全民健身与民俗体育新思路和目标。(3)绿色:高效低入可持续。增强民俗体育的输出功效,减少其资源损耗,转变民俗体育传统练习方式,“一器多项、一人多种”。(4)开放:通力合作走出去。秉持开放的发展理念,将地域性、封闭性的民俗文化与其他文化交融,提高民俗体育内容的开放,跨域的文化交流和人才培养,批判“一脉单传”的陋俗。(5)共享:完善机制益全民。加快民俗体育共享机制,增加“线上线下APP的宣传”“社区和广场的共享单位”,方便群众了解和受用。
2.2 为民俗体育理论体系的构建搭力
20世纪30年代体育思想的“土洋之争”[5],众多学者就中国体育发展道路进行了激烈的探讨。从“十二五”期间的全民健身计划中发展登山、踢毽等民俗体育项目,再到“十三五”期间的扶持推广民族民俗运动项目,这是将民俗体育放到国家政策的台面上来讲,势必能加速民俗体育理论的构建。原因如下:中国历来是文化之邦,有着五千多年的璀璨历史,传承至今,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会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6]民俗体育作为特殊的文化符号扎根于民间生活,现如今有了《计划》政策的稳固支持,加之“文化自信”的发展道路,将会引起相关政府机构和专家、学者对民俗体育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在全民健身“热潮”的助力下,掀开民俗体育发展的新篇章。
2.3 为民俗体育继承和创新提供载体
一方面,《计划》的对象是人民群众,面向整个社会。民俗体育始于民间,由民众所创造和享用,主体是人民群众,二者的主体对象是一致的。《计划》中要求到2020年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1],如此多的运动人口基数,为民俗体育的开展提供了落脚点,为其继承和创新提供大量的人群载体。
第二,群众健身受到媒介传播的影响。人们通常会从媒体上接受很多讯息和信号,一定程度上干预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当下的媒体主要是围绕着那些主流体育进行传播,不管从赛事转播、电视栏目、广告插播等,还是体育品牌的代言。
2013年,“联盟”成立之前,在领导班子支持下,医院信息化系统被进一步转型,有了进一步的拆分和整合。“并非零散打碎后再重组,核心思想是一体化拆分,将各系统平台拆出。”孙岩国表示,这些动作基于医院班子医疗和质控管理的新思路,“拆完LIS拆PACS,再到电子病历,各自提升后,整体融合入新的、大的系统中运行。”他补充,这也正是相关流程改造后,医院从数年前日门诊量两三千人次,至而今八千人次仍然运行流畅的重要原因。
3 民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现实挑战
3.1 全球化语境下异域体育冲击
“突突突……”11月的一天早晨,在监利县何王庙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一条铁驳船缓缓驶入河汊。协巡员周家喜把太阳帽扔进船舱,穿上救生衣和下水裤,跳下船去,从水里扯起一根小竹竿,带起一张10多米长的渔网。“江豚很有可能误闯进这种渔网中受到伤害。”周家喜将渔网从水中慢慢拖上岸,密封的下水裤和“江豚保护”救生衣让他感到闷热,额头很快冒出了汗珠。
第一,群众健身受到参与人群和基础设施的影响。随着各项公共服务基础日趋完善,部分城乡居民有条件在专门的体育场地进行锻炼,那些大众化的、简而易行的运动将是首要选择,他们能方便学习和开展,进行民俗体育的则少之又少。
3.2 民族文化认同下民俗体育的离位
民族文化认同这个概念:指的是个人对本群体的长期历史形成的优秀文化进行坚守和维护。[9]民俗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源起于古代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中的劳动生产,娱乐活动、军事战争,祭祀风俗糅合而形成的文化形态,扎根在传统的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封建社会里。从虎门硝烟一声炮响打开国门之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国家,在这个社会背景下民俗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发生激烈碰撞和冲击。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民俗体育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其生存环境与生存形态出现了断痕[10],换言之,社会环境的改变影响了社会存在。封建社会的滞后性,封闭性致使中西方文化碰撞初期民俗体育就陷入了困境,处于劣势地位。
回眸过去一百多年民俗体育文化的延续每况愈下,整个过程就是:文化闭塞—文化冲击—文化滞后—文化自卑,已经偏离其原来的位置。
3.3 健身视域下群众母体的脱离
《计划》的实施面向的是群众,是为了促进国民的身体健康,而群众体育的活动的内容直接影响到民俗体育的发展。民俗体育与《计划》拥有共同的人群基础,基于第4次全国群众体育的项目调查。参与人群最多的5项分别是:健身走跑步、小球类、广场舞、大球类、健身操[12],西方体育仍是我国健身项目的主旋律,民俗体育则处于“边缘化”的现状,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二。
足球、篮球、田径等体育项目的引进,慢慢成为了近现代生活的主流体育,从目前体育发展的规模和参与人数来说,西方体育占据了主体位置,运动会基本上也是以西方竞技体育项目为内容组成的。那么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民俗体育的融入便显得步履维艰。一方面,民俗体育要抵制外来体育的蚕食,在夹缝中寻求新生的契机。另一方面,面对渐行成熟的体育体制还要谋求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全民健身活动场地及基础设施不足、分布不均衡。据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7],乡村室内体育场地仅有2.73万个,占地面积0.05亿㎡,地区体育馆分布不均,沿海发达城市和中部地区偏多,人均场地面积只有1.46㎡。乡村地带和偏远山区的群众由于缺乏健身基础设施,这些现实情况会对当地的体育活动或者适宜开展的民俗活动进行推广和发展,这为民俗体育的创新和转型提供了契机。
4 民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发展对策
4.1 顶层设计是关键
第一,继承和批判。区别对待民俗体育文化,有利于民俗体育前进的脚步。优秀的民俗文化要继承发扬,如:“中秋团圆赏月”“端午龙舟吃粽子”“重阳登高”等,这些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珍藏和保护。劣性的民俗文化要摒弃批判,如:“传男不传女”“祭祀陪葬”等压制文化自由的发展,陈腐有害,阻碍其发展。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借鉴参考过去民俗体育发展的历史,结合当下全民健身的大背景,对其优劣文化继承批判。
第一,圈定“领头羊”,建立政府机构,统筹规划。目前来说,民俗体育协会只有以市为单位的,大体协和国家体育总局并没有成立其相关机构,这对于其发展和规划是极其困难的。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民俗体育必须要紧紧围绕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打持久战,才能打胜仗,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统筹进行。高层建筑决定低层建筑,高层设计好了,基层的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推进。
其次,构建民俗体育理论体系。在盛琦先生的《中外体育民俗文化》一书中提出:民俗体育分为5个部分,民族传统体育包括民俗体育的前3部分,武术则属于民俗体育范畴的第一部分。第三部分是一些体育民俗现象,还有儿童游戏民俗,在这一个版块中缺乏理论体系,广泛存在于民间,并没有进行挖掘整理。鉴于此,民俗体育的理论构建主要针对于第三部分的内容,以及把第二部分的内容进行整合,这是民俗体育顶层设计的关键,发挥政府职能对资源整理挖掘,民俗体育才会有新生的动力。最后,加强挖掘力度和研究深度。各族人民创造了五花八门的民俗体育文化,因此要加强挖掘的力度,深度去发现地方性的民俗体育文化,对此进行整理和保护。在研究层次上要突破以往的研究层次,打破习俗、节日等的框架局限,对民俗体育的第三部分以娱乐游戏为主的项目进行范式研究。厘清民俗体育研究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加强文化内涵与时代的联系,切合时代意义,满足人民的需求。
“表演”的对象不仅有本地人,也有其他侨民。有报告人反映,有的侨民遇到亲戚去世这样的情况都不回来,但一定会为了节庆专程回来,只为跟其他侨民比个高低,“看看谁才是最有钱的”①访谈前政府职员、现自由职业者BG,男,28岁。。皇后加冕这样的活动需要观众,但舞会、聚餐这样的场合只对海外侨民开放,美其名曰让侨民“叙旧情”,但实际上变成了让海外侨民圈内社交的场合。它人为地制造出身份地位者的小圈子,如果说皇后加冕满足了海外侨民所需要的全民瞩目,那么侨民舞会则满足了他们所同样需要的与众不同。
4.2 内部转型是核心
当前民俗体育渐趋消逝,面临生存危机,表现出“食土不化”“食洋不化”的情况,缺少生命力,存在“理论依附”等危机。[15]这是民俗体育的内部出了问题,民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应从本身的内部入手,内部转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顶层设计是一个工程学术语,正成为中国新的政治名词,最先出现是在中共中央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推进全面改革就需要“顶层设计”[13],站在历史的新高度,我们能更好的回顾、延续和展望国家层次的设计思想。[14]
自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国外文化思想便不断涌入门内,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提出引进西方理论,“以西为体”、“以奥化中”的民族体育改良方式席卷而来[8],“兵操”的开展以及近代体育在学校体育的传播使得西方体育迅速萌芽壮大。
第二,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全球化时代并不是意味着同一化,共同化,而是通过多元文化交融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其应对之道应该是“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兼容并蓄是指把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东西收存起来,和而不同是指和谐相处但不随便附和,映射到民俗体育文化中。首先,充分认识民俗体育的定位。广泛吸收多学科、多内容的文化体系,把精髓部分收为己用。其次,掌握自身话语权。
中国科技教育的由来与现状 中国早在2001年就对STEM教育有了关注,并将其由国外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STEM教育的研究在2016达到高潮,教育领域意识到STEM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推动STEM教育。在一些学校中,除学科实验室之外,科创教育联盟理工实验室也已经完成建设,中小学引进并开设相关课程,一些教育研究团队致力于开发系列课程。
第三,贴近时代,满足需求。当下民俗体育的发展还处于摸石过河的现状,跟西方的“舶来品”相比较还处于新生儿的状态。目前民俗体育出现“文化失语”“理论体系缺失”“传承机制单一”“体育商业化的压力”[17]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应该从时代需求出发对民俗体育内核进行转型。理论层次方面,构建本体理论体系,完善基础研究,建立自身“游戏规则”,处理好民俗体育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扬长避短。
(2)固定衰减器2的衰减量的选择应保证发射机的调谐信号到达信号源后的功率低于信号源的最大允许反向输入功率3dB;
福建省局各相关业务处室、行政服务中心、认证审评中心加强了对对下放设区市局和授权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厦门、平潭片区管委会实施的审批项目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了基层业务人员的行政审批和服务工作水平,优化了监管人才队伍结构,并提高了生物医药监管人才队伍的自律意识,保证监管人员在监管过程中依法使用自由裁量权,切断罚款与监管的利益关系,杜绝收贿受贿现象。
4.3 开放共享是手段
“开放、共享”的手段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旨在将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趋势,使群众在共建共享的发展中获得喜悦感。[16]民俗体育是从群众中开展,服务于群众,为群众所享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民俗体育文化不仅仅代表“传统的 ” 也代表现在和将来,民俗体育文化不仅仅代表“民间习俗”更代表民众。但是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民俗体育的融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基于这些困境,笔者认为“开放、共享”的原则是民俗体育“走出去”的重要手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方面,针对其传承单一性、地域封闭性,应构建多元传承机制。(1)建立民俗体育数字化传承体系。文化是历史凝成的结晶,是历史的见证者,但是消失的文化是无法找回弥补的。因此,积极主动建立数字化传承体系,通过互联网构建一个网络数据库。(2)开展学术文化交流。1956年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回眸历史文化是在不断的碰撞和思索中进步的,欧洲的文化繁华是因为“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闭门造车是不会有现在的繁荣富强。因此,应分层级、分地域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开展交叉学科的学术研讨会,广泛借鉴吸收其他优秀文化,革故鼎新。
另一方面,针对其经济效益低下、社会认知偏低,应转变生存方式,让“文化”走出去。(1)与经济结合才能造新血。构建特色休闲旅游小镇,与旅游服务结合起来,不仅能宣传民俗体育文化,还能带来经济效益;构建特色城市,形成当地独特城市文化,“一城一俗”,能增强群众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拓宽多渠道的生存方式如构建:民俗民宿、民俗地产,结合当地或者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内容引入其中。(2)与赛事结合才能牢地基。赛事的运营开展是民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的有力载体,首先为其提供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基础,再而使鲜为人知的民俗项目得到传播。借鉴于十三届全运会纳入群众体育赛事,那么民俗体育的推广也可以纳入大运会、中学生运动会、民运会等大型群体赛事,在民俗体育文化浓厚的地域举办老年人运动会,群众参与人数多了,民俗体育发展的地基才打牢。
5 结语
民俗体育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是中华宝库的瑰宝,汇集着人民智慧的结晶,不仅传承于古代、立足于现在,更要发展与未来。《全民健身计划》为民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是其发展的时代契机,但也存在极大的挑战和困难,异域体育的冲击、文化认同下的离位。任何事物的前行都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改进。相信在政策的支撑下,究其滞后的动因,谋其发展新方向,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民俗体育必将会以全新的面貌面向世人。
由于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支付意愿不可能大于对新产品的支付意愿,且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支付意愿不可能为负,所以有0<(θ+β)/γ<1。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EB/OL].http:// www. gov.cn /zhengce /content/2016-06/23/content_5084564.htm.
[2]盛琦.中外体育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21-26.
[3]涂传飞.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概念再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1):27-28.
[4]吴宋姣,熊禄全.民俗体育生存文化本相的符号变迁[J].体育学刊,2017(1):29-30.
[5]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M].第四卷.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77.
[6]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 http://www. gov. cn / 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7]国家体育总局.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EB/OL]. http://www. sport. gov.cn/n16/n1077/n1467/n3895927/n4119307/7153937.html
[8]卢高峰,王 岗.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现状问题机遇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4):53 -54.
[9]卿臻.民族文化认同理论及其本质探析[J].前沿,2010(7):156-159.
[10]白永正.文化视域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走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4):35.
[11]杨永钟,江瑞.我国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特征研究——基于4次全国群众体育调查结果的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6):125.
[12]张卓元.中国改革顶层设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25-26.
[13]何劲鹏,杨伟群,韩文娜.顶层设计主导下我国学校体育“微改革”力量的培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2):79-80.
[14]雷军蓉,王世友.本土异域间:我国民俗体育文化“本土化”研究的审视与论绎[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1):137-138.
[15]刘次琴,陆宇榕.文化自信主题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1):43-44.
[16]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N].2015-10-29.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the Thought of Integrating Folk Sports into National Fitness
Zhang Jiaxi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12, China)
Abstract: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and logic analysis method are used to dialectically think about the folk sports" integration into the national fitness. Main conclusion: the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fitness brings the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sports,provides the directio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lk sports, build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folk sports, and provides the carrier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folk sports. However, there are also realistic challenges such as the impact of foreign sport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he decline of folk sports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disconnection of the mas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tness. Suggestions: top-level design is the key, internal transformation is the core, and open sharing is the means.
Keywords: National fitness folk sports 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 G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1839(2019)5—0107—04
作者简介: 张嘉信(1995~),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标签:全民健身论文; 民俗体育论文; 发展策略论文;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