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干预效果分析论文_王翠荣1,高慧琴2

(1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张家口 076750)

(2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张家口 076650)

【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作用,仅供临床借鉴。方法:选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挂号的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干预下进一步由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程度。结果: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艾滋病知识丰富,预防知晓率与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高达96.67%(29/30)和100.00%(30/30),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结果比较差异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作用于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效果理想,在艾滋病的预防中具有较高价值,值得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艾滋病健康教育;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

【中图分类号】R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0-0284-02

艾滋病是由于感染艾滋病病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危害极大。艾滋病病毒又称HIV病毒,能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迫害的病毒,其主要攻击目标是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以此使得人体免疫功能丧失[1]。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血液、母婴、性接触等方式,近几年通过临床资料可以看出,孕期妇女感染率逐年增加,使得由于母婴感染艾滋病的新生儿也越来越多,应尽快推进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以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概率。现将本次研究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县疾控中心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挂号的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每组30例孕妇。

对照组孕妇中,孕妇的年龄范围为22至37岁,孕妇的年龄均值为(28.5±1.5)岁,孕周为4至22周,平均孕周为(12.5±1.5)周,初孕妇19例,经孕妇11例。

观察组孕妇中,孕妇的年龄范围为20至38岁,孕妇的年龄均值为(29.5±2.0)岁,孕周为4至22周,平均孕周为(13.5±1.0)周,初孕妇20例,经孕妇10例。

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P值>0.05,组间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进行优质护理与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实施具体的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

(1)聘请专家开展知识讲座,讲解艾滋病传播的途径及预防措施,使孕妇对艾滋病有深刻的理解,提高孕妇对检查与护理的配合度,及时为产妇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解惑,提高产妇对艾滋病的知晓率。

(2)县疾控中心人员定期邀约孕妇一对一健康宣教,通过宣传栏、宣传卡片、宣传视频等方式,使孕妇更直观的了解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相关知识与危害,为孕妇讲解相关预防措施,降低滋病母婴传播发生概率。

(3)搭建通讯平台,推出宣传公众号等,邀请孕妇关注手机短信或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相关知识至孕妇手机,内容主要包括艾滋病现状、临床表现、母婴阻断、安全套使用手册等。同时开展通讯咨询,针对产妇疑惑进行解答。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孕妇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孕妇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与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研究数据准确无误地录入到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年龄孕周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使用[n、(%)]表示,当P值小于0.05时,表示研究结果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相反当P值大于0.05时,则认为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数据得出,干预前两组孕妇在艾滋病母婴传播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上比较结果差异较小,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在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艾滋病知识丰富,预防知晓率与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高达96.67%(29/30)和100.00%(30/30),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结果比较差异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该病由HIV艾滋病病毒导致,严重破环人体内T淋巴细胞,最终导致人体丧失免疫功能。近年来,艾滋病患病比例渐渐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而育龄期妇女的感染概率也逐步提高,使得新生儿患病几率增加,因此健康教育迫在眉睫[2]。

健康教育指的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使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的一种新型综合护理模式[3]。相关学者表示目前艾滋病总体呈现出从高危到低危、男性患者为主向女性患者感染率增多的模式。女性患者承担生育后代的使命,导致通过母婴传播的危害性增加,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使孕妇充分了解母婴传播的危害,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降低母婴传播发生率。

本次研究对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加健康教育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艾滋病防治知识丰富,预防艾滋病知晓率与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高达96.67%(29/30)和100.00%(30/30),与单纯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结果比较差异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作用于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效果理想,在艾滋病的预防中具有较高价值,疾控中心应加大力度推进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以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李学高.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干预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31):162-163.

[2]刘悦晖.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预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干预效果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1):1541-1542.

[3]周容,莫春莲,方玫玫,等.广西吴圩镇孕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4):4103-4107.

论文作者:王翠荣1,高慧琴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  ;  ;  ;  ;  ;  ;  ;  

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干预效果分析论文_王翠荣1,高慧琴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