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分组合作教学研究论文_王德波

初中数学课堂分组合作教学研究论文_王德波

王德波 四川省剑阁县杨村小学校 628300

【摘要】分组合作是当前教学过程中使用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多使用填鸭教学和满堂讲解的方式,对学生来说,填鸭方式和满堂讲方式都是将学生定义为被动接受,使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展现自身能力,对学生思想方式和创新思维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分组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将学生定义为主体定位,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与热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9-073-01

引言

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在发展阶段,所以需要进行重点的培养和提高,但是当前的数学教学教师使用的方法多为被动教学方式,学生在被动学习过程中无法展现出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当前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大部分教师会选择使用分组教学方法,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单调和枯燥的教学方法改良,使其可以获得综合提高,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果,今儿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1分组合作教学对数学学习的意义

数学小组之间互助合作的学习不同于个人的学习。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发问,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很好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一步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多种思维模式,扩展他们的视野。例如,在讲“平行线与相交线”时,教师可以组织不同小组分别研究平行线和相交线两个概念,强调学生将理论运用在实践中,在实践中验证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出相关结论后,不同小组互相交换学习结论和心得进行互助合作学习。如此一来,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两个概念的理解,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2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分析

虽然分组合作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被教育工作者应用于教育实践之中,但从当前的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中,可以看出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存在诸多问题,未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合作。比如:分组形式比较随机,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小组合作模式过于表面;学生参与分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也缺乏教师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等等。因此,初中数学课堂中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首先应注意分组结构的合理性。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分组应遵循: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原则。一个小组内应包含不同性别、不同数学水平、不同能力特征的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的认知水平、风格等不能差别过大,从而在合作学习中实现互相学习、帮助与补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初中数学课堂实施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策略

3.1科学分工,合作探究

在开展分组合作教学之前,要有一个合理的分组过程,要想让学生在之后的合作中表现得更为出色,协作得更加愉快,配合得更加默契,就要有一个科学的分组方案。科学分组方案的制定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如学生的交际能力、学习方式、学科成绩等。教师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通常情况下,一个组的容量为五到七人,每个组要分配一到两个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其余成员为成绩中等和比较差的学生。成绩不是唯一的分组因素,在考虑成绩的同时,也要考虑性格的差异。这样分组是比较科学的,科学的分组自然会达到分组合作教学的目的。

3.2细化分工,责任到人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分组合作教学方式会遇到一些问题。小组内的学生,由于不清楚自己的任务,往往会出现偷懒,依赖别人,甚至忘记学习任务的现象。若要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教师就要有一个精细分工的方案,每个组的组长负责分配任务,保证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的学习任务。例如,在讲“证明三角形的相似”时,针对证明方法的多样性,组内成员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了能让组内成员都参与其中,可以将任务精细化,保证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任务。一人负责用两个角对应相等则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去证明,另一人则可以根据三边对应成比例的判定方法去证明。剩余的学生可以用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对应相等的方法去实现。在所有的学生都证明完毕后,将最终的几种方法放在一起去比较,找出其中最简单易懂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

3.3分组合作,提升初中生的自学能力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分组合作教学,可以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每个人都是组里讨论的一员,而不是旁观者。在一个小组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将掌握的知识及技巧讲给组里的成员。当然,讲解者要提前将自己要讲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用通俗易懂的思路去引导其他成员。每个人都想进步,都想表现出色,因此其他的成员在课下也会将预习工作做好。当遇到不懂的知识时,学生可翻阅一些资料,并积极思考。

3.4合理实施竞争机制,提升小组合作能力

初中数学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相关公式原理、还应锻炼学生相关运算、心算的能力,这对其在日后的学习与考试中提高运算效率、区的更好的成绩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与意义。因此,初中数学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布置一些计算题或计算任务,引导小组以竞争机制完成相关的计算。然后,比较小组之间的计算成绩,激发学生强烈的好胜心,并经过长期有目的的系统性训练与比赛,锻炼其运算能力,培养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激情,从而全面提升整个班级的运算能力,实现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4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系就教学应合理应用分组合作教学模式,以有效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与积极性,激发起学习欲望,拓展其思考范围,解放其思想,不断增强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最后,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小组合作模式,构建和谐、自由、民主的数学课堂,进而充分发挥初中数学教学的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浅谈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王丽.新课程(下)2018年07期.

[2]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教学模式的科学运用[J].周剑鹏.新课程(下)2018年06期.

[3]小组合作与作文教学[J].杨心盛.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年18期.

论文作者:王德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2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课堂分组合作教学研究论文_王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