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东莞分院
摘要:当前,建筑设计过程中对于绿色生态理念的运用已经非常深入,而随着绿色生态建筑的快速发展,在建筑设计期间将建筑、能源、环境等因素进行有效结合,在确保基本的建筑功能的基础上,提升建筑空间的舒适性及环保水平,是绿色生态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中的最终目标。论文分析了绿色生态型建筑的主要内涵,以及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建筑设计过程中运用绿色生态理念的主要方式及其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
引言
将绿色生态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是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体现。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审视建筑对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建筑整体的使用成效。在工程建设期间,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材料、工艺等内容,通过不断消化、吸收、创新,增强建筑行业自身设计能力,开辟多种绿色生态体系建设渠道,结合建筑工程设计,推广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能够在应用绿色生态理念的同时获取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理念
1.1绿色生态型建筑的主要内涵
绿色生态型建筑将建筑整体设计与周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融合,减少建筑体系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绿色生态型建筑主要依靠清洁能源,能够大大提升周边环境质量,同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建筑体系自身的生态平衡。此类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主的基本理念,为使用者提供舒适高效、健康环保的生产生活环境。绿色生态型建筑具有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延长建筑物寿命、节能、节地、节水等优势,能够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三方效益的有效统一。绿色生态型建筑将建筑体系可以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对待,通过各种人工、天然的手段创造富有生机的建筑环境,并减少和控制人们对于资源的使用,实现自然平衡,能够很好地处理人、自然、建筑三者间的关系。
1.2 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1)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去能够更好地契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通过各类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综合应用,提升建筑体系资源利用效率,促使各类设备设施能够在相应的能量循环过程中发挥最为有效的作用,为建筑的高效运营奠定基础。
2)通过结合各个地区的环境、气候特点,可以设计出能耗低、效率高的建筑。通过就地取材减少材料运输成本,使用各类节能墙体材料实现建筑保温节能效果,通过各类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降低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成本;通过建筑材料的循环使用降低建筑成本、环境成本。
3)绿色生态建筑理念的引入,扩大了各类新型建筑材料及制成品的应用范围,同时,加速淘汰工艺技术落后的产品,随着建筑行业对于各类新型材料的需求,新型的建筑材料不断被研发利用,传统的高耗能的材料就会逐渐被淘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设计原则
1.3.1 节能降耗的设计原则
建筑材料的生产及运输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产生建筑垃圾,最终对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破坏。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除了保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外,还应选择能耗低、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
1.3.2 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建筑的主要使用者是人,绿色生态设计的重要设计理念之一就是优化人的生活环境和行为习惯,减少生活负荷,其设计方法和过程都必须充分尊重人的行为习惯,不能为了使用技术而加重人的生活成本,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损害人的利益及健康。建筑师应该关注建筑内热环境是否合格、空气质量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噪声及电磁场等对人的影响;尽量避免或者少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全面考虑通风流动状况,合理地规划布置出风口及进风口。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指导下的建筑,不仅可以满足人的安全、健康及适用的需求,还可以符合人类审美的需求。
1.3.3 贴合实际的设计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为了达到绿色生态而忽略实际需求,盲目照搬别人的设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统筹规划。
2 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2.1 建筑材料的选取
我国的建筑材料行业是资源及能源的消耗大户,对整个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要优先选取可再生利用的材料,多使用本地材料,不仅可以减小运输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2 充分使用太阳能
近几年来,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BIPV 的应用原理是通过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与其他电力设备结合完成供电。将 BIPV 应用在建筑幕墙中,相比传统幕墙其节能效果大幅增加,在不影响幕墙外观及室内采光的前提下,可以使用幕墙空间进行发电,还可以将 BIPV运用到遮阳及建筑立面部分。
2.3 再生水的回收利用
绿色建筑所提倡的主流设计思想是再生水的回收利用,雨水、杂排水、洗涤污水、洗浴废水、厕所污水、厨房污水等通过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达到生活杂用水的标准,也可用于绿化、洗车、施工等。综合规划用水方案,合理设计污水系统、排水系统及雨水系统,可充分高效地利用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
2.4 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
绿色生态理念下的建筑规划,在进行建筑选址前,设计人员一定要到勘察场地,充分考虑环境因素,要避免因气候环境不稳定而造成能源的浪费;还应该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域总体规划等来进行节能设计。设计者还应该全面考虑建筑物的整体形态、布局、风向及日照情况,结合自然环境以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2.5 室内设计方面
通过在建筑中庭进行生态化设计,使建筑中庭成为气流、光线的通道,实现“光井” “烟囱”的作用,提高自然采光率,并通过阳光收集、反射等作用排除室内湿气、浊气,提高室内空气流动效率,在人与自然进行接触的同时降低对于机械通风及空调系统的依赖。将绿化体系引入到建筑当中对建筑中庭位置绿化,形成相应景观的同时,借助植物新陈代谢作用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质量,通过设计相应的“缓冲空间”,在建筑主体、室外环境之间使用相应材料围合出较大空间作为室内外连接的过渡区或缓冲区,进而实现建筑的节能目标。
2.6绿色生态理念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1)绿色生态型建筑要能够融入到城市建筑体系当中去。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决不能脱离城市环境进行凭空想象,绿色生态建筑要与城市进行高效契合。如干旱区域建筑设计时要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问题;湿润区域建筑设计时要考虑排水问题的处理。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所处的城市环境,同时结合区位特点,选择更为合理的建筑设计方式、内容,充分发挥建筑生态功能,实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
2)城市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城市内部各个建筑的协调性,减少绿色生态建筑的突兀感,要与城市其他建筑风格进行呼应,避免出现虽然满足了绿色生态需求,但是却与周边建筑格格不入的情况。实际设计过程中,要对城市环境进行细致了解,认真进行考察研究,明确城市建筑特点,然后利用各种生态设计手段,促使绿色生态建筑能够充分展现其在城市中的价值。
3结束语
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在其应用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理念与设计工作的融合情况,从建筑室内外角度进行考虑,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设计创新,确保绿色生态体系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建筑体系当中,获取较高的环保节能效益。打破传统建筑设计形式,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选择有效方式提升建筑整体能效,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华,刘兰香,王占景.绿色建筑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技术[J].绿色建筑检测与评价,2012(3):35- 39.
[2]董凯.浅谈绿色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68.
[3]朱尔立.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200.
[4]李景成,李学伟.绿色建筑中生态水资源利用规划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2(4):112- 113.
[5]刘长春,孙憬漪,彭逸瀚,等.南太湖湿地奥体公园体育场建筑设计的理性主义解析[J].工业建筑,2019,49(3):76-80.
论文作者:陈鸿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8
标签:建筑论文; 绿色生态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理念论文; 环境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