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论文_刘玉平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论文_刘玉平

牡丹江市肿瘤医院麻醉科 黑龙江/牡丹江?157001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全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前给予舒芬太尼,对照组给予0.8%氯化钠溶液,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为2.79%,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为31.79%。观察组术后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可用于全身麻醉,能明显提高术后病人的恢复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躁动的发生。

关键词:舒芬太尼;全身麻醉;心脏瓣膜置换术;应激;血流动力学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ASAII-ASAIII级择期CBP下,60例停跳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RP和F1组,所有均为术前无肝功能、肾功能障碍、无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术前血压控制良好。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术在CBP下进行手术。心脏手术患者术前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脏或心脏衰竭,所以心脏手术麻醉抑制应激反应的同时,应尽量减少心脏功能的抑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尽量使麻醉恢复顺利,快速,使术后呼吸机支持的时间降到最低。阿片类镇痛药可阻断自主神经系统和机体对痛觉刺激的反应,也可减少其他麻醉药物剂量,促进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在心脏手术中发挥重要作用。1974年,舒芬太尼合成,芬太尼N-4位被取代而成。是阿片类药物中镇痛作用最强的[1]。

1.2方法

在手术之前25min肌注射吗啡0.15mg/kg,东莨菪碱0.25mg。进入房间后,面罩吸入氧气,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建立ECG和SpO2监测。测量动脉穿刺导管的导管插入。F组麻醉诱导:咪唑稳定0.15mg/kg,维库溴铵0.15mg/kg,芬太尼15μg/kg,依次静注,气氮插管后给氧,氮气机械通气,右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S组除舒芬太尼1.5g/kg外,其余药物与F组相同。麻醉维持:两组分别在皮肤,胸骨,体外循环和胸部分别6分钟,芬太尼15μg/kg或舒芬太尼1.5μg/kg分别静注射。在肌肉松弛恢复的情况下,发现在BP的情况下通过不连续输注0.45%异氟醚来维持肌肉松弛剂。在体外循环期间,使用咪唑维持6,12mg。手术中芬太尼总量为60μg/kg,舒芬太尼总量为6.G/kg。根据心脏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普钠等。手术结束后病人被送到重症监护病房(ICU)。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及其他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术后清醒时间(358±49)分钟在F组和S组(247±34)最小,而拔管时间(626±54)分钟在F组和(377±28)分钟S组差异显著(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S组术后阿片类镇痛显著低于F组(P<0.05)。在诱导期,两组的MAP和HR的变化是相似的。政府后,地图。HR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但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在两组中,舒芬太尼组有5例躁动,舒芬太尼组为10%,而盐水组的躁动发生率为42%。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两组间焦虑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中苏醒的患者中,以医生的评分,舒芬太尼组的发生率为72.4%,无伴率为27.6%,生理盐水组为46.1%和53.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X=2.71,P<0.05)。研究中,在不良反应中,观察组发生躁动3例,发生率为33.01%。躁动的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痉挛和噩梦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应用全身麻醉后复苏期间舒芬太尼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减少不安的发病率。回收率,术后呼吸恢复时间观察组中,呼吁欧喷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经济复苏期间舒芬太尼在全身麻醉可以加快病人的康复,并且减少恢复时间。所有患者在观察疼痛情况时均有疼痛,轻度疼痛为73.11%,中度疼痛为19.98%,重度疼痛为6.91%,轻度疼痛为5.69%,中度疼痛为36.12%,重度疼痛为58.19%。总的来说,观察组患者疼痛(P<0.05),说明舒芬太尼在全身麻醉后恢复期的应用可以减轻疼痛程度,减轻患者的疼痛。CPB跳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疼痛刺激,患者手术刺激较大,麻醉用药要求心血管刺激小,足量镇痛避免术中及术后高血压,代谢性酸中毒不良事件发生。舒芬太尼作为CPB心脏骤停的心肺旁路瓣膜,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优于芬太尼。本篇文章中的一些发现与文献中报道的相似,具体值的差异可能与主题的数量和区域之间的差异有关。

讨论

瓣膜病患者一般病程较长,心功能明显受损,应强调麻醉维持适宜的麻醉水平,减轻应激反应,尽量减少患者心血管功能的抑制,以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目前常用大剂量芬太尼40-80μg/kg为基础的麻醉[2]。舒芬太尼是一种芬太尼N-4取代的衍生物,与芬太尼相同的受体亚型,亲和力比芬太尼高7.7倍。舒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是一种取代芬太尼N-4衍生物的脂溶性和镇痛作用,作用时间长,易渗透血脑屏障和细胞膜,对心血管系统影响不大,反复给药次数较少,可保护心肌,减少心肌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等优点。其特点是起效快、安全、镇痛效果强,血流动力学和激素水平变化小引起的手术应激。舒芬太尼能增加迷走神经张力,减少交感神经张力,保持较好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且药物在体内较少,能迅速清除。因此,该药广泛应用于麻醉镇痛,麻醉诱导,麻醉维持用药和术后镇痛。但高剂量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较高,对术后镇痛的发生率带来一些顾虑。椎管内应用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恶心、痉挛、镇静、头晕和发抖,偶尔尿失禁[3]。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观察到舒芬太尼可以减少全身麻醉后恢复期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观察全身麻醉后舒芬太尼和患者使用生理盐水后的恢复期。眼睛出现的时间和拔管时间,大大减少术后激动的发生,患者疼痛程度大大降低,疼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舒缓。而在实验过程中,舒芬太尼组和盐水组之间的副作用没有显着差异。舒芬太尼在全身麻醉后恢复期的应用可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有利的条件。阿片类药物在围手术期的合理使用在心脏手术麻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舒芬太尼具有镇痛作用强,抑制手术应激,心血管系统稳定,轻度呼吸抑制等优点。目前,舒芬太尼用于不同年龄和类型心脏手术患者的麻醉管理和术后镇痛,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但目前大部分的研究仅限于单中心和小样本的实验研究。舒芬太尼仍然是由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控制。多中心临床研究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此外,还将继续研究舒芬太尼联合不同类型的麻醉药品。随着研究的深入,舒芬太尼在心脏手术麻醉方面将会有更广阔的视野。

参考文献

[1]钟白,齐娟.舒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术麻醉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11):853-854.

[2]吴洁,王天龙.舒芬太尼在心脏手术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08):1469-1472.

[3]黄瑞文.舒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4):80-81.

论文作者:刘玉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9

标签:;  ;  ;  ;  ;  ;  ;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论文_刘玉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