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及对策的研究论文_李喜新,颜玉

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及对策的研究论文_李喜新,颜玉

山东鲁王建工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淄博 255300

摘要:建筑工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也是提高人们居住生活水平的重要元素,但是在为人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某些建筑工程也出现了质量方面的问题。本文从影响工程质量因素出发,讲述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内容并对如何加强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施工质量 问题 因素

1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1人的因素

领导者的素质和管理技术层的整体素质,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里的关健,施工管理人员,班组长和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应满足工程质量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从事特殊工种和关健工序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引入竞争机制,综合考虑,把住用人关,让人的流动始终处于全面受控状态,从而靠人去实现质量目标。

1.2材料因素

材料管理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控制,主要是严格检查验收,正确合理地使用,建筑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建筑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达到标准。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有不少建筑材料的质量还未达到质量要求。

1.3机械设备因素

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化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设施,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着重从机械设备的选型、主耍性能参数和使用操作要求等三方面予以控制。

1.4方法因素

方法的因素主要包含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等的控制。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括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正确的施工方法是保证工程按期保质完成的前提。

1.5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环境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

2工程施工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

2.1工程建设程序不规范,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工程建设存在质量问题时,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没有经过可行性论证,没有经过科学的调研分析;工程建设施工之前,对项目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情况不十分清楚;施工时,不按照图纸进行施工,随便改变施工设计;工程竣工时,没有经过试行运转,没有经过验收直接交付使用,上述现象和行为无疑给工程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造成了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

2.2工程建设之前,没有经过详细的地质条件勘察。工程建设不经过详细的地质勘察,缺乏详细的地质实际情况的资料和数据;或者地质勘察时,如果钻孔之间的间距过大的话,那么久不能充分显示地基的真实情况,一旦基岩地面变化较大时,软土层厚度相差也变大。如果地质勘察的钻孔深度达不到要求,那么就不能详细掌握地下软土层,空洞等底层的结构;地质勘察报告不详尽,不准确也是地质勘察问题之一。上述问题都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从而使工程出现地基下沉,失稳,建筑物墙体开裂等问题。

2.3工程建设设计计算存在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计时,对工程没有进行全面分析,设计结构不科学,计算简图不喝了,分析内力不准确,计算荷载小,设置沉降缝和伸缩缝不当等问题,都造成了工程建设问题的产生。

2.4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管理存在问题。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或者不熟悉图纸,进行盲目施工;在没有经过设计部门和监理部门同意的情况下,施工部门擅自改动施工图纸;不遵守工程项目施工的验收规范,经常出现现浇混凝土结构时,没有按照规定的位置以及方法,施工缝存在任意性;对于模板的拆除不按照规定强度要求进行等等;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不按照操作规则进行施工,当利用插入式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捣实时,插点分布不均匀,没有遵守上下抽动,快插慢拔,层层扣搭的操作方法,造成了混凝土没有捣实,整体性能差;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结构知识缺乏,造成了施工的蛮干。在把钢筋混凝土预制梁进行倒放安装,没有选择合理的结构构件吊点,对结构的吊装受力和使用受力情况不了解,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建筑物施工中,楼面超载堆放的材料和构件对施工质量及安全造成隐患。

3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3.1建立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和各项工程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促进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为了有章可循的进行质量管理,很好的利用is09000族标准来进行是现代建筑企业的基本要求。is09000族标准,它强调要素管理,突出了《质量手册》这纲领性文件和程序文件及业务证书的质量保证体系作用。项目经理要严格按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做好质量控制。并要建立“质量奖罚条例”;“质量分析制度”;“质量检查制度”;“用户回访制度”;“全面实行优质优价和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的规定”;“消灭质量通病措施”等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把功夫下在落实上,追求实际效果。项目经理部建立一整套质量控制规章制度,旨在严密对人的控制,通过提高人的工作质量来提高工程实体质量。对施工材料控制,主要是严格施工原材料、预制构件等质量检查,对施工机具控制,就是正确选择、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方法控制,是指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环境控制,主要是对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的了解和掌握。

3.2加快推行建设监理制的步伐,完善监理制的各项配套措施

监理制的推出能够保证从第三方的角度、工程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能够加强对质量形成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政府在对工程领域实行宏观调控时,应加快推行监理制,提高建设工程监理地位。同时要完善监理制的各项配套措施,要以法制加强对监理的考核约束,实行质量追偿制度。质量监理人员签字的项目,如出了质量问题,应对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并记入监理工程师的个人工作档案,作为对本人工作考评的依据。同时要加强监理人员资质的审查,对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受贿、严重失职的监理人员,要及时取消其监理资格,追究责任。

3.3控制施工环境

环境因素对于建筑工程的影响是巨大的,且环境涉及到大自然的各个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气象、温度、湿度、空气流动、太阳光照等等,这些细小的方面常会觉得施工的方案与操作技术;若根据空间学角度看,每个施工工序都是环环相扣的,这就需要施工人员能把握好各个工序的施工质量,以免破坏了下面施工的环境。另外,当工程施工处于温度过高、过低环境时也会给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特别是严寒、炎热、梅雨等天气,工程单位必须要实施季节性施工保障策略,防止建筑物因温度过低因素造成冻害、干裂、冲刷等问题。工程单位领导需要做好责任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的情况及时监督巡查,积极贯彻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引导操作者文明施工,避免施工引起太多的污染问题,这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消耗的有效措施之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保证工程质量,除了有上述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外还要用健全的工程管理机制。建筑单位需要建立起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加强质量预控、过程控制,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卫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对策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06:238

论文作者:李喜新,颜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  ;  ;  ;  ;  ;  ;  ;  

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及对策的研究论文_李喜新,颜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