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孟乾文

高层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孟乾文

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 518104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在逐步增加,这就会需要大量的建筑工程,为了更大程度的容纳人口,诸多高层建筑工程不断被建设起来。新时期,为增强整个高层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必须重视对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强化对技术要素的把控,以提升高层建筑结构体的安全系数,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针对此项问题,本文就高层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展开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质量

从城市发展角度来看,高层建筑工程则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一项关键要素,其标志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相较于普通建筑工程而言,高层建筑工程对施工质量与要求更高,每个环节都应给予高度认知,构建完善的桩基础施工工艺实施方案,对各项要素予以把控,进而最大程度上提高质量。由于高层建筑在纵向上的高度很高,其中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备受关注,这就需要打好地基,加强对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科学控制,以降低技术风险。因此,加强对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控制很是关键。

一、高层建筑工程中桩基础的作用

一般来讲,高层建筑重心都偏高,倾斜性问题较为突出,也是设计者与施工者最为关心的话题。由于受到风力水平荷载与地震等的影响,还要产生一定的倾覆力矩,且施工时,必须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控,强化对地基稳定性、承载性与基础沉降问题等[1]。此外,在桩基础施工时,必须要选择高质量的桩基础,保证桩基础的基本规格与种类,进而能够实现对高层建筑整体结构的支撑,进而保证工程质量,增强结构体系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在高层建筑结构体中都会设置地下室,为满足质量要求,施工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及时做好基坑支护处理,以严格控制好地下室的基本构造,并加强对土方的科学开挖,进而保证整个结构体的高效运行。若在高层建筑结构体施工时,若存在下层地层坚硬、地基坚硬等地质环境时,则需要借助桩基础来增强整个建筑工程地基结构的稳定性[2]。在对桩基础进行设计时,要结合桩基础的实况来应付地基变形问题,以满足承载力的相关标准。一般来讲,桩基础的基本形式主要包含现浇混凝土灌注桩基础、钢柱桩基础与混凝土预制桩基础几个方面。现浇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小的影响力,在地质适用范围上比较广,且承载力也比较强,此种技术在高层建筑结构体中的应用力度较大。实施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时,极易出现噪音与振动,鉴于此项问题,导致此项施工技术的应用力度不大。实施灌注桩施工时,前期必须要对施工场地予以深度勘察,强化对场地表面进行平整处理,以维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实施成孔操作时,应使用一定的人工开挖技术,将开挖出的土壤转移出施工场地,实施钻孔灌注时,必须重视考虑排水沟与泥浆槽等要素。实施打桩操作时,主要包含振动打压、静压与锤击打桩法等。开展打桩操作时,无论使用任何方式,都要保证整个场地的平整度[3]。

二、高层建筑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

1、前期施工准备工作

1)开展实地勘察

为提升整个高层建筑结构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必须以质量控制为核心内容,在施工前要开展组织技术工作,管理者也要全面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与研究,从中获取勘察数据与地质信息,以求为后续施工方案的编制提供条件,制定科学的桩基础施工工艺,结合实际需求,做好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为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实施奠定重要基础。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时,应对施工现场的气温条件、地质条件、地貌、地形、环境与管线等进行详细而具体的勘察[4],全面分析场地的具体分布状态、地下水位与水质条件等要素,以求为工艺操作提供详细的数据参考。

科学开展组织设计

实施桩基础操作前,要结合设计图纸、施工方案与工程资料等信息来对周边的结构物、地下管线等进行科学设定,充分考虑高层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详情、施工条件、成桩方式、机械设备与施工顺序等要素,进而为施工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条件。为做好准备工作,前期必须要制定科学的整体规划与设计方案,进而了解与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现场准备工作

实施桩基础施工时,极易会受到一些阻碍物的阻挡,如地下管线、架空线路、建筑结构体等,都会对桩基础施工形成一定的阻碍[5]。面对此类方式,实施桩基施工前,首先要将现场中的障碍物予以清理,为满足需求,应及时改进一系列的施工方案,并做好施工防护处理,以增强整个工程项目运行的顺利度。此外,通常情况下,实施桩基础施工时,主要以群桩为主,这就需要施工前,要及时对产地进行压实与平整处理,进而提升施工质量。

2、成桩方法

1)灌注桩:实施桩基础操作时,主要选择灌注桩基础,且灌注桩施工操作中大都是运用沉管成孔与作业成孔两种方法,施工操作完毕后,要在桩孔之内放置一定的钢筋笼,浇筑上混凝土,待到混凝土硬化后,即可完成整个桩基础的具体浇筑流程。实施沉管成孔时,主要应用冲击与振动的方法,然而,在具体的施工中,极易出现噪音与较大振动,由此可见,在具体施工时,则需要中分结合相关问题来开展一系列的防范工作,以防止污染施工环境。开展作业成孔操作时,主要包括机械钻孔与人工成孔方式,若土质为黏性土,应运用人工成孔的方法来进行开挖;若土质为粉土砂土等,应使用机械钻孔方式来进行操作。开展成孔施工时,若地下水位偏高,要及时做好排水与止水操作。

2)混凝土桩:开展桩基础施工时,应充分开展预制混凝土桩基施工,主要包括方桩与管桩两个方面,且管桩主要包含静压、锤击打入与沉压法,施工时,发生挤土情况,为提升质量问题,必须运用更为科学、有效的施工手段来进行科学化处理。开展施工操作时,会运用一定的施工方法,这些方法既有优势也有劣势,进而处理好诸多施工质量问题,进而增强桩基础的施工质量。

3、桩基础施工

预制桩施工时,主要是采取静压的方式来开展入桩施工。实施此项操作前,前期需要科学设定入桩路线,提前确定好入桩的基本路线,进而提升施工效果,避免出现挤土、桩基倾斜与地基上涨等问题。压桩时,应用压装机极易发生偏移问题,待到压桩操作时,还要加强对桩基础的科学性保护,特别是对桩身的保护,在下压桩施工时,要严格控制下压的速度,控制在1.0m/min内,以科学释放土体的抗剪应力。桩基下压时,要架构预留桩孔钢筋与桩基下方进行对准操作,强调对上下节桩基接触面设定在5.0-10.0mm间,进而持续性的开展下压桩基工作。

实施灌注桩施工时,要先对浇筑材料、浇筑设备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对质检人员进行科学配置,以实现对施工方案、标准等的科学性审核和检查,科学配置配合比,并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质量,进而可提高建筑质量。在灌注桩施工时,要及时对混凝土均匀度、塌落度等予以严格检验。浇筑时,应实施二次搅拌法,待到搅拌完毕后,要对各项参数性能予以检验,若二次搅拌之后的相关参数未达到性能标准,能极大的提高桩基施工质量,能适度降低质量风险。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全面提高高层建筑工程结构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必须增强整个工程结构的坚实度,强化对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科学性把控,这成为影响高层建筑整体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新时期,为提升建筑工程结构体的施工质量,必须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体系,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精心选择成桩的具体方法,积极开展施工组织计划工作,设置施工组织方案,同归对各项要素的把控,以降低整体结构的风险系数,以求最大程度上提升结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建康.浅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6,(16):112+115.

[2]雷远祥.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2):41-42.

[3]傅本伟.解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19):31-32.

[4]方海波.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16,(11):110-111.

[5]叶必军.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45):59-60.

论文作者:孟乾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孟乾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