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需求特征的调查研究_大学生论文

当代大学生需要特点的调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调查研究论文,当代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目的

需要是人从事活动的动力源泉。大学生的需要是否健康,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密切关系。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需要的特点,对于培养大学生成为国家未来建设所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政法系、历史系、数学系、化学系的一至四年级学生,总人数为1800余人,年龄范围在17至24岁之间。

(二)调查问卷

采用黄希庭教授编制的“大学生需要种类调查表”。该量表可调查大学生的18项需要,即:维持生存的需要、物质享受的需要、性的需要、秩序的需要、躲避伤害的需要、躲避羞辱的需要、友情的需要、求援的需要、归属的需要、成就的需要、自尊自立的需要、权力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发展体力的需要、助人的需要、建树的需要和奉献的需要。

(三)调查方法

采用团体测试法,要求被试者对18种需要进行等级评定,即最重要的为1,次重要的为2……最不重要的为18。

(四)结果评定

共收回有效问卷738份,其中文科系402份,理科系336份; 男生212人,女生526人;一年级285人,二年级203人,三年级149人,四年级101人。

三、结果与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需要的总体特点

通过对738份问卷的统计分析,大学生对18 种需要从最重要到最不重要排列次序见表一所示。

表一大学生对18年需要评定的结果

需要的种类 中数 等级

维持生存的需要 9.35 8

物质享受的需要 9.75 9

性的需要 16.72 18

秩序的需要10.30 11

躲避伤害的需要11.27 14

躲避羞辱的需要10.66 12

友情的需要 4.50 3

求援的需要11.28 15

归属的需要12.34 16

成就的需要 5.99 4

自尊自立的需要 3.78 2

权力的需要13.03 17

求知的需要 3.35 1

求美的需要 6.53 5

发展体力的需要 8.53 7

助人的需要 9.97 10

建树的需要 6.95 6

奉献的需要11.12 13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大学生18种基本需要位于前4位的依次(从最强到次强)是:求知的需要、自尊自立的需要、友情的需要和成就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占第一位,这说明大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目前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知识。自尊自立的需要占第二位,说明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这可能是他们年龄达到18岁后公民意识增强的具体表现。离开父母到一个新的环境里学习生活,因此友情的需要也占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处于青年前期,他们好胜心强,希望获得成功取得成绩以显示自己的才华,所以成就的需要占第四位。

位于最后4位的依次(从最弱到次弱)是:性的需要、权力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求援的需要。大学生生理上虽然发育成熟,但是还没有到法定结婚年龄,且学校也不主张大学生谈情说爱,所以性的需要占最后一位。权力的需要主要指想控制周围的人,使他人能接受自己的建议、说服和命令等。这种需要占倒数第二位,说明当代大学生还是不善于显示自己除学习以外的才华,领导才能不强或不重视自己等方面的需要。归属的需要主要指希望得到他人的接纳,渴望参加某个团体或组织。这一需要被大学生列为倒数第三位的需要,可能与教育宣传有关。求援的需要占倒数第四位,说明大学生日常生活有安全感。

(二)各年级大学生需要发展的特点

通过分析各年级大学生对18种需要的评定结果,发现各年级大学生评定的结果既有一致之处也有不一致之处。具体见表二所示。

表二各年级大学生18各需要的相对强度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各年级大学生的需要不一样。具体为:

1.大学一年级学生,前四位的需要分别是:求知的需要、自尊自立的需要、友情的需要和求美的需要。后四位的需要分别是:性的需要、权力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维持生存的需要。

2.大学二年级学生,前四位的需要分别是:求知的需要、友情的需要、自尊自立的需要和成就的需要。后四位的需要分别是:性的需要、权力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躲避伤害的需要。

3.大学三年级学生,前四位的需要分别是:自尊自立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友情的需要和成就的需要。后四位的需要分别是:性的需要、权力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求援的需要。

4.大学四年级学生,前四位的需要分别是:维持生存的需要、自尊自立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和友情的需要。后四位的需要分别是:性的需要、奉献的需要、权力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

各年级经中数检验法检验,一年级与二年级差异较小,而一年级与三年级相比较,在躲避羞辱的需要、维持生存的需要、求援的需要、发展体力的需要、成就的需要,建树的需要和秩序的需要均有显著差异。一年级与四年级相比较,除了求知的需要、自尊自立的需要、友情的需要和性的需要无显著差异,其余14种需要均有显著差异。

由上可以看出大学生的需要随年级发展的特点:(1 )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积极的需要发展表现出一贯性。即各年级大学生最重要的四项需要中,经常出现的是求知的需要、自尊自立的需要、友情的需要和成就的需要。(2 )二年级大学生最重要的四项需要同三年级大学生除先后顺序不一样外,其他完全一样。(3)性的需要、 权力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为各年级大学生最不重要的需要。(4 )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的需要发展表现出年级差异性,一年级大学生最不重要的维持生存的需要是四年级大学生最为重要的需要。而四年级大学生把奉献的需要列为最不重要的需要,这一结果值得有关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三)各年级大学生需要归类分析

对18种需要,可以按其需要的内容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贡献的需要。具体见表三:

表三各年级大学生需要的相对强度

2从表三中可以看出:

1.各年级大学生需要表现出差异,具体为:

(1)对于一年级大学生来说,发展需要占第一位, 尊重需要和贡献需要占第二位,交往需要占第三位,安全需要占第四位,生理需要占第五位。

(2)对于二年级大学生来说,发展需要占第一位,尊重需要占第二位,贡献需要占第三位,交往需要占第四位,生理需要占第五位,安全需要占第六位。

(3)对于三年级大学生来说,发展需要占第一位, 尊重需要占第二位,贡献需要占第三位,安全需要占第四位,交往需要占第五位,生理需要占第六位。

(4)对于四年级大学生来说,发展需要占第一位, 尊重需要占第二位,生理需要占第三位,交往需要占第四位,安全需要占第五位,贡献需要占最后一位。

2.从总体大学生的需要发展来看,发展的需要占第一位,尊重需要占第二位,交往需要占第三位,安全需要占第四位,贡献需要占第五位,生理需要占第六位。

(四)男女大学生需要特点分析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整理,结果见表四所示。

表四男、女大学生18种需要的上对强度

需要的种类 男生(212人) 女生(526人)显著性检验(P)

中数

等级 中数

等级

维持生存的需要

8.508 9.698 <0.01

物质享受的需要

9.699 9.789 <0.01

性的需要 13.18

18 17.14

18 >0.05

秩序的需要 10.74

11 10.18

12 <0.01

躲避伤害的需要 12.39

16 10.90

13 <0.01

躲避羞辱的需要 12.03

15 10.12

11 <0.01

友情的需要

3.952 4.663 >0.05

求援的需要 11.66

13 11.10

15 <0.01

归属的需要 12.48

17 12.28

16 <0.05

成就的需要

4.873 6.365 <0.01

自尊自立的需要

5.614 3.071 <0.01

权力的需要 11.74

14 13.55

17 <0.01

求知的需要

3.561 3.312 >0.05

求美的需要

7.917 6.014 <0.01

发展体力的需要

7.636 8.947 <0.01

助人的需要 10.04

10 9.96

10 <0.01

建树的需要

7.065 6.936 <0.01

奉献的需要 11.42

12 11.02

14 <0.01

从表四中可以看出,男女大学生在18种需要上的相对强度,除维持生存的需要、物质享受的需要、性的需要和助人的需要外,其他14种需要的相对强度均不一致。经中数检验,发现均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男女大学生在需要上存在不同之处。

(五)文、理科大学生需要特点分析通过对文、理科大学生需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他们的需要相对强度基本一致,具体结果见表五所示。

表五文、理科大学生18种需要的相对强度

需要的种类 文科(402人) 理科(336)

显著性试验(P)

中数等级 中数等级

维持生存的需要

10.1310

8.63 8 >0.05

物质享受的需要9.78 8

9.74 9 >0.05

性的需要 16.7218 16.7218 >0.05

秩序的需要

10.5211

9.9811 >0.05

躲避伤害的需要

11.1014 11.5715 >0.05

躲避羞辱的需要

10.7912 10.4812 >0.05

友情的需要4.68 3

4.24 3 >0.05

求援的需要

11.0913 11.5514 >0.05

归属的需要

12.4116 12.2116 >0.05

成就的需要5.37 4

6.43 5 >0.05

自尊自立的需要3.94 2

3.55 2 >0.05

权力的需要

12.6817 13.4817 >0.05

求知的需要3.18 1

3.50 1 >0.05

求美的需要6.88 6

6.24 4 >0.05

发展体力的需要8.53 7

8.35 7 >0.05

助人的需要

10.05 9

9.8810 >0.05

建树的需要6.66 5

6.47 6 >0.05

奉献的需要

11.4715 10.6113 >0.05

经检验,差异不显著。说明对于师范大学的文、理科学生来说,其需要有一致之处。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绝大多数大学生的需要是积极的、健康的,但有些问题值得注意。

2.各年级大学生的需要有一定差异。

3.男女大学生需要的差异比较大。

4.文、理科大学生需要的差异较小。

(二)对策

1.尽量满足大学生求知欲的需求。通过求知提高他们的素质,促进他们的成熟,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鼓励他们健康和谐地发展,为培养四有人才奠定必要的基础。

具体建议如下:

(1)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基础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在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增长才干,增加知识。

2.重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本调查四年级大学生把奉献的需要列为最不重要的需要,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

3.对大学生要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使大学生树立科学全面的健康观。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在它的宪章中指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这一定义现在已经普遍地被人们接受,它指导着人们把健康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从更高的认识水平上去对它进行考察,即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结合上去全面地考察人的健康问题,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全面的锻炼和健全的发展。

标签:;  

当代大学生需求特征的调查研究_大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