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析_散文论文

199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析_散文论文

199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国高考论文,语文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一大题共11小题,考查的内容为“语言知识及运用”“文学常识及鉴赏”等,试题的选材侧重于基础知识及其迁移运用能力。

1题考查具体词语中常用汉字的读音。逐项检查加点字的读音:B项的“旖(yǐ)”读成“(qí)”,属形似误读;C项的“与(yù)”读成“yǔ”,读错声调;D项的“束(shù)”,读成“sù”,读错声母。正确选项A。该题属于识记层次,通过率较低,反映了近年来高中语文教学中记忆能力的训练还有待加强和提高。

2题考查具体词语中常用汉字的形体书写。错别字一般缘自同音与形似误用。A项的“脏”应为“赃”,B项的“颍”应为“颖”、“径”应为“胫”,C项的“踏”应为“沓”、“消”应为“销”,属同音形似误;A项的“贬”应为“砭”,属形似近音误。A、B、C三选项各有两个错别字,只有D项只有“汇”应为“荟”一个错别字,正确选项为D。

3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B项中“金星”与“木星”之间没有显著的停顿,当中不用顿号;C项的括号应是句外括号,句号应放在前括号之前;D项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对完成工程的陈述,是并列性分句,其间的停顿应用逗号而不用顿号。正确选项是A。

4题考查在语境中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是固定的短语,其语义既有整体性、固定性的特点,又适应具体的语境。如果运用中不明语义,不适应语境就会因望文生义而出现用错对象、用错范围或褒贬失当的错误。题中A项“莘莘学子”的“莘莘”是众多的意思,用其形容某一个人,用错了对象与范围;C项的“趋之若鹜”,带有贬义,属褒贬失当。D项的“万人空巷”形容盛大的集会,与“街上静悄悄”自相矛盾。正确选项是B。B项的“不孚众望”有一定的迷惑性,“孚”,是信服、佩服的意思,不少考生误把“不孚众望”理解为“不负众望”,望文生义而致误选。

5题考查在语境中区分近义词的能力。要正确选用近义词,必须通过辨析,把握它们的差异点。比如“考察”与“考查”,“察”,观察调查;查,衡量检查。前者注重实地,后者强调某种标准。正确选项B。此题虽难度不大,但区分度较好,有实用性,辨析同义词、近义词用法的细微差别,离不开语言实际应用训练。

6题考查对病句的识别能力。从语法、逻辑等方面逐句检查,看句内是否有语法错误,表意是否有逻辑毛病。检查时先主干,后枝叶,发现问题,逐句排除。A句中“推广利用”后面缺乏支配对象,介词结构内部缺乏动词支配的宾语,应在“喂猪”后面加上“……的技术”;B句属复句的关联词运用不当,从全句看,属转折关系,而“而是”是表并列关系的,应改为“反而”一词,转折关系就明确了;D项属关联词的重复使用,影响了语意的简明,可以把句中的“只要”一词删掉。正确选项为C项。

7题考查在语境中正确使用虚词的能力。此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虚词所表示的关系及其用法。A项的“反而”是表转折的,而A句的前后语义是自然的因果联系,反而属误用,可删去或改为“因而”;B项的“无论”是排除条件的,与“都”相关联,则“无论”后面的条件常常要列举几个,原句可改为“无论是创作还是演出”或删去“无论”;D项句中“关注”的对象是种种“错误做法”与“违法行为”,句中的“对”是介词,在原句中出现,则把“关注”的对象隐匿在介词短语中,致使对象不明确,应删去“对”。很显然,虚词运用正确的只有C项。

8题考查句与句之间衔接连贯的能力。句子的连贯衔接,要求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一贯而下,话题前后统一,合乎逻辑事理,词句前后照应,配搭得当,脉络清楚,文气顺畅。题中的语段是描述性的语言,遵循描写事物的位置顺序和陈述关系。原句描写由远而近,由南天门→西侧的“天门铭”→门旁的石刻对联的顺序安排描写说明的层次,并注意三个句子间结构形式的一致性。此题选项应为B。

9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此题涉及中外著名作家及作品,涉及文体知识,文学史知识,点多,面广,但题目并不难。题中的《围城》是否反映了知识分子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过程,只要看过原著或者看过电视剧就不难回答。

10、11题考查初步分析鉴赏古诗词的能力。第10题着重对古诗词文句的理解,按照“从整到零,由总而分”的方法逐一理解古诗词文句。比较四项解说,B项的说法不切实际,所谓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静谧是全诗组合后的意境。B项的解说以偏代全,以部分概述全体。第11题侧重对全诗的比较赏析,赏析古诗词,应循着“由零到整,以整驭零”的思路进行,即将诗词的句意联缀起来,通过联想和想象,构成一个完整的意象,然后在这个意象的支配下,再去赏析作品的各个部分。由于本题赏析的是两首同题材的诗歌,鉴赏时还需注意比较。从两首诗歌看,题材相同,但诗歌倾注的诗人感情却不尽相同,诗歌在婉约清丽中掺杂诗人的各自情感。很显然D项的解说是不恰当的。

中学生应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第10、11两题从不同的设题角度考查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分析、综合能力,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高考中的这类鉴赏题,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推动广大中学生去学习、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第二大题是文言文阅读,考查考生浅易文言文阅读的能力。从选文看,依然较为冷僻,不为高三语文教师所见;从考查形式看,和以往未有变化,表现出稳定的特点;从设题角度看,迷惑性减少,难度不大。

12题考查依据上下文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能力。A项的“绳”后面带宾语“之”,作动词,意为惩罚、处置。B项的“胜”解释为“禁受住”。C项的“恨”,不解释为“遗憾”,应解释为“怨恨、痛恨”,正确选项是D。有很多考生选C,把“恨”理解为遗憾,错误的原因在于考生没有结合上下文去理解,而是静止地、孤立地去分析。原文中有高宗“大怒,命促刑”句,善才虽按法不死,但高宗仍要“法外杀之”,就在于其“怒”而恨。这说明很多考生学习文言文时拘于词义,不会迁移。

13题辨别同义虚词的意义与用法。题中“因”与“乃”,均是副词,表示后一动作行为紧接前一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相当于“于是”“就”的意思。而“止”与“仅”,也都作副词,表示动作、数量仅仅限于某个范围,相当于“只”“不过”“仅仅”等。可见此题应选B。

14题考查对代词“是”指代内容的理解。理解代词的意义,必须准确辨明其指代内容的位置,而指代的内容多在指示代词的前面。从全文看,“以至是”是高宗对狄仁杰问的回答,答案应在问的内容中,这样看“是”应指代狄仁杰问话中的“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答案应选C项。

15题是文化常识题,考查对对话中人物称谓的理解。这类题所涉及的常识靠平时多积累,认真记忆。解题时要调动平时的贮备,细加分辨,排除干扰。例如D项“朕”是秦以后皇帝自用的专称,而诸侯王则用“孤”“寡人”为自称,由此可判断D项对人物称谓解释是错误的。

16、17两题是辨别句子翻译的正误。16题的考点是三个:一个是“徒”,一个是“及”,另一个是“等差”。翻译时落实这三个考点,文意就畅通了。从原句看,徒与流、死是并列关系,解释为“服劳役”;“等差”是等级次序的意思。正确选项应选D。17题的考点也是三个:一个是“诛”,一个是“意”,另一个是“解”。“诛”是“杀”,“意”是“主意”,“解”是“消释”,落实了这几个关键字词,答案就明确了,应选C项。

18题考查对复句的分句间语意关系的理解。理解复句的关系,最简洁的方法是寻找分句间的关联词语。关联词语不明显的,则要注意前后分句的语意关系。①句“以为难”“以为不难”,反映了一般的看法与“我”的看法之间的差异,语意是明显的转折;②句中的“特”是“只不过”的意思,分句间也是转折关系;③句中的“必欲”含有假设,前后分句间是假设关系;④句前后分句间是并列关系。该题的正确答案是A,即①②同是转折关系。

19题考查对文意的整体理解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要求将不符合原文之意的项选出来。解题时要将各项的叙述放入原文中细加对照,辨明表述的正误。从选项看,将C项的内容放入原文对照,就发现与原文不尽符合,故选C项为正确答案,其余各项均与原文吻合。

第三大题选文是科技说明文,文字平实,内容明了。第四大题,选文是篇含议论性的序言。

20题考查对阅读材料的概念的准确理解。解题时要将选项的陈述与原材料的内容作对照分析,用排除法或对应法加以选择。比如根据原材料中“脑神经系统起始于管形动物,生存竞争需要更复杂的颅脑,从而发展了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肠神经系统不能进入头颅与胃肠相联”等内容,可以判断C的陈述与原文不相符合。

21题考查对具体语句的语意理解。针对题干中的这句话加以分析,将不合要求的项先予排除,然后对剩下的项进行思考。题干中引号标示的语句并不复杂,它说明的是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绝大部分物质(如血清素、多巴胺、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一氧化氮等)在肠脑中同样存在。通过分析比较,答案应选C。

22题要求对筛选的信息作正误辨别,考查对文章原意的理解。从原文看,“重要的肠神经系统不能进入头颅与胃肠相联”,而保持有“独立功能”,这句陈述,说明了D项是符合原意的。A项的“应激激素作用于肠脑”,根据原文应改为“颅脑”;而B项陈述的颅脑和肠脑发生联系的渠道应是“迷走神经”,而不是“情绪的变化”;C项把进食和消化的需要看作是肠神经系统形成的基础条件,有悖于原文对生存竞争需要的重要作用的陈述。这道题解题的关键仍是要注意将筛选出的选项放入原文中作对照分析。

23题考查对信息正误的理解。解题要整体把握原文,然后将提供的选项信息放入原文中去分析。原材料作为一篇科技说明文,给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首先拓展了脑的概念,使人们明确了除了颅脑外,还有另一个脑——肠脑,A的理解就源于此;其次,通过对颅脑、肠脑的解说,人们对肠胃疾病的产生有了新的认识,对人类某些器官的发生过程有了新的看法,选项中C、D的理解就针对这两点。运用排除法,答案应选B。

24题考查对非指代性词语指代内容的判定。这道题测试理解词语的能力。解题时要从理解内容入手,准确判断词语的指代内容。从原文看,第一个指代词“内容”指的是“论辩、序跋、奏议、辞赋哀祭”等,也即是指代散文的体例、类别。第二个“内容”指代的是“散文”本身,即与韵文相对应的文章形式。第三个“内容”则指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散文表现方法。可见三个“内容”所指都是不同的。

25题考查词语的语境义。根据语境确定词语含义,是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解答此题的基础是对语境义的正确把握。原文中说:“一篇的作意,大约就是这‘散文的心’”。据此,可以理解“心”即是“意”,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文章主题”;“体”,原文中说是“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可以理解为文章的“表现形式”;而很自然,“文字的新旧等工具”,就应该是现在所说的“语言运用”。

26题考查对具体内容的概括能力。“两重械梏”是指代性词语,是对原文第4、5两段的概括,考生应将第4、5两段的内容作概括,作为对“两重械梏”的具体解释。第4段,是就散文创作在“主题”即“心”上所受的约束;第5段是说散文创作在“形式”即“体”上所受的限制。概括两段内容,第一重是指封建正统思想,第二重是指陈旧死板的表现形式。此题很多考生失分,主要有两方面问题。一是不明指代的内容所在,二是概述的语言不符合要求(如超过字数),不够准确。这反映了考生阅读能力较差,概括表述的能力也比较差。

27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与表述的能力。解这类题要注意作者运用材料时的观点,从原材料中筛选符合题意的语句作表述。这道题还含有分析评价的因素,有鉴赏的性质。从原文看,对《古文辞类纂》有人“感激涕零”,那是因为一是它材料的丰富,二是它能分门别类。对于这两点,作者作了辩证的分析,材料丰富但思想严守教条,分门别类却不够简明合理。将上面的分析略加组织,答案就出来了。

28题考查根据材料推断作者观点的能力。由于对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心”,选文并未论述,因此,推断只能依据选文,在理解选文的基础上进行。从原文看,新文学散文的“心”应该冲破旧散文的“心”的“械梏”,即冲破“尊君、卫道和孝亲”的束缚,这要求散文要表现个性,要反对封建教条。正确选项应是A、C。很多考生对此题发生误选,主要是没有正确理解题意,从题干看,问题是对“散文的心”作推断,而选项B、E都涉及了散文的另一方面,即“体”这一方面。D项,从原文看,找不到其着落的文字,自然也在排除之列。

第五大题是语文知识及运用题,所涉及的3道题兼考文学、文化常识、语法、词语及标点知识等,覆盖面广,给考生灵活选择答题的余地也大。

29题考查名句默写。这类题继续坚持兼考课内外的做法,难度适宜,得分率较高。答案为(1)(故)不积跬步;(2)学然后知不足;(3)停车坐爱枫林晚;(4)我以我血荐轩辕。

30题考查文化常识。答案为(1)泰山、华山、嵩山;(2)经、史、子、集;(3)生、旦、净、丑。此题一些考生失分,主要原因是有些字写错,如泰山写成“太山”,“嵩山”写成“蒿山”等。

31题考新闻报道的毛病辨识与修改。这是一道综合题,先要辨识,后要修改。由于题干中“如将正确处改错要扣分”的要求,致使部分考生不敢轻意改动。此题的得分率不高,反映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平时训练中只注重语病的辨识,学生动手修改的能力差;平时只注重单一语病的修改,综合语病的修改能力差等。此题有毛病并需修改的地方是:(1)“到会的15名与会者”,语意有重复,改为“15名与会者”,或改为“15名到会的团干部”;(2)“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句中缺动词谓语,在“建设”后面加“作贡献”;(3)“当说话做事前”,介词运用不当,或删去“当”,或改“当”为“在”;(4)“提高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此处“提高”与“意识”搭配不当,可改为“加强(强化)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或将“意识”改为“认识”,并在“团员”后加介词“对”;(5)“不尽人意”改为“不尽如人意”;(6)“不把这一点重视好”与全文不连贯,改为“不重视这一点”;(7)将“提倡”后面的分号改为逗号。

第六大题是作文题,高考作文题给了三则材料,要求一题两作,用200字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然后自拟题目,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写好今年的高考作文,关键在于“得体”,即得文体和得语体,从文体角度看,首先要求考生准确把握题意,即审准题。

32题对小作文作了明确规定: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题下附了四条要求,这四条要求强调的实质是要得体,写作时要审读这些要求,遵命作文。

33题大作文要求写议论文,立论的着落点在材料2与材料3的结合上。“自选角度”,要求对材料2与材料3作具体分析,考生只有运用比较思维,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立论才能准确。

标签:;  ;  

199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析_散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