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现代出版企业面面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我国的出版业在国家特殊政策的保护下,走着一条风平浪静、欣欣向荣的发展之路。然而随着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出版业似乎在一夜之间又被抛到了市场的边缘。当久已习惯了“等、靠、要”的出版社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时,多年的“行业贵族”待遇已经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必要的市场竞争能力。
面对出版业日益显露的巨大生存危机,以产业化发展作为重新勃兴的必由之路,已经成为众多业内有识之士的共识。而产业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要在出版社内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本文试从增强现代出版意识、培养现代出版人才、建立现代出版体制和运用现代出版手段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创建现代出版企业所持的观点。
增强现代出版意识
创建现代出版企业首先要转变出版观念,只要观念、意识更新了,企业的发展才会具备坚实的思想根基。现代出版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意识。现代社会的日益开放性特征,使得信息的畅通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重要,电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更是为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提供了最大的可能。如果说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不少企业闭门造车就可获得丰厚利润的话,那么在今天,轻视信息的作用只会被市场无情抛弃。对于现代出版业来说,信息的作用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图书出版的第一个环节——选题策划开始,信息就已经介入并成为选题优劣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及时抓住重要信息,快速组织选题,使出版物大获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忽视市场信息,也使为数不少的出版社尝尽了苦头。可以说,随着出版大市场的逐步建立,增强信息意识已成为出版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市场意识。过去,出版社由于长期依赖行政指令和垄断经营,轻而易举就能获得较好的收益,所以市场意识是十分淡薄的。但随着出版业的不断繁荣,出版社之间的激烈竞争造就了图书的买方市场,使出版业中出现了“好酒也怕巷子深”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适应形势变化,主动树立和强化市场意识。其内涵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危机感,一是超前性。所谓危机感,就是要使全体员工对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和面临的严重困难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居安思危,发奋努力;所谓超前性,就是要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和市场变化趋势,制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竞争策略,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具备了前者,才能使企业锻炼出在竞争中求生存的本领;具备了后者,才会抓住时代赋予的良机,使企业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3.精品意识。古人说:“良工不示人以朴。”意思是优秀的工匠决不把粗糙的产品拿出来给人看。我们今天所谓的精品意识,其实质也在于此。它不但要求我们多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精品图书,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推出我们这一时代的伟大作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改革开放的主旋律,更要求我们树立一种长远的精品战略思想,把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培养职工的业务技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可以说,对于现代出版企业来说,增强全体员工的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搏击的一大法宝。
4.服务意识。我国的出版业曾经一度是优越感很强的行业,正如过去的煤炭业、纺织业一样,它们共有的特性是:产品均不需要外部市场条件的认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它们享受着“皇帝女儿”的特殊待遇。其直接的不良后果之一,就是导致业内人员的服务意识变得极为淡薄。这显然已成为今天的出版业迈向市场的强大阻力。现在无论是从选题策划到编辑加工,还是从装帧设计到市场发行,任何一个环节的服务意识的具备与否,都直接关系着出版社在市场竞争中的生死成败。“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再也不应仅仅是一句挂在嘴边上的时髦话了,把它放在市场的大潮中加以考察,其深刻的内涵和现实的重要性便不言自明。
培养现代出版人才
高素质的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要想建立真正能够搏击商海风浪的现代出版企业,培养一支既懂出版,又会管理,既可策划,又可编辑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就成了当务之急。现代出版人才应具备的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强。出版工作者应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上保持清醒的头脑,站稳脚跟;要有非常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在图书编辑出版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涉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政治理论观点、国家机密、国内民族关系、宗教信仰、统战工作、港澳台问题和对外关系等诸多敏感的问题,没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和政策水平是很难处理好的。可以说,政治强是现代出版人才应具备的首要条件。
2.业务精。在传统出版体制下,出版工作基本上以编辑为中心,其他环节显得相对薄弱,而工作的重心也偏向于案头书桌。现代出版业的迅猛发展和图书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其他环节的业务变得与编辑业务同等重要了,仅仅精通文字的所谓的“的、得、地”编辑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出版业的要求。因此,重视诸如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广告宣传、市场发行、售后服务、信息回收、数据分析等各环节业务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眼下出版工作者的另一个工作重心。
3.作风正。所谓作风正,是指从业人员要有勤奋学习、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爱岗敬业的精神,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乐于奉献的工作作风。这一切又可归结为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只有事业心、责任心强的出版工作者,才会在工作中奋发向上,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从而真正成为跨世纪的有用之才、现代出版企业的中流砥柱。
4.懂管理。通晓管理是对现代出版企业工作者又一项基本要求。先进的管理能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它会使企业在具体的运作中做到统筹安排,科学经营,从而获取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出版工作中,它首先要求工作人员胸中有全局观念,熟悉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如选题开发、装帧设计、印刷、发行以及市场预测与反馈等等,并能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统一、宏观的调控管理,进而选择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策略,抓住一切发展机遇,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建立现代出版体制
从世界范围的现代化进程来看,体制对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那么,如何从体制上挖掘潜在的推动力量,就成了现代出版企业一项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
1.优胜劣汰的人事制度
一个充满活力的人事制度,必然以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其最显著的特征,最终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它的建立,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①干部能上能下。在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上不搞终身制,唯才是举,这是使人事制度充满活力的源泉所在,也是调动全体职工积极性的关键。任命干部的标准应是德、能、勤、绩这四方面的优秀表现,做到不唯上,不唯亲,只唯贤,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使德才兼备者在相应的领导岗位上发挥作用,实现最大的人才价值。对干部的考核不能凭印象、凭感觉,更不能凭个人好恶。因为那些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埋头苦干的干部难免得罪人,而一些和稀泥、耍滑头、嘴乖巧的人往往因其“人缘好”暂时也会有个好口碑。科学的做法是,将“德、能、勤、绩”几个方面进行定量和定质分析,干脆点说,就是看其有无“硬件”和“干货”,看其有无“几下子”和“几刷子”,真正按照“品德优劣、能力大小、水平高低、成果多少”来取定干部的任免与去留。
②职工能进能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体现在用人上,就是要逐步建立和推广全员劳动合同制,使每一位员工都有切身的危机感,使人才得到合理的流动,从而达到改进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据报道:我国沿海某些城市已实现了“人事管理社会化、企业用人市场化”。即把职工的人事档案全部交给人才市场管理,企业用工到人才市场招聘。合格留用,不合格随时可以解聘。解聘职工再回到人才市场待岗。这种新型的人事制度,值得出版行业借鉴和推广。
③机构能设能撤。企业内每一个机构的设立,无论是临时的还是常设的,都是为了紧跟时代形势变化,对企业自身结构和职能所作的调整。因此,作为现代出版企业,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原来有的机构可以撤,原来没有的也可以设,这一切都应以顺利、高效地开展工作,及时地适应市场变化,最大化地实现资产增值为前提和出发点。
2.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度
决策制度在现代化管理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而科学管理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下述几个部门的运作将有助于这项制度发挥积极的作用。
①社委会。社委会是出版社领导成员组成的最高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对全社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决策。社委会要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所谓民主,就是广泛听取全社各部门群众的意见,允许社务委员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所谓集中,就是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全社重大问题进行表决,从而形成决议。一些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和重大问题的决定,社委会应先拿出方案交给全社职工讨论,广泛征求各方人士的意见。对社委会做出的决议,全社上下要自觉维护和执行,不得随意改变,另搞一套。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社委会的领导核心作用,增强全社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外国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在谈到该社取得成功的经验时说,该社有一个非常民主、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该社社委会在会议上研究问题时常常争得面红耳赤,形同吵架。但如果一旦形成决议,领导成员就保持高度一致。不管哪个职工找领导说情,大家的回答只有两句话:“这是社委会共同研究的结果,我个人也是这个意见。”他得意地说,这后一句话非常重要,不管同意与否,大家都是这样讲。这种做法,既保证了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又保证了社委会的决定在全社能够顺利地得到贯彻落实。
②编委会。编委会是出版社图书编辑与出版的决策机构。它不仅要对全社选题进行分析、评估和论证,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对全社图书总体结构和出版思路进行安排部署。编委会要在总编辑的领导下,充分发场民主,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入手,做好选题论证工作。对一些规模较大、学术性较强、投资较多的图书选题、编委会要邀请有关专家和人员参加论证,尽量避免选题取舍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减少决策失误。
③策划组。策划组是出版社图书出版的谋划者和参谋部,应为全社开拓选题、优化结构和领导决策提供可行性方案和参考意见。具体地说,策划组的职能应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就宏观方面而言,策划组要对全社选题方向、图书结构、出版重点、工作思路等全局性问题进行整体研究、整体设计和整体规划,协助总编制定全社图书总体发展战略。就微观方面而言,策划组要根据全社图书出版的总体思路,研究和筹划具体的出书方案和选题计划。策划组不仅要吸收本社业务骨干参加,还应从社会上广招学者名流作为兼职人员定期参与选题策划。辽宁教育出版社的《书趣文丛》、《万有文库》等有影响的选题,就是依靠社会“能人”而策划出来的。对全社确定的重点图书、精品图书和报奖图书,策划组要参与到从选题组稿到宣传营销的全过程,并协调全社为实现这些图书的“两个效益”而共同努力。
3.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
现代管理学研究表明:以人追求的东西为其工作的结果,可以诱使人们乐意干好工作。现代社会中,人们通常的追求,一是事业的发展与工作的乐趣,二是较高的薪金与职务。离开这一现实基础,所谓事业心与成就感只会是空中楼阁。由此,分配制度得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企业的效益。现代出版企业也要从按劳付酬的原则出发,可采取对发行和编辑人员实行联销计酬、对其他部门人员实行量化计酬的分配办法,以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刺激和鼓励最有能力的人到最需要的岗位,获得最多的收入。建立这一相应的激励机制,是现代出版企业制度下必不可少的一环。被出版界人士称为“黑马”的作家出版社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取得令同行震惊的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社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奖金与效益挂钩。其职工的奖金分配,少则为零,多则几万、几十万,真正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从而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使该社的经济效益呈几何级数增长。
运用现代出版手段
出版业在历史上的每一个进步和发展,都是以新科技的运用为前提的。用与时代同步的科技手段来武装现代出版企业,无疑会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电脑技术的普遍使用,已经成为现代出版企业不可或缺的手段,它可具体运用在管理和编辑两个方面。
1.管理微机化
目前,国外的出版业已普遍采用微机管理,并呈现出数据化的趋势,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中不可替代的工具。电脑管理可广泛应用于市场预测、成本管理、信息收集、数据分析等许多方面,其最大的优点是使管理工作真正实现了科学化。相比之下,我国出版界在一些决策上强调的“科学论证”,最终还是“拍脑袋”的科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管理的微机化,并尽可能采用这一现代化的手段,这也是建立现代出版企业的一个重要举措。
2.编辑电脑化
出版的功能之一是传播科技知识,同时出版业的发展也受惠于科技的进步。从世界出版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具有灵活、快速、高质量的编辑、复制能力已成为出版业的发展方向。以电脑为主的新科技在出版业的广泛应用,使出版方式、出版物形态、出版观念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落后的手工操作方式使出版社的编辑大多感到担子较重,任务较多,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全面实行编辑电脑化,用先进的操作手段代替传统的手工方式,使编辑的工作效率有一个质的飞跃。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从1996年开始就实施了“电脑扫盲,全社职工全部告别了“纸”和“笔”,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