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层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理论依据;实践
数学是一门需要一定思维能力的学科,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除了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还要进行一定的思考和探究,这样才能进一步得出结论。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初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思考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距,进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于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注意结合分层教学的方法,来开展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的一些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分层教学法有哪些理论依据以及老师应该如何进一步落实分层教学呢?
1.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1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中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曾经提出要“因材施教”,就是根据不同的学生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1.2 素质教育的需要
新课标提出,学校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除了基础内容的教学,也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更多有创造力,有个性的人才,在这个背景下,分层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就应运而生。
2.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
2.1 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法的内涵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方式的教学,因此在实施分层教学法之前,初中数学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很多老师在给学生划分学习层次的时候,往往只注意看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学习成绩来给学生划分层次,这样缺乏合理性。数学是一门需要一定思维能力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老师需要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对学生有一个比较全面地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划分层次。在数学的学习中,有的学生学习基础也比较薄弱,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将学生分成A、B、C三个不同的层次,处于A层次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在数学学习中具有一些自己的想法,C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这样将能力相当的学生划分在同一个学习层次,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更好地拓展自己的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老师在他们进行分层学习的时候,需要给他们更多的关注,要经常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这样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老师也没有放弃他们,仍然关心他们的学习状况。在给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之后,才有利于老师进一步开展教学。
2.2 给学生安排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
在数学的学习中,除了一些基础内容的学习,老师还需要给学生安排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初中数学老师就可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一些不同的学习任务,让这些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完成,这样就有利于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比如说,在学习沪科版初中数学课本中有关于相似三角形的内容的时候,这部分的内容属于几何的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让学生理解有关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于A层次的学生来说,老师可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引导,让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究,寻找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而对于C层次的学生来说,只需要让他们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这种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加清楚自己的定位,了解自己当前的学习状况,进而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自身的学习和发展。
2.3 进行分层次的教学评价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学生是比较喜欢得到别人的肯定和鼓励的,因此初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对他们进行分层次的教学评价,经过这种分层次的教学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进步,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比如说,对于A层次的学生,老师需要关注他们在分层次学习中,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于C层次的学生来说,老师需要重视他们对于基础内容的掌握。如果他们从一开始的对于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到之后的能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具有完整的知识系统,这就是一个比较大的进步。经过这样分层次的教学评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3.结束语
总之,分层教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理念,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因材施教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教学理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分层教学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初中数学老师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合理划分学生的层次,同时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给他们布置一些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能力都得到一定的锻炼,同时注意给他们进行一些分层次的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季新.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理论依据与操作模式[J].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08,(4):34-35.
[2]胡颖婷.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数学教学通讯,2018,(26):34-35.
[3]韩进祥.基于分层教学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运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7,(11):15.
[4]孙智明,刘正华.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编制与应用——以《2018长沙市初中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8,(4):26-32.
论文作者:杨长贵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学生论文; 层次论文; 自己的论文; 老师论文; 数学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角形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