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在我国城市建设中的比例越来越多,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其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并对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注意的问题和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大体积混凝土的综述
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 m以上,施工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它的施工特点主要体现在:①结构的体积较大,浇注后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量大,并集聚在内部不易散发,从而形成内外较大的温差,引起较大的温差应力;②整体性要求较高,往往不允许留设施工缝,一般要求连续浇注。
2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1、裂缝问题
混凝土施工最易出现且最常见的施工问题就是裂缝问题,这也是当前建筑施工行业专注研究和解决的建筑施工重点问题之一。混凝土裂缝问题,不论是出现在小面积混凝土中,还是出现在大面积混凝土中,都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甚至会因此出现建筑施工事故,极大的威胁了建筑用户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裂缝的产生不仅仅会影响出现裂缝的那片混凝土,它将崩坏混凝土的整体结构和内部连接性,从而将质量问题延伸到整个建筑施工中。因此,必须重视混凝土裂缝问题的解决,从而保证公民建施工质量。
裂缝产生的原因和位置并不是不可知的,可以通过建筑受力分析以及混凝土施工环节来进行预测和预防。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建筑施工单位可以事前对可能出现裂缝的混凝土位置进行标注,对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原因进行罗列,而且要对混凝土出现裂缝后的补救措施进行考虑。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对易出现裂缝的位置进行重点施工,对造成裂缝的施工环节重点监督,一旦出现混凝土裂缝事件,要积极使用事前考虑的补救措施。只有严加预防并积极补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
2、露筋问题
混凝土露筋也是较为常见混凝土施工问题,此问题出现的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和内部钢筋无法进行有效且有机的结合,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钢筋的裸漏。露筋问题极大的影响了工民建工程项目的政正常施工以及成品建筑的正常使用,而导致混凝土露筋问题的主要施工因素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时,没有详细检查内部钢筋护垫是否安放、是否发生错位以及其大小是否合适,从而导致混凝土钢筋外露;其次,在进行混凝土配比时,没有进行提前试验和详细检查混凝土配比率是否合格,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状况,从而出现混凝土模板边缘位置出现露筋现象;最后,钢筋的直径面积过小且密度较大,在进行石子填装时,部分石子卡在钢筋上,导致混凝土无法全面包裹钢筋,从而出现露筋问题。
3、麻面问题
麻面问题在混凝土施工中的直接表现为部分混凝土表面较为粗糙、坑洼不平以及缺浆等,麻面不会对建筑工程质量和使用性能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它极大的影响了建筑的美观,无法达到建筑用户的使用需求。麻面在成品建筑中经常出现于地面、墙面等位置,因此,在对此位置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要格外注意麻面问题。
3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材料及设计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减小收缩,要求配制混凝土的砂、石清洁不含杂质,有害物质不超标水泥质量要合格,砂、石级配要良好。还要采用粒径合理的骨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计中应尽量不采用不规则形状的平面布置形式,如必须采用时,应适当提高结构配筋率或增设梁等相应的补强措施,
2、钢筋配置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质量不均匀或温差较大时容易降低自身抗压能力,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使用阶段发生局部的形变或断裂等,所以在进行预应力钢筋布置时,要采用流水布置顺序,在进行具体的施工前要根据预应力筋曲线预先做出预应力布置大样图,采用从梁一端穿入波纹管的形式来解决具有粘结预应力梁的问题,同时还要在穿入的过程中施行套管连接,并用粘胶封住套管两端。在波纹管安装时,要最大限度的保持其直度,尽量不要弯曲,以免波纹管发生破裂。在完成波纹管安置施工后,就要按照预先的设计要求将钢绞线由波纹管的一端穿入,并由另一端穿出。
3、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运输环节的重要性体现的比较明显,相关的施工人员要对做好混凝土运输工作,控制运输时间,保证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同时还需要将混凝土的使用性能达到最高。当运输车达到施工现场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严格地检查,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基础上再投入到建设工程中。如果出现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材料,需要及时返厂。此外,施工人员为了保证混凝土测量工作的精准度,可以在其中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可见,做好混凝土的运输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达标的重点。
4、浇筑技术
技术人员要确保混凝土的配比完全按照实验室给出的配比进行生产,在提高混凝土可泵性的同时要通过控制水泥用量来降低其水化热现象的发生。大体积混凝土第一次浇筑施工结束后要确保其质量才能继续进行二次浇筑施工,并且要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来对二次浇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温度进行有效控制。主要做的:为了降低高温对混凝土浇筑的影响,应采取夜间浇筑,并以一次浇筑为前提,合理的配备相应的混凝土搅拌工作站及浇筑设备等。同时,还要分两次来完成8道混凝土大梁,并在次梁的净跨中段三分之一内留有施工缝。在进行浇筑时,应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摊开混凝土,即斜向分层法,混凝土层厚要控制在30厘米以内。
5、二次振捣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结束后未凝固前要进行二次振捣,只有通过二次振捣才能进一步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与综合性能,这对避免建设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产生裂缝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技术人员要通过对二次振捣时间的控制来提高其振捣施工质量。针对混凝土的振捣,施工方面决定采用插入式振动棒,即把各作业面分成三排(前、后、中)来振捣混凝土,同时采取浇筑与成型同步的方法。振动棒按400mm的间距插入,且选用水准仪定点的方法测平标高和厚度。一般都是以混凝土结构凝固前1h左右进行二次振捣最为适宜。混凝土采用从浇筑底层到上层的顺序进行振捣,且各浇筑层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布置三道振动棒,即混凝土卸料点设第一道、中间位置设第二道、坡角位置设第三道,以控制分层混凝土间的浇筑质量。
6、混凝土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养护施工质量,会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与使用性能产生极大影响,所以施工人员要通过对环境因素、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水养护的质量控制工作,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可以满足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要求。同时,施工组织应紧凑,保证混凝土在其初凝前完成全部施工工序,同一施工段的施工,尽量避免因来不及浇捣而留置施工缝。混凝土振捣应认真仔细,不得为偷工贪图省事,而进行随意振捣,振捣幅度应覆盖各个角落,保证振捣的密实性。应在混凝土浇捣完成养护一段时间,其强度达到1.2MPa以上时,才可以在混凝土板面上堆放重的材料及进行后序工作的施工。
4结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其质量好坏对整个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认为,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具体施工中,一方面要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仔细选材,认真做好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控制,另一方面,要勇于加大对新工艺和技术的应用,以进一步加强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以最终保障整个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2]王昱. 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及措施[J]. 民营科技,2013(12).
论文作者:史志铭,孙恒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裂缝论文; 质量论文; 钢筋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