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哲学研究与哲学教育——以哲学的方式进行哲学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哲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全面和实质性的变化。如果说1949年新中国 的成立在政治上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制度,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建立, 才真正为新的政治制度找到了适宜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很长时期 内,由于未能真正找到这样一种生产方式,我们的事业出现了许多徘徊甚至曲折。这是 可以理解的。因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化是社会发 展的最基础性的和最根本的原因。因此,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所引起的社会变化和结 构性转型,必然引出文化和意识方面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建立,应该在根本的基础上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另外,伴随着全球化进 程的日益加深,世界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在相互激荡过程中,相互磨砺和相互促进, 这也为哲学的发展拓宽了思维空间。
可是,目前哲学研究并没有出现应有的繁荣,哲学教育也没有对当代青年形成足够的 影响力。在某种意义上,哲学讨论和哲学教育的地位甚至无法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在 改革开放初期,哲学曾以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启动了改革的列车,再一次历史性成为社 会变革的先导。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哲学特别是学院派哲学似乎有点跟不 上这趟列车的行进速度了,似乎出现了哲学与社会发展的进程成反比的现象。
长时间内,大学很难招到第一志愿报考哲学专业的学生,调剂来的学生在素质上无法 与经济、外贸、外语、管理和法律等专业的学生相比。即使这些学生也往往“不安于室 ”,经常有人编织各种理由要求换专业或转系,以便能够脱离“无用的”哲学,转而学 习其他热门专业。留在哲学专业内的学生,很多少人是处于无奈,缺乏对哲学的真实兴 趣;许多学生把精力放在英语或其他实用性知识上,以便给自己找条出路。
当然,市场经济初期可能有一个不可避免的浮躁期,追求金钱和感性利益的声音容易 压倒哲学家的思想徘徊的脚步声。人们为精彩而又变化多端的物质世界所吸引,似乎无 暇反思和琢磨“深奥的”哲学问题。窗外的世界太精彩了,人们很难耐得住冷板凳的寂 寞。因此,有许多人认为,目前的时代不是一个哲学的时代。
但是,作者认为,真正的哲学家不应埋怨时代忽视哲学思维,相反地,哲学和哲学教 育的危机应当从哲学和哲学教育自身去找。人们之所以对哲学不感兴趣,那主要是因为 哲学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了。如果时代冷落了哲学,那么主要是因为哲学不仅没有成为 时代前进的先导,甚至还跟不上时代行进的步伐。这就是说,哲学话语的相对沉寂,是 哲学自身创新能力不够的结果。哲学和哲学教育的危机首先是哲学和哲学教育自身落伍 了。
面对困难,作为哲学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正确的态度和冷静的分析。一方面, 我们应该勇敢地、甚至有点冒险地投入到社会变革的进程中,从重大实际问题和现实生 活中寻找研究课题;另一方面,我们要有坐冷板凳的心理准备和毅力,因为新问题、新 方法和新思路不能靠抄抄转转而解决,必须经过长期而又艰难的研究,才能获得突破。 肤浅的思想只能在短暂的瞬间赶时髦,但它们毕竟是廉价的。只有把握了社会发展的脉 搏并且与生活息息相通的哲学,只有深刻地反思了历史和现实的哲学,才能为时代所需 要;只有具有批判精神和前瞻能力的哲学,才能成为引导时代的力量;只有跟上历史前 进的步伐并且适应社会需要的哲学教育,只有敢于正视现实而不断进行自我扬弃的哲学 教育;只有能够给人以创新的勇气和智慧的哲学教育,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青年人的 青睐。
作者认为,哲学的沉寂也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哲学需要冷静而深入的思考,需要长期 的积累。现在不是担心哲学专业的学生人数的减少,而是担心哲学专业缺少高素质的学 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和青年人对哲学越来越失去兴趣。哲学要真正发挥其社会功能,并 不要求有太多人从事专业的哲学研究,而是给尽可能多的青年以哲学思维方面的训练。 这就是说,吸引尽可能多的从事其他专业或职业的人特别是青年人学习哲学。问题是, 现在哲学专业没有能力吸引尽管少数却应该具备较高素质的学生,哲学方面的课程,除 个别的例外,也不能吸引其他专业学生的注意。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影响我国哲 学及哲学教育发展的深层问题,从我们哲学专业的内部寻找问题的症结。作者认为,除 了外部原因外,哲学和哲学教育地位的下降,源于我们往往不是以符合哲学思维活动的 方式在讨论哲学或进行哲学教育。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是以非哲学甚至反哲 学的方式在谈论哲学或进行哲学教育。因此,哲学研究和哲学教育的出路在于,必须让 哲学成为哲学。
二
让哲学成为哲学,实质上就是让哲学恢复自己的本性,即回归自身学科活动的特殊方 式。这个问题与对哲学本身的理解联系在一起,这样提问题似乎过于有挑战性,因为这 暗含着我们过去对哲学的理解是成问题的。
什么是哲学?我们曾经给过许多定义。譬如,“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 和总结”,是“人类社会和客观世界最一般规律的学问”,或“宇宙,人生最一般规律 的思考”,等等。过去,作者也曾经缺乏反思地接受过这些定义。但是,现在作者认为 ,这些定义都是不能成立的。
如果说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那么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出 现之前就不应该有哲学,可是谁都知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哲 学思维的整体关联性,决定了它首先是其他学科的孵化器。即使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出现之后,哲学开始从其他学科吸收各种营养,但它的主要任务也不是概括和总结这些 科学知识,而是在科学和未知世界的边缘活动,从而成为新观念和新思想的滋生地。哲 学在边缘启发着各门科学,但并不是综合了各门科学的新的、更高层次的科学。把哲学 看作对全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仍然是旧的把哲学凌驾于其他学科之上 的“科学的科学”的理解。
把哲学当作宇宙,人生最一般规律的学问,也是这种旧的“科学的科学”的理解。如 果说哲学是人类社会和客观世界最一般规律的学问,那么哲学就会被限制在还原主义的 思路之中。哲学虽然使用抽象思维的概念、命题、推理等逻辑工具,但它思维的对象都 是情景化和历史性的问题。如果完全按照抽象还原的思路,有些学科更加具有抽象性, 如物理学、宇宙论,等等。譬如,人是最复杂的现象,人可以还原为动物,所以生物学 比人学抽象。生物可以还原为化学分子,所以化学比生物学更抽象。化学分子可以还原 为物理粒子,所以物理学比化学抽象。按照这种逻辑,能够算作世界最一般规律的学问 并不是哲学,而是宇宙论。而且,如果按照这种逻辑,许多哲学就不能算是哲学了。譬 如,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一切从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实事求是的原则,海德 格尔对Dasein的思考,等等。实际上,哲学的真理往往是具体的,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 提的,是以一定的环境为思考境域或空间的。正因为如此,哲学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公 式。哲学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也许是鉴于上述定义的问题,最近有些学者提出让哲学回到其最初的理解,即古希腊 哲学家所说的“爱智慧”,因为哲学的古希腊语本意就是爱智慧。作者认为,这种观点 也不能成立。在古希腊,说哲学就是爱智慧能够成立,因为当时的哲学是知识的总汇。 一切探求世界奥秘的活动都会聚在哲学之中。然而,自近代科学产生以来,说哲学就是 爱智慧就不能成立了,因为爱智慧是所有学科的普遍特征,并不只是哲学的特权。探索 宇宙奥秘的自然科学,研究生命本质的生理学,解释人类过去的历史学,展望社会前景 的未来学……,哪一个不体现人类爱智慧的“本性”,哪一个不闪耀着人类智慧的灵光 。古希腊哲学家之所以把哲学规定为“爱智慧”,是因为当时人们对宇宙和人生的理解 还是相对不分化的。无论是认识宇宙本原的自然哲学,还是认识人自己的苏格拉底哲学 ,都是哲学。
也有人说:其他学科都是追问“……是什么”,而惟有哲学能够追问“人为什么关心 ……是什么”,“是什么让他问……是什么的问题”。作者对这种哲学观也不能认同。 实际上,任何一个学科在问“是什么”的时候,也必然问“为什么”。也许人们会反驳 ,其他学科所问的“为什么”是现象层次的或事理层次的,而哲学所问的“为什么”是 终极的或本质的或实质层次的。从终极性也不能证明这个哲学定义的合理,因为宗教也 擅长终极性观念,而且宗教也提出“人为什么关心……是什么”的问题。譬如,宗教总 在说人为什么应该关心“人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的问题,以便把人们的终极关怀纳 入神学的方向。然而,宗教谈“为什么”是为了确立现存的信念,它不是要求自我背离 ,而总是坚持自我肯定。宗教不要求人们创新,而是让人们服从教规。可见,只是追问 “为什么”并不是深层哲学的独特路径,只有不断地反抗现成哲学观念,开出新的思维 空间,才是哲学的特殊存在方式。换言之,哲学也谈“为什么”,但是它的目的不是说 “为什么是这样”,而是为了说“为什么不是这样”。
那么哲学究竟是什么?在作者看来,哲学没有也不应该有自己固定不变的本性,哲学是 在不断地拓展自己的地盘的同时,不断地扬弃自己已有的本性。其他科学只要找到自己 的独特研究对象,划定自己大体固定的研究范围,就达到了基本成熟的水平。但是哲学 不是这样,一旦一种哲学把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固定下来,这种哲学也就到了衰 落的时候了。在这个意义上,其他学科是在不断地寻找自己,而哲学则是不断地离开自 己。其他学科找到自己才是自己,而哲学只有不断地离开自己才是哲学。其他学科不断 地以自己是什么来完善自己,而哲学却不断地从自己不是什么着力来发展自己。不断地 离开自己,就是创新。其他学科也创新,但是他们只是离开它们的现有知识,而哲学的 创新则离开自己的本性。哲学是最根本的创新学。
哲学自产生以来,就不断地背离自己。譬如,在古代中国,孟子和荀子都不同程度地 离开了孔子的思想,因而成为大哲学家;颜回因固守老师的思想,他只能算是个好学生 ,在哲学史上没有多大地位。宋明理学为什么重要,就是由于它是儒学范式的一次飞跃 。在西方哲学史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就离开了早期希腊哲学家设立的自然哲学领地 ,使哲学家的眼光从天空转向人间。近代哲学家又从古代的本体论哲学转向了认识论哲 学,而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也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可以说,全部哲学史就是哲学不断 自我扬弃的历史。由于哲学生成的这种特性,与其他学科的发展相比,哲学家的师承关 系更具有对抗性和断裂性,哲学史上的师生关系充满了反抗和冲突。在哲学领域,真正 有出息的学生往往通过背离甚至批评自己的老师而真正进入哲学的殿堂。哲学中的师生 因此处于一种尴尬的关系中,当学生还未能够真正掌握哲学时,学生与老师处于和谐状 态,当教师成功地使学生进入哲学状态时,学生就开始背离甚至批评老师。通过批判柏 拉图,亚里士多德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哲学家,而那些完全认同柏拉图结论的徒弟们却 被历史长河所淹没。德国古典哲学的演变,就是一部师生思想反目史;费希特因发展康 德的思想,而超越了康德,从而引起康德的不满,谢林从费希特出发,却走向费希特的 反面;黑格尔刚从事学术活动时追随年轻的谢林,可是一旦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哲学体系 ,他就扬弃了谢林抽象同一的“绝对”。海德格尔与胡塞尔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当作 为学生的海德格尔真正进入哲学研究的状态时,他必然地要背离老师的观点。在其他学 科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有发展甚至断裂,但是与哲学相比他们的同一性资源更多。
实际上,哲学不在于能够记住多少哲学观点,讲出多少哲学观念。记住哲学的知识, 只是走向哲学的第一步:只是哲学教育的基础。如果真正实现哲学教育的目的,就必须 让学生进入哲学研究的状态,而真正的研究就是从现有的观念出发而离开现有的观念, 以现存理论的反思活动解除现存理论的束缚,开出一块原来未曾进入过的空间。因此, 真正的哲学教育者就必须培养自己的批判者,用智慧的乳汁哺育自己思想的掘墓人。
三
哲学本质上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系统的反思性、批判性的思维活动。它不是记住 自己“是什么”的知识,而是思考为什么不是这样和应该是那样的一种活动。可是,多 年来我们哲学研究和哲学教育的问题是,忘记了哲学必须不断离开自己的特点,而用“ ……是什么”的方式对待哲学。这是造成我国哲学研究不能深入和哲学教育缺乏应有的 魅力的根本原因。
如果追究这种原因的原因,可以说,既有历史传统方面的因素,也有我们现实工作方 面的造成的障碍。就前一个方面而言,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方式就是以肯定形式为主的 。与西方哲学发展史相比,我们中国的哲学史在形态上更像一部注释史。当然,中国哲 学肯定也在发展,因此后人对前人的思想肯定有超越的地方,但是,我们在形式上不愿 把这种发展看成是断裂,学生总把自己新的阐释理解为老师思想的继续。西方哲学史也 不全是断裂,似乎后人对前人没有任何继承。比如,亚里士多德显然继承了柏拉图的许 多思想形式和材料,在这个意义上,没有柏拉图就没有亚里士多德。但是,亚里士多德 往往更多地把自己的哲学看作是对柏拉图的超越,而忽视了自己对老师继承的一面。西 方传统忽视历史连续性的一面是不对的,但是它的否定性却比较符合哲学的“本性”。 我们在实际思维之中并不是没有批判和超越,但是我们更多地是看到自己对老师的继承 ,这样我们就养成了一种更少具有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限制了我们的思想创造 力和精神生产力。
就后一个方面而言,我党在战争中形成的过度集中的工作方式,大凡更多地强调在思 想上保持一致。为了保持思想统一,我们或把已有的哲学理论视为不可动摇的真理体系 ,或把某些观点视为必须坚持的原则。这样,我们的工作就容易成为对已有的定论进行 阐释,本质上创新的哲学容易变成了对既有原则的单纯信念,观念的创新活动就容易蜕 化为知识的记忆,无私无畏的批判就容易失落成炫耀学问的学科。由此,哲学失去了自 己的本性——批判与创新的思维活动,哲学成了非哲学。
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系统的批判的反思活动,批判的思维活动就是更多地利用否定性话 语;或者通过批判修补了原有的观点,从而实现了超越;或者经过批判而摧毁了原有的 体系,从而完成了背离。让哲学成为哲学,就是把原来只是记忆或转述教条的哲学变成 不断自我批判和自我扬弃的哲学;让哲学成为哲学,也是把教师照本宣科和学生死记硬 背哲学命题的哲学教育转变为老师引导学生进入批判性的思维活动。如果教师不能以某 种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反思的和批判的思维状态,那么他就是以非哲学的方式教哲学;如 果学生不能进入主动地进行反思性和批评性的状态,那么他们就不是用哲学的方式学习 哲学。哲学的教学方式不是老师告诉学生哲学是什么,而是引导他们批判地对待原有的 哲学。因此,哲学应该是师生之间相互诘问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教师应该让学生逐渐 领悟到批判性思维活动的意义。
强调哲学的批判性和否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必然走向历史虚无主义。哲学不是面向虚 无的,面向虚无的活动必然也是虚无,正像任何数乘以零都是零一样。实际上,哲学的 否定性恰恰规定了它的历史连续性;既然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批判的反思活动,而且它 的用语也更多的是批判的和否定性的,那末哲学也就离不开它所批判的对象,原有的哲 学对现存的哲学思维活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现有哲学思维活动的前提。没有这样 一个前提作为批判的靶子,任何批判的反思活动都是不可想象的;否定性话语的存在和 成立,都是以肯定性话语的存在为条件的。由此可见,正因哲学的否定性,哲学才成为 比其他任何学科更具历史性和连续性的学科。其他任何学科都不像哲学那样依赖于自己 的历史。比方说,脱离开数学史,人们仍然可以学习数学计算,但是离开哲学史就根本 无法学习和理解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哲学就是哲学史,而哲学史也就是哲学。如黑格 尔《哲学全书》就是逻辑化的哲学史,而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就是历史化的《哲 学全书》。哲学话语的形式,本质上是否定性的,但是,这并不排斥哲学依赖和包含肯 定性的话语。
作者认为,在中国哲学界走向21世纪的过程中,对于中国的哲学工作者和哲学教育者 来说,让哲学成为哲学是一个严肃的命题。目前,我们的哲学教育的确有很多的哲学知 识,但是却忽视了怎么样把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转变为真正的哲学思维活动。如果没有这 个转变,哲学家就成为“哲学思想的文件夹”,或者就像有人说的,知识分子成为知道 分子。
四
最后,还得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有没有有必要学习哲学?在我们这样的繁忙时代,冷 静的思考都是很难得的了,系统的反思就更不容易了。不过,作者认为,越是在变化快 的年代,越需要哲学的头脑。
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和转型时期,在这样的历史阶段,传统与变革的交替,新与旧的 过渡,本土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都呼唤哲学的介入。在社会转型阶段,原有的东西遭 到质疑,新的东西还没有定型,此时人们最感到无所适从。哲学是最具条理化和反思性 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纷乱的思绪,寻觅萌芽中的未来希望。
实践证明,学习哲学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培育人 们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 和精神境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决策方式的转变 ,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至于具体的学习方法,应该提倡读原著,在阅读中我们才能接受思想的熏陶,理解哲 学概念的意义。但是,我们应该以分析和挑剔的眼光读书。在某种意义上说,读书就是 与哲学家进行的思想对话在思想的交锋中,才能磨砺我们的思维,激发我们的智慧。同 学习其他哲学一样,学习哲学也要求独立思考。独立思考不是脱离开别人的思想进行天 马行空式的随意评点,而是对已有思想材料是否合乎逻辑,是否合理的严肃分析和思索 。为了实现连贯和逻辑的思考,我们提倡把自己的思考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英国哲 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谈话使人敏捷,写作使人深刻。平常的思考和谈话是一种历 时性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逻辑的矛盾往往被遗忘所掩盖,我们当下所想或说出的 东西可能与我们在前边所想或说出的东西有矛盾,但是我们自己很难发现这些不合逻辑 的地方。可是,写作把思想平面化了,历时性的思考被文字同时展示出来。这样,我们 就容易发现自己思考的漏洞和问题。对这些漏洞和问题的解决,就能够深化思考和认识 。练习用文字表述自己的思想,能够帮助我们形成有条理的连贯思维和深入分析的习惯 。
标签:哲学研究论文; 哲学论文; 思维障碍论文; 哲学家论文; 科学思维论文; 哲学史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