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逻辑进程——从物质本体论到马克思的感性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本体论论文,感性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逻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862(2008)07-0020-06
从1978年到2008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这30年来,既是哲学理论界的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断深入的历程。经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性转折,原有的僵化思想局面被打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政治方针得到确立;同时,通过反对“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使得尘封已久的学术园地重新获得了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界也赢得了比较自由的思想空间。刚刚惊蛰的思想首先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就是如何审视通行教科书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由此,人们便开始了艰难曲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探索历程。经过30年的研究探索,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逻辑进程大致经历了三次重要转变:一是从物质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变;二是从认识论向实践观点的转变;三是从实践观点向马克思的感性思想转变。这三次转变是一个符合逻辑的思想历程,也是一个不断向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哲学基本原理逐步回归或逐步趋近的历程。以下通过对这三次重要思想转变的简要回顾,试图为近30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思想进程勾勒出一个逻辑线索,并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从物质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变
在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理论体系的反思中,人们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就是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本体论或自然本体论。物质本体论的根本局限在于,一是见物不见人,二是决定论和独断论。所谓见物不见人是指作为世界本体的东西只是物质而不是人,人及其意识只是派生的东西,处于从属地位;把物质决定人及其意识的思想贯彻到底就是决定论;独断论就是不去考察作为本体的物质是否有能力作本体,只是根据自然演化的先后来决定其本体地位。人们认为这些思想与经验论相去不远,于是便着手考虑怎样解决这种理论现状。
最初对物质本体论进行反思的根本动因是与文革期间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的痛切感受有着密切联系。由于人们曾经经历了对于人性基本欲望和人的基本权利的压抑和剥夺,甚至残酷的政治斗争对于人的肉体和精神的摧残,便对通行的教科书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产生了种种疑惑:残酷的现实是否与物质本体论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物质本体论自身究竟存在哪些局限性?理论跟现实之间究竟怎样发生联系?等等。这些疑惑促使人们对物质本体论进行深刻反省。
正像大家所熟悉的那样,物质本体论是从发生学角度来理解世界与人、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的,认为先有世界后有人,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人认识物质的运动规律是为了尊重规律、服从规律,即便人有一定的能动性,那也只能体现在更好地认识外部世界的规律,在这个理论框架下,人的实践活动也只是人的认识环节。更好地认识规律,其实质是为了更好地服从规律。当然,间或也谈到人“利用”规律,如果人真的能够利用规律,那人的能动性可就太大了,因为这样就不是人服从规律,而是相反,规律服从人了。但这一点在传统教科书体系中却无法贯彻到底,原因在于人或意识没有客观性,它被看成是主观任意的东西,只有物质才有客观性。所以,一旦规律被人所利用,那就会导致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或主观主义,这是严重的思想路线错误。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让人或意识服从物质运动规律。人们把传统教科书中的基本思想概括为“物质本体论”,主要是基于这些观点。
如果让人或意识服从物质运动规律,那么世界的本体就只能是物质,而人在其中只是处于从属地位。物质世界怎样运动发展,那是物质世界自己的事情,人在这件事情上是无能为力的,也就是说,人根本无法“改变”世界。人只能听凭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物质世界怎么运动,人就怎么活动。如果人想“改变”世界,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那将带来规律的“惩罚”。这就是见物不见人的意思,也就是说,世界的本体不是人,而是物质。
如果我们为人着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即坚持“从人出发,通过人并且为了人”的基本原则,那么世界的本体无论是什么,只要它不是人,人就必然处于从属地位,世界就是由非人的规律主宰一切,人就只能服从非人的规律。在西方哲学史上,曾经有过物质本体论的时代,也曾经有过神本体论的时代,在这些思想时代里,人都只能听凭人之外的某种东西来宰制自己。这就是人们经常批判的决定论观点。所以在这些时代里,都存在着思想解放或人的解放问题。可以说,如何实现人的解放,是西方近代哲学的核心问题。
西方近代哲学首先实现的转向就是认识论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重新确立人的世界中心地位。近代哲学提出的口号是:没有认识论反省的本体论为无效。这个口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的矛头是直接指向物质本体论和神本体论的。这一哲学口号的意思是说,世界的运动发展不能处于无意识、无思想的盲目状态,世界应该自己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自己知道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己知道自己的本质和规律;总之,自己知道自己的运动真理。要想自己知道自己的运动真理,就必须自己具有认识能力或反思能力,即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否则,世界就将处于盲目的发展状态。试想,以物质和神为世界运动发展的本体,它们具备这种自我认识的能力吗?如果它们没有这种自我反思能力,那么它们就是无效的本体;反之,如果它们有这种思想能力,那么人能否知道它们是怎样的?这就是康德提出的“思维如何能够切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人能够知道它们是怎样的,那么人就必定比它们还高明,那为什么还要用它们来充当世界的本体呢?反之,如果人不能认识它们,那么人将何去何从?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还常常自以为能够认识到它们,这就犯了独断论错误。当然,人们也常常用实践检验来为自己辩护,即以实践的成败来检验自己是否真的认识到了它们,试想,偶然的实践成败能否检验或证明一种必然性的认识?
上述种种疑问都是一些既难于给出肯定的回答、又难于给出否定的回答的理论难题。由于这些理论难题真假难辨,所以人们便重新思考世界的本体问题。被黑格尔称为近代哲学之父的笛卡尔首先想到了“我思”,他把原来真假难辨的理论难题重新拿到我思面前加以审查,从而他把“我思”确立为世界的本体,而“我思”之所以能担当世界本体之职是因为它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这一本体论思想最终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得到完成。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认识论转变,也主要是为了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曾经出现了主客体统一论、认识的选择论、认识的目的论、认识的价值论等认识论思想流派。这些认识论思想流派要反思的主要问题就是传统教科书中的以物质本体论为基础的客观反映论。这种反映论一方面要求人站在世界之外去反映或直观世界,另一方面要求排除认识结果中的一切主体方面因素,它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客观的物质规律通行于世界。在这里,人只能从属于物质规律。认识论转变中的各种思想流派就是要改变这种认识论状况,提高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在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虽然人们可以把认识论问题单独抽出来专门研究,但它绝不是一个独立的领域,它的实质和核心乃是本体论问题。
二、从认识论向实践观点的转变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逐步从认识论转变到实践观点,可以说整个90年代是实践观点的时代。这一转变对于个别学者而言,可能有很大的偶然性,但从整体理论发展趋势来说,却有着逻辑的必然性。这就是说,单纯局限于认识论中或单纯局限于认识主体,无法全面表达人的本质特征,因而也无法确立人的世界中心地位,它必须转变到实践观点才能表达人的本质特征,人的这一本质特征就是自由。
在认识论研究阶段中,各思想流派也潜在地具有向实践观点转变的内在倾向,比如在认识活动中,对于认识对象和认识框架应该怎样做出选择、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以及认识的主客体应当统一到什么样基础上,等等,这些情况表明在认识活动背后总是需要有某种东西去支撑认识活动的正常进行,如果没有必要的支撑点,那么认识活动的选择、价值取向和目的等因素就不知道它们是出自哪里。随着认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实践观点便呼之欲出。这里只是说明了认识论向实践观点转变的内在倾向或发展趋势,而真正实现这一转变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对人的自由本性的自觉意识和顽强追求。这一点在康德哲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康德哲学一方面要考察认识论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如何表达人的自由本性,确立人的世界中心地位问题。他在考察人的认识能力问题时,认为人在形成知识的过程中主要是感性和知性两种机能在起作用,理性只以统觉的形式参与到知识的构造过程中。理性不与感性直观发生关系,只与知性有关系,由于知性没有直观能力,所以理性不能形成知识;如果勉强为之以形成理性知识,则必然陷于矛盾之中。通过这一番考察,康德发现,知性作为认识主体由于受感性限制,因而是不自由的,是有限主体。与此相反,理性虽然不能直接形成知识,但由于它不受感性限制反倒获得了自由。在康德看来,理性的真实身份只能是“纯粹的实践理性”。由此可见,在认识论中无法解决自由问题,只有在实践理性中才可能解决自由问题。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就是专门为了解决人的自由本性问题而作的。只有解决了人的自由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哥白尼式的革命”。这里体现了认识论向实践理性转变的必然性。
由此看来哲学研究离不开终极关怀或绝对价值关照。对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也需要从“终极”的高度上来考察各个发展阶段的意义,也就是说应当从自由的高度来理解各个发展阶段的意义。如果不从终极高度来理解它们,那么每个发展阶段的成果就不会成为后来成果中的一个环节,它们就会成为偶然的昙花一现、过眼云烟;每个发展阶段的真正意义在于以相对高度的理论形态去显示人类追求的绝对价值。所以从自由的高度来理解各个发展阶段,它们才会具有阶段性的价值,并且会成为一个符合逻辑的历史缩影,这个历史缩影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凭空而来,而是西方哲学史或西方自由思想史的必然产物。所以只有从自由的高度来理解认识论发展阶段,才能既看到它在哲学变革中的积极性方面,又能看到它自身存在的局限性方面。
从认识论阶段的积极性方面来看,这个阶段的各个思想流派集中解决了传统反映论中的机械性特征,认为这种机械性特征的主要表现就是在认识的结果中没有体现出主体性特征,因为在反映论或符合论的真理中只强调单纯的客体内容。即使主体在认识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能动性,但这些能动作用主要是为了排除主体方面的内容以提纯客体方面的内容。这实质是让主体统一到客体之中,让主体符合和服从客体,于是主体就受到客体的限制而没有自由。所以在认识论的反思中,人们感到主体在认识过程中是有选择的,并有目的和价值等相关因素参与到认识过程中。而这些目的和价值因素只有在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中才能出现,如果没有主体,单纯的客体是不会产生出这些因素的。人们通过分析大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证明,在认识过程中的确有这些因素参与其中,因而在认识的结果中就不可能只有单纯的客体内容。比如,一个很有力的证据就是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这个原理强调,在观察结果中无法排除掉观察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具有代表性的主客体统一论基本上反映了那个时期的思想倾向:既然认识过程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那么认识的结果或真理就不能只由主体符合客体所形成的单纯客体内容构成,真理的内容必然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表现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乃至合价值性的统一、甚至是真善美的统一。
如果单从认识论角度来看,问题探讨到这一步肯定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因为他们已经自觉地认识到主体的能动性不仅体现在认识的过程中,而且贯彻到认识的结果中。但从自由的高度来看,这种认识论的局限性就暴露出来了:一方面如果主体和客体没有一个新的基础来统一它们,那么它们就仍然处于二元对立状态;如果始终处于这种二元对立状态中,那么,另一方面它们就仍然没有摆脱主客体相互限制的局面。如果始终处于这种二元对立状态或主客体的相互限制状态中,那么主体就不可能是自由的。如果一种理论不能很好地表达主体的自由本性,那么这种理论距离马克思主义哲学可能还会有很长的路程。如何才能表达主体的自由本性,这将取决于如何把这种二元对立状态或主客体相互限制状态进一步安置在一个新的基础之上。人们在寻找这个新的基础的过程中发现了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于是,从认识论向实践观点的转变就势在必行。
三、从实践观点向马克思的感性思想的转变
当把主客体统一到实践这个基础上时,人们就开始从实践观点来看世界了,这就等于把实践确立为世界的本体。这样一来,人们距离传统教科书的观点就越来越远了,因为它直接用实践本体论代替了原有的物质本体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仍有一些人坚持物质本体论,也有的主张物质和实践双重本体论,对这些观点,这里暂不作评价。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实践观点的研究中,仍然出现了多种学术流派,主要有实践唯物主义、实践的思维方式、实践本体论等等。这些学术流派应该说各有千秋、各有成就。
实践唯物主义强调,人类的实践活动既能改变世界又能创造世界。通过实践改变自然界,使之成为“属人的”世界;同时实践活动又创造了自然界不曾有的社会关系和人类历史,并且人类历史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生成发展的。实践本体论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把实践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这就从根本上取代了物质本体论或自然本体论。物质本体论试图把人和人类历史归结到自然生物进化史的逻辑之中,这种观点可能忽略了人跟自然生物之间、人类历史跟生物进化史之间的本质区别。实质上,实践本体论并不是有意识地去排斥或遗忘人类之前的自然进化史,而是要表达一种不同于自然进化规律的人类发展的特殊规律。既然人类发展规律与自然进化规律有本质的区别,那么人类发展史就不同于自然进化史,在对这两种规律的思想把握中就不能有逻辑上的连续性,而应该有逻辑上的断裂。这就是说,人类历史应该有一个新的开端,新的逻辑起点,这就是实践。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
“实践的思维方式”这一派可能更为激进,它根本反对传统本体论的决定论思想,因而也不主张把实践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而是把实践看成是认识和理解人类世界运动发展的一种思维方式。认为实践是人存在的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使人自身二重化,如在满足原有需要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需要;在实现原有思想基础上又形成了新思想等等。另一方面又使世界二重化,如形成了自然界和属人世界的区别。并且人在实践基础上又使这些分裂状态重新达到了统—。人的历史就是在这种不断分裂和统一中实现否定性发展。这里着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具有很强的思想启迪性和开放性。
从自由的高度来理解实践观点,实践观点的成就在于它很好地表达了人的自由本性。接着上面的阐述,这个问题就不难理解了,当把主客体统一到实践基础上时,实践就有了自己的独立性,它改变了认识论中主体必然受客体限制的有限主体状态。有三个问题很重要。一是实践活动自觉地把认识活动纳入到自身中来,作为自己活动的一个环节,而不是相反,实践被当做认识的一个环节。当实践被当做认识的环节时,实践对主体并不产生什么积极影响,它反倒与客体一起成为限制主体的条件。只有认识成为实践的环节才能改变这种情况。二是只有实践才能克服主客体双方的片面性,一方面实践能够按照人的方式把客体改变为“属人的”存在,另一方面实践又能改变主体使之成为对象性的存在,所以只有实践才能把主客体真正统一起来。这一点仅仅局限在认识论中是办不到的,即单纯的认识主体是无力克服主客体双方的片面性的。由于在认识论中主客体双方各不相同,各有其片面性,所以主客体双方只能处于相互限制状态或主客体二元对立状态。三是由于实践把主客体统一起来,所以实践成了独立的本体。同时,实践又是主体的活动,是主体的自由意志表达。所以只有实践才能确立人的主体地位、表达人的自由本性。康德认为只有在实践理性中才能表达主体的自由本性;黑格尔在主奴辩证法中强调,只有在劳动中才能真正意识到劳动主体的自由本性;马克思认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类本性。
但是,进一步深入思考,实践观点仍然存在自身的局限性,这一局限性就是实践活动自身的主观性问题。
实践作为主体的活动是受主体意志支配的,主体意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主观构造一种历史逻辑,并把这种逻辑付诸实践使之现实化。这样实践就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特征。海德格尔认为马克思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主体形而上学”。如果仅仅这样来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点,那么海德格尔的评价就是正确的,即实践成了规定世界或改变世界的主体活动。这实质就是一种知性思维方式。其实,马克思对这个问题早有自觉意识,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就指出,“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也就是说,如果单纯把实践看成是人改变世界的主体活动,那么实践就可能成为“高出于世界之上”的那一部分。这种观点的局限性在于它没有看到实践活动本身也需要加以限制并不断地得到改变。在这里,改变实践者并非来自于实践之外,而是实践自身,也就是说,实践是自己来改变自己的。如果总是从“被改变者”之外去寻找“改变者”,那就必然在“被改变者”与“改变者”之间导致无穷倒退,这正是知性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如果在对待实践问题上不能很好克服知性思维方式,实践的主观性就可能再度泛滥。所以这里提出的任务就是:如何把实践活动自身运动过程理解为是一个客观过程。
在克服知性思维方式,把实践活动理解成为一个客观过程的思考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恩格斯在借鉴力学思想基础上,把社会不同主体意志看成是不同的力,这些不同的力在社会活动中相互作用形成了历史的合力,人类历史是按照这种“合力”的方向运动的,这种合力的运动就是一个客观过程。马克思也有类似的看法,认为人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的实践活动是受外部物质条件限制的,并且认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身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才会产生。①所以实践不是一个主观任意过程,而是一个受客观条件限制的客观过程。但哲学描述这个客观过程不能局限于这种经验层次,而要上升到本体论层次。因为马克思强调“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②这就是说,人类历史的客观过程只能归结为实践活动自身的运动过程,而实践自身运动过程也只能理解为实践自己改变自己的过程,否则就无法理解实践的自由性。理论的任务就是如何去描述这个客观过程。
怎样去描述实践自身运动这个客观过程呢?马克思在继承了黑格尔的逻辑学思想基础上,认为事物自身运动过程是通过中介物来实现的,并且必须是自身以自身为中介,否则就不是事物自身运动,进而也难以保证事物自身活动的自由性。如果说黑格尔为绝对理念确立的中介物是“自我意识”,那么马克思为实践活动找到的中介物就是“感性”。当把感性作为实践活动的中介物来理解时,感性就成为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阐发自己新世界观的主要思想领域。
马克思的感性思想蕴含如下一些基本内容:一是把感性当做感性活动,当做实践来理解,即感性器官不是单纯的认识器官,它在本质上是感性活动、是实践,这就改变了传统哲学中被动静止的感性观点。二是感性的首要特征是个别性,以往追求普遍性的理性主义正是因为这一点而排斥感性。感性的个别性特征指称的是现实的具体的人,马克思诉诸感性是为了追求个性自由,由此才能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同时马克思也强调,感性中又蕴含着理性,理性是感性器官的机能,而不是相反,更不存在抽象的无人身的理性,因而感性个体决不缺少普遍性本质。三是感性器官作为感性活动的中介物,它既是感性活动的发动者,又是感性活动内容的承载者。在这个意义上,感性不只是认识的器官,而且是一种实体性器官。由于人在实践中把全部感性活动内容都扬弃于感性器官中,所以包括人的大脑在内的全部感性器官能够做到对感性活动中所牵涉的内部和外部所有内容达到统观。所以,感性器官能够做到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就是说,感性器官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限制,所以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所以感性活动既是自由的,又是客观的。四是感性在感性活动中不断生成发展。由于感性把感性活动的内容不断地收回于自身,从而产生对象性运动,即感性自身得到生成和发展。由于感性能力的界限恰恰是感性活动的界限,所以感性的生成发展必然引起感性活动的不断变革。
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异化劳动时指出,由于工人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了资本家,所以人的劳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被资本中介化了。这就是说,由于资本购买了劳动,所以人的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乃至人自身的本质都被资本化了,由于资本是处于劳动之外并支配劳动的异化之物,因而雇佣劳动必然是异化劳动,原因在于劳动过程已不是以自身为中介,而是间接以资本为中介;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也是如此,由于人与人之间关系不是直接以自己的劳动产品为中介,而是间接以资本为中介,所以才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异化。由于一切听凭资本的支配,所以雇佣劳动或异化劳动既不是自由的也不是自觉的。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把社会分成了资本和劳动两个部分,资本凌驾于社会之上并支配着劳动,所以异化劳动就不可能是一个客观过程。共产主义运动通过扬弃私有财产、消灭资本这个中介物、消灭异化劳动,使人的本质重新回归于人自身,人才能获得自由和解放。只有在自由的条件下,即只有在自身以自身为中介的条件下,人才能开始真正“人的”历史。
总之,开显出马克思的感性思想,一方面可能会有利于我们理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另一方面可能会对我们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思想空间。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5页。
标签: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本体论论文; 认识论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理性与感性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物质与意识论文; 活动理论论文; 逻辑能力论文; 问题意识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 形而上学论文; 感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