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儿童医院手术室 山东 济南250000
[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港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0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并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给药方式;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置入PICC给药方式。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为58-720h,高于对照组的17-350h,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白血病治疗过中,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方法导管在体内留置时间更长,不良反应率更低,舒适度更高,比PICC给药方式更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静脉;输液港;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中通常需要进行化疗,临床中为了避免多次穿刺和药物刺激,一般对患者实施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或使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使药物可以在静脉中迅速稀释,减少损伤[1]。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也被称为植入式中心静脉导管系统,是一种可以长期埋藏在人体皮下的静脉输液装置可以为患者提供较长时间的补液、药物以及营养液支持[2]。本次研究主要分析PICC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之间的应用效果差异,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8月期间接诊的9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观察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5-12岁,平均(8.24±1.36)岁,白血病病程2-12个月,平均(5.3±1.8)个月。对照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4-12岁,平均(8.21±1.24)岁,白血病病程1-15个月,平均(6.2±1.8)个月。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次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剔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经临床诊断为白血病患者。(2)年龄<14岁。(3)患儿及监护人知情并同意。
1.2.2 剔除标准 (1)中途退出者。(2)患有其他方面疾病者。
1.3方法
1.3.1 观察组: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给药方式。首先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把导丝推进到上腔静脉位置,穿刺针撤回,同时把扩张器和穿刺鞘沿着导丝推进到血管内,进入锁骨下静脉后只把穿刺鞘留在血管内,撤回导丝和扩张器,引入静脉留置导管,在穿刺点下方约2.5cm处切一横行切口,约3cm左右,分离皮下组织使之呈囊袋状,并由穿刺点把导管引入囊袋内。然后进行透视以确定导管位置,把导管头端置于右心房和上腔静脉交界处上方约1.5cm处,尾端连接在药盒上,用肝素盐水测试,无渗漏现象后缝合切口。
1.3.2 对照组:采用置入PICC给药方式。把导管头端置于上腔静脉或同侧锁骨下静脉处,无菌敷贴覆盖穿刺点,并透视确定导管部位是否准确,手术后用弹性绷带进行加压包扎2小时,术后24小时换药,以后每月换药4-8次。
1.4观察指标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均采用电话或定期复诊的方式随访,随访4-6个月。评价指标:导管体内留置的时间、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率的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导管留置及维护时间比较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体内留置时间为58~720d,平均为(360±56)d,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体内留置时间为17~350d,平均为(160±25)d。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51.11%,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白血病是儿童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输液治疗和化疗,这无疑会对血管造成比较严重的损伤,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儿童的静脉通路建立比较困难,而且治疗时间较长,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强,容易引发静脉炎,如化疗药物渗漏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影响治疗方案的实施。因此,白血病患儿护理中的首要问题就是建立一条长期、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白血病患儿的静脉给药途径也在不断更新,变得多样化[3]。从传统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发展到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都可供选择。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优点有:操作比较简单、造成创伤比较小,在临床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对于长期接受治疗的白血病患者来说,具有在体内留置时间长、降低患者痛苦的优点,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不良反应率要低很多。这两点对于儿童这种特殊群体的患者有着更现实的意义,也可以一定程度降低患儿父母等亲人的焦虑感。经鲍莉莉[4]等研究表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留置时间为(252.44d±46.38d),长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的(80.72d±30.15d),日常维护时间(8.02min±1.47min)短于PICC组的(12.96min±1.43min),导管并发症发生率12.50%低于PICC组的40.63%。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儿童白血病的治疗过程中,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给药方式比PICC给药方式的导管体内留置时间更长,不良反应率更低,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蓉.比较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1):74+77.
[2]张满英,耿妨妨,韩蕊.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患儿及家属的心理问题分析和护理对策探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1):88.
[3]吴微微,成妙燕,李洁.小儿静脉输液港植入手术护理体会[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07):1248-1249.
[4]鲍莉莉,沈奕新,袁园,等.急性白血病病人应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与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效果比较[J].护理研究,2018,32(02):281-283.
论文作者:李越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静脉论文; 导管论文; 白血论文; 白血病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对照组论文; 患儿论文; 《护理前沿》2019年第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