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李 丽 程君红 张 鸽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运城 044000)

摘 要: 多元智能理论是符合教师素质需求的师范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帮助师范生形成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构建“宽基础、活模块、多元化”的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个性化课堂,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构建以促进师范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师范教育,有助于提升师范教育质量,能够满足社会对小学教师素质的需求。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

在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编著的《多元智能》一书中,他提出人的智能不仅仅是传统的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除此之外,每个人在不同场景、不同领域都有不同的智能体现。所以,人的智能还包括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认知智能等,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新的智能。这就是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作为指导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对师范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师范教育的必要性

(一)多元智能理论是培养素质全面、能够胜任多学科教学的小学教师的基础

高职师范院校是以培养小学教师和学前教师为主的专科层次师范教育。2018年出台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通过公费定向培养、到岗退费等多种方式,为乡村小学培养补充全科教师,为乡村初中培养补充‘一专多能’教师,优先满足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教师补充需要。”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深厚的基本理论基础,能够从事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小学教师技术素养培训工作的综合性人才。

从图2可知:角尺度的分布频率右略大于左,角尺度分布频率近似正态分布。林分的平均角尺度为0.5486,说明林分整体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林分中角尺度等于0.5所占的比例为 60.19%,说明林分中林木个体分布格局多为随机分布,角尺度分布频率为很均匀的林木为0株,均匀分布的林木所占比例为15.24%,聚集分布的林木所占比例14.47%,极强聚集分布的为10.09%。究其原因,林分中各树种为天然更新,各树种多为随机分布,但因部分树种更新时由根部团状萌发,或低分枝成聚集状,因此林分整体分布格局表现为聚集分布。

小学教师胜任多学科教学或小学全科教师的发展既是当前教师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是适应我国广大乡村教育的主要形式。根据文件精神,小学全科教师也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师范教育的培养方向,这不仅仅能改变满足我国乡村教师师资不足的现状,还是对优秀小学教师素养的要求。一方面,我国广大乡村师资力量薄弱,师资短缺现象在边远地区广泛存在,无法达到要求的班师比和生师比。在我国广大乡村、边远地区,教师往往承担几个年级或者几门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通常教一门核心课程,同时兼任一门或几门非核心课程,如美术、科学、体育。另一方面,国际上小学不分科教学已是普遍做法和发展趋势。

小学全科教师的岗位要求师范教育从培养目标上体现多元智能的基本理念。全科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同时能从事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教学,因此,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帮助师范生树立对教育的正确认识、对学生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并将其不断渗透到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正确认识学生是人,是有智能差异的、独特的、完整的个体。同时,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有不同的类型,每个个体的优势智能及组合也是不同的,因此,要帮助师范生掌握全科技能,使其掌握多种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人文综合型、自然探索型、运动保健型、艺术素养型等多元化的、独特的适合小学需要的全科教师。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中,全面发展、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的理念都是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21世纪以来,随着生理学、心理学、脑认知科学等领域的发展,教育界也开始关注人从身体到心理、知识与能力、素质与情绪情感等知情意行几方面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涵盖的多元智能包含人的身体、心理、意志、视觉空间、人际交往、自然探索等智能,这与我们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是息息相关的。在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智体美劳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割裂开来的。面对每个人,要做到因材施教,发展处理不同智能的关系,做到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化的发展,实现个性化、多元化的培养。

(二)多元智能理论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础

本文立足“大数据背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在研究《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指导型专业规范》等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明确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明确专业的发展方向,优化信息安全教学体系,提出适合自身的信息安全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进一步优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教学模式方面,在“互联网+教育”、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大形势下,在智慧校园的驱动下,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是师范教育发展的方向。无论哪种教学模式,带来的都是促进师范生主动学习、构建个性化因材施教的课堂。统一的教学任务往往放在课下,通过互联网,借助雨课堂、学习通等信息化手段,使学生在课前主动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上,教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个性化辅导、讨论式等,根据问题进行引导,因材施教,有针对地促进每个师范生主动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实现适合不同学生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学习进度、优势智能的教学,实现合作学习、智能组合,提高教学质量。

(一)确定多元化的、科学的培养目标

多元智能理论为乡村教育的教师发展奠定了基础。教师往往在一个教学单元中促进学生语言能力、自然探索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运动能力或者艺术欣赏能力的发展,承担一门核心课程教学,再承担一门或者两门非核心课程教学,如体育、美术、科学、社会等。多元智能理论提倡人的多种智能的协调发展、融合发展是乡村教师、全科教师素质要求的基础。多元智能涉及八种能力,但并不是要求师范生面面俱到,而是要在八种智能里选择自己比较有优势的两到三个智能充分发展,以满足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需求,不同优势智能的教师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

(二)构建“宽基础、活模块、多元化”的课程结构

课程设置方面应坚持重视基础课程,加强核心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的原则,构建“宽基础、活模块、多元化”的课程结构,以综合素养为基础,以岗位技能为重点,以个性拓展为补充,在发展基础素养和岗位能力的基础上,促进每个学生多元的、个性化的发展。构建宽泛的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构建岗位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充分体现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特色;构建多元化的拓展课程,以供学生自主选择,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根据用人单位对岗位职责的要求,增设信息技术、班级管理、师生沟通等课程。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培养师范生通识综合素养、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科专业素养,实现每个师范生不同智能的组合,促进师范生多元发展。

(三)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个性化课堂

坚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在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中,把这一理论渗透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方面,能为每个师范生充分发挥优势智能、促进师范生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

(四)实施多元化评价模式

传统的评价过程评价主体单一,方法陈旧,内容封闭。多元化评价模式可以扩充评价主体,将原来主要依靠教师评价的评价模式转变为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同时,积极把学生家长、社会、协同合作的用人单位纳入评价主体。校内评价主体包括自评、互评、师评,校外通过一线合作小学优秀教师、社会第三方培训评价机构、教育行政部门等评价,实现协同评价,促进师范生发展和教师成长。

(42)三角护蒴苔Calypogeia azurea Stotler& Crotz.Calypogeia trichomanis(L.) Cardat in Opiz.马俊改(2006);李粉霞等(2011)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核心是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针对师范生应具备的专业素质,设置专业的、多元的评价内容。从师德素养、信息技术素养、人文素养、班级管理素养、教学素养、心理素养、学科素养、艺术素养等方面,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内容,促进师范生在适合自己特色的素养方面获得进一步发展。

采用“情景测验”“师德记录”“教师成长日记”“成长档案袋”“大数据”“概念图”等多种方式促进师范生的发展,实现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层面建构促进师范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陈慕杰.地方高师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化创新的路径探析: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高教探索,2019(4):96-100.

[3]霍力岩,沙莉.美国“多元智力理论实验学校研究项目”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7(1):32-36.

[4]张金秀.多元智能理论与全球教育转型:2010年北京多元智能理论国际研讨会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1(3):88-90.

[5]新华网.(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31)[2019-05-3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1/31/c_1122349513.htm.

[6]中国政府网.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EB/OL].(2018-03-28)[2019-05-30].http://www.gov.cn/xinwen/2018-03/28/content_5278034.htm.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640(2019)08-0183-02

doi: 10.3969/j.issn.1008-9640.2019.08.081

收稿日期: 2019-08-06

基金项目: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1331工程”研究课题“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ZX-18167)。

作者简介: 李丽(1985—),女,山西运城人,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师教育、积极教育。程君红(1968—),女,山西运城人,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张鸽(1986—),女,山西永济人,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课程改革。

(责任编辑:李汴红)

标签:;  ;  ;  ;  ;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