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测量设备检定周期与校准间隔确定论文_李金玲

(伊犁州计量检定所 新疆伊犁 835000)

摘要:确定测量设备检定周期与校准间隔是起草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内部定期对计量器具送检和自检凭证,测量设备检定周期/校准间隔确定主要包括测量设备检定周期/校准间隔考虑因素、测量设备周期检定/校准间隔定量确定。

关键词:测量设备;检定周期;校准间隔

a.测量设备检定周期/校准间隔考虑因素

在结合工作经验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测量设备检定周期/校准间隔一般采用综合评定法,其确定计量器具检定周期/校准间隔应考虑以下因素:

(1)重要性指被评定计量器具检测结果与质量、成本、安全等关系密切程度。

(2)稳定性指被评定计量器具计量性能的稳定程度和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故障发生频次。

(3)可靠性根据过去检定结果中计量器具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失准或超差的大小来评定。

(4)准确度富裕性根据被检测参数允许变化量T与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的比值T/ui的大小来评定(ui的置信因子取3)。

(5)超差损失程度根据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造成经济损失的大小来评定。

(6)使用频繁程度根据计量器具在使用现场每班(八小时制)的使用频次来评定。

(7)维护保养程度根据对计量器具维护保养的水平和能力来评定。考查项目主要有下列五项;是否具备合乎要求的使用场地;计量器具合格证书,操作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完善;操作人员是否熟悉计量器具结构原理和操作规程,且正确操作;是否经常进行局部检查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是否经常认真保养。

(8)损耗程度根据计量器具的使用年限和损坏程度来评定。

(9)环境适应程度根据现场使用条件满足使用要求程度和环境对计量器具性能影响程度来评定。

b.测量设备周期检定/校准间隔定量确定

(1)采用综合评定法确定计量器具检定周期/校准间隔,考虑了影响确认间隔各类因素,不需要大量历史数据,仅需要利用当前的测量设备自身信息和检测点的属性,容易操作,工作量小,既适用于初定确认间隔也适用于调整确认间隔。

综合评定法确定计量器具检定周期/校准间隔应考虑的九种因素可根据实际具体情况的不同,各自又可分为六个级别。从五级到零级(具体分法见表5-41),五级得分最高,为5分;零级得分最低,为0分。六个级别的分数呈等差分布,公差为1。另外,为表征各因素对周期长短的影响程度,还采用了“加权系数”,加权系数最高为4,最低为1,九个因素的加权系数之和为20,具体见表5-37综合因素评价表。

实际工作中,首先对被评定测量设备按上表所示标准级别结合前述九个因素的基本含义进行逐个因素的评级;然后把所评得级别的相应分数乘以相应因素的加权系数;最后,对九个项目进行求和得总分S。根据总分S查表5-38即可得到测量设备的确认间隔。

式中:Pi为第i项的加权系数,Mi为第i项的评得级别分数,i为1~9。

(2)综合评定法的应用

目前,用于关键质量控制的红外测温仪、用于质量检验的碳硫分析仪及用于实验室校准的压力校验仪,原确认间隔为一年,都是依据国家检定规程确定的。现应用综合评定法重新评定其确认间隔。依据表5-37级别标准及表5-38确认间隔标准,结合测量设备自身的性能指标及使用状况,分析判断得出表5-39评定数据。

由检定周期评定表5-38查得:当0≤S<35时,测量设备的确认间隔为24个月;当50≤S<65时,测量设备的确认间隔为6个月;当65≤S<80时,测量设备的确认间隔为3个月。所以经综合评定法得出,红外测温仪的确认间隔应为3个月;碳硫分析仪的确认间隔为6个月,压力校验仪的确认间隔为24个月

论文作者:李金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  ;  ;  ;  ;  ;  ;  ;  

浅谈测量设备检定周期与校准间隔确定论文_李金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