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态修复技术;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有效运用
1 水土保持现状
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各行各业快速发展,无疑会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对水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更大。为了防止生态问题持续恶化,国家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绿水青山就是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同志也作出了“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重要工作指示,水土保持工作将是今后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工作水平,为新时代中国梦保驾护航,是今后水利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内容,首先就要严格控制水土流失,这不仅是政府的任务,也是社会中每个人都要主动参与第一项保护环境的活动,大众需要不断进行监督,同时相关部门进行严格的管理,才能为保护环境多出一份力,从而使生态环境更美好。
2 生态修复技术在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发挥的作用
我国虽然江河湖泊众多,但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历来是我们基础工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由于原来对客观事物的规律认识不足,和对经济效益的片面追求,水利工程对经济发展促进的同时也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生态的保护,同时生态修复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修建水利工程中要注意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同时进行。要想做好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好生态修复,促进水土的稳固,不仅仅可以确保施工的安全,而且有利于生态的保护。在保证生态的前提下,发展水利工程,让水利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2.1 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水土稳固和水利工程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土壤得到了固定才充分保证蓄水能力,避免水土流失的现象发生。如果水土流失严重,就不能保证土壤中的水分,不能保证自然的水循环,那么建立水利工程的意义就丧失了,因此生态修复是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2 促进相关行业利益和效率的综合性提高
水利工程是通过人为的改造将原来的水循环,从而达到利用水资源的目的。但目前的我国水利技术并不成熟,在施工及其后期会对水土造成影响目前,因此发展生态修复技术,弥补水利技术上的缺陷是极其重要的,能够促进相关行业利益和效率的综合性提高。
3 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的有效运用
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水利工程水土的保持,如何有效地进行生态修复,不断地提高生态修复技术,具体分析如下:
3.1 保护土壤、表层种植土
就目前生态修复来说,土壤资源是最为重要的,土壤的质量,对生态修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水利工程中,采用比较粗放的方式,开挖弃渣堆,使土壤遭到彻底的破坏。在后续的施工中,要将弃渣回填。然后在回填的土地上进行植物的种植,往往植物不能有效地吸收水分和养分。因此在水利工程中要非常重视对土壤的保护,施工容易导致大面积的表层土壤破坏,而被施工废渣覆盖,原来的地表植物也遭到破坏,因此施工过程中要极大程度的保护地表植物和表层土壤,这样才能避免水土流失。
3.2 合理调整生产布局,加大技术应用力度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每个区域的水域情况都不相同,如何落实水利水电的工程及其后期生态恢复显得极其重要。每个地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本地生态发展的方针政策。在施工之前要提前规划好具体操作方法,从大局长远的角度规划当地的水利建设。对于重点保护水域区域,我们应该禁止开发水利工程,以避免更大程度的水土流失。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管理力度,对于违反规定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以避免因水利工程施工造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要充分发挥好水利工程的职能作用,为水利工程周围的居民百姓更好的服务,积极落实好生态修复的相关政策。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为了更好地做好生态恢复的工作,我们需要得到多部门的配合合作。可以更多地从别国引进更加先进的技术,更好地为生态修复做贡献。
3.3 制定修复计划,科学运用技术措施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每个区域的水域情况都不相同,每个地区水土流失情况都不相同,我们要针对当地的具体水土流失情况因地制宜,做出相对应的生态修复计划,并对治理区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也要针对水土流失的具体原因,制定合理易操作的解决方案,引进先进的科学手段,根据水土保持和生态学知识,进行更好的生态治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更多地种植乡土树种,适应当地的气候。草本植物与灌木、乔木相结合,多物种配合,实现不同的植物的协调搭配,更好的发挥各自的优势,构建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帮助修复生态,以获得更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3.4 建立区域水土保持监测体系
要想提高当地的生态修复水平,必须构建出合理的监测体系。通过监测体系的构建,可以更好地监督水利的施工,确保水利施工减少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确保生态修复保持水土的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要对做得好的给予奖励,做的差的给予惩罚,做好奖惩制度。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做好重点区域对主干河流水土的检测工作,建立监测站点积极构建完善的检测分布体系,这样才能深入到工作的第一线,确保监测网络的完善及其准确。为了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我们要建立有效地防止平台,积极深化水利改革,并结合当地的优惠政策,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实际工作中结合当地气候、温度、降水,监测体系应该包括植物统计,水土保持情况,根据当地的生态系统合理监测。
3.5 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变化,开始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所以无论开展任何工作,都要具备强大的生态环保意识,而水利工程会直接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所以相关单位在开展工作时,需要落实水土保持理念,共同促进水利工程绿色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因素会造成水土流失,为了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在工程施工前,要对施工环境进行深入勘察,从而根据当地的植被规划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根据施工规范严格地进行施工,从根本上提升施工水平;最后,在工程结束后,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以免遗留下来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破坏,从而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完成水利工程施工。
3.6 固碳释氧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的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对固碳释氧的评价分析。对于固碳释氧方面的价值,可以通过假设的方式进行验证。在实际分析中,如果将固碳释氧的功能定义为T,那么其所对应的制氧量则等于TO,与之相对应工业生产二氧化碳,可以使用TC进行表示。因此,水土保持所体现出来的总体价值,即为TO、TC两个数值的乘积。由此能够发现,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能够对大气环境产生良好的影响。
3.7 通过加强管理措施保护生态?
逐步减轻水土流失问题对水利工程周边环境的破坏,是确保生态修复技术能够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基础。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的第一步,就是要将不断恶化的水土流失問题遏制住,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渐使原有的植被和生态环境得到修复。防治生态继续破坏的工作可以从多个方面同时开展,例如一方面要强化监督管理,有地方水利部门或其他主管部门,组成巡查小组,定期对水利工程水土流失问题的现状进行记录、调查,为后续的生态修复提供必要的参考。另一方面还可以出台必要的规章制度,对于破坏生态环境,或是没有及时完成修复任务的建筑单位,给予一定的处罚。?
3.8 重视新型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
裸露边坡遍布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根据所处位置和其重要性多采用喷锚等工程防(支)护,此类工程措施虽然保证边坡的永久稳定,但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降水难以入渗,隔离了原边坡的水汽微循环系统,生态系统难已自我恢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喷混植生、植生槽等新型技术己成为开发建设项目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向家坝水电站对左岸进场公路等开挖高陡坡边坡采用喷混植生防护,实施后1个月即覆盖边坡,两年后当地乡土物种入侵,灌草密布,物种丰富。该技术即保证边坡的稳定,又提供了植物生长、演替的必要环境要素,生态效果极佳。同时,在边坡马道,挡墙墙顶、脚设置植生槽,种植攀援植物,上爬下垂,对工程支护边坡进行复绿,丰富了景观资源。?
3.9 改良土壤、因地制宜选择植物品种?
原有的肥沃土壤流失后,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中,需要新填入一些土壤,以便于展开种植和绿化工作。所用的新土壤在成分上应当与原有土壤一致,必要情况下可以采取土壤改良措施,保证营养成分的均衡,提高植被成活率。栽培绿化植物时,也要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尽量以本地成活率高的优良树种为主。同时,植物间的搭配也十分重要,例如乔木和灌木搭配种植,土壤肥沃处栽植高大乔木,土壤贫瘠处栽植灌木,绿化效果良好。后期也要重视对这些绿化植物的管理,包括修枝、灌溉、防治病虫害等,确保生态修复取得成效。?
结束语
我国近几年水利工程大量发展,兴修水利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生态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地面对这些问题,提出好的方法,合理的解决。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率,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的运用。通过水利修复技术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尽量不去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相关工作人员,要负起责任,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加强管理工作,发展生态修复技术,为进一步为生态建设和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远洋.浅析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的有效运用[J].民营科技,2018(11):99.
[2]郭靖.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8):57~58.
[3]刘秀香.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建材,2018(6):402~403.
论文作者:伊清岭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生态论文; 水土保持论文; 土壤论文; 水利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