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中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003-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综述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走向中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003-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综述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社会——2003~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社会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年中论文,形势分析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年是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落实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5年以经济为中心的建设,中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部署的第二步,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002年11月召开的“十六大”,全面总结了基本经验和教训,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出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民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昌盛、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003年是落实贯彻实现“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全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提高,社会稳定向上。

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的提出和实践

1.2003年春天召开的“两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十六大”开始的新老交替进程顺利完成。一年来,新的党政领导班子,继往开来,统筹安排国内外各项工作,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表现出亲民务实的良好作风,赢得了国际、国内的普遍认同。

2003年年初,新领导集体的西柏坡之行,表明了新的党政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振兴中华,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好的决心。

2003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保障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文件,针对部分单位和一部分雇主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在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实行歧视性做法,作出了明确要改正的指示,此举得到了数千万农民工的普遍欢迎。2003年4月,大学生孙志刚在广州被无端收容,在收容所受到虐待,被殴打致死,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公愤。国务院专门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废止收容遣送条例,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服务,革除了一项弊政,社会各界反应热烈。

2.“两会”前后,各省市自治区也实现了党政领导班子的换届,新一届领导班子朝气蓬勃,各地出现了新的建设热潮。国务院所属部委,进行了新一轮调整和精简。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主要是裁并和精简。2003年的改革着力于职能转变,以适应市场化的要求,强化了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如撤销经贸委,改计划和发展委员会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外贸合并,成立国资委、银监会、电监会等。

3.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从1988、1993、1998等年份的实践看,领导班子换届年一般都是经济高速增长年。2003年年初,同样也呈现了快速发展的迹象,这一方面是换届之后,地方上各级新班子有快上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因为国民经济已调整多年,前期大量投入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更新等建设已投入使用,发挥了作用;还有因美元贬值,外贸迅猛增长的带动,以及国内比较富裕阶层购车和居民买房等新的消费增长的推动。2003年第1季度经济增长9.9%,比2002年第4季度提高3个百分点,全年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8%以上。

自2002年冬在广东出现“非典”疫病以后,于2003年3月传延至北京,到4月中旬呈突发之势,引起部分居民的恐慌。有关方面囿于陈规,没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疫病继续蔓延至华北一带。在情况紧急关头,党中央采取了断然措施,撤换了卫生部和北京市的主要领导人,成立了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下达了抗击“非典”动员令,群抗群防,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斗,终于战胜了“非典”这个疫魔,世界卫生组织于2003年6月解除了对中国的禁令。

“非典”的突然袭击,虽然主要在北京、广东和华北等地区,前后只有两个多月,但对2003年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对旅游业、商业服务业、航空、运输业、建筑业和部分制造业造成了莫大的损失。第2季度的经济增长降到6.2%,好在经济增长的潜力很大,所以第3季度就恢复到7.8%,第4季度发展更快。2003年是1998年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年,经济形势向好,这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缓解一部分社会问题和实现社会安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4.“非典”的突袭和抗击“非典”,是2003年度发生的一次特殊而重大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痛定思痛,其中的教训也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正常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因疫情而被打乱,反映了社会管理制度的严重疏漏。危机期间,为防止疫情向农村地区蔓延而采取了许多特殊措施,虽然抗过一劫,但深层次的问题仍引发了全社会的反思。其中之一是从一个侧面论证了“十六大”指出的,经过20多年的奋斗,我们实现的总体小康目标,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很不平衡的。尤其是在社会事务领域,管理意识落后、管理水平不高已经是多年的事实。所以抗击“非典”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不久,中央就提出要贯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

5.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次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16日凌晨,宇航员杨利伟顺利返回地面。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太空俱乐部的第3个成员,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进了一大步,标志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6.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六届三中全会。全会充分肯定了十六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是自从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的最重要文献之一。《决定》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总起来说,就是要树立新的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2002年12月26日党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专门讨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指出“三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03年1月17日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把解决三农问题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会议提出了评价农村改革和发展工作的3条标准:(1)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2)是否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3)是否有利于改变农村面貌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年初,国务院就作出决定,今后在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等方面增加的投入都要主要用于农村;上半年安排237亿元国债投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下半年又增加了32.5亿元,并且明确要求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要尽可能多用农民工。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中央财政拨款300亿元,用以支持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业部、教育部、民政部等联合发出通知,计划从2003年开始到2010年全国要开展对7000万民工进行岗位培训,并做好民工外出务工的信息指导和组织等服务工作。公安部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的通知,放宽了对农民进城的限制,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到小城镇落户,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做了很多支农助农和扶贫的工作。

但是,中国三农问题成堆,积累的时间太长,已经形成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根深蒂固,“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已经成了路径依赖。虽然新一届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未扭转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2.91,2002年为1∶3.11,2003年将扩大为1∶3.2。据初步测算,2003年农民平均纯收入将提高4%,仍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城乡差距继续扩大。而且,约占60%的主要靠农业收入的纯农民收入都在平均数以下,其中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收入并没有提高,有的是下降的。1997年以后,这种收入停滞或下降的状况已经连续8年了,这是改革开放以后从来没有的。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有所减轻,但因并没有解决好财政的转移支付等问题,中西部地区的县乡两级财政状况并没有好转,约1/2的县和2/3的乡镇在负债运行,所以农民负担屡有反弹,这些地区的农村干群矛盾紧张,冲突不断,农村社会并不安定。

2003年9~10月,已经长期低迷的粮油市场价格突然上涨,涨价从销区波及产区。10月小麦每吨上涨40~80元,玉米每吨上涨80~100元,粮油平均涨幅在10%~20%。粮油涨价,拉动蔬菜、肉、禽也跟着涨价。这是1997年以来的第一次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一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有关部门和农村专家认为,这次涨价是市场调节的自然结果。我国自199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1230万吨的最高水平以后,已经连续5年减产。城市化带来的耕地减少、粮田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耕地的抛荒以及粮食库存的锐减,都是促成涨价的因素。不过我国有5亿吨粮食的生产能力,且仍有2亿吨粮食库存保证粮食安全在近几年仍没有问题。所以,粮油价格11月就基本稳定下来。粮油和一些农产品涨点价,对农民增加收入有利,对以后增加农业生产有利,对扩大内需也有利。这点涨幅,对于绝大多数城市居民来说也是能够承受的,所以政府不必作过大反应(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对失业、下岗和低保人群增加点补贴)。总起来说,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扬,利大于弊。

2.2003年呈现的一个突出的社会矛盾是城市拆迁和农村征地引发的社会冲突。近几年在“加速城镇化”的推动下,特别是最近各省市换届后,新班子上台伊始,要建功立业,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多数都提出了要率先实现现代化,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掀起了大干快上的热潮。目标都集中到城市建设上,要建大城市、特大城市、国际性大都市,要改变城市面貌,扩建改建,大拆大建,急于求成。财力不够,就用“以地生财”等方法,抵偿甚至强行拆迁原有居民的老房子,与原有居民发生了利害冲突,引发拆迁群众上访请愿,或以极端形式表示抗争,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在农村,新一轮“圈地运动”正在各地特别是东部沿海和大中城市郊区展开。据2003年上半年24个省、市、自治区的不完全统计,各种名目的开发区、高新技术区、大学园区有3500多个,占地3.6万平方公里。在土地价格飚升预期的刺激下,一些没有社会责任心的官员和不法商人(包括外商)内外勾结,以各种名目和手段,强占侵夺农民承包的耕地(国家明文规定土地承包权30年不变)。占地不同农民商量,只给很少的补偿,又不作安置,失地的农民失去了生产生活的依靠,也就是失业,又无社会最低生活保障,成为游民。近几年,农民上访中,土地问题已占首位。2003年上半年,到国土资源部的来信来访中,反映征地问题的占总量的73%。国家信访局受理土地问题的初信初访共4116件,其中苏、浙、闽、鲁、粤等5省占41%。可见侵占农民耕地问题已成为当前重大的社会问题,涉及约4000万农民,而且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大中城市郊区等经济发达地区。这是必须高度重视并要及时采取断然措施加以制止和纠正的。

3.就业形势严峻。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上升,1995年为2.9%,1999年为3.2%,2001年为3.6%,2002年为4%,2003年很可能达到4.5%,登记失业人数将超过700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继续增加,2003年6月底,下岗职工达464万人,而再就业率则逐年下降,1998年为50%,1999年为42%,2000年为35%,2001年为31%。

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增加,20世纪60~70年代是我国人口出生高峰,集中在农村,现在都进入就业年龄的高峰期。加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不景气,面临转制与提高技术构成,不仅不增加劳动力的吸纳量,反而还减少。1996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3508.3万人,2002年减至13287.7万人。又因为1997年以后,我国主要农产品供大于求,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下降,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停滞不前,纷纷进城打工,以增加收入。2002年进城镇务工经商农民达9460万,2003年还是增加的趋势。

2003年是1999年大学扩招本科生毕业的一年,加上大专毕业生,2003年有212万高校毕业生要就业。2002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只有70%,2003年上半年毕业生找工作时又逢上非典肆虐,更是雪上加霜,政府虽然做了很多工作,效果仍不明显,有不少学校初次就业率都不足50%。到2003年7月,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70万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多,现在又处于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的阶段,结构性失业和技术性失业等多种因素起作用。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测算,2003年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为2400万人,而按经济增长的需求,只能新增就业1000多万个,有1400万岗位的缺口,所以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将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里困扰我们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4.2003年自然灾害频发,是一个多灾之年。截止到2003年9月底,5级以上地震发生29次,给新疆等地造成严重损失。10月,甘肃省张掖、山丹、民乐又发生地震。各地水旱灾害交替发生,淮河、渭河、汉水、黄河等流域发生洪涝,直到10月中旬,渭河、黄河又发大水,使河南、山东部分县市受灾。各类自然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5070万公顷,成灾3175.5万公顷,因灾死亡1911人,紧急转移安置631万人,倒塌房屋262万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14亿元。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很高。2003年以来,已发生多起重大矿难事故,1~9月份死亡近6万人,约占世界矿难死亡人数的1/3,而我国原煤产量只占世界的20%。造成这种严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管理混乱。2002~2003年河南省煤矿矿长审核考试显示,乡镇煤矿矿长年审合格率只有49%,参加考试的8000多名乡镇煤矿矿长中,高中以上文化的不到10%,部分矿长的考试成绩只有12分,有的连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都没掌握(注:2003年9月18日《中国矿业报》。)。

三、2004年的社会走势: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

2003年在国际形势多变、国内严重自然灾害和重大疫情袭击的条件下,全国仍取得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但2003年最重大的成就,是提出和实现了发展观的转变。经过实践和探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就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做到5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2004年是实施新发展观的第一年,我们一方面要大力阐释和宣传新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赢得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识;另一方面就要做好以下诸方面的工作。

1.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经济结构调整了,但社会结构没有相应的调整。如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而城市化还在初期阶段,2002年城市化率为9.09%,比世界平均城市化率48%,低10个百分点,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2002年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为:第一产业14.5%、第二产业51.8%、第三产业33.7%,而就业结构为第一产业50%、第二产业21.4%、第三产业28.6%,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协调。

(2)经济发展了,但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很不协调。仅以教育和卫生事业为例:20多年来,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做得很好,但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很不理想。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只有360万人,适龄青年毛入学率只有6.7%,1999年后,连续几年扩招,2002年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903.4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3%,但仍低于世界平均16.7%(1996年)的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有很大发展,但滞后于经济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一方面是财政投入少,尤其是体制不合理,“重城轻乡”,85%的医卫资源和经费投在城市,农村缺医少药状况严重,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基本垮了。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把全世界191个国家和地区排名,中国排在第188名。2003年“非典”突袭,幸好发生在大城市,加上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否则一旦在农村传播,后果不堪设想。

(3)管理相对落后,跟不上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20多年来,许多城市建设起来了,公共事业的设施建起来了,高楼大厦、豪华宾馆、各种广场、绿化美化、硬件都相当现代化了,但就是管理不善、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空气污染、噪音嘈杂,也就是说管理不行、软件不行。以公路交通为例,1949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只有8.07万公里,2002年达到176.5万公里。1988年中国开始有第1条高速公路,2002年已经超过2.5万公里,跃居世界第2位,但交通管理水平却没有相应提高,各类交通事故频发,2002年共发生77.3万起,死亡109381人,比1986年增加了1倍。

(4)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社会事业的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没有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变过来。这方面的改革还在试点、摸索,可以说还没有破题。多数事业单位还在按计划经济体制时形成的体制运行,效率低、成本高、服务质量差,阻碍了社会事业的发展,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亟需改变目前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平衡发展。

首先,要从理论认识上提高对于调整社会结构、加快社会事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国家和地方建设,都要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战略,把社会发展提到应有的高度加以重视。

其次,要逐步增加对于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经济建设的资金今后应主要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由社会集资,政府的财力应该主要投资于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环境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事业和公共事业。

再次,要下决心改革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社会事业管理体制。这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农村本来是率先改革的,但自1985年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以后,农村的改革相对滞后了,原来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户口制度、就业制度、流通制度、财税制度等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改革。实践证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束缚,使农民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受到限制,使他们很难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由于农民是背着上述包袱进入市场的,起点就不平等,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例如农民工进城打工,在同一个工厂里干同样的劳动,只能得到大约城市户籍工人1/3或1/2的收入和福利)。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差距逐年扩大,2002年达到1∶3.1,比1978年的1∶2.4还大。2003年将是1∶3.2,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农村必须进行旨在继续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对农村生产力束缚的改革,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格局,就不可能建成全面、统一、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其一,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稳定完善这一制度,是保障农民生计和农村稳定的关键。2004年,要针对近几年一些地方非法或越权审批圈占大量耕地、又不给合理补偿、不作妥善安置的问题,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分别作出处置,该退的要退,该补的要补偿,该安置的要安置,做到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这样才能做到保护耕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以消除因圈地而引发的社会冲突,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其二,要逐步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逐步改变重城轻乡的状况。国家已经决定2003年对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新增的拨款,主要用于农村。2004年也要继续这个方针。对有些资源城乡分配过于悬殊的,例如医疗卫生经费和资源,城市占85%,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却只有15%。不仅增量要调整,存量也该适当调整。目前中西部的县乡两级财政多数仍十分困难,有不少在负债运转。现行的财政体制也应作适当调整,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中西部和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

其三,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就业环境。实践证明,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2002年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不足15%,而在农业就业的劳动力还占50%。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3.统筹区域发展,实现东、中、西3大地区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地区的经济社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原有基础和主客观条件不同,这些年地区差别扩大了。以城乡居民收入为例,东、中、西3大地区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1980年为1.11∶93∶1,1990年扩大为1.26∶92∶1,2000年为1.40∶94∶1;三大地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之比,1980年为1.28∶1.05∶1,1990年为1.59∶1.19∶1,2000年为1.92∶1.3∶1。调查研究表明,中西部发展所以缓慢还有两个因素:一是市场化程度低,改革相对滞后。现在全国市场化率为69%,我国已经基本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从东、中、西3大地区的市场化程度来说,其比例大致为80%∶50%∶30%。如以60%为临界线的话,那么,中西部地区还没有实现市场化。二是城市化程度低。2002年全国的城市化率为39.09%,除吉林、黑龙江两个中部省以外,其余中西部省市的城市化率都在39.09%以下,有的还不足30%。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中西部的多数大中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并不低。所以中西部与东部的差别,实质上也是城乡差距的表现。

自党中央1999年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一大批重大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科教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势头良好,成绩是很大的。2003年国家又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几个省区正在实施中部隆起战略。

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关键是要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中西部地区的改革,扫除体制上的障碍,加快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做好三农工作,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向二三产业转移,发展乡镇企业、县域经济和加强小城镇建设,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国家要在投资项目、财税政策、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支持的力度,促使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入良性运行的轨道。

4.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新发展观的重要组成内涵,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少,至今仍然是以消耗大量资源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对环境压力比较大。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问题日趋严重。政府对大江大河的治理,防沙治沙和京津风沙源的治理,库区、湖区的污水治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毋庸讳言,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仍未从根本上扭转。今后,要把坚持可持续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道路,合理开发和使用各种自然资源。为此,在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来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要进行体制改革,使之既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此外,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使对外开放和国内的发展与改革相协调。

做好上述5个方面的统筹工作,也就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和社会、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与自然、国内和国外这5个方面的关系,这是针对改革、发展和稳定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新发展观的主要内容。2004年是实践新的发展观的第一年,我们要把这5个方面的统筹工作做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开个好局。

标签:;  ;  ;  ;  ;  ;  ;  ;  ;  ;  ;  ;  

走向中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003-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综述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