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义与阿根廷经济危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阿根廷论文,经济危机论文,自由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3)12-0003-06
自2001年起阿根廷爆发的经济危机,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此次危机的发生并不偶然,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20世纪70年代阿根廷开始了新自由主义思想指导下的经济改革;1982年出现债务危机以后,阿根廷经济一直在谷底徘徊,艰难渡过了其“失去的80年代”;90年代初在梅内姆政权领导下,进行了更为彻底的自由化改革。改革初期虽然出现了增长的势头,但自1995年以来,巨额财政赤字、高通货膨胀、严重失业等经济现象相继发生,2001年12月底终于爆发了经济、政治和社会三重危机。本文探讨阿根廷经济危机,主要是从阿根廷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方面着手,力图找出改革与危机之间的关系。
一、新自由主义的含义、实质
1.来历渊源
由亚当·斯密开创、马歇尔总其成的旧自由主义学派的诸般理论正是充斥现今西方经济学各部教材的正统观点,这里不用赘述。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尤其是战后时期,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普遍推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以挽救日趋严重的经济危机。然而,1974年的“石油冲击”引发了二战后世界性的经济严重危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全部被卷入经济衰退的漩涡,首次出现了以低增长和高通胀为特征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对之束手无策,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失灵了。在这种情况下,新自由主义观点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从出生地来讲,新自由主义产生于二战后的西欧和北美。1944年,著名经济学家和自由主义思想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冯·哈耶克发表了《通往奴役之路》,它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的创立。冯·哈耶克认为国家对市场机制自由运转的一切限制都应被废止,因为它们威胁了经济自由同时也威胁了政治自由。后来出现了货币主义(弗里德曼)、理性预期理论(卢卡斯)、供给学派等各个新流派。这些新流派认为凯恩斯对“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萨伊法则的否定是错的,并且正是凯恩斯主义干预经济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造成了滞胀,因此建议取消以需求管理政策为基础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经济的作用。这样一股国际经济思潮,由于其在理论政策主张上与旧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大同小异,通称为新自由主义学派,以区别于亚当·斯密的旧自由主义学派。
2.理论主张
新自由主义认为滞胀病的起因是受凯恩斯主义影响的政策组合,也就是说,是国家的周期性干预(力求减轻衰退)以及社会再分配的后果。新自由主义在理论上继承了旧自由主义的衣钵: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认为市场机制和价值法则的自发作用能导致个人经济福利和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李嘉图建立在比较利益基础上的自由贸易理论;“萨伊法则”和马歇尔的自动稳定器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自动实现宏观资源的最优配置,主张无国家干预的市场自动均衡论。与此同时,还进一步提出一些实行彻底自由化的主张,如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是国民经济运行中惟一重要的因素,视控制货币增长率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不二法门,反对任何其他的国家干预。供给学派根据萨伊法则,鼓吹自由放任,主张以减税和废止各种法律章程来刺激生产、增加供给。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企业、消费者等市场经济主体消息灵通,通常预测到政府的任何经济政策措施,因而政府一切干预措施均归于无效。这些学派以哈耶克的经济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吹自由经营论,主张私有化。他们或明或暗地,都以凯恩斯经济干预主义为批判对象,以恢复充分的市场自由竞争为其政策主张的基调,否定国家经济计划的作用与价值,怀疑一切社会福利的保证,主张保守的财政、货币政策。他们认为,经济效率的根源在于资源的有效配置,而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如果由国家(政府)用人为的方法(如财政手段等)来干预资源配置,其结果必然是降低经济效率,提高产品价格,导致通货膨胀,使经济陷于不稳定之中,认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任何干预肯定都是一件坏事,而不是好事,国家干预减少,竞争就会进一步发展,而竞争又有利于各个领域的发展。西方社会的弊病正是由于国家干预太多造成的,国家干预妨碍了市场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自由竞争不是名副其实的自由竞争。由此他们提出了恢复全面绝对的经济“自由放任”的纲领,既然市场交换是分配财富的最有效的机构,他们提出解决问题的出路就是把国有企业私有化。
对于在资本社会影响深远的那场滞胀危机,冯·哈耶克与他的同志断言,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在于工会(更加广泛地说是工人运动)的力量过大而带来的巨大破坏性。在他们看来,工会破坏了私人用于投资的资本积累的基础,因为工会在工资方面提出要求,国家在工会的压力下不得不不断扩大福利开支。这两种压力汇合在一起,压制了企业的利润,刺激了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从而必然导致市场经济出现全面危机。根据这个推理,医治危机的药方只能是:一方面,维护强大的国家,使它有能力削弱工会力量和严格控制货币总量的发展;另一方面,节省财政开支,压缩社会福利支出,减少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同时,要保持所谓的自然失业率,建立一支“雇佣劳动者后备军”(失业者大军),用以削弱工会的力量。此外,还应该推行税制改革,刺激经济主体去进行投资和储蓄。从哈耶克的这些主张来看,自由主义的政策配方从来就是政治与经济双管齐下的。
3.政策操作
由于滞胀危机这一契机,在推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调控政策遭遇了失败之后,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转向新自由主义的政策操作,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英、美两国。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这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第一个公开宣布实践新自由主义纲领的政府。一年之后即1980年,里根当选为美国总统,也推行了新自由主义改革。英国实践新自由主义的模式是最纯粹的,同时英国在这方面的经验也是开创性的。撒切尔夫人领导的各届政府压缩货币总量,提高利率,大幅度减轻高收入者的所得税,取消对资本进出的控制,大幅度提高失业率,压制罢工,执行反工会法和削减社会开支。英国的私有化计划从公共住宅开始,逐步推广到钢铁、电力、石油和供水等基础产业领域。与英国不同,美国里根政府优先考虑的是与前苏联的军备竞赛。但在国内政策方面里根同样是实行有利于富有者的减税,提高利率并摧毁了他任期内惟一的一次重大罢工即航空职员的罢工。里根不重视限制预算,相反,他却大胆从事空前的武器装备竞赛,结果导致巨大的军事开支,造成超出前任所有总统任期的极高财政赤字。为对付危机,英美实行新自由主义的改革,然而结果却带有嘲讽意味:公共债务令人吃惊;企业和家庭的私人债务也打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历史记录;失业率上升,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两国政府采取了一切压缩社会开支的措施,但两国的财政负担并未大量缩减,这是因为社会开支是与失业相联系的,严重的失业加重了两国的预算负担,造成巨额的财政赤字。
20世纪90年代,新自由主义获得了第二次活力,东欧的经济建筑师们跟随新自由主义的潮流,完全藐视凯恩斯主义理论,抛弃福利国家的干预和混合经济。这些政治领导人所设想和实现的私有化比西方国家实施的私有化更加广泛和迅速得多,而这些国家的不平均也比西方国家更加野蛮,多数居民严重贫困化。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像东欧一些国家那样毫不妥协。
在拉美,新自由主义的改革从70年代就开始了。80年代开始的结构调整计划,90年代的货币局制度,是阿根廷整个新自由主义改革中的重头戏,也是阿根廷经济危机的重要根源。
二、阿根廷经济危机的原因分析
阿根廷爆发这次大规模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有其内部自身经济改革方面的原因,也有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原因,但究其元凶,仍然是新自由主义在作崇。新自由主义在阿根廷的两个大手笔,结构调整计划与货币局制度引发了阿根廷危机的彻底爆发。
1.结构调整计划
世界银行于1980年起,开始设计出“结构调整贷款”(SAL),其目的是为了应付第三世界20世纪70后年代因沉溺于西方银行的贷款而累起的巨额债务。这个贷款的内容就是迫使借款国接受按新自由主义教条改造本国经济的十分苛刻的条件,包括:撤销外资的限制和利润转移的限制,减少政府的公开开销和医疗、教育及其他社会服务,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农村和社区公有财产的私有化、市场化,货币贬值,以及生活必需品的涨价。
具体来讲,新自由主义的结构调整计划包括下面一系列措施:(1)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2)实行高利率和信用紧缩以减少通货膨胀趋势。(3)实行贸易自由化以打开国内市场。(4)实行国内需求管理以降低国家预算和减少社会部门的支出。(5)实行货币调节,改变进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和竞争力从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6)实行市场自由决定价格,纠正价格扭曲现象。
新自由主义的结构调整计划用休克疗法代替进口替代政策,认为经济干预主义和保护主义应对高通货膨胀率、失业、国际收支不平衡和贸易赤字、生产体系缺乏效率等等经济问题负责。国家的干预被限制在以下几个方面:防务和司法部门等公共服务组织,制定法律和规则以及支持私营部门不愿意投资和提供服务的领域。
所有结构调整计划都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严格监督下推行的,计划的核心内容是私有化、放松管制以及经济向世界市场开放。这一计划不仅包括了整个国有企业系统,还包括了社会服务部门中的很大一部分。而在阿根廷,这个计划的推行是在未对经济管理和调节部门进行制度化规范的前提下展开的。梅内姆政府一上台就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没有采用“降落伞”或者“麻醉药”,也就是根本不考虑任何可能出现的反抗或者采取这一计划可能带来的社会后果。这种改革的“药方”必然会带来政治上的反对,改革者想通过使社会“措手不及”来解决:如果突然实行改革,社会中没有人会知道将给他带来什么冲击。阿根廷进行的结构改革迅速、彻底,简直采取了蛮横的私有化进程: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30多家国有企业——占国有企业的大部分——实现了私有化。据美洲开发银行统计,在1990-1995年期间,阿根廷共对123家国有企业进行了私有化,获得184.5亿美元。私有化领域涉及电信、民航、石油、化工、铁路、公路、天然气、电力、供水、钢铁、煤炭、军工、电视、旅馆、港口、仓库、赛马场等等行业。私有化为阿根廷政府赢得了大量美元,但也使国有资产大规模流失。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由于世界经济环境较好,加之当时正值阿根廷私有化的高潮,外部冲击的减少和政府收入的增加(1993年的财政收支甚至出现了盈余,其他年份虽然是赤字,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掩盖了矛盾和问题;1994年12月的墨西哥金融危机虽然也诱使阿根廷大量资本外流,导致1995年短暂的衰退,之后阿经济又迅速恢复了。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些问题愈加严重起来,同时由于来自私有化的收入不断减少和1999年初巴西金融危机的冲击,阿根廷再次陷入了经济衰退,加之政府政策的失误,终于酿成了这场危机。1999年12月德拉鲁阿继任总统后,面对不断增长的政府债券,大规模地增加税收,使经济衰退加剧。10年的改革,外资企业依靠雄厚的资本和高估的比索(因其产品主要是针对阿国内市场)赚取了大量的利润,但当阿陷入经济危机后,这些资本纷纷外逃。在内忧外患双重压力下,危机爆发了。
在贸易自由化方面,到1990年末,对进口的一切数量限制都被取消;在关税方面,1991年3月原材料的关税率为0,最终产品关税率为22%,平均关税率降至10%。除对外贸易外,在金融和外国投资领域也都实现了自由化。然而,吸引外资本身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阿根廷的经济在基本结构方面的问题。大部分流入阿根廷的资本都具有投机性和带有融资性质。而阿根廷对外国资本具有吸引力的主要原因则是:与国际市场利率相比,该国的利率相对较高。这就使得生产投资或者经济生产能力几乎没有多少实际增长,实际投资率仍然非常低。另一方面,一些部门(如食品加工工业)的增长实际上是新的进口增长,而这并不意味着生产能力的扩大。由于阿根廷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和产业升级,制造业发展落后,初级产品仍然在经济中占重要的比重,在梅内姆总统执政的10年,突如其来的贸易自由化使许多国内企业倒闭,阿根廷经济成为提供初级产品和服务的经济。由于缺少出口主导产业,加之币值高估,造成阿经常账户长期失衡。
结构调整计划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成本:收入分配更加不公平;各种形式的失业不断上升;低收入阶层的实际工资和收入水平下降;饥饿与贫困仍然广泛存在,甚至有所增加,调整计划把调整公共支出所需要的负担加在了工薪阶层及中间阶层的身上,由于削减公共支出,健康、教育以及其他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服务受到了很大影响。现在看来,“休克疗法”在阿根廷是不成功的,它所留下的后患,正是这次阿根廷经济危机形成的根源。阿根廷从政府主导经济体制的国家,一夜之间迅速过渡到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国家,实行以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为主的激进式改革,使市场要素的培育、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市场主体的自我调整都没有时间进行。私有化的大规模实行,使国家的经济命脉大多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国家对经济的调节能力变弱。政府完全从经济领域退出后,公共部门处于投资的真空状态,公共基础设施长期滞后。实行“休克疗法”后,虽然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补贴减少了,但同时失业人口增加了,要求政府增加补偿性福利支出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公共财政状况继续恶化。阿根廷只是拉美式“休克疗法”受害国家中的一个,“休克疗法”的后患在其他拉美国家中都有表现。阿根廷经济危机是拉美国家从以政府为主导的资本主义向完全市场化的资本主义过渡过程中产生的危机。
从阿根廷结构调整计划的改革失误中,我们应该看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私有化不应一哄而起,也不应全面地铺开。至于金融和贸易的自由化,更应该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改革措施。结构调整计划操之过急,结果欲速则不达,在各方面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企图一步跨进市场经济,其结果是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危机,这种教训是我们应牢记在心的。
2.货币局制度(Currency Board)
阿根廷的货币局制度始于1991年4月国会通过的“货币兑换法”(Convertibility law)。1992年阿正式宣布用1单位新比索兑换10000单位奥斯特后,阿根廷货币实现了与美元的平价。2002年1月6日,新任总统杜阿尔德宣布将比索贬值40%,并在IMF的压力下,于2月11日让比索自由浮动。至此,阿根廷实行了长达11年的货币局制度正式瓦解。
阿根廷推出货币局汇率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付通货膨胀,恢复公众对本国货币的信心。1982年危机之后,阿根廷经济一直萎靡不振,通货膨胀率一度超过20000%,整个国民经济陷入了极度混乱之中。1991年上台的经济部长卡瓦略认为,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用印刷钞票的方法来弥补巨额财政赤字,卡瓦略由此制订了著名的“兑换计划”,1991年4月,国会通过了该计划。该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1)汇率固定,1万奥斯特=1美元。(2)货币基础完全以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作保证;中央银行不得弥补政府财政赤字。(3)经济项目和资本项目交易活动所需的比索可自由兑换。(4)允许美元成为合法支付工具。在具体操作上,中央银行每发行一个比索,要有一个美元的外汇储备作基础;相应的,中央银行要无条件以固定汇率接受市场对美元的买卖要求,即是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由外汇储备决定。1992年1月,奥斯特被比索取代(1比索=1万奥斯特),比索与美元的汇率确定为1比1,外汇的买卖依然不受限制。可见,“兑换计划”的核心就是货币局汇率制度,应该说,货币局制度对付恶性通货膨胀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阿根廷也因此从1991年起迅速恢复了经济增长;1994年,消费品价格仅增长了3.9%,为40年来的最低点。但由于阿根廷的货币供给要由外汇储备决定,这就意味着决定外汇储备的外国资本流入一旦发生波动时,阿根廷的货币供给也要发生波动,进而引起经济震荡。1994年美国开始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国际资本市场利率高涨,阿根廷国内经济受到挤压;此外,受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资本从新兴市场抽逃,投资者大量抛售比索兑换美元,造成阿根廷中央银行外汇剧减,仅在1993年第一季度,外汇损失就达41%;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资本对新兴市场的流入减少,阿根廷未能幸免。由于货币局制度的作用,阿根廷货币供给受到限制,从而极大地抑制了经济增长,结果,从1999年开始,阿根廷正式进入经济衰退。
僵硬的货币局汇率制度使政府无法有效地运用降低利率或放松银根等手段来刺激经济。正如许多分析人士所指出的那样,在导致阿根廷危机的诸因素中,货币局汇率制度居于最为显著的地位。
(1)货币局制度使阿根廷的部分货币政策失效,起不到防范经济危机的作用。阿根廷实行货币局制度后,比索与美元保持平价,利率也随着美联储的利率调整而变化,阿中央银行无法通过利率的升降和汇率变化来调节经济活动。货币局制度使阿根廷受制于美国,没有自己独立的货币政策,在面临外部金融动荡和内部经济衰退时,就显得束手无策。在货币政策部分失效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非常微弱,为应对经济衰退,只有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使阿政府积累了过多的政府债务,最终超出了自己的偿还能力。
(2)在货币局制度下,阿根廷比索的名义汇率必须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比价,比索的发行必须以美元储备作保证,使阿根廷抵御国际投机资本的能力大大减弱;同时,20世纪90年代美元的升值导致了比索高估,使阿极廷对外贸易平衡的压力增大。汇率高估在阿根廷播下了金融崩溃的种子。
(3)货币局制度不适合阿根廷。即使实行货币局制度,也不应仅钉住美元。实行货币局制度的国家,一般是经济规模较小、对外开放较高、对国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反映较为灵活的国家,像新加坡和中国的香港地区。阿根廷是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国家,从对外贸易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看,又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国家,因此并不适合货币局制度。同时,由于阿根廷的主要贸易对象是巴西和欧洲,其中巴西又是阿最大的贸易伙伴,即使选择了货币局制度,多样化的贸易结构决定阿根廷比索应该与所有重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联合变动,而不仅仅是美元。一方面,货币局制度稳定了阿根廷经济,在实现其降低通货膨胀率这一目的上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这种成功又为梅内姆政府继续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的改革奠定了基础,甚至可以说货币局制度是梅内姆政权稳定的基石;但另一方面,货币局制度固有缺陷又为阿根廷这次危机搭好了舞台,成为导致危机最主要的因素。这正应了中国那句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3.国外经济环境
(1)美国经济的衰退。美国是阿根廷重要的出口市场,2001年以来,由于美国经济大幅下滑,给阿根廷的出口造成极大的损害。另外拉美经济实力最强的巴西为了促进出口,在1999年将其货币贬值40%,这对阿根廷出口的冲出也非常大。
(2)国际资本市场利率的上升。因为实行货币局制度,阿根廷无法有效地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只能运用财政政策。阿根廷运用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就是政府大量举债,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由于国际经济环境较好,在阿国内市场利率高于国际市场利率的情况下,尚能吸引大量的国际资本。一旦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利率上升,阿根廷对国际资金的吸引力不再大,不仅如此,原先进来的国际资本也纷纷撤离。一旦失去外部资金的支持,阿根廷巨额财政赤字的经济就无从维持,由此引发危机。
三、一些启示
1.关于IMF
在阿根廷的这场危机中,受到广泛指责的不仅是新自由主义,还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这两个组织在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给发展中国家制定了全面的结构主义改革方案,并以提供这些国家改革所需的资金为条件强迫实行。随着阿根廷危机的爆发,10年的改革成果毁于一旦,货币局制度也崩溃了,新自由主义在阿根廷遭遇了又一次失败。在对危机所进行的反省中,IMF再次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孜孜不倦推行新自由主义的组织,这些年来到底在干什么?早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IMF的表现就受到了大家的指责,IMF自己说它已从亚洲金融危机中总结了教训,然而在阿根廷,我们看到的是故伎重演,IMF开出的处方丝毫没变,它提供贷款的条件也是楼台依旧:要求债务国双紧缩、以调整国际收支为中心扩大出口与削减进口、控制工资和物价的上升、压缩公共开支、调整汇率、紧缩国内信贷和货币发行量。IMF强烈要求进行改革的国家推行金融与市场的自由化,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最初是受严格管制的,经验表明这些管制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IMF的压力下,金融与资本市场过快的自由化超过了这些国家进行良好管理的能力,其经济便出现了问题。大量游资涌入,汇成一股投机资本的洪流,投资者一感觉风吹草动,便抽走资金,给当事国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但是IMF开的处方却完全无视危机国各自的具体国情。IMF要危机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目的是要它们省下每一分钱来还债,但是只有恢复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能力,才能最终解决它们的困难,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IMF是推行新自由主义的坚强后盾,然而它在推行这些政策的时候,却犯了一厢情愿的错误,它丝毫不顾各国的具体国情,强制推行千篇一律的政策措施,结果让人怀疑IMF的用心。而且一旦这些国家陷入危机,IMF关心的似乎更多是债权国的利益,它要危机国首要解决通货膨胀,而不是失业率。从意识形态上来争论IMF的对错是非不是本文的主旨所在,然而从效率角度来讲,任何一项经济政策要实现它预期的目的,首要的一点是要考虑政策实行的前提条件及实行的环境,从这点来说,IMF的做法未免失之草率。
2.对中国改革的借鉴意义
(1)不仅要关注金融危机,也要关注财政危机。一般国家都把目光放在如何避免金融危机上,但从阿根廷这次危机来看,财政危机的危害同样是巨大的。在货币局制度下,阿政府为弥补巨大的财政赤字,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由此造成危机的全面爆发。在中国,外债不会有大的问题,但中国的财政赤字主要是靠发行国债来弥补的,过多的内债会不会也潜伏较大的危机因素值得关注。
(2)政府行为的规范化。梅内姆总统为谋求第三次连任,不惜大力借外债,同时对地方政府扩大财政支出的行为也放之任之,由此积累了巨大的财政赤字。另外,从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调节来讲,经验表明,适度的政府干预对经济增长有利。
(3)自由化改革应循序渐进,不应全面展开。在阿根廷这次危机后,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较好的改革方法。“休克疗法”企图一步跨进市场经济,企图以一种让人们措手不及的方法来避免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然而激进的改革进程使各种矛盾迅速集中,容易引发全面的社会危机,这一点在阿根廷得到了体现。而中国在开放资本项目的问题上所采取的谨慎态度应该是值得称赞的。
(4)不管是改革的具体办法,还是在危机出现后用来消除经济困难的方法,都应立足于一个基本点,就是各种措施都应适合于本国具体的国情。完全不考虑各国国情而喜用一成不变的IMF改革和治疗方案,其结果可能是适得其反。
收稿日期:2003-09-26
标签:金融风暴论文; 新自由主义论文; 经济论文; 阿根廷比索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休克疗法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