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顶腐病与粗缩病的防治措施论文_傅玉霞

玉米顶腐病与粗缩病的防治措施论文_傅玉霞

辽宁省北票市西官营农业技术推广站 122125

玉米顶腐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危害较严重。而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的一种病毒病害,玉米一旦感染粗缩病毒很难根治。防治上应加强玉米田间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能力;同时采取治虫控病,切断毒源传播,防止植株被感染。

1玉米顶腐病发生特点

玉米顶腐病病原菌鉴定为亚黏团镰孢毒。该病原菌以土壤、病残体、种子带菌为主,特别是种子带菌可远距离传播,始发病区域不断扩大;且病株产生的病源菌分生孢子还可以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与玉米其它病害相比,玉米顶腐病的危害损失更重、潜在危险性较大。

1.1症状

在玉米整个生长期均可侵染发病,前期症状易与玉米生理性病害、虫害、玉米黑穗病及某些缺素症混淆,应注意识别与防治。

1.1.1识别要点:①苗期发病,土壤中存在病原菌或种子带菌,种子萌发出土时就会受到侵染。受侵染的玉米,在出苗至5~7叶期,由于根系弱,幼苗生长慢,病害暂时潜伏,不表现症状。从外部看,主要表现为部分植株生长缓慢,与营养不足相似。有的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色条斑,叶片皱缩、扭曲。重病苗也可见茎基部变灰、变褐、变黑而形成枯死苗。②拔节期发病拔节初期,随着植株的生长和营养的积累病害快速发展,病菌侵入维管束,造成维管束堵塞,植株不能正常生长,在8~11叶开始表现症状,植株矮小,但也有矮化不明显的,其他症状呈多样化。叶片黄化。病菌在叶部侵染,受气候干燥的影响,叶部不出现腐烂,1~7叶的部分叶鞘、叶缘黄化干桔,多数正常,症状不明显叶片撕裂。③造成玉米顶部数叶和心叶包裹在一起,几个叶片扭曲缠结不能伸展,叶片变厚扭曲呈轻微的波状皱缩,有的病株顶部叶片卷缩成直立的“长鞭状”,有的在形成鞭状时被其他叶片包裹不能伸展形成“弓状”,或顶部几张叶片扭曲缠结不能伸展,缠结的叶片常呈“撕裂状”、“皱缩状”,叶片边缘有明显的黄化。叶鞘、茎秆腐烂。病菌侵入叶鞘和茎秆,常常在叶鞘和茎秆髓部出现腐烂,叶鞘内侧和紧靠的茎秆皮层呈褐色腐烂,剖开茎部,可见内部维管束和茎节出现褐色斑点或短条状变色,有的髓部呈褐色,出现空洞,刮风时容易折倒。④抽穗期发病抽穗期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小,顶部叶片短小,叶及喇叭口顶部几片叶黄化干枯,玉米雄穗不能抽出或抽出的雄穗短小无花粉,剥开叶鞘基部可以看到受病害侵染的玉米果穗和茎秆岀现油浸状褐色斑点,纵切可看到维管束变褐腐烂。

1.2防治方法

1.2.1及时追肥。进入大喇叭口期,要及时追施氮肥,尤其对发病较重地块应及早追施。同时,要做好叶面喷施锌肥和生长调节剂,促苗早发,补充养分,提高抗逆能力。

1.2.2剪除病叶。对玉米心叶已弯曲腐烂的较重病株,可用剪刀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叶片,以利于雄穗的正常吐穗,并将剪下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1.2.3药剂防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发病地块,发病初期可选择药剂防治,首选300倍的58%甲霜灵锰锌,并加配500倍的50%多菌灵、或500倍的75%百菌清或1500倍的特普唑(注意:该药应避免在苗期和开花授粉期使用)等杀菌剂混合用药,连续喷施2次。为同时除治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和促进玉米增产,可混合杀虫剂、营养调节剂一起喷施。

2玉米粗缩病发病特点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带毒传播引起的一种病毒病,是目前威胁我市玉米生产最严重的病害。玉米粗缩病毒在大麦、小麦和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上越冬,也可在传毒昆虫灰飞虱体内越冬,而灰飞虱主要在麦苗、杂草等根际越冬,第2年出土后,粗缩病毒随灰飞虱一起辗转传播危害。灰飞虱在带毒寄主上吸毒3h以上即可获毒,病毒在传毒昆虫灰飞虱体内经10d以上循回期即可传毒,病害潜伏期一般15~20d,若气温高则潜伏期缩短。玉米五叶期前易感病,十叶期后抗病性增强。玉米出苗至五叶期若与灰飞虱转移迁飞高峰期相遇,发病就重。

2.1发生原因

2.1.1虫源。灰飞虱发生量大,带毒率高。近几年1代灰飞虱连续大发生,特别是麦田1代灰飞虱残留虫量高,对当年灰飞虱发生量影响较大。高峰时玉米田150~225万头/hm2。经连续4年带毒率测定,带毒率20%~28%。灰飞虱发生量大、带毒率高是玉米粗缩病重发生关键因素。

2.1.2毒源。灰飞虱寄主广泛,在多数禾本科作物和杂草上寄生。玉米田边杂草是灰飞虱和粗缩病毒越冬、越夏的寄生场所,由于沟、渠、路边等公共地带杂草丛生严重,也成为病害流行的基本条件。

2.2危害特征

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病,玉米苗4叶前易感病,5~6叶时显现病症,发病开始时在幼叶中脉两侧的细脉间出现透明的褪绿虚线小点,以后透明小点增多,逐渐在叶片背面沿叶脉形成蜡泪状突起(脉突)。病苗叶色浓绿,叶片僵直,宽短而厚。病苗生长迟缓,植株严重矮化,心叶不能正常展开。至9~10叶植株矮化明显,基部茎节常膨大,上部节间短缩、粗肿,顶部叶片簇生,病株为正常玉米株高的1/3~2/3,根系少而短。感病植株多数雌穗不能结实,雄穗不能抽出,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少,无花粉。果穗畸形,花丝少,多不结实。

2.3防治措施

2.3.1药剂防治。重点是防治田间的传毒昆虫灰飞虱,保护玉米苗期不受灰飞虱取食、传毒。第1次用药在玉米二至三叶期,用10%吡虫啉类300g/hm2或25%扑虱灵类药剂300g/hm2加菌克毒克或植病灵再加生长调节剂,对水600 kg/hm2喷雾防治。若田间虫口发生量大,应在1周后进行第2次防治,以加强防治效果。

2.3.2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彻底清除玉米田间及田边杂草,不给灰飞虱提供

越冬越夏场所。结合间苗定苗,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带出田外深埋处理;适当调整播期,尽量不种植半夏玉米,或适当晚播,避开玉米感病的敏感期与灰飞虱高峰期相遇,有效减轻该病的发生。

论文作者:傅玉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玉米顶腐病与粗缩病的防治措施论文_傅玉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